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五指山市是海南的生態核心保護區,也是海南的「三江源」。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當地一直探索解決的命題。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

五指山市將科技特派員制度與精準脫貧制度相結合,將科技助推精準扶貧工程納入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重點任務。科技特派員深入扶貧一線,在貧困村建立示範基地, 培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帶領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同時依託科技特派員力量,開展貧困群眾的適用技術培訓, 安排貧困戶就業, 幫助貧困戶農產品銷售等,帶動一批貧困戶成為依靠科技實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建「機制」同時強「隊伍」,激發特派員科技助農積極性和潛力。為保障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入實施,打造一條科技強促進農業強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新路徑,五指山市堅持統籌推進生態科技特派員機制落實與隊伍建設。

一方面,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基層服務和創業支持政策,通過加強對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的各項保障,有效調動工作積極性。如對開展農村科技公益服務的科技特派員,在5年時間內實行保留原單位工資福利、崗位、編制和晉升職務職稱的政策;出臺《五指山市生態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每年確保600萬元經費作為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對通過專家評審的項目還給予5至30萬元的工作經費或項目經費扶持,目前已有55個項目正深入實施。

另一方面,立足提升生態科技特派員隊伍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關鍵點,依託中國海油的對口幫扶,組織該市生態科技特派員先後到福建、寧夏等省份學習、培訓7期達211人次。鼓勵生態科技特派員以技術、資金等方式入股,創辦領辦農業科技企業、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形成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從而讓「科技明白人」真正紮根下來,服務作用發揮起來。

目前,一批批做給鄉親看、帶著鄉親幹、幫著鄉親賺的科技特派員們,進鄉入村,忙碌于田間地頭,被鄉親們親切地喚作「茶博士」、「雪茄教授」、「果書記」等等,也催生出一處處充滿希望的「茶葉之鄉」、「雪茄小鎮」、「百香果之村」。

要「效率」也要「特色」,緊貼當地實際凸顯特色產業。五指山市生態科技特派員項目實施過程中,緊貼當地實際打好「時間牌」、「空間牌」與「特色牌」這三張「牌」,突出重點打造當地特色生態農業。

巧打「時間牌」,五指山市生態科技特派員們緊緊扣住「早布局、早謀劃、早介入」的思路進行工作,提前進行產業布局、提早進行市場規劃、儘早介入銷售環節,通過巧打「時間牌」搶佔市場先機。如當地黃燈籠辣椒項目實施過程中,即積極探索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思路,通過加強與電商渠道的合作,進一步弄清了市場需求,打開了市場銷路。

會打「空間牌」,五指山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環境條件制約了當地農業的發展,當地依託創新改變生產,站在可持續發展角度對耕地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形成合理、高效、集約的土地利用結構,解決當地農地供給有限與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如當地的夏秋季豇豆項目,即嘗試在季節輪換條件下,有序實施作物輪作,進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更增加了農民收入。

凸顯「特色牌」,打造五指山特色的綠色生態農業,既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更可以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繁榮農村經濟。如選擇當地歷史悠久、營養價值高、產量稀少的山蘭米作為特色,以當地原生態的環境優勢、山蘭米「刀耕火種」的原生態種植方式以及山蘭米豐富的營養價值作為產品優勢進行主推,同時融入科技研發,深度開展山蘭酒釀造、存儲技術等方面的產業鏈研究,打造出的特色產品山蘭米、山蘭酒在得到市場好評的同時,讓當地百姓得到了豐厚的經濟收入回饋。

變「輸血」為「造血」,技術革新產生充沛內生動力。中國海油掛職的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新增介紹,科技特派員帶著農業農村發展所需要的科技、信息、管理、資金等生產要素走進田間地頭,通過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經營中的科技難題,提升農民脫貧增收的能力。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既實現了「輸血式」的科技幫扶,又將科技動力轉化為「造血式」的脫貧人才培育,取得了良好的循環效益,為鄉村振興打下良好基礎。

「我們依託科技特派員的力量,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返鄉農民工、本土科技人員、大學生村官等人員的培訓,發揮其科技『二傳手』的作用,讓他們逐步成長為依靠科技實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羅新增介紹,該市為每名科技特派員提供5至30萬項目啟動資金,確立一個項目至少培育1到2個致富帶頭人、帶動3到5戶農戶的工作目標,項目完成後還將進行驗收、現場會評比,確保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不僅要出科技成果,更要將技術傳導到位,帶出一批懂技術、能賺錢的新農戶。

在生態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指導和支持下,鄉親們的知識和收入都豐富了起來,百香果成了「黃金果」,憂遁草成了「致富草」,青瓜實現產量翻番價格增長。目前,五指山市發展種植業產值規模53988萬元,發展畜牧業產值規模28770萬元,全市44個貧困村和2.28萬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6.99%降至0.09%,群眾認可度達97.1%。

每到豐收季節,瓜果滿田頭,百姓嘗甜頭,處處是鄉親們的笑聲,處處是豐收的喜悅,五指山市老鄉們的腰包鼓起來了,產業轉型快起來了,昔日的貧困山區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相關焦點

  • 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
    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當地一直探索解決的命題。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要「脫貧」也要「生態」,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向科技要出路。
  • 光山縣科技局召開2019年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對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在光山縣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日前,光山縣科技局在縣育才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基地」組織召開2019年度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會。
  • 宣城市宣州區:科技特派員精準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科技部門進一步發揮科技帶動作用,通過科技特派員與全區13個貧困村結對服務,紮實助力精準扶貧,為脫貧攻堅持續賦予新動能。完善政策支持,提升結對實效。制定了《宣州區2020年度貧困村科技扶貧工作重點》,建立考核機制,加強科技服務。宣城市宣州區科技局會同宣州區委組織部、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局制定了《宣州區結對服務貧困村科技特派員考核辦法》,明確科技特派員履行的職責和目標任務,提升結對服務工作成效。
  • 近二十九萬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把產業和技術留在農村...
    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有關專家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積極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
  • 五指山上來科技特派員,綠了山頭富了鄉鄰
    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
  • 國新辦舉行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3日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外國專家局局長郭秉晨,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協主席朱有勇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陝西科技特派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 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幹
    落實「兩不愁、三保障」要求,不斷提高幫扶措施的系統性、協同性和針對性,切實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脫貧攻堅重在「扶智」和「扶技」。依靠科技實現精準扶貧是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科技在精準扶貧中發揮著支撐作用。
  • 扶貧路上的「科特派」——磐石市科技特派員專家組深入開展科技...
    儘管農村技術市場是科技特派員的服務平臺,然而長期以來,科技部門和農業、畜牧等部門各幹各的工作,沒能形成合力,也就沒能有效整合和利用專業技術資源。 2017年,磐石市再次開創先河,創新性地開展了「搞培訓」「搭平臺」「系紐帶」「建制度」四項工作。
  • 我校教師下鄉支農助力脫貧攻堅受到媒體報導
    《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網、學習強國河南學習平臺、河南日報客戶端、大河客戶端、大河網等媒體對此進行了新聞報導。 水產養殖是農民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產業,一旦發生魚類爆發性血病,會導致魚類大批死亡,一些養殖戶因此血本無歸,致富不成反而背負債務。
  • 五指山市、臨高縣、白沙黎族自治縣脫貧摘帽新聞發布會
    召開這次新聞發布會,也是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廣而告之。四、下一步工作安排五指山、臨高、白沙3個市縣宣布脫貧摘帽後,要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絕對不能認為貧困縣脫貧摘帽了,可以鬆口氣、歇歇腳了。
  • ——《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日前,省科技廳制定印發了《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旨在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省科技特派員隊伍,鼓勵科技人員下鄉創新創業,引導農村實用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辦法》共分7章、26條。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市至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助力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市至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助力脫貧攻堅 2020-11-09 21: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助力脫貧攻堅,恆天財富獲頒中國網「2020年度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攻堅之年。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減貧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壯麗篇章,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金融業在扶貧的具體工作中亦書寫下不俗成就。
  • 科技特派員工作有關背景素材_中國網
    科技特派員制度源於基層探索、群眾需要、實踐創新,為引導科技等現代要素向農村逆向流動和集聚,促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加快城鄉統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簡要背景情況如下:一、科技特派員工作的主要發展歷程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將一批科技人才下派到農村生產實踐第一線,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 金融科技助力脫貧攻堅 通聯支付獲評「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日前,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以下稱「中國網」)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網之優秀金融扶貧先鋒榜」評選活動圓滿結束,通聯支付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通過結合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創新業務和資源優勢,打出一套金融扶貧組合拳,獲評「精準扶貧先鋒機構」。
  • 渭南市科技特派員貧困村技術服務實現全覆蓋
    >來源:渭南科技局   今年以來,渭南市科技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精準選派工作力量,全市501個貧困村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實現全覆蓋,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人才支撐。
  • 科技特派員:將「致富經」播撒到田間地頭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光明智庫邀請科技特派員中的優秀代表,講述紮根基層、服務農民,將論文寫在田間地頭的奮鬥歷程,並請專家深入解析。讓我深感自豪的是,在2019年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還勉勵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的實踐與創新·脫貧攻堅看阜新
    生動的改革實踐 鮮亮的創新成果——寫在大型新聞策劃「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的實踐與創新·脫貧攻堅看阜新」推出之際與扶貧改革同行,與脫貧攻堅共進。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際,聚焦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的實踐與創新,全面展示阜新扶貧改革和脫貧攻堅成果。
  • 助力脫貧攻堅,南昌大學一直在行動!
    助力脫貧攻堅,南昌大學一直在行動!在教育部黨組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學校黨委行政帶領廣大師生,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傾全力、多方式、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強村富市、智力扶貧,展現了一所部省合建高校師生在教育脫貧攻堅與精準扶貧道路上的無私奉獻、家國情懷以及為社會服務的擔當作為。近年來,我校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 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科技扶貧大格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