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科技特派員精準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8 央廣網

今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科技部門進一步發揮科技帶動作用,通過科技特派員與全區13個貧困村結對服務,紮實助力精準扶貧,為脫貧攻堅持續賦予新動能。

完善政策支持,提升結對實效。制定了《宣州區2020年度貧困村科技扶貧工作重點》,建立考核機制,加強科技服務。宣城市宣州區科技局會同宣州區委組織部、人社局、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局制定了《宣州區結對服務貧困村科技特派員考核辦法》,明確科技特派員履行的職責和目標任務,提升結對服務工作成效。該區水陽鎮的唐八一服務吳村村發展主導產業蟹苗養殖,養殖面積達3700畝,養殖技術處於全國先進水平;該區黃渡鄉的裴志軍發揮專長優勢,為安蓮村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取得顯著成效;該區狸橋鎮的曹偉、周王鎮的何儒祥帶動當地貧困戶從事養殖業取得較好收益;該區朱橋鄉的徐朝根加強小麥赤黴病防控工作,使全村小麥喜獲豐收,單產達400公斤。

加大技能培訓,強化「造血」功能。通過邀請高校、科研院所專家成為該區科技特派員,在所在村因地制宜開展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支撐水平。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專家宋光同科技特派員,多次深入該區洪林現代農業園區、五星鄉、孫埠合義村等地現場指導稻蝦輪作技術及青蝦健康養殖技術,提高了養殖戶養殖水平。全區通過組織開展系列科技扶貧培訓和針對性技術服務,不斷提高「造血」功能。

成立工作站,發揮帶動作用。該區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皖南食用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019年與朱橋鄉貧困村九保村聯合成立宣州區九九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吸納九保村17戶貧困戶入社成為股東,同時吸納貧困戶在基地務工,調動了貧困戶脫貧積極性。今年該站又推廣種植食用菌新品種,其中香菇新品種「宣華一號」20萬包,新建示範基地20畝;秀珍菇新品種「宣秀一號」20萬包,建立示範基地10畝,輔導3戶大戶創業成立食用菌生產家庭農場。宣州中藥材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在新田鎮帶動龍頭企業發展木瓜產業及貧困戶就業,推進科技科普惠民行動落地生根。(譚藝瑩)

相關焦點

  • 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
    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當地一直探索解決的命題。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要「脫貧」也要「生態」,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向科技要出路。
  • 光山縣科技局召開2019年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對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在光山縣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日前,光山縣科技局在縣育才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基地」組織召開2019年度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會。
  • 近二十九萬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把產業和技術留在農村...
    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有關專家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積極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
  • 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當地一直探索解決的命題。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
  • 陝西科技特派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 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幹
    落實「兩不愁、三保障」要求,不斷提高幫扶措施的系統性、協同性和針對性,切實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脫貧攻堅重在「扶智」和「扶技」。依靠科技實現精準扶貧是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科技在精準扶貧中發揮著支撐作用。
  • 宣州區:「政策兜底+精準扶貧+特色項目」齊步走
    自2016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民政局深入貫徹落實宣州區委、區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文件精神,政策兜底,群眾有底,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積極落實部門脫貧攻堅任務。  抓政策兜底該區寒亭鎮通津村新基組56歲的村民許世文在談到現在脫貧政策和民政保障對自己家庭的幫助時,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的妻子患有精神二級殘疾,唯一的女兒也患有多重二級殘疾,一家因殘致貧。
  • 宣城市宣州區:科技創新促「蝶變」
    日前,宣城市宣州區亞邦化工「一種銅酞菁合成反應氨尾氣回收液氨的方法」、晶瑞新材料「一種AgTiO2核殼結構納米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等5項專利獲安徽省專利優秀獎。公司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引進科技人才、鼓勵科技創新等方式,為企業創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激活新動力,目前企業產能已穩居國內同行業第二位。作為一家行業標杆企業,如何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氨氣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一直是擺在亞邦化工面前的一道難題。2013年起,這家企業便開始圍繞清潔生產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苦練內功」。
  • 我校教師下鄉支農助力脫貧攻堅受到媒體報導
    《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網、學習強國河南學習平臺、河南日報客戶端、大河客戶端、大河網等媒體對此進行了新聞報導。 水產養殖是農民脫貧致富的一種重要產業,一旦發生魚類爆發性血病,會導致魚類大批死亡,一些養殖戶因此血本無歸,致富不成反而背負債務。
  • 宣城市宣州區: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的浪潮,正在宣州大地湧動。  位於宣城市宣州區城市北部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宣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數百家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蓄勢待發。堅持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2015年,台州立信橡膠科技有限公司開闢安徽新的生產基地,成立安徽立信橡膠科技有限公司,並於同年5月整體搬遷入駐宣城高新區。
  • 扶貧路上的「科特派」——磐石市科技特派員專家組深入開展科技...
    為農村科技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建立對接的紐帶,充分發揮鄉鎮科技助力的作用,針對不同農時季節,調度廣大農民對農業技術培訓的需求,選派符合專業需求的科技特派員,深入村屯,與農戶開展面對面培訓與現場輔導,同時出臺《磐石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方案》,作為磐石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長效機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磐石市從最初的10餘名科技特派員發展到今日的68名省級科技特派員。
  • 國新辦舉行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科技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外國專家局局長郭秉晨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協主席朱有勇先生。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建長春市委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民建長春市委將社會服務工作的重點聚焦在精準扶貧、助力攻堅上,團結帶領全市各級民建組織和廣大民建會員,對接九臺區三道村、農安縣等地,廣泛開展「項目扶貧」「科技扶貧」「法律扶貧」等活動,積極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
  • 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婦聯向受災家庭發放援助物資
    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婦聯向受災家庭發放援助物資 2020-08-07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1科技集團:打造「鄉村工坊」 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和巨變。在地方政府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等多管齊下的精準扶貧策略扶持下,培養批扶貧人才掌握造血扶貧的「金鑰匙」,積極探索自我給養、自我發展與自我提升的脫貧新路徑。石門鄉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與雲南省昭通市接壤處,是貴州最邊遠縣的最邊遠鄉鎮。
  • 陌陌科技投入2000萬元 助力區域脫貧攻堅
    央廣網長沙10月15日消息(記者鄧文輝)在第6個全國扶貧日、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即將來臨之際,今天(15日),陌陌科技與定點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中國福利基金會-芒果V基金籤定脫貧攻堅戰略合作協議。陌陌科技宣布,在今年年底前投入2000萬元扶持資金,通過深度參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教育扶貧工程,實施定點幫扶,助力區域脫貧攻堅。
  • 綠葉科技集團助力全面脫貧在行動
    原標題:綠葉科技集團,助力全面脫貧在行動   10月17日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綠葉科技集團成立二十年來,一直將扶貧濟困作為企業社會公益的主要方向,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陝西省等地,精準扶貧寧夏、貴州、河北、四川多地貧困鄉鎮,成立至今已捐助慈善總額達7000餘萬元。
  • 汕尾市稅務局助力陸豐市西南鎮溪口村精準脫貧攻堅
    陸豐市西南鎮溪口村黨總支部書記李色開對該村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們堅定信念,打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實現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出列『兩個100%』的攻堅目標!」  溪口村是省定新時期精準扶貧貧困村,面積約5平方公裡,下轄溪口、白雲2個自然村,共586戶2284人(其中外出務工1240人),現有精準扶貧識別相對貧困戶100戶495人。
  • 「造血」+「補血」+「活血」助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造血」+「補血」+「活血」助力脫貧攻堅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宣城市宣州區有檢測陽性進口牛肉流入
    人民網合肥12月6日電(汪瑞華)12月5日,宣州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通告稱,12月4日,接上級轉來信息,有在外地被檢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批次進口冷凍牛肉流入宣州區。 通告指出,在每周對冷凍食品開展檢測和對每批進口冷凍食品開展及時抽檢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日前,省科技廳制定印發了《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旨在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省科技特派員隊伍,鼓勵科技人員下鄉創新創業,引導農村實用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辦法》共分7章、2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