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的甦醒之路 跟鍾水餃「借人」 賴湯圓產量翻倍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中華老字號的甦醒之路 跟鍾水餃「借人」 賴湯圓產量翻倍

2020-03-21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年正月十五過後,青羊區內的知名餐飲企業成都市飲食公司,旗下的賴湯圓食品廠就要進入短暫的行業生產淡季。按照行業慣例,從三月開始,這個中華老字號品牌就要準備忙著端午期間的粽子等食材備料。

而在眼下,這家設在成都近郊的食品廠卻是一派繁忙。設在廠區門口的紅色招工易拉寶,廠區內排隊等候拉貨的車輛,生產車間內的滿負荷流水作業,足以說明這裡的復工復產景象。

3月17日,走進賴湯圓食品廠生產車間時,車間主任胡興春在各條生產線上來回忙不停,檢查工人們是否嚴格執行防疫防護著裝保障,抽查食品包裝及產品質量是否達標。

「從2月初開始復工,到現在已經是滿產、滿負荷的狀態了。」胡興春介紹,目前一線車間120多名工人每天兩班倒,產量較去年日產30噸擴大到60噸,足足翻了一倍,有效保障了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供應。

從同期日產最高30噸到現在產量翻倍背後,對於賴湯圓食品廠這樣的生產型企業來說,充足的人手是關鍵。賴湯圓食品廠擁有速凍食品、速凍生制、速凍熟制等三個車間,製作湯圓、水餃、抄手、包子、饅頭等上百個品種。疫情發生後,一邊是全力保障供應的市場需求,一邊同樣面臨著企業市外工人暫時不能回的實現困境。

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中華老字號也在創新應對。成都市飲食公司企業在抓好科學有序復工復產,促進餐飲市場儘快回暖上,整合老字號門店人力資源優勢,實現集團內人手的轉崗、流通、培訓,全力打通產業鏈上的生產人手緊張這一堵點,確保已復產食品廠的穩產滿產。

「從鍾水餃、賴湯圓等門店調配的30多個人手,充實到了生產一線。」胡興春說,人員緊張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產量也就上去了。「這些從門店調配的人員日常都是餐飲界的熟手,像包餃子、製作抄手、饅頭等都較有經驗。」通過短期的轉崗培訓,這批「應急」力量填補了人手的緊張。目前,賴湯圓食品廠也調整產能分布,重點生產餃子、湯圓、饅頭,全力確保市場供應。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美食之都」,位於青羊區文殊坊的成都市飲食公司,旗下擁有龍抄手、賴湯圓、陳麻婆豆腐等9個「中華老字號」,在做好餐飲企業的復工復產、穩產滿產上,也通過玩轉外賣新零售等方式,探尋中華老字號的復甦之路。

面對新零售商機,成都市飲食公司旗下「中華老字號」除開通外賣服務,還開展線下活動、創新銷售方式,將耗子洞的樟茶鴨、盤飧市的滷拼、夫妻肺片等菜品直送顧客手中,推動傳統美食從百年老店走向社區。

首批共有5家「中華老字號」第一次通過社群團購活動進入社區,從銷售額來看是預計的三四倍,其中不乏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對於此番試水活動,成都市飲食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這是中華老字號的大膽創新和嘗試。「通過主動接觸新的消費群體、適應新的年輕群體,感知到了年輕群體對老字號的信心度,也讓市場檢驗了老字號的吸引力。」活動中,成都市飲食公司也將旗下老字號的促銷活動作為增值福利服務發下去,為後期堂食恢復起到暖場、引流作用。

「活動超出預想,也讓我們思考,新的餐飲形勢下該如何拓寬銷售思路。」成都市飲食公司董事長胡家鳳介紹,全力復產滿產的同時,後續也計劃讓這些老店的非遺傳承人,進一步研究如何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新零售的菜品。

來源:國際美食處

原標題:《中華老字號的甦醒之路 跟鍾水餃「借人」 賴湯圓產量翻倍》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跟鍾水餃「借人」 ,賴湯圓產量翻倍!這些成都老字號你肯定吃過……
    跟鍾水餃「借人」 ,賴湯圓產量翻倍!前段時間宅在家青羊君家裡囤得最多的就是速食鍾水餃和賴湯圓據說這是青羊區內知名餐飲企業成都市飲食公司旗下賴湯圓食品廠出品的悄悄告訴你龍抄手、陳麻婆豆腐等9個「中華老字號」也是這家公司旗下的哦
  • 揭秘成都老字號憑啥出名:鍾水餃、賴湯圓、夫妻肺片……
    鍾水餃、賴湯圓、韓包子、夫妻肺片……這些讓人垂涎的成都美食,是如何創立並揚名省內外?近日,由一群老成都集體創作的《成都老字號》,即將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老成都眼裡,這些老字號都有「一招鮮吃遍天」的獨門秘笈,或用料實在,或味道鮮美,牢牢俘獲食客味蕾。在老字號亟待振興的當下,它們當年的成名之路值得深思。
  • 「生活重啟 行業蝶變」BOSS面對面 老字號賴湯圓經營模式就「三點...
    (配圖:演播室全景大圖)「賴湯圓」這顆中華老字號湯圓距今已百年歷史。盧有才懷揣對這顆百年傳奇湯圓的執著,踏入四川成都市飲食公司工作至今22年。據盧有才介紹,成都市飲食公司創建於1956年,是一家川菜、四川小吃為經營特色的大型餐飲企業,擁有賴湯圓、龍抄手、陳麻婆豆腐、鍾水餃等9個「中華老字號」,4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8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四川省餐飲業百強企業。旗下的賴湯圓始於1894年老闆賴元鑫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當時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
  • 賴湯圓、鍾水餃、龍抄手……這本關於「老字號」的書,打開「老成都...
    成都湧現出的老字號數不勝數:賴湯圓、鍾水餃、龍抄手、夫妻肺片、耀華餐廳、太和號醬園、同仁堂、德仁堂、庚鼎藥房、蕭集翰、泰三堂……與其他地方的老字號一樣,成都的老字號都是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的尊重,受到顧客的擁戴,一代代傳承下來。其中也有一些老字號,在社會變遷和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逐漸式微,有些已經令人遺憾地消失了。撫今追昔,難免有一番感嘆。
  • 賴湯圓、鍾水餃去美國啦!舊金山—成都美食文化節10日開幕
    屆時,10位川菜大廚將現場揮勺,為美國友人們呈上原汁原味的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樟茶鴨等川菜美食,以及擔擔麵、賴湯圓等傳統小吃。品最正宗川菜 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空降舊金山市政廳據介紹,當地時間11月10日,成都將在舊金山市政大廳舉行「2016舊金山—成都美食文化節」開幕儀式。
  • 視頻︱擔擔麵、鍾水餃、賴湯圓…這些微縮美食你見過嗎?
    自2013年開始製作食玩至今,羅潔茹已完成了上千件食玩作品,不僅包括擔擔麵、鍾水餃、賴湯圓、蛋烘糕、糖油果子等令人垂涎欲滴的成都名小吃,也有山楂、芋圓、芝麻等配料。最近,她還將這些誘人食玩轉變為了耳環、胸針等飾物,深受大眾喜愛。
  • 精選紅油抄手、賴湯圓、韓包子、鍾水餃等幾款川味名小吃做法
    鍾水餃 材料:麵粉、豬腿肉末、雞蛋、姜米、蔥花、鹽、味精、胡椒粉、醬油、辣椒油、料酒、香油。 1. 賴湯圓 材料:白糯米、大米、熟麵粉、熟芝麻粉、白糖、熟豬油。 1.
  • 中華老字號桃源村 引領老字號品牌復興之路
    「桃源村」作為國家商務部首批授予的中華老字號品牌,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北京牛街,時號「奶茶馬」,以善制各類宮廷點心聞名京城;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上海,正式立字號為「桃源村」。民國期間,「桃源村」應民國政府邀約進駐南京中央商場,服務於南京的政府要員和市民商賈,從此緣定金陵。
  • 成都名小吃賴湯圓創製人原是資陽人
    原標題:成都名小吃賴湯圓創製人原是資陽人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但在四川又有所不同。 成都人惦記著的湯圓還有一個姓,姓賴,叫「賴湯圓」。創於1894年的賴湯圓,是一家百年老號,也是全川形形色色的湯圓中的一塊金字招牌,2011年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鑫復盛自封「中華老字號」
    鑫復盛對外宣稱周欽公流亭豬蹄為「中華老字號」 來源:半島網但是沒過幾天,王女士卻發現,這家青島名小吃、中華老字號就被人指出申遺造假。「當時看新聞他們家的創始人頭像和馬氏膏藥頭像撞臉,感覺還有點好笑,這麼大一個企業竟然這麼草率。」王女士告訴記者,隨後她上網搜索發現,鑫復盛多次被媒體報導商標糾紛、申遺涉嫌造假等情況。
  • 山東老字號發展現狀:中華老字號66家 山東老字號153家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商務廳商貿發展處了解到,截止2015年12月31日,商務部認定的兩批「中華老字號」中,山東省共有66個品牌入選。參照商務部認定中華老字號的認定規劃,山東省認定了三批「山東老字號」153個品牌。
  • 「老字號創意大賽」發布:百度助力「國潮」振興之路
    「國潮」品牌振興,新消費時代下的老字號以「老」煥「新」正在成為時代潮流。  2019年7月7日,第十一屆「2019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中華老字號品牌建設論壇上,百度與中華商標協會老字號商標分會、北京老號匯共同發布以「老故事,新創意」為題的老字號創意大賽。
  • 牽手「中華老字號」,陽江五金刀剪加快轉型
    另一中華老字號品牌杭州「張小泉」刀剪已於去年在陽江投資4億元建設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陽江刀剪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開拓國內外市場更具實力。陽江刀剪企業成功收購中華老字號的消息,讓整個行業為之振奮。 5月22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傳來消息,來自陽江的金輝刀剪有限公司成功競得「王麻子」商標所有權。北京「王麻子」剪刀有300多年歷史,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知名度。
  • 「我買了山寨『中華老字號』,交了『智商稅』!」青島鑫復盛被指...
    尷尬  買「中華老字號」送人反被指交「智商稅」,檢索真相感覺「被商家愚弄了」  「朋友收貨後,表示了感謝,並略開玩笑地跟我說,我花的錢裡有一部分是『智商稅』,鑫復盛的豬蹄根本不是中華老字號,而且有不少媒體報導過他家的發展歷史存在虛構和造假,『地球人都知道』。我上網一搜,看到了『商標糾紛』、『創始人撞臉』、『非遺疑似造假』等報導,當時立馬覺得被商家愚弄了,挺尷尬,又挺氣憤,這不是侮辱消費者智商嗎?」
  • 「倚老賣老」的老字號謀生之路
    1128家中華老字號  中華老字號,創立於公元1956年(含)以前,是有著獨特的傳承產品、技藝,並擁有獨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老字號的傳承離不開居民的基本生活,從行業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食品餐飲、日用品、文體用品及醫藥類。有王老吉、全聚德、海天、五芳齋、狗不理、雲南白藥、同仁堂等。除此之外,酒、商業也是老字號的較多行業。
  • 浙江中華老字號有哪些?浙江中華老字號品牌企業名錄
    浙江是較早推動老字號保護發展的省份,早在2008年,原省經貿委就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字號保護。2010年省商務廳組建後,一直把保護發展老字號作為重要工作,湧現樓外樓、胡慶餘堂、張小泉等一批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
  • 進階之路|中華老字號十年磨一劍
    近年,中華老字號藥企廣譽遠先後聯合發表了十餘篇高質量SCI論文,並獲得業內、業外的高度認可。對於國人而言,這個為中醫藥正名的藥企並不陌生。廣譽遠始創於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期間經歷了廣盛號藥店、廣升聚、廣升蔚、廣升譽、廣升遠、山西中藥廠、山西廣譽遠等字號的更迭,曾與廣州陳李濟、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餘堂並稱為清代四大藥店,是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號」,也是唯一一家擁有2個國家級保密處方的中藥製藥企業,還是中藥行業唯一一家擁有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企業。
  • 中華老字號孕育出60家上市公司
    從中華老字號的省份分布來看,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上海有180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6.0%;北京有117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0.4%;江蘇省有96個中華老字號,佔比8.5%。   數據顯示,食品加工行業的中華老字號高達463個,餐飲住宿行業的中華老字號也有212個,也就是說,與「吃」相關的中華老字號佔比59.8%,接近六成。
  • 上海中華老字號有哪些?上海老字號有哪些?上海老字號品牌
    談起上海的老字號,每個老上海人都可以如數家珍,然而在時代的更替中,許多上海本地的老字號卻漸漸被人遺忘,下文有千百順品牌營銷策劃公司為您介紹上海中華老字號有哪些?上海老字號有哪些?自2006年商務部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並開展「中華老字號」認定工作以來,截止2018年上海市共有18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
  • 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新簡介
    2006年「朱府銅藝」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編號:1111號(此前曾被國內貿易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編號:1814號),「杭州銅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銅裝飾藝術大師、浙江杭州工美藝術大師。朱炳新被譽為「中國銅古建第一人」,「朱府銅藝 一代宗師」,他從藝40餘年,專注銅古建、銅工藝、銅裝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