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支持每日鮮、奇易等本土電商試水生鮮

2021-01-08 聯商網linkshop

  重慶商報訊 華潤、永輝等傳統零售商紛紛在生鮮電商的門檻外倒下,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各路「人馬」對這片電商藍海的追逐。7月19日,商報記者從全市網絡零售產業工作會議上獲悉,在推動菜園壩水果市場等傳統農產品(000061,股吧)經營企業「觸電」的同時,我市將支持每日鮮網、奇易網等本土電商企業發展成為生鮮領域的業界樣本。事實上,每日鮮網在國內首創的O2O聯手物聯網的生鮮模式已引起業內關注,並有意將其複製到北京等一線城市。

  每日鮮試水生鮮電商

  儘管傳統零售涉足生鮮遭遇尷尬,不過電商企業仍在該領域豪擲千金。

  商報記者近日獲悉,重慶本土電商企業每日鮮網在國內首嘗線上線下結合(O2O)、並輔之以搭建物聯網技術的電子菜箱的生鮮電商路徑。目前,已經在渝北區某高端社區斥資百萬元,鋪設數臺類似於ATM機的生鮮智能購物終端和每日鮮線下體驗店,欲將該小區打造成為生鮮購物電商化的「智慧社區」。

  事實上,各路企業「啃」生鮮「骨頭」早已不再是新鮮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將送蔬菜等農產品變得像送信一樣的生鮮電商生態鏈,在國內確屬首吃「螃蟹」。

  每日鮮網董事長兼CEO吳限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與在北京廣受歡迎的鮮直達一樣,每日鮮網已經在潼南等區縣搭建起自營的蔬菜直供基地,建立一條從田間地頭直達家庭廚房的生鮮管道,在此基礎上每日鮮網還利用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社區為用戶建設了電子菜箱。

  「下班時,每日鮮的會員用手機APP或在社區大堂的ATM機下單購買蔬菜等農產品,1~2小時內物流配送便會將蔬菜像送信一樣,送到客戶的電子菜箱,客戶根據電子菜箱已收貨的物流提示,實現到家就能取到蔬菜並準備晚餐。」吳限介紹說。

  奇易網九顆米等集體涉水

  公開資料顯示,在德國等歐洲主流零售市場,商超的電商業務已達數百億歐元的規模。而在國內,網上超市1號店2012年銷售額已超過60億元人民幣。業界人士紛紛表示,生活用品電商化是一大趨勢。

  與面向終端的每日鮮網不同,重慶奇易網總經理蔣曉春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奇易網的本質是一個經營農產品為特色的B2B和B2C的平臺,負責幫助社區零售商做網絡營銷,並將小商家聯合起來,規模採購降低成本。

  商報記者了解到,入駐奇易網的商家,有不少是社區內的蔬菜生鮮農產品經營商家。蔣曉春表示,在生鮮電商領域最難突破的是物流問題,而奇易網這種將社區零售商聚集起來,各自做配送,避開了物流困擾。據了解,去年奇易網的營業額已經達到8億元。

  此外,據了解,重慶另一家大型電商九顆米也已與近百家區縣農業生產個人或集體合作,「縮短從農場到餐桌的距離」,以農產品直銷的方式,發展生鮮電商。目前已形成在主城除巴南和北碚外,其他7區免費配送的物流體系。

  重慶市商委科技信息處處長王迎曦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日鮮等本土企業創新的生鮮模式,與永輝等傳統零售商的生鮮模式不同,將會大大降低配送的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並能最大程度保護生鮮產品的品質。

  在王迎曦看來,在重慶大力發展網絡零售業之際,作為主管部門,不會去主導企業做什麼。但是對於一些有前景的電商項目,相關部門將會大力扶持,打造行業樣本。

  成本高昂誰能搶得先機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不管選擇怎樣的途徑,也難改生鮮電商是塊硬骨頭的本質。

  知名經濟學家、投資人溫元凱7月20日在重慶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面臨諸多困境:一方面,出於食品安全產品的考量,企業往往要自營基地保障產品品質,與線下廉價生鮮產品形成差異化;另一方面高昂的物流成本和生鮮產品自然損耗,將大大推高成本。

  「生鮮電商需要找到合適的目標客戶群體,比如每日鮮的購物終端,要保證一臺購物終端每月至少有200單,才不會虧本。」溫元凱坦言,有意將每日鮮網O2O加物聯網的生鮮模式「複製」到北京等一線城市,而目前最大的挑戰則在於誰來買單消費。

  每日鮮網董事長吳限告訴商報記者,與永輝曾嘗試的半邊天或是鮮直達等生鮮電商不同,每日鮮網的生鮮購物終端和APP定向推送,都只針對市內的一些高端社區的高收入群體,他們的時間成本高昂,「網上買菜」最有可能變成這類人群生活習慣中的一部分。

  事實上,目標客戶群體模糊不清,進而導致線上線下衝突,正是永輝超市(601933,股吧)嘗試生鮮電商無疾而終的誘因之一。「永輝超市是傳統零售界的大佬,但是它來做電商,缺少電商必備的網際網路基因。」電子商務重慶實驗室網絡零售研究所所長沈紅兵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線下生鮮往往需規模效應盈利,傳統零售企業做生鮮電商,由於是基於一樣的供方鏈,往往很難實現線上和線下差異化發展。

  在沈紅兵看來,如果生鮮經營上的線上線下產品不能實現差異化,就難找到人為線上的高價買單。「誰的時間成本高,誰就是願意為賣菜時間掏腰包的人群,生鮮電商應該從這個群體中發現商機,比如別墅區住戶和高端白領階層。」

  對於生鮮電商未來的擴張之路,在吳限看來,每日鮮網的生鮮電商模式在重慶試水成功後,只需要將在重慶發展的軌跡「複製」到其他城市便可實現擴張。

  蔣曉春的看法也幾近如此。「奇易網的未來目標是希望做成百億企業,顯然要求企業走出去,現在正在重慶嘗試這種模式,一旦成功了便可複製到其他城市。」他說。

  業內認為,生鮮電商由於產品特質,區域化、社區化發展是一大方向,但也隱藏模式易於複製的風險。包括北京的中糧我買網、鮮直達等企業在內的電商企業,也都在圍繞區域化,發掘生鮮電商這片藍海。誰先摸索到生鮮電商的門道,找到培養用戶忠誠度的路徑,誰將搶得「複製」先機。
  (來源:重慶商報 作者:李陽 周晶)

相關焦點

  • 每日優鮮怎麼樣,生鮮電商靠不靠譜?
    近年來,生鮮電商行業漸漸走入人們視野,這些生鮮電商平臺裡「名聲」最響的應該就是每日優鮮了吧。但是人們的質疑聲從未消失,每日優鮮怎麼樣?生鮮電商到底靠不靠譜?網上買生鮮質量有保證嗎?快遞時間太長,生鮮會不會壞掉啊?生鮮質量合格嗎?
  • 關於每日優鮮的競品分析:生鮮電商的異軍突起
    2020年開局便是困境,但在此困境中,生鮮電商同時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機遇。本文主要是深入研究每日優鮮,對它的功能、競品、運營、用戶的一個詳細分析,enjoy~
  • 易果破產:生鮮電商無贏家
    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重新回到聚光燈下。這次,是因為它破產了。這是生鮮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尷尬縮影。儘管行業已經發展多年,大大小小眾多公司下場參與,但目前沒有一家生鮮電商企業明確地實現商業上的成功。易果倒下企查查信息顯示,由易果生鮮員工倪麗靜、馮向東提出申請,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破產重組。
  • 易果破產:生鮮電商無贏家
    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重新回到聚光燈下。這次,是因為它破產了。這是生鮮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尷尬縮影。儘管行業已經發展多年,大大小小眾多公司下場參與,但目前沒有一家生鮮電商企業明確地實現商業上的成功。易果倒下企查查信息顯示,由易果生鮮員工倪麗靜、馮向東提出申請,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破產重組。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7月30日裁定受理以上三家公司的破產重整三案,相關案件的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每日優鮮再拿融資,後燒錢時代的生鮮電商烽煙不斷?
    這一次的巨額融資將每日優鮮推向了風口浪尖。2014年11月,每日優鮮以新穎的的「前置倉」模式,迅速圈層並擠入生鮮電商市場,用最快的速度成為行業獨角獸。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的生鮮需求大幅提升。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22日到2月6日的兩周內,國內主流生鮮電商平臺每天新增用戶規模都在1萬人以上。然而早在去年年底,每日優鮮就宣布已經實現全面盈利。每日優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選中心 + 社區配送中心」 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 「2 小時送貨上門」 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目前每日優鮮已經在16個城市,為數千萬家庭提供服務。
  • 每日優鮮 本來生活 美菜網 易果生鮮 中糧我買網成投訴「重災區」
    2019年是生鮮電商發力之年,盒馬鮮生、淘鮮達、京東到家、餓了麼、美團買菜、叮咚買菜、超級物種、小象生鮮、京東7Fresh、每日優鮮、妙生活、易果生鮮等生鮮電商不斷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並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成為人們宅生活的重要支柱。不過,隨著生鮮電商蓬勃發展,消費侵權事件也層出不窮,消費者投訴與維權行為頻頻發生。
  • 7月生鮮電商APP月活TOP10榜:盒馬 每日優鮮環比下滑
    其中,多點、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大潤發優鮮活躍人數較高位居前五。其中,入圍該榜TOP10的依次為:多點、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大潤發優鮮、本來生活、中糧我買網、飛牛網、食行生鮮、天天果園。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編輯導讀:都市人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物流服務,使得生鮮電商在這幾年快速發展。尤其是此次疫情,成為了生鮮電商的加速器,發展勢頭迅猛。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近日,有消息顯示,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進入自願破產重組。對於易果生鮮自願破產重組一事,截至發稿,公司對此未做出回應。
  • 易果生鮮負債23億破產重組,生鮮電商割據戰加劇
    受疫情影響,今年生鮮電商迎來新風口,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平臺異軍突起,獲得更多的存活資源,競爭割據戰加劇。專家表示,靠流量和補貼的模式運營並不能長遠,生鮮電商需回到本職,探索出可持續、能夠自我造血的商業模式。
  • 生鮮鼻祖易果生鮮也倒下了 生鮮電商是「藍海」還是「血海」?
    「易果生鮮」,你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作為國內最早入局生鮮電商的企業,它的存在時間比大眾熟知的盒馬生鮮、每日優鮮長得多。但即使這樣一個生鮮領域的老牌玩家,如今還是沒能熬過第14個年頭。那些年欠下的債,如今用「命」償還因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走向了破產重組的結局。
  • 從易果生鮮破產,看未來生鮮電商的茫茫路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超過20家生鮮電商平臺倒閉。但冰冷的數據,其實並沒有衝擊力。只有當血淋淋的事實、案例擺在眼前,才足夠讓人扼腕嘆息。10月14日,據聯商網報導,多位易果生鮮前員工證實,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其中,母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早已自願破產重組,並開始遣散員工。由此,被看作是國內最高成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的易果生鮮,就此揮別江湖。
  • 生鮮電商「疫」後崛起,盈利模式未成熟
    隨著割據競爭加劇,一場生死肉搏戰已然在生鮮電商賽場上開演。巨頭入局在淘寶網、京東商城剛成立不久的2005年,上海生鮮市場出現了一家名為「易果生鮮」的電商。以「全程冷鏈運輸,全年無休鮮活配送」的衝勁,易果生鮮打響了我國生鮮市場發展的第一槍。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生鮮電商的元年。
  • 易果生鮮破產!背靠阿里,也顛覆不了「菜市場」
    日前,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均申請自願破產重組,並負債23億開始遣散員工。易果生鮮被市場淘汰並非個例。2015年,生鮮電商崛起時,足足有4000多家企業入局,生鮮電商行業規模達542億元。
  • 易果生鮮欠債23億破產:殘酷廝殺中,每日優鮮憑什麼活了下來?
    生鮮之戰,從來都是前僕後繼,廝殺兇猛。 作為國內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近日破產重組的消息,成為輿論焦點。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 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黯然退場,申請破產重組
    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黯然退場。10月15日,據多家媒體報導,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基金君查詢天眼查發現,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北京市消協發布生鮮電商消費調查 每日優鮮、盒馬被點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針對電商頁面商品標價、生鮮商品品質以及退換貨等流程的體驗中,每日優鮮和盒馬生鮮多次被點名。 根據報告顯示,本次生鮮電商體驗調查選取天貓生鮮、京東生鮮、蘇寧易購、美團買菜、永輝生活、盒馬、多點、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本來生活、
  • 產品分析|每日優鮮:前置倉模式領跑生鮮到家
    在成立三年內,每日優鮮便實現一線城市的整體盈利,迅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日優鮮緣何可以領跑生鮮電商行業?本文將從如下方面詳細分析:行業分析競品概覽產業鏈分析核心業務分析產品迭代分析產品結構分析總結01 行業分析目前,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期,不斷受到資本方關注,吸引新玩家入局,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紛紛加入這一賽道,競爭將持續升級。
  • 生鮮電商投訴榜:本來生活 叮咚買菜 多點 順豐優選 每日優鮮上榜
    8月10日,依據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2020年上半年受理的全國435家電商平臺海量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生鮮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其中,本來生活、叮咚買菜、多點、順豐優選、每日優鮮入選上半年零售電商消費評級榜,15家生鮮電商典型案例披露。
  • 每日優鮮,全面打造優質生鮮供應鏈
    每日優鮮創立於2014年,作為生鮮電商的領頭羊,截至2018年上半年,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連續4個季度領跑行業。2018年算是每日優鮮很重要的一年,完成了水果、蔬菜、乳品、零食、酒飲、肉蛋、水產、熟食、輕食、速食、糧油、日百等全品類精選生鮮布局,在全國十幾個主要城市建立「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擁有了先進高效的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自營全品類精選生鮮1小時達服務不再是一紙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