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士老鄉雞永和加州牛肉麵大王,誰才是中國火車站快餐之王?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出遠門少不了坐火車,坐火車少不了要在路上解決肚子問題。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坐車,綠皮車上的泡麵味,總會讓我情不自禁地流口水,堪稱巴甫洛夫實驗的後現代版本。

我媽有時還會帶一包雞爪或者其他滷味上車,一邊吃泡麵一邊啃滷味,就像那句廣告語裡說的: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泡麵。

但如今,我發現,泡麵不再是旅途中解決肚子問題的最佳選擇,這是屬於火車站四大天王的時代。

什麼是火車站四大天王?

但凡是稍具規模的國內火車站,你總能找到包括真功夫、永和大王、加州牛肉麵大王、德克士、老鄉雞等等,一系列的連鎖快餐品牌。

以這些品牌為代表的本土連鎖餐廳,共同統治了旅客的味蕾。所以,我將其稱為火車站四大天王。

嗯,誰說四大天王只能有四個的?

中國烹飪協會發表了一份中國快餐70強榜單,大概相當於快餐領域的封神榜。

其中老鄉雞、德克士、真功夫分列4到6位,永和大王位居第9,而加州牛肉麵大王位居第11。

這期內容,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連鎖快餐成為了旅客的選擇。

01

故事還要從33年前講起。

1987年,上海火車站,也就是老上海人口中的「新客站」在閘北區落成。這座火車站普遍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火車站。

1987年,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為中國人民帶來了美式連鎖快餐的啟蒙。

巧合的是,也就在這一年,出身廚藝世家的李北祺先生在北京東四西大街,也開出了一家快餐店,命名為「北京加州牛肉麵大王」,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李先生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

這第一家店雖然只有80個餐位,一天卻能接待3000名顧客,單日翻臺30多次,排隊盛況不輸幾公裡外的肯德基。

說句題外話,雖然加州牛肉麵大王這個名字很山寨,但是李先生並不像人們吐槽的,是個假洋鬼子品牌。

相反,在北京開店之前,李北祺作為旅美華人,在美國已經開了7家加州牛肉麵餐廳了,也確實拿過當地美食大王,是地地道道的出口轉內銷。

而且你看看,加州牛肉麵,California Beef Noodles,這個構詞法和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肯塔基州炸雞)如出一轍。所以吐槽李先生,實在沒必要。

可以說,如今火車站四大天王的盛世,就肇始於1987年這三件事上。

如今在中國,餐飲毫無疑問是紅海市場,在北上這些大城市,一家新餐廳開不過三個月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其實,中國餐飲市場起步非常晚,在1980年才誕生了第一家個體餐館。

但到1995年,肯德基已經開了71家門店,麥當勞也有了62家。

隨著肯德基、加州牛肉麵大王和麥當勞相繼擴張連鎖店,中國人才發現,在外國,做餐飲不靠廚藝靠忍術,這哪是開店啊,這簡直就是影分身啊。

90年代中期到00年代,在肯德基、麥當勞們的啟發下,中國本土的連鎖快餐品牌逐漸開始冒頭。

1994年,同樣賣炸雞漢堡的德克士誕生,兩年後被頂新集團收購,成了康師傅的小弟,坐穩了西式快餐的萬年老三。

1995年,臺灣永和人林炳生帶著永和豆漿進入了大陸,同年上海開出了第一家永和大王,從此兩家品牌關於「誰是李鬼」的問題纏鬥了多年。

1996年,李紅從加州牛肉麵大王重慶分店大堂經理的位置退了下來,靠著經驗和對重慶市場的了解,在解放碑開出了第一家鄉村基。

誰也沒有想到,一家小店後來竟然成就了一家美股上市公司。

2000年,華萊士照搬麥當勞,在福州開出第一家店,如今這個廉價麥當勞在全國門店數已經超過12000家,差不多是麥當勞的三倍。

本土連鎖快餐,某種程度上,都是K記和M記的學生。

02

連鎖快餐是一門流量生意,只要能獲取客流,就算利潤低,也能靠規模效應來攤平高店租。店怎麼開,只在乎三件事,地段,地段,還是TMD地段。

為了避開當時如日中天的肯德基,這些國產快餐連鎖,不約而同選擇了下沉到二三線城市。

在中小型城市,說到人流密集的地方那除了市中心,就莫過於火車站了。

年齡大一點的,或者住在小城市的同學們,說不定還對中國第一代火車站的構造有印象。

蘇聯式紅磚尖頂的站房,正面是一片廣場,背面是鐵軌和站臺。

甚至有的車站都不設站房,只用圍牆圍起來,檢票員在大門口拿著小剪刀檢票。

這樣的車站,整體規模都不會太大,如今在不少小城市依舊能滿足出行需求。

在這樣的車站裡,旅客想要解決吃飯問題,只要跑到廣場,兩邊一定會有當地人開的小吃快餐店,花點錢就能吃個一葷兩素。

再簡陋一點,會有人推著快餐車,擺出塑料桌椅,不少人就坐在那裡吃飯。

當時的火車站,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鬧市區,圍繞旅客需求,衍生出餐飲、住宿、娛樂、零售等一系列產業。

同時火車站也非常混亂,也是許多灰色產業的聚集地,譬如售賣發票、辦假證等等。

跟如今出入高鐵的全新火車站不同,過去的火車站還是犯罪多發地。

偷竊、宰客時有發生,那個年代的人去火車站,最常被提醒的一句話就是「捂好錢包」

火車站甚至有搶劫,最著名的大概就屬廣州火車站的飛車黨,在公安幾次大力打黑下才逐漸消失。

說回正題。在車站內部,站房本身只承擔候車、售票和檢票的功能。

可以說,第一代火車站內部幾乎不存在商業業態。

在上海站之前,中國的火車站大多數採用以上結構。這種結構有四個特點:分區明確、功能單一、站前商業發達,人流集中動線短。

而上海火車站的格局,和別處是不同的,它第一次引入了第二代火車站的結構。

上海站採用了「南北開口,高架布局」的形式。南北各有一個巨大的站前廣場,進站後先上樓候車,再下樓到站臺上車。

這樣的結構,給二代火車站帶來了四個特點:站前商業萎縮、人流動線長、功能分區融合、大。

站前商業萎縮是因為巨大的廣場空間,區隔了城市商業和車站,削弱了火車站的商業集聚效應。

人流動線長,指的是原本簡單的候車室-站臺的人流軌跡,變成了進站口到樓梯大廳,再到候車過道,再到候車廳,最後到站臺。

因為動線長了,因此在站內設置商業區也成為了可能。

餐廳、超市、書店、土特產店、便利店等商業元素開始進入候車廳、候車過道甚至站臺。使得功能分區開始融合。

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車站變大了,能承載更多人流與班次,也能在內部容納商業形態。

從上海火車站開始,越來越多的大中型城市的新客站,開始模仿上海站的形態,引入二代火車站的結構,也在內部引入更多商業化元素。

而這一過程,同樣發生在90年代和00年代。

第二代火車站的普及,和中國快餐行業的高速發展幾乎同步進行,我想這不是巧合,因為快餐,就是最適合火車站的商業形態。

這和火車站的流量屬性有關。

火車站的流量極大,但也是最沒有忠誠度的,你幾乎不可能找到因為車站附近的飯店好吃,專門趕過來買票進站吃飯的回頭客。這和依賴回頭客的常規餐飲模式差了十萬八千裡。

加上大部分人在旅途中只考慮吃飽,不考慮吃好,做常規餐廳靠口味取勝,性價比極低。

購買和進餐程序最簡單的快餐,成為了贏家。

但到了這一步,也只能說明快餐統治了火車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四大天王」。

03

真正讓「四大天王」大行其道的,是高鐵和第三代車站的普及。

有一個數據,2018年中國的鐵路,有60%的運力是由高鐵完成的,而到了2019年,每3個鐵路乘客,就有2個乘坐高鐵。

高鐵的出現和普及,使得城際交通越來越公交化。

過去人們出行需要提前1~2小時到火車站候車,而現在只需要提前30分鐘到站,即可完成購票、取票、檢票、上車這一系列程序,坐火車變成了「即來即走」的活動。

因此,第三代的車站,更趨向於「通過型」而非「等候型」,鼓勵乘客少在車站停留。

在通過型的車站,有限的候車時間裡,乘客的消費也變得越來越挑剔。

這裡科普一個概念。在購買者佔主導地位的買方市場,信息不對稱不一定能割到韭菜,反而會使得本來就可買可不買的消費者,變得更傾向於直接選擇不買。

這時,連鎖大品牌快餐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消費者熟悉的永和大王、味千拉麵、大娘水餃,可以輕鬆和消費者建立信任,減輕信息不對稱對客戶購買力的抑制。

甚至出現了類似北京南站這樣奇葩的景觀。

在《中國商報》的報導中,提到了一個段子:和朋友約在北京南站的星巴克見面,可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人,原來北京南站有5家星巴克。

除了星巴克,肯德基在北京南站共有7家店,真功夫有5家店,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分別有3家店。李先生、真功夫、吉野家也都有好幾家店。

所以說,四大天王的興盛,其實是順應了當下這個高鐵時代。

04

而高鐵時代改變的,豈止是餐飲。

同時改變的,還有圍繞鐵路的整個商業形態,以及鐵路與城市的關係。

舉個例子,過去,圍繞火車站,有各種酒店旅館提供住宿,還有棋牌房供中轉的旅客消磨時間。

但隨著高鐵線路越來越密集,班次密度越來越高,中轉旅客在中轉站過夜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少,有時購買了高鐵聯程票,甚至不用出站,可以在站內直接換乘。

當高鐵越來越像地鐵,類似住宿、娛樂之類的商業形態也在逐漸消失。

前面我提到,過去,一座火車站,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鬧市區,雖然可能髒亂差,本地人沒事都不愛去火車站周邊,但卻切切實實地帶動著周邊的經濟。

而如今,高鐵站與周邊的城市街區,往往呈現出一種相敬如賓的冷漠。一方面,高鐵站一般選擇建築在離城市中心較遠,不太繁華的位置。

另一方面,高鐵站所輻射的,不是車站周邊,而是整座城市。

有的旅客匆匆乘車趕來,也有的下了車,匆匆搭上地鐵或公交,離開車站進入市區。他們對高鐵站周邊不會多看一眼。

高鐵站本身的形態,也和周邊街區形成了明顯的區隔。某種程度上,住在高鐵站周邊的居民,不僅沒有享受到商業發展帶來的福利,反而抱怨這麼個龐然大物影響交通。

關於高鐵和城市,還出現了一種說法——高鐵吸血論。

和過往「要致富,先修路」,交通逆襲的理論不同,有人認為越來越多城市開通高鐵,其實是增強了大城市對三四線城市的虹吸效應。

城際高鐵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京滬之間不過五六個小時,從帝都到廣州也只需要半天,高鐵的出現,讓人口、資源往大城市流動更為容易。

受益的,只有大城市,以及類似廊坊、惠州這樣大城市周邊的「落腳城市」。

這個問題太過複雜,這裡我們存而不論。

但卻讓我想起了手機從2G/3G過渡到4G時代,看似是傳輸速度提升,但沒想到帶來的卻是信息傳播方式的根本變革。讓視頻革了圖文的命,讓直播成為時代風口,讓手機徹底取代了PC。

高鐵,就像交通領域的4G技術,表面是速度、運力的提升,其實是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被拉近,世界變得更小,帶來的是城市、商業的巨大變革。

而四大天王的崛起,也許只是這場正在進行的變革中,最微小的部分。

相關焦點

  • 誰是火車站快餐之王?淺談圍繞鐵路的商業形態
    但如今,我發現,泡麵不再是旅途中解決肚子問題的最佳選擇,這是屬於火車站四大天王的時代。什麼是火車站四大天王?但凡是稍具規模的國內火車站,你總能找到包括真功夫、永和大王、加州牛肉麵大王、德克士、老鄉雞等等,一系列的連鎖快餐品牌。
  • 中國快餐排行榜發布,老鄉雞位列中式快餐全國榜首
    會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快餐50強」榜單。百盛中國(肯德基)、金拱門(中國)、天津頂巧餐飲諮詢有限公司(德克士)、漢堡王(中國)、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進入前5,其中老鄉雞繼2018年度後,繼續成為唯一進入榜單前5的中式快餐品牌。
  • 中國本土快餐之王:它在肯德基、麥當勞背後,逆襲開下800家餐廳
    日前,中國烹飪協會在遼寧大連舉辦了「第23屆中國快餐產業大會」,並於大會期間發布了「中國快餐70強」榜單。這份榜單主要從企業規模、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等維度對各大快餐企業進行排名。
  • 中國快餐50強發布 老鄉雞位列中式快餐榜首
    12月21日,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烹飪協會快餐委員會協辦、福建省商務廳大力支持的2020第24屆中國快餐產業大會在廈門召開。會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快餐50強」榜單。百盛中國(肯德基)、金拱門(中國)、天津頂巧餐飲諮詢有限公司(德克士)、漢堡王(中國)、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進入前五,其中老鄉雞繼2018年度後,再次成為唯一進入榜單前五的中式快餐品牌。    會上,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收入達4.6萬億,餐飲行業迎來強勢復甦。從大會發布50強榜單可見,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傳統西式快餐保持了一貫強勢競爭力,位於榜單前列。
  • 中國快餐排行榜發布 老鄉雞入圍前5強位列中式快餐全國榜首
    會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快餐50強」榜單。百盛中國(肯德基)、金拱門(中國)、天津頂巧餐飲諮詢有限公司(德克士)、漢堡王(中國)、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進入前5,其中老鄉雞繼2018年度後,繼續成為唯一進入榜單前5的中式快餐品牌。
  • 2020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揭曉:誰能成為「中國麥當勞」?
    而近日,一份「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榜單出爐,讓大家聚焦到了米飯快餐這一細分領域。 △ 點擊視頻看「2020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 文章看點: 中式米飯快餐早期如何崛起?誰有機會成為「中國麥當勞」?
  • 中國快餐排行榜70強名單出爐!這個闖入前四的中式快餐品牌你吃過嗎...
    中國快餐排行榜70強名單出爐!這個闖入前四的中式快餐品牌你吃過嗎?中國一直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餐飲業也是蒸蒸日上,各式餐飲在大街小巷遍地開花。今年1-8月,中國餐飲實現營收2.8萬億元,全年有望突破4.6萬億元,2020年或超越美國,其中快餐業佔比超45%。排行榜顯示,以老鄉雞為首的四家中式快餐進入前十。
  • 永和大王:中式快餐的崛起之路 5年內門店數量翻一番
    永和大王品牌產品副總監韋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標是在接下來的2~3年裡打造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要實現目標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產品。   對於傳統產品豆漿和油條,永和大王始終堅持在門店現場製作。據介紹,永和大王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豆漿由門店現磨的連鎖快餐品牌。在永和大王,每個門店都配有一個豆漿制坊,每一杯豆漿都是經過控溫環境下8小時的黃豆浸泡和4個小時新鮮研磨。
  • 老鄉雞收購武漢永和 安徽本土餐飲走向全國
    7月25日老鄉雞收購武漢永和發布會暨品牌戰略發布會成功舉辦!合肥本土的這隻雞再次蛻變!01老鄉雞走出安徽布局全國2018年初,老鄉雞成功融獲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加華偉業」2億元投資。加華偉業的資金注入,更利於助力老鄉雞品牌擴張、提檔升級。
  • 拳打真功夫、腳踢德克士,老鄉雞是如何做到「中式快餐No.1」的?
    朋友,您聽說過老鄉雞嗎?沒聽過不要緊,因為我也沒聽說過。前兩天,我收到消息,老鄉雞力壓德克士、真功夫等眾多知名餐飲企業,榮登【2018中國快餐第四名】。由於前三名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均為西式快餐,因此老鄉雞也成功當選為【中式快餐第一】。
  • 永和大王秉持工匠精神 正中華美食之名
    永和大王是一家臺式快餐連鎖企業,在全國設有320多家連鎖店面,所經營的產品均是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豆漿、油條、各種稀飯以及中式的小點心。20年的發展歷程中永和大王始終秉持工匠精神,不忘初心堅持為國內消費者提供「現磨豆漿」,正因為如此永和大王被廣大學生黨和上班族所青睞。
  • 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等連鎖快餐為何處境尷尬?
    正如我們在前不久報導中所分析過的,兩者在「中國化」之後的競爭也會升級。KFC Pro 就被視為肯德基獲得螞蟻金服投資之後在中國市場做出的最大膽的嘗試。相比之下,味千、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這類連鎖快餐則比較尷尬,如果對它們做個總結的話,它們屬於規模上不大不小、品牌影響力層面不上不下的一類。
  • 2019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和五百強門店名單
    )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永和大王杭州東站店漢堡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重慶機場店廣州真功夫快餐連鎖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南站分公司北京南城香餐飲有限公司霍營店快樂蜂(中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永和大王上海虹橋高鐵出發店北京南城香餐飲有限公司新街口店
  • 這是日本最受歡迎的快餐店排名,你覺得中國快餐店該怎麼排名?
    莫斯漢堡,日本本土品牌,這個品牌從創立開始就試圖定位到比麥當勞更高的位置,甚至可以提供烤米餅等特殊要求,相比其他快餐品牌,多了些DIY的元素。(在中國,這個名次恐怕是德克士?畢竟總是靠著肯德基開店,甚至超過了麥當勞)Lotteria這家店屬於火車站類型的快餐店,分布在日本各大火車站周邊,喜歡製造一些大新聞,比如與調味料一起晃動的薯條,巧克力雞肉三明治等。(中國的火車站快餐店應該屬李先生牛肉麵了吧?
  • 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麵大王12000桶鮮拌麵馳援湖北
    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麵大王12000桶鮮拌麵馳援湖北(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貨車從北京房山出發,駛向湖北(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時刻牽動全國上下每一位同胞的心,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麵大王有限公司,通過鳳凰網佛教慧海公益基金,馳援湖北,捐贈李先生鮮拌麵12000桶(一千箱
  • 中國快餐50強榜單出爐,誰是「打工人」最愛|中式快餐|漢堡王|...
    2020-12-23 18:04:30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舉報
  • 中國快餐企業70強名單公布 老鄉雞榮登中式快餐全國第一品牌
    在大會公布的2018年度中國快餐企業70強名單中,「老鄉雞」榮登中式快餐全國第一品牌,正式成為全國中式快餐的領軍者。榮登第一 老鄉雞成為中式快餐領軍民族品牌上午8:50,大會正式開場。參會的有大連市人民政府相關領導、中國烹飪協會有關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快餐品牌企業老總。
  • 小電科技攜手知名快餐品牌永和大王 共享充電賦能消費體驗再升級
    日前,「IoT+便民充電服務創領者」小電科技與全國知名中華美食快餐品牌「永和大王」達成合作,小電共享充電寶獨家入駐永和大王全國範圍內150餘家門店,讓消費者在用餐的同時能夠享受安全、便捷的共享充電服務。未來,小電科技與永和大王還將在品牌營銷等層面探索更多合作方式,讓用戶消費體驗持續升級。
  • 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為什麼這些連鎖快餐現在都處境尷尬?
    這其實是絕大部分連鎖快餐品牌目前的處境,同樣也可以解釋肯德基為什麼進入中國 30 年以來,開出了第一個子品牌 KFC Pro。今天,肯德基為這個在杭州萬象城試運營了 2 個月的新餐廳舉行了正式的發布會。
  • 中國真正好吃的牛肉麵在哪裡?
    最廣為人知的蘭州牛肉拉麵蘭州牛肉拉麵,與北京全聚德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被稱為中式三大快餐,自1915年回族人馬保子始創後,名氣大振,甘肅也因而一躍成為中國牛肉麵之鄉。(「蘭州牛肉麵」評定委員會允許麵條的品質、品種、規格、技術要求、感官要求等符合要求的麵館使用商標)最經典的臺灣牛肉麵——康師傅私房牛肉麵、吉亨牛肉麵臺灣牛肉麵是臺灣美食的經典代表。相傳1949年大陸各省軍民隨國民黨抵達臺灣後,老兵們因為思念家鄉,彼此交流家鄉美食,試圖用手邊的材料製作成的最接近於家鄉味道的美食,於是臺灣牛肉麵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