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美國90%的石油,標準石油託拉斯帝國,為了暴富步步為營

2020-12-28 陳思進

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獲勝的洛克菲勒並不到處樹敵。事實上,一些被徵服的對手還被納入標準石油管理機構的內層圈子,在後來的戰役中成為忠心耿耿的盟友。

標準石油合作的企業家,以前大都是洛克菲勒的競爭對手。洛克菲勒後 來說過:「說服堅強有力的人並不總是很容易的事。各種損失和決策都拿出來進行討論。只有把問題翻過來調過去,預計到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最後就 正確的方向達成一致意見,才能採取行動。我們當中有些人希望立刻投入大筆資金,另外一些人則希望穩健一些。一般總是作出妥協。每次解決一個問 題,既不像最激進的人所希望的那樣快,也不像最保守的人樂意的那樣謹慎……最後表決時總是一致通過。」

高級執行官員每天在總部頂層的一個專用餐廳共進午餐。他們在吃飯時交換重要消息、各種主意,並形成一致意見。在洛克菲勒的領導下,這些往日的競爭對手建立起一個活動範圍與規模都史無前例的新型組織形式,並以令人震驚的速度迅速發展。

在19世紀80年代,一項曾在70年代指導標準公司的基本戰略變得更為明確:做低成本生產者。這要求有效地運轉、控制成本,有時甚至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三位;同時不斷革新技術,適當合併煉油機構以提高效率,努力擴 大規模和產量,爭取更大的市場。到19世紀80年代中期,標準設在克利夫蘭、費城和新澤西的3家煉油廠就生產了世界煤油供應量的1/4。

標準利用優越的通訊手段,在股票套利交易和利用各地油價價差獲利方 面佔很大便宜。該公司還利用不同尋常的內部情報與諜報系統監視市場條件 和競爭對手。它持有一套幾乎包含所有國內油料收購商情況的分類卡片。它可以查出獨立經營商運出的幾乎每一桶油的去向,以及從緬因州到加利福尼 亞的每一個店主從哪裡得到煤油。洛克菲勒說過:「一切都要計算清楚,這一直是我經商的原則。」

在整個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洛克菲勒創立和引導的公司繼續擴展。產品質量管理以及從煉油到地方分銷的整個經營井然有序,甚至清潔衛生,都受到極大關注。

相關焦點

  • 反壟斷法和託拉斯巨頭之爭,美國政府是如何拆解壟斷企業的?
    以世界上第一個,乃至人類史上第一個壟斷集團——標準石油公司為例。1882年,標準石油掌控了全美國超過80%的石油開發到運輸,當時的標準石油集團的掌門人可以驕傲的說一句,美國賣出的八盞油燈中有七盞是來自標準石油。
  • 洛克菲勒的壟斷帝國消亡了,但屠龍者還是輸了
    面對444名證人、1.2萬頁的證詞和1903項針對他的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指控,洛克菲勒只是淡定地反駁道:我給美國人帶來了光明、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我帶來了繁榮。你們說這是壟斷,我說這是企業的自由行為。一個月後,蘭迪斯法官一審宣判:標準石油公司必須為壟斷行為支付創紀錄的2924萬美元罰款。這在相當於當時一個頂級富豪的全部身家。
  • 美國壟斷型巨頭的噩夢:1890年《謝爾曼反託拉斯法案》
    但是《謝爾曼法案》並不僅僅是針對這種串通一氣的託拉斯行為,它還針對眾多其他的商業不公正行為,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擊壟斷型企業的不公正行為。《謝爾曼法案》的主要意圖可以歸納為四點:1. 禁止企業與企業串通,從而同謀惡性的不公正商業行為。2. 打擊壟斷型巨無霸企業的不公正商業行為。3. 規定美利堅總檢長全權負責本法案實施 4. 受害者可以尋求從託拉斯與壟斷者方獲得3倍的損失賠償。
  • 挪威的第一次石油之爭: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的長臂
    到目前為止,挪威和斯堪地那維亞石油歷史的這一方面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研究,但是斯託利和他的同事桑斯塔德·山特維克在《斯堪地那維亞經濟史評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一時期。山特維克說:「標準石油公司的做法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大公司如何利用自己的財力和控制價值鏈,從而獲得優勢和壟斷。」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通過一步步努力,成功壟斷了美國石油市場
    洛克菲勒發財了,開礦的人眼紅,也紛紛轉行都做了煉油生意,短短三年,煉油廠爆增3倍,但油質下降,油價暴跌,好油也得虧本賣,他想到一條妙計,把公司名稱直接改為成「標準石油」,從此也徹底改寫了命運。他把公司改名後,又拿出所有的積蓄,收購了周邊大量快要破產的小煉油廠,把鐵路上的油罐車和儲油設備都承包下來,並把這種操作模式複製到美國其他地方,從此壟斷了石油市場。他就是被譽為「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
  • 19世紀美國資本家們壟斷市場對美國經濟造成了什麼影響?
    美國文明當前的和長久的危機的原因,部分地就在於此。為了領會這個發展,暫時必須回到託拉斯時代(trust:信任;trustee:代理人)。這些託拉斯中一些把從事相近活動和互補活動的公司可能聚集起來;當它們的力量強大到足夠的程度時,它們自然而然地力求達成一種壟斷,儘管美國地域廣大,致使要做到壟斷一直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 美國頭號富豪,100年前投了4800萬美金,為我國培養大批醫學專家
    ——洛克菲勒  石油一直是富裕的代表,洛克菲勒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按照現在的物價來計算洛克菲勒的身價大約4000億,與他相比被稱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根本不值一提。他被稱為美國的頭號富豪,身價是如今馬雲的8倍。  洛克菲勒家族為了研究長壽的秘訣,花費大量資金投入到醫療機構,其中花費了4800萬投入到中國北京協和醫院,如今這所醫院撐起了中國醫療半邊天。
  • 曾經的「石油盟主」,對美國石油禁運的歐佩克,為啥衰落了(下)
    為了保住市場份額,歐佩克後期把戰略從「限產保價」改為「低價擴額」,通過維持較低的石油價格,把生產成本較高的生產者擠出市場,以恢復自己的在石油市場的份額。經此一役,也讓歐佩克各成員國收起了各自的小心思,意識到大家是一個整體,需要步調一致,不能窩裡反。
  • 美國反壟斷史百年風雲
    標準石油獨霸全美19世紀6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啟,電力、化工、汽車、石油等新工業開始蓬勃發展。其中,作為各行業基礎能源的石油,成了重中之重。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創建了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壟斷企業,標準石油。標準石油,取顧客可信賴的「符合標準產品」之意。
  • 美國石油協會api標準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美國石油協會API標準是:API-RP-1110-1997液體石油管道壓力試驗;API-RP-5B1-1999套管、油管和管線管螺紋測量和檢驗;API-RP-5C1-1999推薦採用的套管、油管的維護和使用方法;API-RP-8B-2002提升設備的檢查、保養、修理及大修的推薦作法。
  • 美國巨富洛克菲勒的故事,有點意思
    100多年前,一位美國巨富,洛克菲勒。在整個美國歷史上,他應該算是最有錢的人,沒有之一的那種有錢。洛克菲勒的產業帝國是石油工業,他的崛起也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美國在全球地位的崛起,加上採油煉油技術的進步,石油應用創新發展。
  • 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出口國!國際石油與頁巖油大戰略是什麼?
    美國確實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就拿石油來講,美國的石油儲備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號的,但在相當一段時期以內,美國都嚴禁自己的石油出口,甚至是開發,而大量購物進國外石油。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然資源,可以成為真正的戰略儲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於石油產區的影響擴張美國霸權。
  • 美國反壟斷史百年風雲:老摩根輝煌難再 微軟低頭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創建了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壟斷企業,標準石油。標準石油,取顧客可信賴的「符合標準產品」之意。9年之後,標準公司控制住了全美90%的煉油業。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獨霸市場。
  • 全球石油秩序,正在走向崩潰
    而美國,最先發掘了石油的商業利用價值,而且是在19世紀就發掘利用的,這足足領先世界將近100年。1870年,標準石油以責任有限公司的面貌在俄亥俄州建立,其主要股東是著名的約翰·洛克菲勒。憑藉對石油的開採和壟斷,標準石油在20世紀初的石油份額佔據了全美石油市場的90%。
  • 全球石油秩序,正在走向崩潰-虎嗅網
    而美國,最先發掘了石油的商業利用價值,而且是在19世紀就發掘利用的,這足足領先世界將近100年。1870年,標準石油以責任有限公司的面貌在俄亥俄州建立,其主要股東是著名的約翰·洛克菲勒。憑藉對石油的開採和壟斷,標準石油在20世紀初的石油份額佔據了全美石油市場的90%。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長女:財富繼承了幾代人,家族的錢所剩不多了
    一、「石油大王」的家族 每一個影響力非凡的家族,其建立過程亦是傳奇的,了解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歷史,更能夠明白這一點。 作為美國史上最富裕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始於19世紀中後期。1863年時,約翰 戴維森 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開辦了一家煉油廠,用石油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桶金。
  • 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網際網路壟斷行為受多國重視
    無獨有偶,網際網路經濟同樣發達的美國近期也針對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各類壟斷行為進行了司法調查。02 百年的反壟斷經驗似乎並不奏效10月初美國司法部結束了長達16個月的調查,並於10月27日展開對於Google公司的反壟斷起訴。
  •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財富屬於上帝,我只不過是個管家
    據估算,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不少於14億美元,他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十億級的富翁。美國當年的GDP為920億美元,就個人財富所佔GDP比重而言,美國至今沒有人超過洛克菲勒。 可見此人是一位能夠憑自己的努力來掌握並創造自己命運的人。
  • 西方列強欺人太甚,中東國家成立歐佩克硬剛「石油七姐妹」(上)
    歐佩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組織,全稱石油輸出國組織。最初是由五個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於1960年9月成立的協調機構,主要目的是為了平衡和博弈西方壟斷資本,以穩定油價、保障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