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毒」難解:社區定位「跑偏」 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得物APP宣布將在上海建設全球供應鏈中心。得物APP此前的名字是「毒」APP,是集正品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鑑別、互動圖片社區於一體的綜合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2020年初,「毒」APP進行品牌升級改名為得物APP,但是半年過去了,得物APP並未真正實現品牌升級,反而接二連三陷入「售假」風波,頻繁被消費者投訴存在涉嫌假冒偽劣、鑑定不專業等問題。電商多頭格局態勢下,不少垂直類電商平臺異軍突起,但個別購物APP平臺公然出現的霸王條款、「奇葩」規則值得警惕。

  品牌升級效果未達到正品鑑定能力被質疑

  「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這句話背後揭示了一個新潮流。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全球及中國球鞋二級市場現狀剖析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全球球鞋市場自2010年開始便呈現出穩步擴張的趨勢,預計到2019年底,其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684.7億美元,在球鞋銷售方面,2019年全球球鞋的總銷量達11.898億雙,相比起2010年的6.135億雙,增幅達到了可怕的9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近年來,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的趨勢愈發凸顯,前兩年,全民健身潮在國內興起,年輕人不僅更加在乎身材的管理,也更加在乎日常的穿搭,在此背景下,球鞋經濟應運而生,並產生了巨量市場。

  主打球鞋鑑定服務的得物APP(原名為「毒」APP)也因此在年輕人群體中紅極一時。官網資料顯示,得物APP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是集正品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鑑別、互動圖片社區於一體的綜合移動網際網路平臺,並推出「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號稱在假貨問題上,率先開創了多重鑑別模式,成功解決了這一困擾。

  2020年初,「毒」APP進行品牌升級,更名為「得物」APP,對於改名原因,得物官方表示,在用戶意向調查中,很多新用戶對於「毒」沒有清晰的認知,更名後的品牌名稱簡潔且具有清晰的品牌指向性。

  此次品牌升級,得物APP形成了「潮流電商+潮流社區」等功能定位,並且不斷強化「潮流正品網購平臺」的形象。但從目前來看,得物APP並未真正實現品牌升級,反而接二連三陷入「售假風波」,頻繁被消費者投訴存在涉嫌假冒偽劣、鑑定不專業等問題。

  截至7月15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得物APP的相關內容達33085條,涉及「商品質量差」「售後服務差」「假貨」「鑑定服務不靠譜」「退貨難」等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中提到得物在「618」期間的被投訴情況,涉及退貨被索「鑑別費」、質量瑕疵等。《報告》顯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在得物APP上,質疑其「多重鑑定」不靠譜的買家不在少數。有匿名網友投訴稱,自己於6月17日在得物APP上購買了一款Burberry的相機包,收貨後開箱查看,發現不少瑕疵,和正品存在較大的差距。6月21日,該網友通過「優奢易拍」做了專業鑑定,被認定為假貨。

  而部分賣家對於得物APP的鑑定服務也怨聲載道。在黑貓平臺上,有消費者質疑得物的多重鑑定和「鑑定國家隊」為虛假宣傳,其5月17號出售的supreme king of new york黑色衣服鑑定通過,但6月7日同一品牌的同款衣服就無法鑑定通過,客服只會固定話術,檢測不出來就把原因推到衣服沒有吊牌、沒有原包裝袋上,由此質疑得物鑑定師的能力水平,並且在平臺標榜「鑑定國家隊」。

  記者在平臺上看到,得物APP目前的鑑定服務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平臺籤約了第三方鑑別服務商中數百萬業內頂尖、有多年經驗的潮流商品鑑別師,打造以潮流商品研究為核心的「鑑別實驗室」,通過資料收集、數據對比、檔案建立、樣本拆解和儀器檢測等保證鑑別的準確性;另一部分是牽手「鑑定國家隊」,和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在球鞋潮品鑑別領域展開長期多形式的合作。

  潮品交易投訴不斷社區內容「跑偏」引爭議

  除了「售假」的質疑外,鑑定費也是得物被消費者吐槽的地方。記者發現,在得物上交易收取的費用明細包括技術服務費,佔商品價格的5.0%;轉帳手續費,佔商品價格的1.0%;還包括查驗費10元、鑑別費18元、包裝服務費10元,一件939元的衣服平臺收取的費用將近95元。

  中消協在《報告》中還強調了尺碼不對、退貨被索「鑑定費」的消費案例:6月19日,網友@徐同學max說:「(得物APP)購買頁面上沒有任何提示說鞋子會比常規鞋碼小,建議買大一號的文字信息。但後來發現尺碼不合適,跟客服協商,卻一直需要排隊,好不容易溝通上,對方卻要求必須賠償平臺89元所謂鞋子鑑定費,而且還需要自行承擔運費。

  得物APP方面回應中消協稱,該平臺鑑定只做正品,創立的「先鑑別,後發貨」交易模式是與其他電商平臺最顯著的差異,並且強調「從我們平臺發出的每一件商品,都會經過多次覆核查驗,包括貨品真假、瑕疵分級,再將貨品快遞給買家,買賣雙方完成交易。如果鑑別為非正品,訂單不會成交,商品將退回給賣家」。

  對於案例所涉及的「鑑定費」,得物APP回應稱,其在商品交易過程中提供的「每件商品查驗鑑別」等品控服務,為用戶降低了交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故平臺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成本費用。

  不僅是潮品交易投訴不斷,其社區定位也因內容逐漸「跑偏」引發爭議。品牌升級之後,得物APP企圖突破潮鞋鑑定平臺的定位,打造一個內容更加豐富多元的社區。記者使用得物APP時發現,在APP頁底部,第一個明顯的標籤為「得物」,即社區交流板塊的入口,使用前需要勾選興趣標籤,然後進入社區板塊。社區主要是穿搭分享,但也出現很多與潮品無關的內容,比如「長腿美女」、身材火爆的自拍等,而且評論中也存在低俗調侃。

  垂直電商崛起品控應有更科學管理

  隨著在線新經濟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對生活消費品的質量檢測與真假鑑別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數據表明,預計到2021年,全球檢測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而這其中服飾鞋帽類的檢測佔比達到了54%。

  得物的野心也不止於潮品鑑定平臺和潮流網購社區。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得物宣布將在上海建設全球供應鏈中心,並基於人工智慧技術及得物APP在潮品鑑別查驗領域的多年沉澱,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人工智慧鑑別場景。未來發展到一定階段,得物APP計劃建立公共檢測服務平臺,通過人工智慧檢測提高檢測準確度和效率,藉助智能化延伸第三方檢測的價值鏈條,為相關行業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促進行業的變革和崛起。

  盤和林表示,潮流電商平臺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平臺鑑別球鞋真偽的服務,解決了消費者的隱憂,另一方面垂直電商能夠為供應商提供更為完善的網絡銷售渠道和宣傳渠道,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尤其是對於中小賣家、個人賣家而言,能夠以更低成本去庫存。而在垂直電商的經營活動中,供應商對產品質量有著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這種無形約束的存在使垂直電商在品控方面應有更加科學的管理。

  此外,中消協也在《報告》中提醒道,電商多頭格局態勢下,個別購物APP平臺公然出現的霸王條款、「奇葩」規則值得警惕。無論是巨頭平臺還是網售新軍都必須在法制與規則的邊界內「跳舞」,諸如「退鞋要交鑑定費」之類的奇葩規則、霸王條款,流露出的是對法律與規則的無視與無知。而「新進」主體的這種懵懂無知,是個案還是普遍行為,應該引起相關各方的關注和警惕。

(責任編輯:朱赫)

相關焦點

  • 得物去「毒」難阻售假投訴,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來源:藍鯨財經日前,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宣布將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鑑別場景,野心可謂不小。然而最近多年,得物APP推出的鑑定服務頻遭用戶質疑,有關該平臺的售假投訴一直不斷。得物售假投訴不斷,鑑定服務遭質疑得物App原名為「毒App」,出身於虎撲社區,其曾因「炒鞋」概念而被公眾熟知,一度得到王思聰、陳赫等知名人士的支持。2020年初,該平臺由「毒」更名為「得物」。
  • 得物真"毒":假冒偽劣、投訴不斷,社區夢難圓
    &34;鑑定,飽受質疑區別於傳統電商,得物App推出的&34;是其一大亮點,面對魚龍混雜的網購市場,得物不僅支持&34;的購物流程,而且鑑別通過的商品都會配有官方出具的&34;,即鑑別證書和防偽扣,包裝盒以及品牌膠帶。可謂是牢牢的抓住了年輕人的心。得物上的鑑定結果,真的可靠嗎?
  • 得物真「毒」:假冒偽劣、投訴不斷,社區夢難圓
    "王牌"鑑定,飽受質疑 區別於傳統電商,得物App推出的"鑑別服務"是其一大亮點,面對魚龍混雜的網購市場,得物不僅支持"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而且鑑別通過的商品都會配有官方出具的"防偽四件套",即鑑別證書和防偽扣,包裝盒以及品牌膠帶。可謂是牢牢的抓住了年輕人的心。
  • 得物真"毒":假冒偽劣、投訴不斷 社區夢難圓
    "王牌"鑑定,飽受質疑區別於傳統電商,得物App推出的"鑑別服務"是其一大亮點,面對魚龍混雜的網購市場,得物不僅支持"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而且鑑別通過的商品都會配有官方出具的"防偽四件套",即鑑別證書和防偽扣,包裝盒以及品牌膠帶。可謂是牢牢的抓住了年輕人的心。得物上的鑑定結果,真的可靠嗎?
  • 炒鞋退熱,得物「毒」難解
    伴隨著炒鞋而熱度陡增的「毒」,已於今年元旦起更名為「得物」。去年 4 月,該公司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 10 億美元,從小公司成長為獨角獸企業。今年2月,得物甚至還被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給出「謹慎下單」評級。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網友表示,在得物平臺上面購買了一款貨號為FX9028的椰子350亞麻亞洲限定鞋子,購買前平臺鑑定為真品,但收到後發現鞋子有很多瑕疵,通過得物平臺再次檢驗後,得物APP合作鑑別師的鑑別結果為假。
  • 得物頻頻爆出售假,用戶投訴不斷,遭中消協點名批評
    日前,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宣布將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鑑別場景,野心可謂不小。然而最近多年,得物APP推出的鑑定服務頻遭用戶質疑,有關該平臺的售假投訴一直不斷。得物售假投訴不斷,鑑定服務遭質疑得物App原名為「毒App」,出身於虎撲社區,其曾因「炒鞋」概念而被公眾熟知,一度得到王思聰、陳赫等知名人士的支持。2020年初,該平臺由「毒」更名為「得物」。
  • 靠譜鑑定,大師團隊,盡在得物(毒)APP
    對於潮流圈新人來說,裝備鑑定是件難事,其實對於潮流圈的大部分人來說,鑑定裝備都是個難題。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神,能夠準確分辨真偽。所以大家都需要一個線上鑑定神器,而得物(毒)APP就是這樣一個神器。得物(毒)APP是全球領先的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鑑別服務是它的一大特色。得物(毒)APP秉承嚴謹的科研態度,籤約數百位業內頂尖、具有多年經驗的潮流商品鑑別師,鑑別師除了是骨灰大神級sneaker玩家和潮人,更是潮流領域的「研究人員」。任何渠道購買的球鞋、潮牌服飾、手錶等都可以在得物進行鑑別,目前支持鑑別的品類有球鞋、服裝、配飾、手錶、奢侈品。
  • 鑑定平臺頻遭質量投訴 「毒APP」被指不靠譜
    【內容提要】  球鞋鑑定平臺「毒APP」被指涉嫌售假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消費者對於「毒APP」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沒有遵循七天無理由退換貨、不退差價以及產品質量差等問題。「毒APP」號稱自己是售假天敵,有「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
  • 購物、鑑定、分享,得物(毒)給你一站式服務
    大多數喜歡在得物(毒)上分享生活穿搭、潮流訊息的都是真正喜歡的那群人。喜歡不能光靠嘴說,還得靠行動。得物(毒)App可以滿足你喜歡的一切行動。不管是購物,還是鑑定,又或者是分享,在得物(毒)App上你都可以做到,對你喜歡的潮流文化,付諸行動。據App上官方數據給到,在得物(毒)App上進行鑑定的數量已經超過43,866,200。
  • 骨灰級大神+多道鑑別工序,潮品鑑定就在得物(毒)
    得物(毒)是原「毒」APP更名後的新一代潮流APP,服務內容包括互動潮流社區、正品潮流尖貨裝備交易以及球鞋潮品鑑別查驗,意思是,你既可以在這裡與時尚潮流圈的朋友們交流學習,也可以在這裡購買到經過專業鑑定的正品潮流品牌。
  • 得物APP遭質疑:消費者反映退換貨難並被評為「謹慎下單」
    隨後,王先生反映給客服,但得物客服服務態度極差,推脫責任,說他們鑑定是專業的,並表示鞋後跟內部髒汙是全新無暇,還說王先生要求的鞋後跟顏色正常是高於行業標準。問得物客服還沒用,退款還扣我錢,希望能認真處理這件事情。」得物APP被評為「謹慎下單」2020年1月1日,毒App正式更名為「得物App」,而新更名的得物App將專注打造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
  • 得物APP的「潮流野心」:產品真假屢遭質疑 鑑定流程飽受爭議
    摘要:借「618購物節」的東風,得物APP計劃打造屬於自己的「潮流月」,可在與日俱增的投訴之下,得物APP的「潮流故事」或許並不好講。以當下為時間節點,距離毒APP更名已經超過五個月,但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更名後的得物APP「裡子」似乎並沒有改變。
  • 就上得物(毒)APP
    作為國內領先的潮流電商平臺,得物(毒)深知這一點,要跟隨時代的腳步,要不斷革新自身,在2020年的第一天,得物(毒)聲明全新升級,正式更名為「得物App」。新更名的得物App將不斷擴充球鞋服裝之外的潮流單品品類,定位為打造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升級後的得物(毒),其核心依然離不開潮流文化。自發行至今,得物(毒)在潮流領域可謂是無出其右。
  • 得物(毒)APP是什麼?Z世代的潮流社區
    隨著得物(毒)APP的大火,不少網友提問,得物(毒)APP是什麼?為什麼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收穫如此多的用戶和好評?針對這一問題,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首先,得物(毒)APP是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網購社區,其核心服務為正品潮流電商及潮流生活社區。
  • 尷尬了 在得物(毒)APP購買的商品無法線上鑑定
    上線之初,得物(毒)APP主要是以幫助年輕人了解球鞋文化和潮流資訊為主,2017年,其上線了交易業務。在其後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得物(毒)APP就火爆了球鞋圈,目前已是中國領先的潮流電商服務平臺。但與此同時,其也常因平臺品鑑不過關造成假貨流通以及商品成色參差不齊等問題備受詬病。
  • 得物App屢被投訴售假貨 鑑定服務由「王牌」變「雞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近年來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其推出的「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被看作是得物的一張「王牌」。不過隨著該平臺售假、服務差等投訴增多,得物手握的這張「王牌」會變成「雞肋」嗎?當下的鑑定服務到底靠不靠譜?
  • 毒App更名「得物」半年:中消協《消費維權輿情報告》點名 投訴量...
    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記者 李婷)得年輕者得天下。近年來,由年輕人捧紅的潮流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潮牌市場趁勢而起,催生了得物、YOHO!、nice等潮牌購物和社區平臺。潮牌商業高歌猛進,資本紛湧而入。  以「炒鞋」而為公眾所熟知的「毒App」自2020年元旦更名「得物」後,依然負面纏身。
  • 毒App更名「得物」半年:《消費維權輿情報告》點名 投訴量激增萬餘條
    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記者 李婷)得年輕者得天下。近年來,由年輕人捧紅的潮流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潮牌市場趁勢而起,催生了得物、YOHO!、nice等潮牌購物和社區平臺。潮牌商業高歌猛進,資本紛湧而入。 以「炒鞋」而為公眾所熟知的「毒App」自2020年元旦更名「得物」後,依然負面纏身。
  • 得物(毒)產品體驗報告
    產品定位國內主流潮鞋交流社區,提供正品潮流裝備的C2C交易平臺。2. slogan:得到運動X潮流X好物。3.服務模塊相對來說使用的人群比較廣,尤其是它的鑑定服務,面向所有需要鑑定的人群;95分閒置交易可以解決多數用戶閒置產品無法全新出售的需求。40%的用戶都比較喜歡自己的球鞋,得物提供球鞋護理服務,增加產品的新鮮度。總體來說:得物提供的服務較多,作為魅力型需求出現;虛擬試穿能夠模仿3D試穿效果,解決很多用戶網購擔心實物上身或者上腳不好看的焦慮心理。
  • 得物App屢被投訴售假貨 鑑定服務由王牌變雞肋?
    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近年來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其推出的「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被看作是得物的一張「王牌」。不過隨著該平臺售假、服務差等投訴增多,得物手握的這張「王牌」會變成「雞肋」嗎?當下的鑑定服務到底靠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