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昕(中)參觀中車株機公司。)
(魯昕作主旨報告。)
星辰在線11月2日訊(通訊員 錢羅權 萬雄偉 彭澤晟)10月29日,正值全國職業院校「傳承的力量」微視頻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現場評審期間,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親臨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指導工作。
魯昕表示,2020年是本世紀前二十年的結尾,第三個十年來臨之際,我們國家迎來一個重大轉折——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兩個能力:物質文明建設能力和精神文明建設能力,也就是經濟發展能力和意識形態建設能力。我們要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基礎、最源遠流長的。魯昕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這三個方面的決定性因素,是強國的重要標誌。「傳承的力量」微視頻大賽就是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用視頻形式講述「四個自信」,培養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魯昕以《「十四五」: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大有可為》為題在學校學術報告廳作主旨報告,株洲市副市長楊勝躍,湖南(株洲)職教園管理辦黨組書記、主任譚偉生、株洲市各高職院校學校領導及教師代表,媒體記者,以及學校全體中高層領導幹部、專業負責人、教研室主任等參會。
魯昕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切入點,從「十四五」國家發展新階段、「十四五」兩類人才有基礎、「十四五」普通轉型新使命三方面展開闡述。魯昕將「十四五」時期教育怎麼幹歸納為12點:優先發展教育、培養擔當新人、強化思政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優化教育結構、大辦職業教育、構建學習體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釋放科研潛力、區域協調發展。她認為,要增強教育在10個方面的助力,即助力人才培養、助力使命擔當、助力國家戰略、助力對衝風險、助力產業升級、助力科研攻堅、助力成果轉化、助力新的格局、助力人民幸福、助力強國建設。
魯昕指出,教育應主動求變,教育生態中的課程體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都要進行改革,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定位要放到本科層次上思考。魯昕提出,6年來,我國普通高校轉型的成果非常顯著。她介紹了高校轉型的「1+10」案例,「1」指的是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10」指的是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10所普通本科高校。
魯昕認為,自十八大以來,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年均向社會輸送1000萬畢業生,年培訓量達1.5億人次左右。近年,我國職業教育清晰,制度確立;轉型方向明確;成果顯著,增加了受教育人口總量、建立了科學的教育結構、促進了教育公平、增加了就業、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教育改革、提高了中等收入者比重、建設了現代化教育體系。「十四五」對於高等教育有了新要求,我們要及時應對新挑戰、創造新優勢、建設新格局、重塑產業鏈、完善供應鏈。
魯昕表示,職業教育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要求,以現代產業學院為載體、以產教融合為路徑、以國家「卡脖子」技術攻關與製造為重點,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承擔起服務高質量發展、支撐數位化轉型、助力成果轉化、完善教育結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新使命。
魯昕強調,要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基礎課給同學們開設。要對標本科教育的水平來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規格,用本科的質量標準和層次標準來提升高職的專業標準,要基於國家新的戰略需要、市場需求等因素,做好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培養具有數位化動手能力、數位化職業能力、具有終生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魯昕先後調研了中車株機公司機車事業部、體驗了磁懸浮列車,並與企業代表和學校優秀畢業生代表進行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