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消息,1月16日晚,民政部發布消息稱,針對媒體對吳花燕募捐提出質疑一事,已約談中華兒慈會。將督促其向社會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情況,對此項募捐活動作進一步調查了解,並根據情況依法依規採取必要措施。
張燕表示,蘇州兒童醫院和上海兒童醫院等多地會診後,均判斷小佳慧無手術指徵、無法手術。在沒手術機會、無治療預算情況下,9958的小星欣公益在公益平臺發布求助信息,需98萬手術費。發起籌款後,共籌款32萬餘元。
曾在9958擔任志願者的曹雲表示,9958救助中心組織外出團建期間,日常公益救助項目就會暫停。有受助兒童家長表示,由於工作人員「外出」,導致其向醫院轉款延後近兩個星期,延誤治療。
距「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離世已5天,其受捐事件仍在持續引發關注。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發布的情況說明,基金會為其募集善款上百萬元,9958救助中心已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治療。但1月17日,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回應封面新聞稱,從未接受9958救助中心2萬元善款。
兒慈會被質疑拖延善款理財
善款提取執行成本不同
中華兒慈會官網介紹,該組織2009年9月10日獲批,2010年1月12日成立,法人代表王林,屬全國性公募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是中華兒慈會項目之一。
1月16日晚,民政部發布消息稱,針對媒體對吳花燕募捐提出質疑一事,已約談中華兒慈會。將督促其向社會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情況,對此項募捐活動作進一步調查了解,並根據情況依法依規採取必要措施。
「我微博發文揭露9958救助中心項目負責人王昱之後,沒想到很多志願者迅速集結在一起,我們開始去官網查找資料,在查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違規操作。」16日,曾參與9958項目創立的公益人士鄭鶴紅接受封面新聞專訪時表示。
鄭鶴紅說,9958救助中心主管王昱曾發起多個生命垂危患兒募捐項目。在患兒去世後將善款用於理財,而拖延、扣押善款是兒慈會主要手段,「剛開始以為是個人行為,隨著資料收集才發現,這不是個人能做得到的。」
記者查詢發現,中華兒慈會網站公布的2018年財務報告中顯示,短期投資中,銀行理財產品的帳面淨值2018年末達4.09億元,相較2017年末,理財收益為4400萬元。
根據民政部2018年頒布的《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慈善組織可開展包括直接購買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但並未規定可參與投資活動的資金比例。
「有4億存款,這些善款就是這樣一筆筆囤積下來的,光理財就是一筆巨大數額。4400萬可以救治多少兒童生命,4億存在銀行或理財的意義何在呢?」鄭鶴紅追問。
在她看來,吳花燕實際只需20萬籌款,如果收取捐款總額6%作為執行成本,只有1.2萬,但籌集100萬,就能收取6萬。
在「微公益」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吳花燕籌款的項目信息裡,這樣寫著——9958西南執行團隊希望為吳花燕籌集治療該病的醫療費用100萬元,要收取6%作為執行成本。
鄭鶴紅還表示,有志願者向她確認地方籌款辦公室是收取6%的執行費用,而實際收取卻是10%,剩餘4%給了9958北京辦公室。
17日晚,中華兒慈會項目發展部靳劍惠在電話裡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每個項目收取的執行費用不同,所以每個項目籌款方式和地區的費用並不一樣。
此前,9958工作人員回應財新網表示,6%收費主要用於一線核實評估,醫療渠道對接,自媒體平臺籌款運營,善款支出和票據核銷監管,項目結項調查及後續撥款。
17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中華兒慈會所在的蓮花池西裡11號院,小區裡多是住宅樓,兒慈會辦公樓是獨棟。
參與9958項目創立的公益人士鄭鶴紅接受記者採訪。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
記者來到大廳,工作人員表示事件仍在調查,有進展會在官網發布。記者提及「吳花燕2萬元的籌款」,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記者17日、18日聯繫9958項目負責人王昱及中華兒慈會副秘書長姜瑩,試圖就「吳花燕籌款為何未下撥、其餘捐款將如何處理」進行採訪,但電話均被掛斷。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華兒慈會財務部門的相關人員表示,募款沒有用完的錢不會轉進入投資資金,因為募款都是按照需求來一步一步撥,每一個項目的募款都會有一個資金的安排。
另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在吳花燕和其弟弟吳江龍籤署的9958患兒告知書中的事前聲明條款稱,「如申請人在籌款期間或善款還有餘款時由於疾病或其他原因去世,善款應全部轉捐給9958,用於救助其他患兒使用」。
多名受捐者不知情「網上募捐」
未與醫院溝通自定籌款金額
1月14日,中華兒慈會發布《關於9958救助中心救助吳花燕的情況說明》,稱有網友對9958救助中心救助的患者吳花燕公眾籌款提出質疑,中華兒慈會對此高度重視,迅速成立調查組調查核實。
中華兒慈會聲明稱,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微公益平臺1萬元,水滴公益平臺1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治療。
「我們根本沒收到這2萬元,也不會收善款,吳花燕所有治療費用都是家屬交到我們手中。「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回應封面新聞稱,並未和9958救助中心接觸,更未收到其捐款。
封面新聞此前報導,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兩個籌款平臺籌款。同時,未經吳花燕及其家人同意,給吳花燕開通一期二期籌款,多籌集40萬元。吳花燕姐姐吳玉榮此前告訴記者,「這40萬籌款,吳花燕並不知曉」。
同樣不知有捐款的還有在江蘇的小佳惠,2018年,不足四歲的小佳慧患複雜先天性心臟病,「9958」旗下的「小星欣公益」組織參與了對其救助。小佳惠志願者張燕(化名)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發起兩個連結募捐時,9958救助中心並未徵得家屬同意。
張燕表示,蘇州兒童醫院和上海兒童醫院等多地會診後,均判斷小佳慧無手術指徵、無法手術。在沒手術機會、無治療預算情況下,9958的小星欣公益在公益平臺發布求助信息,需98萬手術費。發起籌款後,共籌款32萬餘元。
「在籤署救助表時,已籌集到二三十萬善款。當時小星欣工作人員對小佳惠奶奶說,不籤這個協議,這個錢就拿不到。」志願者張燕表示,募捐流程是肯定違規的,當時小星欣公益沒有跟醫院核實需要多少費用就開啟募捐。
在以手術名義籌集善款後,在得知不能進行手術後,小星欣公益工作人員告訴小佳惠奶奶,這筆善款是不能用做生活費的。在志願者和家屬強烈質疑下,「9958」才決定每月從善款中撥付3000元,用於小佳慧生活費用,每三個月一付。
封面新聞聯繫到中華兒慈會綜合管理總部財務部工作人員,對兒童患者救助捐款不按時到帳及撥款方式等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回答,「財務問題請找上級諮詢。」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辦公室。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
與多家私立醫院合作
被指「超範圍捐助」
據重慶殘聯官網發布,萬家燕集團與中華兒慈會先後成立燕之夢關愛兒童救助基金和宏愛兒童救助基金,捐贈金額分別為200萬元和150萬元。
封面新聞注意到,9958救助中心在2017年度接受捐贈收支的專項審計報告內頁顯示,民營的重慶萬家燕鴻源醫院有限公司多次出現在應收款明細表中。在受助頁面查詢顯示,一年時間與該醫院合作的燕之夢關愛兒童救助基金受捐款項百萬餘元。
此外,9958救助中心還與揚州慈心堂診所合作慈心福佑公益基金。一平臺公益籌款頁面顯示,9958慈心福佑基金旨在為幫助中國貧困強直患兒脫離病痛折磨所設立。記者發現,撥付捐款的患者絕大部分為成年人,在典型案例展示裡,其中兩位男士年齡為25歲和21歲。
公益平臺還顯示,項目籌款將面向強制性脊柱炎,且在揚州慈心堂醫院進行治療的患兒募集治療費用450萬,目前已顯示收到250萬餘元。根據其官網受助人信息顯示,絕大部分為成年人,最大受助對象30歲。
「撥付捐款的患者絕大部分為成年人,兒童、少年很少,違背中華兒慈會救助0~14歲兒童少年的設立的宗旨和救助範圍,超範圍經營。」鄭鶴紅表示。
據了解,吳花燕出生於1995年,2019年10月籌款時已滿23周歲。16日,兒慈會副秘書長姜瑩回應媒體稱,9958自2011年成立以來,救助了30000多病患,其中超齡的117個,佔整個救助群體的0.8%。
據新京報報導,中華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表示,吳花燕救助個案中,首先要承認在操作中確實有不符合規範的地方。「更要求規範、透明、公開、公平。」
鄭鶴紅認為,9958救助中心與多家私立醫院合作涉嫌違規。2017年5月,中華兒慈會9958救助中心與鄭州欣奕中醫院合作疤痘痘兒童救助基金。記者查詢發現,彼時的醫院並沒有醫療資質。天眼查信息顯示,2018年8月之前,該醫院工商登記的服務範圍為「醫療器械、化妝品製造銷售等,中醫藥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健康信息諮詢(不含醫療)。」
封面新聞記者致電鄭州欣奕中醫院,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疤痘痘兒童救助基金仍在進行中,對受助患者有年齡、貧困程度要求,獲助患者將有4000元補助,「每次會有幾個人獲得基金援助」。
當記者詢問現在是否能申請救助基金,工作人員稱,目前還沒有通知,具體什麼時候開啟報名還需等通知。
封面新聞記者就「鄭州欣奕中醫院是否具有醫療資質、9958為何選擇與多家私立醫院合作等問題」電話、簡訊採訪項目主管王昱,截至記者發稿前未獲回復。
「在之前志願工作時,幫兒童患者聯繫的都是正規三甲醫院,而現在據平臺披露的很多是在二線城市的私立醫院,這與想要救助的效果並不相符。」鄭鶴紅表示。
志願者稱9958團隊多次舉行團建活動,暫停患兒轉款。圖片來源:被訪者供圖
9958被指多次因團建暫停撥款
曾在9958擔任志願者的曹雲(化名)2011年底進入9958救助中心。她向封面新聞表示,之前工作效率很高,志願者都很熱情投入到公益事業中。2014年就發現團隊工作氛圍不一樣,「經常團建、辦公室養狗」。
據新京報報導,2016年9月9日,中華兒慈會9958救助中心工作群「9958大家庭」內,群成員收到工作人員劉躍向項目志願者發送的《暫停轉款通知》。通知中稱,「因9958團隊9月13日至23日進行培訓及團建,在此期間不能轉款」,通知隨後附上了轉款起止時間。
曹雲表示,9958救助中心組織外出團建期間,日常公益救助項目就會暫停。有受助兒童家長表示,由於工作人員「外出」,導致其向醫院轉款延後近兩個星期,延誤治療。
鄭鶴紅提供的舉報材料顯示,在不到5個月時間內,9958救助中心至少4次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團隊建設活動,最短1天,最長11天,且每次團建前,工作人員均會通過微信群通知全國各地誌願者「暫停轉款」。
記者查詢發現,《慈善法》第六十條明確提出,「慈善組織應當積極開展慈善活動,充分、高效運用慈善財產,並遵循管理費用最必要原則,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在民政部發布調查約談兒慈會消息後,鄭鶴紅表示,希望能儘早有個處理結果。「讓慈善真正溫暖世間。」
原標題:「吳花燕受捐事件」再調查:創始人發聲,指9958救助中心與多家私立醫院違規合作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