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8募捐事件全紀錄:誰動了捐贈的善款?

2020-12-23 剝洋蔥people

1月16日下午,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承認,在吳花燕事件中,兒慈會「在操作中確實有不符合規範的地方」。

1月15日,豐臺區9958救助中心北京總部。新京報記者 向凱攝

文|新京報記者向凱 李桂 梁靜怡 邵媛媛

編輯|滑璇 校對 | 王心

本文約6582字,閱讀全文約需13

2020年1月13日,貴州省銅仁市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

去世前,吳花燕曾在貴州省的兩家醫院治療3個月,學校、政府、社會組織及老家村民紛紛捐款救助。引起爭議最大的是兩家慈善機構的募捐: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下稱「兒慈會」)自主項目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分別為其籌款100萬餘元、48萬餘元。然而直到吳花燕去世,兩家慈善機構撥付、轉帳用於吳醫療康復的費用僅2萬元。

除了善款使用、去向備受質疑,慈善組織為吳花燕製作的募捐文案同樣招來公眾疑問。9958的文案為吳花燕打上了「無眉女孩」「從不吃早餐」等標籤,卻忽略了其他機構、平臺組織的籌款活動,也沒有交代政府的健康扶貧政策、吳花燕享受的醫保待遇。短短幾天內,善款金額迅速超過百萬。

1月16日下午,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承認,在吳花燕事件中,兒慈會「在操作中確實有不符合規範的地方」。

同日晚間,民政部稱已注意到社會各界對吳花燕募捐一事的質疑,並約談了兒慈會,督促其向社會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的情況。民政部還表示,將對兒慈會此項募捐活動作進一步調查了解,並根據情況依法依規採取必要措施。

超齡救助,家人代籤申請表

9958最早接觸吳花燕的,是其西南執行團隊(下稱「西南團隊」)負責人趙俊霞。據9958主管王昱介紹,9958在全國共有13個籤署協議的執行團隊,由北京總部依託兒慈會集中管理。趙俊霞所在的西南團隊便是其中之一。

趙俊霞早前是媒體人,曾兼職做公益,後擔任西南團隊負責人,全職進行9958西南地區大病患兒的救助工作。

1月16日下午,趙俊霞告訴新京報記者,她最早得知吳花燕救助個案是2019年10月25日。當時,她和西南團隊的同事正在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下稱「貴陽二院」)回訪患者,聽見病友們議論一個女大學生,「很瘦,看起來跟小學生一樣,眉毛也掉光了,家庭條件也不好。」

循著這條線索,趙俊霞和同事在貴陽二院找到了吳花燕及其家人。在趙俊霞的印象裡,吳花燕非常瘦,戴著氧氣,腳上長瘡,走路都需要人攙扶。「當時她想稱體重,想把拖鞋脫了。但因為腳萎縮,又有膿包,脫了拖鞋後站都站不住。」

據吳花燕戶籍所在地——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人民政府2019年10月22日發布的文章,2019年10月13日,吳花燕被貴陽二院確診為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等多種病症。當時,早老症尚未確診。

生活上,吳花燕的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均已過世,2014年被列為扶貧對象,享受教育資助、醫療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據松桃縣沙壩河鄉鄉長彭湃介紹,現在,吳花燕的直系親屬只有兩個弟弟,一個是曾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吳江龍;另一個弟弟常年在外務工,幾乎不與家中聯繫。

但由趙俊霞等人為吳花燕籌款,面臨著一個問題:吳花燕超出了9958救助對象的年齡限制。

依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申請表》(下稱《救助申請表》),該項目的救助申請人須為「0-18歲的疾病兒童或孤殘兒童」「低保家庭或經濟上無法持續承擔治療費用的困境兒童」。但吳花燕出生於1995年,2019年10月與9958接觸時已滿23周歲。

對此,兒慈會副秘書長姜瑩說,9958此前救助過一些病情危重、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我們會做一個特殊處理,雖然超齡,但是我們也會幫助上線籌款救助工作。」王昱也稱,吳花燕生前是貴州盛華職業學院(下稱「盛華學院」)的大三學生,父母均已過世,「是通過特殊案例的申請進入救助體系的,並通過了北京總部的評估。」

2020年1月15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新京報記者 向凱攝

就這樣,與趙俊霞初次見面當天,超過受助人年齡上限5歲的吳花燕就拿到了一份《救助申請表》。這份總共4頁的申請表顯示,吳花燕患有心臟病,項目具體執行方為9958西南救助中心,但申請表上未寫明申請救助的金額。

《救助申請表》還顯示,要想接受救助,申請人需郵寄患兒出生證明、貧困證明(原件)或低保補助、病例或檢查報告等文件;9958將收取籌款總額的6%作為執行成本費;如果申請人不幸離世,善款應全部轉捐給9958,以救助其他患兒。

除了《救助申請表》,吳花燕還籤了一份《項目發起委託書》,其中寫道「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本救助項目」,卻沒有籤訂「水滴公益」「微公益」的委託書。

對此,資深公益人士林華(化名)表示,受助人每在一個平臺發布籌款,都應該與平臺籤訂一份委託協議,針對一個平臺的委託書不能用到其他平臺。

1月16日下午,趙俊霞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上述文件是在貴陽二院籤的,除了吳花燕和吳江龍,二人的嬸嬸及醫護人員也在場。「填《救助申請表》的時候,吳花燕在病床上,申請表上吳花燕的籤字是由弟弟吳江龍代籤。」

《救助申請表》上的籤名。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在趙俊霞的描述中,吳花燕及家人對9958為其籌款一事知情並同意。她還出示了2019年10月26日晚間西南團隊工作人員與吳花燕的聊天記錄。當晚8時7分,工作人員將「水滴公益」的眾籌連結發給了吳花燕;8時49分、8時56分,吳花燕回復「謝謝姐姐」「好」。26日晚8時28分,吳江龍回復工作人員「謝謝你們在水滴公益幫我姐姐轉發和籌款,非常感謝。」

但在央視財經1月17日的報導中,吳江龍表示對9958為吳花燕籌款一事「不知情」、態度是「拒絕」。當記者詢問「款項去哪裡和捐了多少錢(是否)都不知道」時,吳江龍說「對」。

針對此事,1月17日、18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吳江龍。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左為2019年10月26日晚吳江龍給水滴籌工作人員的回覆,右為央視財經2020年1月17日的報導,報導中吳江龍表示對9958為吳花燕籌款一事「不知情」、態度是「拒絕」。受訪者供圖

籌款目標:從20萬到100萬

《救助申請表》填好後,籌款行動迅速開啟。

2019年10月25日當天,9958便在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公益」為吳花燕啟動了募捐通道,目標金額60萬元。3天後,9958又開通了「微公益」平臺的募捐通道,為吳花燕籌款40萬元。

「水滴公益」在籌款文案中寫道,吳花燕的治療預算主要集中在四方面:心臟瓣膜手術費25萬元;術後在重症監護室費20萬元;全身皮膚緊繃、骨頭壞死治療費24.8萬元;手術前的調整及術後四五年的康復費用19.2萬元。加上給吳花燕的貧困補助5萬元、籌款總額6%的管理費,各項合計100萬元。

趙俊霞說,上述預算是西南團隊與吳花燕在貴陽二院的主治醫生熊宇鑫溝通病情後評估的結果,但熊宇鑫未能給出準確的治療費用。王昱稱,9958北京總部對於100萬的籌款額是知情的,「評估信息由西南團隊提供,但決策權在北京。」

據林華介紹,在業內,公益基金會對於項目資金需求的評估有一套嚴格的流程:首先要知道申請人得了什麼病,和醫生溝通後了解該病大體的醫療費用,之後再去了解該病在醫生用藥過程中的大致醫保報銷比例。

「假如醫生說評估下來需要100萬,應該扣除掉報銷比例,如果還有30萬資金缺口,目標金額應該設定在30萬或者頂多35萬-40萬的可控範圍。」林華說。

這意味著,100萬籌款的目標,其實沒有扣除報銷比例。事實上,無論吳花燕需要多少醫療費,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可以報銷的。彭湃告訴新京報記者,吳花燕是貧困戶,可以享受先治療、後付費的貴州省健康扶貧政策,以及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和大病保險三種醫療保障。彭湃說,有了這些政策,吳花燕住院時可以不繳押金,所有費用在出院時統一核算,且三種醫保會為她報銷一定比例的醫療費。

1月18日晚間,貴陽市某三甲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是心臟瓣膜手術,患者本身又是貧困戶、享有三重醫療保障政策,那麼治療費用的報銷比例至少可以達到70%。「我有個患者,做手術花了7萬,他最終只掏了大概2萬塊。」這名醫生說。

針對吳花燕治療預算一事,1月17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貴陽二院,該院宣傳科的工作人員表示會詢問相關人員後答覆,但截至發稿未做回復。同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熊宇鑫,電話均未接通。

不過,熊宇鑫與西南團隊於2019年11月1日的聊天記錄顯示,熊宇鑫曾說「(吳花燕)入院時是辦理『綠色通道』(即先治療、後付費的貴州省健康扶貧政策)進來的」。

另外,在9958介入前的2019年10月15日,吳花燕曾以個人名義在「水滴籌」平臺發起過籌款,目標金額20萬元。

在「求助人的故事」中,吳花燕寫道,「在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告示(知)是心臟瓣膜病……後期治療費用大概需要近20萬」。截至2019年11月27日,吳花燕在「水滴籌」籌得200,121元。

對此,沙壩河鄉鄉長彭湃表示知情。他說醫生此前預估的治療費用為20萬元以上,醫生也不知道其中多少可以報銷。

但趙俊霞說,她和西南團隊在募捐前並不清楚吳花燕在「水滴籌」籌款一事。

因為《申請救助表》規定,「如已在其它救助機構申請,須如實告知」。所以趙俊霞知情後要求吳花燕關閉「水滴籌」。趙俊霞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10月30日0點23分,趙俊霞發消息給吳花燕,讓她「務必把水滴籌關了」。30日當天,吳花燕的「水滴籌」關閉。

煽情的文案,止不住的捐款

吳花燕的身世與病情,牽動了許多人的心。

其生前就讀的盛華學院,曾在官方微信公號中透露出一組數據:自2017年9月入校至2019年12月,吳花燕共享受政府助學金20650元、學校助學金23000元、學校愛心教師資助17000元,共計60650元。其中,住院前47500元,住院後13150元。

盛華學院教師陳華(化名)說,吳花燕住院的第二天,輔導員就帶著學院的救助金到醫院探望,校內為其進行過線下募捐,校長也帶著資助金親自去醫院看望過。

此外,松桃縣政府官網於2019年10月22日發布的文章《命運無常,人間有愛》顯示,得知吳花燕生病的消息後,其戶籍所在地沙壩河鄉茅坪村村幹部、春暉社骨幹、駐村工作隊、村民等都自發為其捐款,共140人參與,籌集資金近2萬元。

不過,上述受助信息、吳花燕本人的「水滴籌」籌款、吳花燕享受的健康扶貧政策及三重醫保,均未出現在9958的籌款詳情中。

在「微公益」的吳花燕項目詳情頁,其經歷被概括為「吳花燕和弟弟是國家一級貧困戶,從她高中開始靠每個月300元的低保維持生活」;「吳花燕從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只吃炒麵或炒飯,每天的開銷控制在10元錢內」……

但吳花燕生前接受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的採訪時表示,對這種極端宣傳惴惴不安,「(僅)靠300元錢的低保,我肯定就餓死了,肯定比這個多。」

吳花燕在醫院接受治療。受訪者供圖

依據慈善法,慈善機構要保障潛在捐款人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那麼9958在製作、審核文案的過程中,是否發現了文案中存在的問題呢?姜瑩表示,9958有專門負責文案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北京總部辦公室的人去核實。」

在文案煽情式的描述下,吳花燕的籌款迅速完成。

在「水滴公益」,2019年10月25日開始的募捐,到第6天就籌滿了60萬元。在「微公益」,2019年10月28日開始的募捐,到第2天晚上就籌滿了40萬元。

趙俊霞稱,10月30日凌晨,她給吳花燕在微信上留言,說100萬元的籌款目標已達成,但仍不斷有人給兒慈會打電話要捐款。她讓吳花燕寫一個停止捐款的聲明。「(10月30日)早上7點55分又跟吳花燕電話溝通了這個事,晚上11點56分,吳花燕就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停止捐款的聲明。」

吳花燕在聲明中寫道,「我已籌足預期的醫療費用,特聲明停止籌款」。聲明末尾,還有她的手寫籤名以及遠小於普通成年人的紅色手印,落款日期為2019年10月30日。

2019年10月30日,吳花燕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停止捐款的聲明。受訪者供圖

然而,為吳花燕的籌款並未就此結束。

在發布停止籌款聲明的同一天,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下稱「浙江慈善總會」)也開始為吳花燕組織募捐。募捐開始3小時,善款便超過了15萬元;一天後,籌款金額超過45萬元。

據浙江慈善總會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日,該會吳花燕項目共收到善款481957.58元。

實際轉款:從100萬到2萬

在9958為吳花燕發起的籌款中,收款方為兒慈會帳戶。王昱說,善款會首先匯集到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提取後會全部進入兒慈會帳號。

而《救助申請表》的善款使用說明規定,善款有兩種支出方式:一是兒慈會直接轉給醫院,解決住院費,但要由監護人提前3-5天申請;二是患者憑發票報銷住院之外的費用,如藥物費、檢查費等,由兒慈會轉至個人帳戶。

據趙俊霞介紹,2019年11月4日,9958與貴陽二院的醫生溝通後向該院轉款2萬元。轉款單顯示,用途為:9958吳花燕P124275(吳的住院號)醫療費。但這次轉款並未嚴格遵循《救助申請表》上的流程,即監護人沒有提前申請。趙俊霞的解釋為,「因為有些(患兒)在農村不會操作公號就沒這個過程,吳花燕個案就是工作人員當面溝通的。」

至於為何轉款2萬,趙俊霞稱,自己當時與醫院溝通過,知道吳花燕即將從貴陽二院轉院。聊天記錄顯示,熊宇鑫曾告訴西南團隊工作人員,吳花燕轉院前大致需要2萬元。

1月17日下午,貴陽二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醫院確實收到過9958打來的2萬元,但費用的具體情況要由財務科發函才能了解清楚。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收到貴陽二院財務科的函件。

2019年11月7日,吳花燕轉院至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下稱「貴州醫科大」)。12月17日,其基因和染色體檢測出了結果,醫生會診後確診為早老症。貴州省產前診治中心主任潘衛在央視採訪中表示,「這種疾病到吳花燕這個年紀,已經是她疾病的終末期了,這時候再過多幹預會造成對病人更大的傷害。」

在趙俊霞的敘述中,2020年1月4日,自己再次聯繫吳江龍。吳江龍和吳花燕均在電話裡表示,吳花燕想把募捐的善款留到手術時用。所以第一次打款2萬元後,兒慈會再沒給吳花燕及其家屬、或收治吳花燕的醫院轉過款,剩餘善款98萬。

此外,浙江慈善總會的48萬餘元善款也未轉給吳花燕或醫院。1月15日,該會工作人員範明(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善款目前仍在該會帳上。

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日,為吳花燕募捐總額為481957.58元。網絡截圖

除了上述兩項籌款,2019年11月27日,吳花燕將在「水滴籌」平臺募集的20萬元提現。籌款動態顯示,資金用途為「需要繳費所以需要提現」,患者病情狀況為「稍有好轉,後期還需要其他治療」。

2020年1月16日,吳江龍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這20萬元都打到了吳花燕的個人帳戶上,除去已花掉的兩萬餘元,其餘善款並未取出或花銷。

餘下的善款怎麼辦?

2020年1月13日,年僅24歲的吳花燕走了。據媒體報導,按照姐姐生前的心願,弟弟吳江龍將吳花燕的遺體捐贈給貴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學實驗中心,供教學、科研及醫療使用。

吳花燕和弟弟吳江龍。受訪者供圖

輿論很快轉向另一個焦點:各慈善組織會如何處置那些以吳花燕名義募集的善款?

9958方面,除去打給貴陽二院的2萬元,兒慈會的帳戶上還有98萬餘元。吳花燕的《救助申請表》顯示,如果申請人在善款有餘時去世,善款應全部轉捐給9958,用於救助其他患兒。「水滴公益」的吳花燕募捐頁面也寫著,「如果善款有剩餘,將轉捐給其他有需要的貧困患兒」。

依據上述條款,吳花燕的剩餘善款應由兒慈會支配,並轉給其他受助患兒,無需再與家屬商議。但兒慈會副秘書長姜瑩表示正在聯繫吳花燕家屬,希望徵得同意後再決定這98萬的去向。「按照慣例,沒用完的善款經受助者家屬同意,會轉給其他救助對象使用。此前也有類似情況。」

與9958相比,浙江慈善總會的剩餘善款多了一個選擇——退款。1月17日,浙江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捐款人可以申請退款,退款後餘下的資金將用於吳花燕弟弟和其他患者的治療。

對於剩餘善款的去向,北京師範大學公益慈善與非營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劍銀認為,9958屬於兒慈會的慈善項目,而不是個人求助項目,「此類項目的捐贈,一旦無法完成捐贈目的或者有剩餘,在徵得捐贈人同意的前提下應該用於相似項目,但受益人家屬同意並不是必要條件。」

「但對於剩餘善款轉捐,募捐頁面應該有明顯提示,比如出一個彈窗。」林華說,「如果整個文案都寫得很精彩,只在最後一句寫上轉捐提示,公眾根本注意不到。」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趙廉慧認為,9958僅在募捐頁面上交代剩餘善款轉給其他患兒的做法不妥。這種針對特定對象、擁有特定目的的籌款,募捐方應為捐款人提供多種剩餘善款處理辦法,比如按比例原路返回、轉捐其他類似對象、由基金會處理等。「有人捐款的目的就是幫助吳女士,如果不能捐給她,可能很多人會希望把錢退回來。應該提供這種勾選。」趙廉慧說。

「其實只要基金會願意給捐款人退款,各平臺都有技術能力來實現。」林華說,但如果捐款前沒有提供退款選項,事後通知每個人就會很難。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月15日,兒慈會成立至今獲得的捐款總額為27.34億元;截至2019年,9958籌款總額8.06億元。王林說,兒慈會的總捐贈額中約有70%來自個人捐贈。

而兒慈會的年度審計報告顯示,自2012年起,該會每年均有短期投資。2012年的短期投資額為6600萬元,2018年增長到4.09億元。

儘管兒慈會已針對吳花燕事件向貴州派出調查組,但王昱說,截至1月18日下午,調查組未見到吳江龍。

1月16日、17日,新京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繫吳江龍,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1月17日,新京報記者致電吳花燕大二時的班主任、盛華學院教師侯志雄,侯婉拒了採訪。

在趙俊霞的印象裡,吳花燕說話慢條斯理,是一個愛寫詩的女孩。2019年11月16日凌晨4點多,吳花燕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首自己的小詩。

「我願意在詩歌裡把我所有的悲傷都埋葬,只要我能等到黎明,只要我能再次見到明天的太陽。」

作者簡介

向凱

不要把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

E-mail:xiangkai_x@outlook.com

洋蔥話題

你對此事怎麼看?

相關焦點

  • 9958募捐事件全記錄:被誇大的目標額,被掩藏的私利心
    引起爭議最大的是兩家慈善機構的募捐: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下稱「兒慈會」)自主項目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分別為其籌款100萬餘元、48萬餘元。然而直到吳花燕去世,兩家慈善機構撥付、轉帳用於吳醫療康復的費用僅2萬元。 除了善款使用、去向備受質疑,慈善組織為吳花燕製作的募捐文案同樣招來公眾疑問。
  • 吳花燕募捐風波調查:善款原路退回
    100萬元善款15天之內退回給捐助人。2020年1月2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接到了民政部送達的責令改正通知書。民政部確認,中華兒慈會針對吳花燕發起的兩次網絡募捐,超出了募捐方案限定的救助範圍,中華兒慈會決定將善款1004977.28元,全部原路退回給捐助人。
  • 為吳花燕募捐的「9958」:多個項目患兒去世仍能捐款
    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資深公益人鄭鶴紅告訴記者,9958主管王昱及其團隊一手炮製了吳花燕捐款事件,並稱王昱曾針對病重患兒只籌款但不進行醫療救助,囤積善款待患兒去世後用於理財收息。
  • 募捐百萬卻僅捐贈兩萬 「9958」公益機構遭質疑
    僅43斤的24歲女大學生吳花燕去世後,以其名義發起籌款的公益平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被曝光募款100萬卻只給了吳家人2萬。更有網友發現,類似的事件已經多次在「9958」上演。 微博網友@陳嵐微博 質疑,該平臺多次在患者因病去世後,沒有及時關閉捐助通道。
  • 善款豈能是糊塗帳!吳花燕9958捐款事件,多方說法相互矛盾!
    但是隨著她的離世,有關9958給她籌集的捐款的事情,卻爆出了重重疑點,多方說法矛盾不能統一,面對這樣的混亂,就連人民日報也發出了「善款豈能是糊塗帳」的聲音!為什麼說善款豈能是糊塗帳呢?因為在這次的事件中,前後的矛盾,牽扯的人真的是太多了,目前揭露出的事件真相還原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矛盾和疑問:9958募捐的100萬究竟有沒有和受助人商量過,為什麼100萬中只轉款了2萬元,9958打出去的兩萬元究竟去了何方,有沒有必要籌集100萬,9958是不是故意拖延善款!
  • 中華兒慈會為「吳花燕」事件致歉 回應募捐質疑
    同日,9958為吳花燕開通了「水滴公益」網絡募捐;10月28日,又開通了「微公益」平臺籌款。吳江龍向媒體表示,吳花燕在水滴籌上籌得的約20萬元善款,都打到了她個人帳戶上,除掉已花去的兩萬餘元,其餘善款並未取出或花銷,對9958的款項去哪裡和捐了多少錢都不知道。
  • 吳花燕募捐風波調查
    100萬元善款15天之內退回給捐助人。2020年1月2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接到了民政部送達的責令改正通知書。民政部確認,中華兒慈會針對吳花燕發起的兩次網絡募捐,超出了募捐方案限定的救助範圍,中華兒慈會決定將善款1004977.28元,全部原路退回給捐助人。
  • 追問:募款吳花燕是否知情,9958迄今沒回應
    據9958官網介紹,9958兒童緊急救助平臺系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兒慈會)的自主項目,成立於2011年3月,致力保障貧困大病兒童的生存權。截至2020年1月15日,共面向社會募得善款8.1億元。 公益人鄭鶴紅則繼續爆料9958平臺還存在更多超額募捐且不及時撥款的案例。
  • 「吳花燕受捐事件」再調查:創始人發聲,指9958救助中心與多家私立...
    距「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離世已5天,其受捐事件仍在持續引發關注。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發布的情況說明,基金會為其募集善款上百萬元,9958救助中心已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治療。但1月17日,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回應封面新聞稱,從未接受9958救助中心2萬元善款。
  • 吳花燕治病僅用2萬,9958募捐100萬到底要幹嘛?|新京報快評
    捐款人捐出善款之後,也希望看到慈善組織真正切實尊重受助人的利益,作為基金會,也應該建立更為理性、科學的工作機制。接下來,就看「9958」在這方面有什麼作為了。▲原創始人舉報9958對吳花燕超額募捐:有囤捐款做理財嫌疑。
  • 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被公開舉報:捐給吳花燕的善款去哪了
    一個名為「9958」的慈善機構進行了三次募捐,總額為100萬餘元,其中在2019年11月14日為患者轉款2萬元,剩餘款項將與家屬溝通後再決定如何處理。100萬捐款最終只撥付2萬,據媒體報導,其中有40萬捐款發起時吳花燕並不知情,其中蹊蹺,頗令人費解。
  • 9958,放過我吧
    2019年10月,吳花燕初入院時,9958對接到她和家屬,在兩個平臺,先後發起3次募捐活動——在水滴籌籌款60萬,在微公益兩次籌款20萬,實際籌得善款共100萬4977餘元。當時,吳花燕的故事一經傳播,立刻激蕩起讀者的愛心。百萬元的善款,籌集時間只有5天。
  • 「吳花燕事件」調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見習記者 朱彩雲 楊寶光2020年1月13日,貴州省銅仁市24歲的女大學生吳花燕突然離世,給公眾留下了憤怒、質疑和不解:慈善組織是否超額、超齡募捐?為何100萬隻撥付2萬,2萬又是否撥付到位?吳花燕姐弟是否對募捐過程知悉?剩餘善款如何處理?
  • 「9958」關聯單位現民營診療機構,籌款文案被指誇大
    吳花燕身後,曾主導其網上募捐的9958救助中心,陷入輿論的風暴眼。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一家具備網絡募捐資質的專業機構,9958在執行吳花燕的籌款過程中,存在主觀誇大的嫌疑,使外界產生其「因貧致病」的觀感。此外,以同一案例在三家平臺籌款,總金額達到百萬之巨,直到吳花燕去世前,家屬只收到兩萬元善款。
  • 「吳花燕事件」百萬捐款未撥付引質疑,網絡募捐該如何規範?
    情況說明還表示,該機構將儘快與吳花燕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意願,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各界公開說明。另據封面新聞報導,除了9958救助中心外,一個名為「喜歡聽新聞」的短視頻帳號在吳花燕不知情的情況下,以「護燕行動」之名,用二維碼收款的方式,為吳花燕籌款,並發布視頻,稱45萬餘元愛心款「已親自交至吳花燕。」
  • 民政部責令中華兒慈會整改超範圍募捐 吳花燕善款將全部退回捐助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見習記者 朱彩雲)針對本報在「吳花燕事件」中獨家披露的「中華兒慈會9958疑超範圍活動擅改募款用途」一事,記者今天下午從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了解到,中華兒慈會今天接到了民政部送達的責令改正通知書。
  • 人民網:善款豈能是筆糊塗帳
    中華兒慈會為「吳花燕事件」致歉 回應募捐質疑「吳花燕事件」持續引起公眾質疑,1月16日晚和17日上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副秘書長姜瑩、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以下簡稱「9958」)主任王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詳細回應了設定100萬元募款額度設定、撥付2萬元等公眾質疑的問題
  • 女大學生吳花燕重病去世 慈善平臺募集百萬僅轉款2萬 巨額善款曾被...
    此前她曾收到過中華兒慈會旗下9958救助中心的2萬元募捐資助,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共募集善款100萬元。年僅24歲的吳花燕患有罕見的早老症候群,又稱早衰症,這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大約每八百萬個新生兒之中就有一位患有此疾,現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 女大學生吳花燕之死:誰讓募捐「變了味道」?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其生病期間,主動為其募捐超過100萬元,卻只撥付2萬元,募捐操作不規範等被網友質疑。一起來回顧事件全過程2019.10.12吳花燕出現呼吸困難、心跳過快等症狀,前往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檢查時發現其患有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等多種疾病,體重最輕時一度僅剩43斤。
  • 吳花燕事件再曝募捐亂象公益慈善監管亟待加強
    馮海寧體重僅43斤的24歲女大學生吳花燕去世後,以其名義發起籌款的公益平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下稱「9958」)被曝光募款100萬元卻只給了吳家人2萬元。更有網友發現,類似的事件已經多次在「9958」上演。另據報導,「9958」累計籌款超5億元,旗下項目多個,籌款額逐年遞增。據報導,「9958」在募捐管理與使用上存在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