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電子皮膚新篇章!基於複合導電纖維素水凝膠的多功能電子...

2020-12-28 網易

2020-07-22 16:48:09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在眾多科研工作者的砥礪下,各類電子皮膚應運而生,為可穿戴設備、醫療診斷等領域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在電子皮膚中,碳納米管(CNTs)是常見的導電材料,遺憾的是,大多數整合CNTs的電子皮膚缺少數據可視化功能,需要藉助外連的設備才能顯示和處理信號,使得電子皮膚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南京大學鼓樓醫院趙遠錦教授團隊模擬變色龍皮膚(圖1),提出一種基於羥丙基纖維素複合水凝膠的電子皮膚(E-皮膚),它具有穩定的膽甾型液晶結構和明亮的結構顏色;通過具有多重響應能力的複合水凝膠作為主要構成要素,E-皮膚可以對溫度、壓力和張力做出響應,並通過內部結構變化引起顏色改變。相關成果以「Bioinspired conductive cellulose liquid-crystal hydrogels as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al skins」為題發表於《PNAS》雜誌

  

  圖1 導電纖維素彩色水凝膠

  變色水凝膠的製備與表徵

  變色龍通過控制周期性鳥嘌呤納米晶陣(periodic guanine nanocrystal arrays)改變其皮膚顏色。因此,文章利用羥丙基纖維素(HPC)、聚(丙烯醯胺-丙烯酸)(PACA)以及碳納米管(CNT)構建用於電子皮膚的纖維素水凝膠:將CNT與HPC分批分散於PACA水凝膠的前驅體溶液,在黑暗中便可自組裝成纖維素納米晶體,經紫外線聚合,便可得到顏色鮮豔的複合水凝膠。

  由於HPC分子間相互排斥作用力,HPC層可進行各項異性有序排列,形成周期性排列納米結構(溶致膽甾相):HPC分子排列成層,兩個相鄰分子層的排列方向略有旋轉(圖2B/C),並周期性地堆積成螺旋結構(圖2A);進一步研究發現,凝膠顏色與螺旋螺距(p)相關,因此,可以通過調節HPC濃度製備不同顏色的凝膠,例如:當HPC濃度從50wt%到70wt%時,凝膠的顏色從紅色變為紫色,歸因為p的減小(圖2D),該水凝膠為電子皮膚提供視覺交互作用,這是目前大多數材料所缺乏的。

  

  圖2 導電纖維素水凝膠的光學性質和納米結構

  電子皮膚的熱傳感測試

  PACA的熱響應效應使得凝膠對於溫度較為敏感,並且因PACA支架的彈性,因此賦予材料可逆恢復的能力,例如:當環境溫度上升,由於凝膠的膨脹,螺旋螺距增加,視覺偏向紅色;當溫度恢復後,顏色也隨之恢復。圖3B所示,分別含有50、60和68 wt%HPC濃度的電子皮膚隨溫度的上升顏色逐漸紅移;同時,通過循環實驗證實該電子皮膚具有顏色與電阻變化的可逆性(圖3D/E)。結果表明,該電子皮膚具有溫度感知功能,並且在多次溫度循環後仍能保持較好的熱敏性。

  

  圖3 電子皮膚的溫度傳感測試

  電子皮膚的壓力/張力傳感測試

  除了對溫度做出響應外,該電子皮膚可對壓力和張力等機械力做出響應:在力的作用下,凝膠內部的納米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得顏色和電導率發生改變。通過按壓或者拉伸電子皮膚表面,受力區域出現明顯的視覺藍色偏移;撤出力後,顏色也隨之恢復(圖4A/B)。

  

  圖4 電子皮膚的壓力/張力傳感測試

  多功能電子皮膚在人體手指上的應用

  為進一步探討該電子皮膚的應用價值,將其貼於手指上進行測試,記錄在不同刺激下的實時信號。圖5A所示,分別進行3種操作:反覆接觸冰袋、用鑷子提供壓力以及手指的彎曲提供變化張力。結果發現,受刺激部位的顏色發生明顯的變化;此外通過記錄的電信號表明,材料的電阻也隨之發生精準的變化。

  

  圖5 多功能電子皮膚在人體手指上的應用

  結論

  趙遠錦教授團隊提出一種基於HPC、PACA和CNT的複合導電纖維素水凝膠的多功能電子皮膚,不僅可以通過顏色變化直觀反饋外界刺激,也可以通過電阻定量的變化進行反饋。雙信號傳感能力使得導電纖維素納米複合水凝膠有望為多功能柔性電子皮膚的設計和製備開啟新的篇章。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Science》MXene水凝膠超寬範圍電子皮膚!
    理想的電子皮膚系統應實時準確模擬自然皮膚的特性,使用戶能夠與周圍環境互動和交流,並根據用戶的需求執行複雜的任務。凝膠基電子皮膚傳感器在循環載荷的正常運行(低磁滯)過程中需要消耗儘可能少的能量,而在抵抗破裂(高韌性)和承受長期的循環載荷時則要消耗大量能量(抗疲勞)。然而,迄今為止報導的大多數水凝膠不能同時滿足這些要求,且滯後性非常大。
  • 潘麗坤:電子皮膚應變傳感器的方向感知和超快自修復雙網絡水凝膠
    這項工作中的柔性PBPM水凝膠在人造皮膚,軟機器人,健康監測和人機互動界面的應用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圖文解析】PBPM水凝膠的結構設計和組成表徵PBPM水凝膠是通過將導電MXene摻入由Bn交聯PVA和PEI形成的雙網絡水凝膠結構中而製備的,如圖1所示。
  • 湖南大學:基於3D列印水凝膠用於柔性傳感及腦電信號的採集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近年來,柔性電子在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等眾多應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水凝膠為基質設計的柔性電子由於其良好的導電性、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受到廣泛的關注,在柔性傳感器、柔性能源器件及人機接口等方面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2.2.2 導電聚合物水凝膠 導電聚合物是可以通過 π電子共軛作用通過聚合物鏈導電的有機聚合物。此處,導電聚合物鏈中的原子通過共軛不飽和鍵連接,從而通過聚合物的共軛鍵使電子離域。具有3D納米結構的導電聚合物水凝膠(CPHG)在廣泛的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例如儲能/轉換,太陽能電池,氫氣析出反應和生物電子學。主要地,對導電聚合物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噻吩(PTh)和聚(3,4-乙撐二氧噻吩)(PEDOT)基導電聚合物水凝膠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圖8)。圖8. 導電聚合物的化學結構。
  • 《大分子》自修復加工的離子導電超分子水凝膠,用於柔性電子設備
    【科研摘要】導電,自修復和粘合水凝膠在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具有重要意義。導電自修復水凝膠最重要的性能是在室溫下有效恢復電氣和機械性能,並具有持久的耐久性。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拉伸性和出色的離子傳導性。動態氫鍵以及離子和金屬配位相互作用的可逆性使水凝膠具有自修復能力,強附著力和快速的電性能恢復能力。事實證明,Fe3+濃度的變化會影響水凝膠可加工性的時間窗口,並允許調整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和離子導電性能。發現用於可加工的離子傳導水凝膠的最佳Fe 3+離子濃度為2重量%。在反覆拉伸過程中,水凝膠的電阻僅顯示很小的變化。
  • 用於檢測機器人安全性的多功能自供電電子皮膚
    然而,這些提到的設備只能隨著外界機械或電子信號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顏色,而缺乏皮膚關鍵的功能,即觸覺感知。近年來,具有傳感和視覺功能的多功能電子皮膚以其將觸覺傳感器和變色器件相結合的優點而受到了許多領域的關注。報導了不同種類的多功能電子皮膚。周等提出了一種基於柔性壓力傳感器和電致變色器件(ECD)的多功能電子皮膚,它可以在感知壓力時顯示顏色的變化。
  • 曾宏波院士:超彈拉伸,自修復可調光,壓/溫敏導電水凝膠傳感器
    【科研摘要】導電水凝膠對軟電子設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固有的弱本性,缺乏抗疲勞性和自愈能力以及傳統導電水凝膠缺乏刺激響應性,阻礙了它們作為耐用,可靠和智能的導體來滿足現代電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交聯網絡的動態化學和物理相互作用為水凝膠提供了廣泛的特性,包括出色的可拉伸性(1200%),模擬皮膚的模量,韌性,出色的彈性(從1000%應變中恢復),抗破壞性通過鋒利的材料,具有自修復性能(自修復後可拉伸636%)和高導電率(3.96 S m-1)。
  • 美國阿克倫大學鄭潔團隊《JMCA》:新型全聚合物導電水凝膠
    與基於彈性體的智能傳感器不同,利用生物相容性極佳的水凝膠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潛在優勢,但對於實際的應用,諸如電子皮膚、健康監測器和人機界面來說仍具挑戰。具體來說,高含水量的水凝膠,一方面,提供獨特和優良的仿生和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尺度壓力引起的運動/變形無法快速、有效地轉換為可測量的電信號。
  • 多維異質水凝膠實現超寬工作範圍
    、生物學、材料學等學科的突飛猛進,具有類人皮膚功能的柔性電子皮膚應運而生,因其具有便攜性、可摺疊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在可穿戴電子、健康監測、智慧機器人、智能假肢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MXene上豐富的親水基團賦予了其獨特的溶液可加工性,目前基於MXene的皮膚傳感器通常是將MXene作為填充劑嵌入彈性體/凝膠中製造的,往往具有以下缺點:  1.
  • 【行業資訊】新型智能多功能複合電子眼鏡為健康保駕護航
    近日,韓國高麗大學的一位專家研製了一款多功能電子眼鏡,這款眼鏡可通過無線傳輸來連續地監測佩戴者的腦電圖和眼電圖等生理信號,而且還可以通過眼球的轉動來控制視頻遊戲以及監測佩戴者的運動狀態,該項技術有望在醫療健康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據悉,該電子眼鏡鏡框以聚乳酸為原料,通過3D列印技術生產而成。
  • 3D列印的蛋清水凝膠勝過現有柔性電子材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用於健康監測、物聯網系統、「隱形界面」和綠色能源採集的下一代可穿戴電子產品需要透明、無滯後、工業上可行且高度可拉伸的導電材料。由於相對分層和粘彈性,離子水凝膠的實際潛力受到明顯滯後和有限傳感範圍的挑戰。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在失水狀態下,納米纖維素可在氫鍵、範德華力或靜電力等非價鍵力作用下自發形成自組裝薄膜,這種新型膜材料具有離子擴散快、耐高溫等性能優勢,在金屬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儲能器件用隔膜和電極材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納米纖維素還可通過凝膠化形成 三維網絡多孔結構,與無機納米子、金屬離子及其氧化物、碳材料、導電高分子等光電材料複合可形成具有導電和儲能效應的多功能複合材料。
  • 離電子器件,生命體與機器的新契合點
    近年來新出現的離電子器件(ionotronics,也寫作iontronics),通過移動離子和移動電子的混合電路來實現功能,有希望更好地把離子信號和電子信號結合起來,成為生命體與機器的新契合點。水凝膠是離電子器件最常見的離子導電材料。
  • ...受貽貝啟發的氧化還原活性導電聚合物納米顆粒用於製備導電...
    導電水凝膠通常是通過將導電納米材料或本徵導電高分子摻入到水凝膠骨架中來製備的。然而,導電納米材料,如石墨烯,碳納米管(CNT)或銀納米線等,具有在水凝膠形成過程中容易團聚的缺點,這種團聚阻礙了導電通路的形成。因此,基於導電納米材料的複合水凝膠通常具有較差的導電性。
  • 賀曦敏/王健君/朱新遠《Matter》受生物啟發的多功能防凍水凝膠
    防凍水凝膠。【該文亮點】a) 多功能防冰材料的設計靈感來自防凍蛋白b) 通過調節疏水性和離子特異性來控制界面水c) 這些水凝膠可實現多功能防凍性能在自然界中,抗凍蛋白(AFP)提供了多功能集成防凍材料的主要示例,該材料通過調節界面水的結構和動力學同時在防凍過程的所有三個關鍵方面都表現出色。受生物AFP的啟發,作者成功地創建了基於聚二甲基矽氧烷接枝的聚電解質水凝膠的多功能防凍材料,該材料可同時解決防凍過程的所有三個方面。這些光滑的水凝膠表面的簡單性,機械耐久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為各種防凍應用的有前途的選擇。
  • 賀曦敏《物質》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和超級電容器水凝膠的分層結構
    【前沿背景】新近開發的柔性和可伸縮電子設備試圖通過執行人類功能(例如在人造皮膚中)和多功能假肢(用於協助人類運動)或與服裝或人體進行接口(例如在導電互連,生物電子學中)來彌合人與機器之間的鴻溝,可穿戴式傳感器,可伸縮的儲能設備和柔性光電設備。所有這些應用都需要高導電性和機械柔順性的材料。
  • 麻省理工趙選賀等人Nature子刊:高性能3D列印導電聚合物!
    本文提出了一種高性能3D可列印的導電聚合物墨水,能夠在乾燥狀態和水凝膠狀態下快速靈活地製造高導電性的微米級結構和器件,而且可以與其他3D可列印材料完美地集成到先進的多材料3D列印過程中,為基於導電聚合物的柔性電子產品,可穿戴設備和生物電子學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製造策略。
  • 柔性電子皮膚貼片會用到哪些電極?
    表面電極測量的心電圖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極皮膚界面阻抗和運動引起的噪聲。雖然帶電解凝膠的電極通常用於表面心電圖記錄,但由於其刺激性,不受歡迎。剛性乾電極可長期佩戴和重複使用,但存在較大的電極-皮膚阻抗和運動偽影。當皮膚形變時,電極皮膚滑動和固有皮膚阻抗的變化會產生運動偽影。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作者公開了用於工程木質素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的包括氧化脫羧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催化的兩個催化循環的組合(組合催化)。受生物啟發的設計模仿了自然中海洋貽貝採用的鄰苯二酚化學。所得的多功能可持續水凝膠(1)堅固而有彈性,(2)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3)粘附於皮膚組織和各種其他表面,並且(4)能夠自修復。進行了系統的表徵,以充分闡明和理解簡便有效的催化策略和隨後的多功能材料。
  • 《材料今天物理》水凝膠與軟機器人
    當人手指等接地導體接觸水凝膠表面時,觸點和每個電極之間會產生電勢差(圖14a),流過電極的電流大小與觸摸點和電極之間的距離成反比。水凝膠的彈性模量低,傳感器可以舒適地附著在人體皮膚上(圖14b)。2,由介電彈性體包裹的水凝膠作為裝置根據接觸帶電和靜電感應的摩擦觸摸傳感器。當目標接觸傳感器時,由於電子親和力的差異,接觸帶電會在界面處發生,從而導致每個表面上積累了靜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