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的童年
最流行的是帶「機關」的文具盒
在現在的孩子們中間最時髦的物件
是兒童智慧型電話手錶
能打電話、能定位
不少家長都願意給孩子
配上這個高科技的設備
但是最近
德國表示禁止銷售兒童智能手錶
家長們一下炸鍋了
據BBC報導,德國聯邦網絡機構已經禁止在該國銷售兒童智能手錶。並稱其為監聽設備,呼籲家長應把現有的兒童智能手錶銷毀。
今年10月中旬,歐洲消費者聯盟(BEUC)也向父母發出警告,稱很多兒童智能手錶存在嚴重安全漏洞,可允許攻擊者追蹤兒童位置並監聽他們的對話。
其實,早在2016年3月,央視就曝光了一款兒童智能手錶存在安全漏洞,易被黑客攻擊導致孩子日常行走軌跡及家長個人信息等隱私洩露。
南京一家商場銷售人員告訴江蘇新聞廣播記者,電話手錶深受家長喜愛,高峰期一天能賣出7~8臺,一個月最多銷售量能突破300,家長只要在手機上安裝指定的APP就能實時掌握孩子動態,並且其他人想要看,都要經過第一位下載人的同意。
此前,有媒體做的兒童智能手錶消費調查顯示,90%以上家長願意給孩子購買兒童智能手錶,其中17.44%的家長表示已經購買,但是近期陸續有其他國家因為安全問題,禁止售賣兒童智能手錶的消息, 不少家長對此表達了擔心。
有家長表示,現在定位系統很強,如果被黑客攻擊,還是有點擔心的。
不久前,有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就對兒童智能手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了實測驗證。
1、手錶的經度緯度清晰定位。技術人員打開網絡攻擊程序,測試發現可輕易地獲取兒童智能手錶的定位。
2、手錶可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監聽。技術人員通過程序,控制電話手錶撥打指定電話,接通後可以聽到兒童智能手錶那端的一切聲音,並且,兒童智能手錶一直是處於黑屏狀態,沒有任何跡象。
3、通訊錄可修改 黑客冒充爸爸。技術人員通過後臺伺服器,可獲取兒童智能手錶的通訊錄,再通過攻擊軟體,對通訊錄上的電話號碼進行修改,然後再上傳回伺服器。這時,用技術人員的電話撥打給兒童智能手錶,屏幕上就顯示出「爸爸」來電話的字樣。但實際上,這根本不是通訊錄裡孩子爸爸的電話號碼。
對此,也有專家認為,這一漏洞的產生,根源在於廠商對信息安全問題的輕視。網際網路分析師于斌:「這些漏洞有可能是因為廠商在設計的時候為了提供智能手錶的功能,做了一些延伸的設計和產品開發,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市場上智能兒童手錶處於一種良莠不齊的狀態,有的產品做得好,有的產品做的相對沒有那麼安全,他們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會把很多東西沒有太重視,把核心放在如何去盈利上。」
那兒童電話手錶本身的防火牆功能是否能夠被網絡黑客或者不懷好意的人惡意侵入?記者電話聯繫了小天才兒童手錶的相關工作人員,他表示企業已經對信息安全進行了三層加密,安全沒有問題。
南京中山小學副校長李萬青說,保護孩子的安全更應該讓孩子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李校長表示,保證孩子的安全首先要孩子去掌握自己我保護的能力意識,具備了這種意識在生活中能更好的發現對自己有危險的地方,第二讓孩子具有一些自我保護的能力、方法,比簡簡單單的給孩子一個手錶更有價值。如果沒有信號的時候,沒有這種設備,孩子需要自身具有這種自我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