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船借箭到孔明借東風,這些經典的三國故事,哪些是真的?

2021-01-10 筆談史話

要說《三國演義》中,最為人注目的戰爭那一定得是赤壁之戰了。不論是從戰爭規模、戰爭慘烈度,還是這場戰爭的影響力都是最大的。尤其是,在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後,更是讓人們對於這場充滿神秘感的戰爭產生了諸多好奇。

而其中,最令人感到奇幻的莫過於——孔明借東風了,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不僅在人間有著五湖四海的朋友,更是在天庭也有著自己的一套。以至於,魯迅曾經就驚呼過「孔明之智近乎妖」,意思就是孔明的聰明才智就好像會妖術一樣,那麼影響這場戰爭勝敗的東南風,到底是孔明的妖術?還是當時的科學呢?

1、冬天到底會不會吹東南風?

在赤壁這場大戰中,東南風似乎成為決定雙方輸贏的關鍵要素,而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大陸,冬天可是要刮西風的,所以從根本上這場如此之大的東南風是根本刮不起來的。

就算是,有可能只是暫時的由於大氣壓的原因而刮上一陣東南風,但是也是極小的概率,同時也不會刮太長時間。而赤壁之戰,雖然「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但是也是大戰了一晚上還要多,而《三國演義》中,這場風,更是從傍晚就開始刮,一直吹到了戰爭結束。

所以,從這裡來看,這場風,大概是假的,不過是羅貫中為了神化諸葛亮而特意安排的。

2、草船借箭是諸葛亮借的嗎?

《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迫害諸葛亮,特意想出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的主意來逼迫諸葛亮就範,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為此犯難,反而是直接說,他並不需要有十天時間,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了。而三天後,諸葛亮憑藉著自己的草船,成功欺騙了曹操,從那裡借來了十萬之箭。

但是,歷史上真的有這回事嗎?曹操真的這麼蠢嗎?難道就不知道放火箭嗎?

其實,歷史上還真實存在著這樣的事情,曹操確實浪費了很多箭,但是這些並不是諸葛亮做的,反而是東吳領主孫權的功勞。

在《三國志》的描述中,當時是孫權使用了這個計謀,在大霧天氣迷惑曹操,讓曹操放亂箭以此來借到了曹丞相的箭,但是,並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神乎,也不過是正常的交戰雙方的戰略性試探罷了。

而到了元朝的《三國志平話》中,這個故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本是孫權借箭,但是到了這裡,這個功勞就變成了周瑜的功勞,主人公也就直接變成了周瑜,周公瑾。

所以,從這個借箭的主角來回變換中,我們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小說就是小說,並不能夠按照正史來讀,小說有虛構和加工的存在,往往用這種「移花接木」來表現和突出一個人物,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的辨別。

3、真實的赤壁之戰是哪樣?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發生在今天湖北省蒲圻市的長江上,此地在武漢西南方向,大約120多公裡處。在這裡,曹操和劉備、東吳集團發生了震撼的赤壁之戰。這場浩大的赤壁之戰,主要領導者是劉備和周瑜,諸葛亮的功勞則主要是勸說孫權跟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此外,就基本沒諸葛亮什麼事兒了。

但小說中,赤壁之戰的主導者卻是諸葛亮和周瑜,沒劉備啥事兒,諸葛亮起的作用最重要,草船借箭、火攻計和借東風,都和諸葛亮有關,而這些,正是他們擊敗曹操的關鍵。

同時,曹操的鐵索連環其實也是自己想出來的辦法,並不是鳳雛龐統故意下的圈套,而正是黃蓋看到了這個,才設計用火攻來抗擊曹軍。

寫在最後:

有時候,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歷史並不是真實的樣子,反而是經過加工和處理的。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我們研究歷史和觀看歷史影片的時候,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裡,如果不懂得甄別和篩選信息那麼就很容易被帶跑偏,甚至是犯一些可笑的錯誤。

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培養獨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維,不斷提問、不斷存疑。只有這樣,才能把問題真正弄清楚,才能更好找到真相,找到客觀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裡的孔明借東風,說說東風如何應時到來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登上七星壇,作法借來東風。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志》裡,記下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曹操兵敗。由於下一月還有個閏十二月,冬至前一天。三國演義電視劇無論正史或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都給我們的信息是用火攻。
  • 七星壇諸葛亮借東風為何連續上下壇三次?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能逞才能,這句話用來形容借東風最貼切不過,諸葛亮巧借東風讓周瑜一戰成名,當然這也是只限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在三國中也是神一樣的存在,除了借東風,諸葛亮火山新野,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等等,都是千古將流傳的佳話。
  • 諸葛亮借東風是借誰的東風?諸葛孔明的奇門遁甲是法術還是巧合?
    諸葛亮借東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徵,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荊州,之後揮師南下,繼續追擊南逃的劉備,引出趙子龍七進七出勇救少主、張飛當陽橋三聲大喝嚇死夏侯傑的故事,曹操一路勢如破竹,欲一舉拿下東吳。《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卻並不見有東南風。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晴明,微風不動。瑜謂魯肅曰:「孔明之言謬矣!隆冬之時,怎得東南風乎?」肅曰:「吾料孔明必不謬談。」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 旗幡轉動。瑜出帳看時,旗腳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
  • 《瘋狂猜成語》孔明借東風答案是什麼
    導 讀 瘋狂猜成語孔明借東風答案是什麼?這題的迷面來說的話,應該只有單單的這五個字。那麼我們來理理思緒,孔明借東風的結果是什麼呢?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趣味問答⑧|「草船借箭」究竟是誰的功勞?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三國時期著名典故「草船借箭」究竟是誰的功勞?然而,《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區別很大,前者是小說,後者才是正兒八經的史學著作,其中記述的三國歷史更具可信度。兩者最大的差別之一是對諸葛亮的刻畫。羅貫中刻畫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陳壽筆下的孔明雖是睿智良臣,但絕沒有如此之「神」。《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是諸葛亮最足智多謀的戰績之一。
  • 諸葛亮借東風,並非為了協助周瑜,而是另有目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演義品讀——三國曾被演義諸葛亮「借東風」這個故事,可謂是看著過癮、聽著神奇、想著疑惑。這個故事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故事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周瑜打算用火攻擊敗曹操,卻為沒有東南風而發愁。此時,諸葛亮告訴周瑜,自己有「借風」之術。
  • 孔明之變化神鬼莫測——借東風背後,諸葛亮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
    雖然說在當時,中國就已經用上了當時歷史時期非常先進的帆船,但是順風舳艫千裡還是有優勢的, 曹操立刻同意了鐵索連舟,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怕火攻,而是希望可以趁著自己有利速戰速決 這個時候江東方面就要上演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一幕個人表演,就是劉備集團的首席戰略顧問諸葛亮馬上就要借東風了,雖然說在歷史上並沒有借東風這麼玄幻的故事,但是既然是分析三國演義
  • 三國殺:臥龍「不臥」之時,定是諸葛孔明問鼎亂世之時!
    關於誰是「三國第一謀士」的爭論由來已久。但直到現在誰是「天下第一謀士」的結論卻遲遲沒有得出。不少小夥伴認為臥龍諸葛是「三國第一謀士」,畢竟孔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的故事人盡皆知。還有小夥伴認為「三國第一謀士」非司馬仲達莫屬,畢竟其忍辱負重、「狼顧鷹視」,終完成無數英雄豪傑未曾完成的夢想——統一天下。還有的小夥伴認為賈詡乃是「三國第一謀士」,「文和亂武」展示其野心抱負、官渡之戰足見其計謀之決斷、立嫡以長足見其尚存忠義之心。但小編覺得智謀與野心都不是「天下第一謀士」的必要條件。
  • 「諸葛亮借東風」的經過是怎麼樣的?正史上真的有記載嗎?
    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來自《三國演義》。話說周瑜定下計策,要用火攻計燒毀曹操的戰船,一切準備就緒,周瑜站在山頂上觀看曹軍水寨,心想:別看曹軍陣容嚴整,馬上就會灰飛煙滅了,正暗自高興,一陣風吹來,旗子的一個角掃到了周瑜的臉上,周瑜一驚,口吐鮮血倒在了地上。
  • 諸葛亮借東風:用科學解釋不了,王東嶽給了答案,不能否定其存在
    三國演義中爭議比較大的應該算是諸葛亮借東風,按照我們正常人的思維,諸葛亮去做了一場法事,然後真的就起風了。這個未免太可笑,而且從各種科學依據來分析,這件事都是很荒唐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真的呢,其實這本身屬於玄學,你用科學解釋不了。
  • 諸葛亮真能借東風嗎?
    諸葛亮借東風,只是《三國演義》裡面作者的杜撰,為了烘託諸葛亮的高大和智慧的形象。 那麼為何作者要寫諸葛亮借東風呢? 首先:為了藝術加工的需要,為以後諸葛亮種種的神奇與智慧作鋪墊,讓一登場沒多久的諸葛亮蒙上了一筆濃厚的神秘色彩。
  • 使出草船借箭、空城計另有其人?
    三國時代一直都是許多影視、動漫、遊戲作品中受歡迎的題材,在14世紀的羅貫中寫的小說《三國演義》問世後,奠定了三國的經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廣為流傳,甚至到被「誤以為是史實」的地步了,以下就來介紹三國歷史中最常被誤解的十大事件: 根本沒有桃園三結義!就算有大哥也不是劉備?
  • 回顧一部經典搞笑電影《越光寶盒》
    《越光寶盒》講述了玫瑰仙子因為仰慕紫霞與至尊寶的愛情而偷走紫青寶劍,希望能尋求那種命中注定的愛情,她和山賊清一色陰差陽錯獲得月光寶盒,在時空穿梭中演出一段瘋狂的穿越故事。清一色與玫瑰仙子被穿越到三國時期,他們從此開始了奇幻莫測的旅程。清一色來到三國後成了一代武神趙子龍,此時他正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鬥。經過一番阿鬥的水炮攻擊,趙子龍成功救出了阿鬥,沒想到來到了曹營。曹操以為這是諸葛亮的詭計把他放了回去。趙子龍回到蜀漢以後受到了劉備的熱烈歡迎,這個時候,玫瑰仙子化身為西域使者來到蜀漢。劉備看出西域使者對趙子龍關係不一般,就讓他接待西域使者。
  • 借東風《名將三國》首屆SOLO競速賽開戰
    《名將三國》首屆SOLO競速賽今日正式開戰!【關卡:借東風】《名將三國》本次SOLO競速賽選擇的是借東風關卡,這個關卡的特點是難度低,這樣就會極大的提高通關的效率,主要是希望所有的玩家無論是萌新還是大神都能參與其中,在競速中體驗與PVP競技場不一樣的激情和爽快!
  • 《三國》之孔明
    2008年,高希希斥巨資重拍《三國》,在挑選「諸葛亮」的演員時,他糾結了很久,最後定下了陸毅,開拍前,他語重心長地對陸毅說:「你要丟掉自戀的毛病」。結果,陸毅的「定妝照」一出,觀眾就吐槽得厲害:「像是孔雀開屏」。
  • 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他
    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他文|二狗子侃歷史《三國演義》最讓人引人入勝的是什麼?想來就是全天下的聰明人彼此鬥智鬥勇的精彩了。似乎整個天下的聰明人都集中在了這短短的幾十年三國時期裡,今天你出一個錦囊妙計,明天他又來一個火燒連營……這本小說實在是智鬥的盛宴。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借東風」其實是他走向神壇的自我包裝
    三國時期,人才濟濟,湧現了很多著名的謀士,例如曹魏方面有郭嘉、賈詡、荀彧、程昱、司馬懿等;呂布手下有陳宮;東吳方面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西蜀方面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這些人在當時無不都是光彩奪目,智計百出,風華絕代般的人物,談笑間指點江山、激揚風雲,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如果缺少了他們,三國的歷史必將黯淡無光。
  • 「桃園三結義」竟是假的,三國時期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桃園三結義」竟是假的,三國時期的真相,你知道多少?不少朋友都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就算沒有讀過,也或多或少知道裡面的一些事情,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桃園三結義,和劉備三顧茅廬與草船借箭這些典故。但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的認知可能都是錯誤的!你相信嗎?
  • 竹中重治被稱為「今孔明」,逸話中的他和三國諸葛孔明太像了!
    要說日本戰國時代的諸葛孔明,還真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竹中重治,通稱竹中半兵衛。竹中半兵衛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今孔明」、「今張良」。 實際上,對於竹中重治,日本歷史上只有寥寥幾筆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