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他
文|二狗子侃歷史
《三國演義》最讓人引人入勝的是什麼?想來就是全天下的聰明人彼此鬥智鬥勇的精彩了。似乎整個天下的聰明人都集中在了這短短的幾十年三國時期裡,今天你出一個錦囊妙計,明天他又來一個火燒連營……這本小說實在是智鬥的盛宴。而若是問起在這部小說裡誰才是真正的智力擔當,恐怕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是諸葛亮。
在小說裡,諸葛亮會算命,會借風,還會擺八卦陣。東吳的周瑜是赤壁之戰裡的大都督吧,也是歷史上有頭有臉的風流人物,結果竟然被這諸葛亮三下兩下就用計給氣死了,就連司馬懿這麼厲害的人物都能被他坐在輪椅上的假人嚇得撤軍三十裡……遍觀整部小說,就沒有一個人能玩腦子玩的過他的。
魯迅先生就這麼評價《三國演義》裡邊的諸葛亮是:「狀諸葛智多而進妖。」簡直就是非人類一樣的智力水平,這些三國裡的謀士們加在一塊也不夠他諸葛亮一個人玩的。
更難得的是這麼一個能人,道德水平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那劉先主託孤白帝城以後,諸葛亮就認認真真忠心耿耿地給坐在龍椅上的傻子劉禪輔佐蜀漢,還寫了一篇讓後世的高中生們都得背下來的《出師表》,成為了語文教材上的經典課文。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說到底只是一部小說,那麼真實的諸葛亮是上面這副處處都是完美的「神」嗎?
其實看官們只要理性地想一想也就能知道,諸葛亮再怎麼厲害,也確實只是一個人,而不可能是「神」,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就可以比過諸葛亮了。如果諸葛亮真的那麼神,也就早早地把天下都打下來了,何必最後在五丈原點燈。
至於什麼「孔明掐指一算」這樣的算命之說,身為當代堅信唯物主義的我們,自然是不可能相信的。在揭開諸葛亮在歷史上的真實一面時,我們可以先看看《三國演義》裡面那些諸葛亮的經典操作是不是藝術加工。
「草船借箭」想來是各位看官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在這裡就不多說了。但其實這個精彩操作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一直被大家看不起的孫權——也被很多人戲稱孫十萬,這個綽號的出處是在孫權攻打合肥的合肥戰役裡,自家的十萬軍隊被對面的張遼用八百人就打得潰不成軍,自己還差點被對面俘虜。但是講道理,誰還沒有個青銅時刻?誰還沒有個精彩操作?
這波草船借箭確確實實在正史上是孫權的操作。當時曹老闆剛剛在赤壁之戰裡大敗而歸,對南方有心理陰影。孫老闆膽子也比以前大了很多,閒著沒事就開著水軍去江上遛一遛,時間久了,曹軍就得了神經衰弱,也形成了條件反射。
後來有一天大霧,孫老闆又讓水軍去江上打鼓叫醒對面的曹軍起床。曹軍們醒了以後有起床氣,正好看江裡霧蒙蒙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乾脆萬箭齊發射過去發洩一下……然後這就有了讓曹老闆羞恥了千年的「草船借箭」。
真實的歷史上,這個和諸葛亮是一點關係也沒有。與此類似的事情還有三氣周瑜,周大都督本來也是一派風流人物,作為真正赤壁之戰的總指揮,讓曹老闆的百萬雄兵談笑間就變成了飛灰。可是到了《三國演義》裡就成了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天天就是琢磨著怎麼殺了諸葛亮,最後還被諸葛亮用計氣死,變成了襯託諸葛亮的墊腳石……
其實真實的周大都督根本不是這麼一個形象,小說裡實在是把他黑的有點慘。周大都督在準備赤壁之戰的時候,大權在握,是名副其實的總指揮,而諸葛亮這個時候其實只是一個派到東吳的聯合使者,而且也沒有表現太多領兵打仗的才能——換句話說,這時候的周大都督可真不一定就會對諸葛亮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所以那句「既然有了我周瑜,為何還有諸葛亮」的感慨也是子虛烏有了。周瑜的死也和諸葛亮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正史比較可信的記載是,周瑜最後死於箭傷發作。
實際上,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形象不是那個天天坐著輪椅搖著羽扇指揮千軍萬馬的「智將」形象。他的確很有才華,但是他的加點不在於領兵打仗,而是在更加宏觀的治理國家上。陳壽所寫的正史《三國志》裡,就對諸葛亮的治理才能讚不絕口,佩服地五體投地——在一個成年男性大部分都得參加兵役的國家,竟然可以做到夜不閉戶、道不拾遺這樣古代先賢時代才有的社會風氣,實在是讓人覺得很魔幻。
在諸葛亮帶領軍隊北伐時,每次到了軍隊裡的糧食不夠吃的時候,他就讓士兵和當地的百姓們一起耕種田地,這大大減輕了蜀軍對後勤的依賴性。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絕對是一個非常賢明的人才,但不是一個喜歡出奇謀詭計的智將形象,真要說起來領兵打仗,其實更符合他的角色是領袖。論奇謀詭計,諸葛亮並不是擅長這些的人,但是論起高瞻遠矚、天下大事,當時可以和他比眼光的,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陳壽就曾經評價過諸葛亮的一生,他對於諸葛亮治理國家的才幹表示無人能及,而且對於諸葛亮事業的失敗也做出了比較確切的評價——手下無人可用。當時的蜀漢,能打的大將軍們不是死了,就是老了,而年輕的一代將領又缺少能擔當大事的人才,可謂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麼一個爛攤子交給諸葛亮的時候,其實就是為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一個人的才幹再優秀,對於整個天下來說,能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換句話說,失敗的並不是諸葛亮,其實上如果不是諸葛亮這種經世之才治理蜀漢,根本就不可能有天下三鼎而立的場景出現,劉皇叔也許還在賣鞋呢。能夠給一個弱小的國家續命到成為一個得到正史承認的政權,本身就是對諸葛亮能力的證明了。同時這也告訴我們這些後人,一個人優秀,終究還是比不過一個團隊優秀。
本文由二狗子侃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