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他

2021-01-09 二狗子侃歷史

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他

文|二狗子侃歷史

《三國演義》最讓人引人入勝的是什麼?想來就是全天下的聰明人彼此鬥智鬥勇的精彩了。似乎整個天下的聰明人都集中在了這短短的幾十年三國時期裡,今天你出一個錦囊妙計,明天他又來一個火燒連營……這本小說實在是智鬥的盛宴。而若是問起在這部小說裡誰才是真正的智力擔當,恐怕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是諸葛亮。

在小說裡,諸葛亮會算命,會借風,還會擺八卦陣。東吳的周瑜是赤壁之戰裡的大都督吧,也是歷史上有頭有臉的風流人物,結果竟然被這諸葛亮三下兩下就用計給氣死了,就連司馬懿這麼厲害的人物都能被他坐在輪椅上的假人嚇得撤軍三十裡……遍觀整部小說,就沒有一個人能玩腦子玩的過他的。

魯迅先生就這麼評價《三國演義》裡邊的諸葛亮是:「狀諸葛智多而進妖。」簡直就是非人類一樣的智力水平,這些三國裡的謀士們加在一塊也不夠他諸葛亮一個人玩的。

更難得的是這麼一個能人,道德水平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那劉先主託孤白帝城以後,諸葛亮就認認真真忠心耿耿地給坐在龍椅上的傻子劉禪輔佐蜀漢,還寫了一篇讓後世的高中生們都得背下來的《出師表》,成為了語文教材上的經典課文。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說到底只是一部小說,那麼真實的諸葛亮是上面這副處處都是完美的「神」嗎?

其實看官們只要理性地想一想也就能知道,諸葛亮再怎麼厲害,也確實只是一個人,而不可能是「神」,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就可以比過諸葛亮了。如果諸葛亮真的那麼神,也就早早地把天下都打下來了,何必最後在五丈原點燈。

至於什麼「孔明掐指一算」這樣的算命之說,身為當代堅信唯物主義的我們,自然是不可能相信的。在揭開諸葛亮在歷史上的真實一面時,我們可以先看看《三國演義》裡面那些諸葛亮的經典操作是不是藝術加工。

「草船借箭」想來是各位看官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在這裡就不多說了。但其實這個精彩操作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一直被大家看不起的孫權——也被很多人戲稱孫十萬,這個綽號的出處是在孫權攻打合肥的合肥戰役裡,自家的十萬軍隊被對面的張遼用八百人就打得潰不成軍,自己還差點被對面俘虜。但是講道理,誰還沒有個青銅時刻?誰還沒有個精彩操作?

這波草船借箭確確實實在正史上是孫權的操作。當時曹老闆剛剛在赤壁之戰裡大敗而歸,對南方有心理陰影。孫老闆膽子也比以前大了很多,閒著沒事就開著水軍去江上遛一遛,時間久了,曹軍就得了神經衰弱,也形成了條件反射。

後來有一天大霧,孫老闆又讓水軍去江上打鼓叫醒對面的曹軍起床。曹軍們醒了以後有起床氣,正好看江裡霧蒙蒙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乾脆萬箭齊發射過去發洩一下……然後這就有了讓曹老闆羞恥了千年的「草船借箭」。

真實的歷史上,這個和諸葛亮是一點關係也沒有。與此類似的事情還有三氣周瑜,周大都督本來也是一派風流人物,作為真正赤壁之戰的總指揮,讓曹老闆的百萬雄兵談笑間就變成了飛灰。可是到了《三國演義》裡就成了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天天就是琢磨著怎麼殺了諸葛亮,最後還被諸葛亮用計氣死,變成了襯託諸葛亮的墊腳石……

其實真實的周大都督根本不是這麼一個形象,小說裡實在是把他黑的有點慘。周大都督在準備赤壁之戰的時候,大權在握,是名副其實的總指揮,而諸葛亮這個時候其實只是一個派到東吳的聯合使者,而且也沒有表現太多領兵打仗的才能——換句話說,這時候的周大都督可真不一定就會對諸葛亮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所以那句「既然有了我周瑜,為何還有諸葛亮」的感慨也是子虛烏有了。周瑜的死也和諸葛亮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正史比較可信的記載是,周瑜最後死於箭傷發作。

實際上,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形象不是那個天天坐著輪椅搖著羽扇指揮千軍萬馬的「智將」形象。他的確很有才華,但是他的加點不在於領兵打仗,而是在更加宏觀的治理國家上。陳壽所寫的正史《三國志》裡,就對諸葛亮的治理才能讚不絕口,佩服地五體投地——在一個成年男性大部分都得參加兵役的國家,竟然可以做到夜不閉戶、道不拾遺這樣古代先賢時代才有的社會風氣,實在是讓人覺得很魔幻。

在諸葛亮帶領軍隊北伐時,每次到了軍隊裡的糧食不夠吃的時候,他就讓士兵和當地的百姓們一起耕種田地,這大大減輕了蜀軍對後勤的依賴性。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絕對是一個非常賢明的人才,但不是一個喜歡出奇謀詭計的智將形象,真要說起來領兵打仗,其實更符合他的角色是領袖。論奇謀詭計,諸葛亮並不是擅長這些的人,但是論起高瞻遠矚、天下大事,當時可以和他比眼光的,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陳壽就曾經評價過諸葛亮的一生,他對於諸葛亮治理國家的才幹表示無人能及,而且對於諸葛亮事業的失敗也做出了比較確切的評價——手下無人可用。當時的蜀漢,能打的大將軍們不是死了,就是老了,而年輕的一代將領又缺少能擔當大事的人才,可謂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麼一個爛攤子交給諸葛亮的時候,其實就是為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一個人的才幹再優秀,對於整個天下來說,能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換句話說,失敗的並不是諸葛亮,其實上如果不是諸葛亮這種經世之才治理蜀漢,根本就不可能有天下三鼎而立的場景出現,劉皇叔也許還在賣鞋呢。能夠給一個弱小的國家續命到成為一個得到正史承認的政權,本身就是對諸葛亮能力的證明了。同時這也告訴我們這些後人,一個人優秀,終究還是比不過一個團隊優秀。

本文由二狗子侃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草船借箭後給東吳帶來了什麼,他是如何三氣周瑜?
    諸葛亮草船借箭後給東吳帶來了什麼,他是如何三氣周瑜?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何事導致這對主僕變成了這樣,原來當初發生了這樣大的三件事情,身為武神的趙雲自然是武力超群,況且曹操這個人十分擅長於戰略,曹仁以及徐晃張都打不過他,正當這個時候,劉備正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和百姓們逃亡,那個時候劉備被逼著渡江而逃,漢昭烈帝很不相信他,覺得他是那種看中榮華富貴的人,可是趙雲只是選擇帶少主離開,趙子龍冒著隨時可能喪命的危險,然而趙子龍卻並未將這件事情善尾,其實他的肩上有很沉重的責任
  • 14億人都被騙了,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假的,「瑜亮」壓根沒碰過面
    戲說中的暴燥症疑似患者 演義中的周瑜:我被活活氣死 第一氣:打賭沒贏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記載:「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備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失利受傷然後就將計就計
  • 智多星吳用是梁山的諸葛亮?他可比諸葛亮差遠了
    熟悉他的讀者喜歡把他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比,認為他是梁山上的諸葛亮。但有人不贊同,吳用就是一個山野鄉村的一個教書先生,雖學問不少,但出不了什麼錦囊妙計,淨出餿主意了,他和諸葛亮比,實在差遠了。說吳用是梁山的諸葛亮,是有一定道理的,除了二人面白須長、羽扇綸巾的外形外,吳用和諸葛亮還是有幾點相似的。第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滿腹經綸、足智多謀。
  • 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這些歷史真事可能顛覆你對他的認知
    三國演義裡雖然謀士眾多,但最頂尖的也就是鬼才,臥龍,鳳雛,周瑜司馬懿等人,其中諸葛亮更是位列榜首,他三氣周瑜,大擺空城計嚇走司馬懿,這個榜首之位他當仁不讓。
  • 諸葛亮借東風,並非為了協助周瑜,而是另有目的
    之後,諸葛亮便在南屏山設壇作法,終於求得東南風,協助周瑜火燒赤壁,取得赤壁之戰的大勝。至於說到「借東風」這一故事的演變和發展,在後來的戲曲作品中有更是數不勝數,無論是京劇、贛劇、滇劇、徽劇、豫劇、婺劇、川劇、秦腔等劇種當中,都有大量的曲目。不僅如此,「借東風」也變成了一句流行語,經歷數百年而長盛不衰。由此可見「借東風」這一故事的巨大影響力。
  •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根本沒有借到箭,曹操為什麼還是一敗塗地?
    赤壁之戰的謀略不勝枚舉,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曹操派蔣幹勸降周瑜,周瑜將計就計;諸葛亮巧借東風,火燒赤壁;在這諸多的謀略當中,草船借箭打開了這些謀略的先河。 曹操疑心病太重,聽說諸葛亮來了,擔心迷霧當中有埋伏,便調集弓手六千多人,一起射箭,一時間,箭如飛蝗,但這些箭全部射在了稻草人上,等諸葛亮返營時,已經「借」得了十幾萬支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而返,周瑜自嘆不如,後世有詩曰: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 從草船借箭到孔明借東風,這些經典的三國故事,哪些是真的?
    所以,從這裡來看,這場風,大概是假的,不過是羅貫中為了神化諸葛亮而特意安排的。2、草船借箭是諸葛亮借的嗎?《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迫害諸葛亮,特意想出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的主意來逼迫諸葛亮就範,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為此犯難,反而是直接說,他並不需要有十天時間,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了。而三天後,諸葛亮憑藉著自己的草船,成功欺騙了曹操,從那裡借來了十萬之箭。
  • 周瑜和諸葛亮愛才相敬,周瑜總是繞不開心中那份痛,終兵戎相見
    諸葛亮幾次受令完成了周瑜下達的任務,卻容不下他,依然設計陷害他,這是為何?諸葛亮為了儘早和周瑜共商,共同抵抗曹操大計,受到了周瑜有意冷落他,是周瑜的傲氣所逼,他生怕孔明的策略高過於他,這時有意冷落諸葛亮。
  • 假如沒有諸葛亮,劉備爭奪荊州和西川依然到手,只是兩件事會不同
    假如沒有諸葛亮,劉備爭奪荊州和西川依然到手,只是兩件事會不同三國歷史中,劉備在諸葛亮加入後,由原來的到處跑,慢慢成為了一方霸主。但是縱觀諸葛亮出山後,劉備的境遇直到赤壁之戰結束才開始好轉,這期間,神一樣的孔明先生並沒有回天之術,幫助劉備反敗為勝,劉備該跑的時候還是一樣跑的很快。
  •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為何會失敗?這兩件事他做得太狠,慘被「折壽」
    這其實才是人生的定式,或說人生的「守恆定律」,如諸葛亮。 倘若說,《三國演義》中關羽之死,讓人多少有點顛覆感——關二哥竟然被活捉了!這似乎不符合人設。大概也正是因這個原因,在新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關羽被改編為自盡。 那麼諸葛亮之死,卻給人以一股籠罩於天地蒼茫間的悲涼色彩。
  • 王者榮耀漫畫:周瑜終於贏了諸葛亮,但周瑜卻哭著說,這局不算!
    漫畫:王者萌萌假日(二娃)周瑜和諸葛亮的終極對決中,雙方都已經殘血了,此時周瑜分析出:「現在不在諸葛的攻擊範圍內,下一步他肯定會近身開大瞄準我,不輸的話只能在他大招蓄力的短暫時間內擊敗他!」諸葛亮在踏入周瑜攻擊範圍的一瞬間,直接開啟了連招,命中了諸葛亮!諸葛亮被周瑜技能命中,瞬間倒下了,周瑜很不理解,因為諸葛亮都沒有按大招!
  • 使出草船借箭、空城計另有其人?
    至於真正打敗呂布的是誰呢?其實是孫堅,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才是這場討董卓戰役的大功臣,他不僅擔任先鋒斬了董卓大將華雄(演義寫成關羽溫酒斬華雄)還擊敗呂布,率先進入被打火燒成廢墟的洛首都陽城,並命人打理漢朝宗室陵墓。但討董聯合軍諸將卻各懷鬼胎顧著搶地盤,沒多久就解散了,開啟了中原群雄割據的局面。
  • 曹操讓小圈圈套巨型公仔,原以為套不中,沒想到來了周瑜和諸葛亮
    話說,這兩天節假日,王者峽谷也放假了,很多英雄都做起了副業,做起了生意。而且生意的主題都是和王者榮耀最近大火的英雄公仔相關。比如劉邦,他的生意就是VR挑戰贏公仔,馬可波羅是射擊贏小英雄公仔,而曹操更是擺了個套圈圈贏公仔的攤。
  • 諸葛亮登七星壇借東風,為何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周瑜死前道破玄機
    周瑜接過「處方」一看,先是驚出一身冷汗,再就是狂喜,一驚一喜間,周瑜的身體頓時恢復了。「處方」上寫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16個字說到了周瑜的心坎裡,他不得不敬佩眼前這位比自己小7歲的臥龍先生,所以說出了自己突發疾病的緣由:冬天只有西北風,採用火攻破曹,不是痴人說夢嗎,且大戰在即,不由痛感肺腑?
  • 王者榮耀:周瑜總是夾不到小喬公仔,於是就讓諸葛亮試試,結果……
    諸葛亮和周瑜在沒有進入王者榮耀的時候便是一對死對頭,世間更是流傳著「既生瑜,何生亮」的話語,隨著諸葛亮與周瑜的交火次數越來越多,諸葛亮對這個與自己相差甚微的美男子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來到峽谷定居後,諸葛亮和周瑜也拋開了陣營的問題成為了朋友,奈何周瑜一心喜歡小喬,對諸葛亮可謂是非常疏遠,因此諸葛亮總是想找個時間向周瑜表明自己的感受
  • 上方谷之戰,諸葛亮火燒司馬懿時突降大雨,他為何不放箭?
    諸葛亮事先在上方谷囤積枯木、樹葉火油等易燃物資,當司馬懿大軍入谷後果斷封口並放火大火差點把司馬懿大軍燒光。因為谷內溫度過高,沒過多久竟然下了傾盆大雨,司馬懿趁著這個機會領兵突圍。有很多網友認為假如當時諸葛亮派人放弓箭或許可以射殺司馬懿,其實這不是諸葛亮不願意,而是時局不允許。
  • 「豪傑英雄士、風流美丈夫」的周瑜是怎麼被《三國演義》黑掉的
    蘇子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裡所寫的「三國周郎」,又是「羽扇綸巾」,又是「雄姿英發」,可惜到了《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先生不僅把周瑜的「羽扇綸巾」都搶走了,還弄了一出「三氣周瑜」,遂使後世人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其實赤壁之戰是周瑜帶人打的,諸葛亮說服了孫權抗曹之後就回到劉備那邊去了,並沒有和周瑜見面。
  • 周瑜36歲就死了,貌美如花的小喬後來如何了?說出來別不信!
    周瑜是江東的一代豪傑,年紀輕輕就跟隨孫策一起打天下,後來孫策死了,周瑜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統治江東。人們都說人生最得意的事,一件是建功立業,還有一件就是洞房花燭夜。在周瑜的一生中,最得意的除了在赤壁火燒曹操八十萬軍隊以外,估計就是年輕時和孫策一起迎娶江東的兩大美人了。
  • 三國中的周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羽扇綸巾,盡顯儒將風範
    周瑜這個人物在正史、野史、民間故事和小說編纂中的評價褒貶不一,時下我們對於周瑜的印象無非來自於「諸葛亮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所謂的名言,好像周瑜是個氣量很小,心胸狹隘的人,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