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昌平,中國石油第三屆站經理論壇現場。
穿過一條鋪設紅地毯的廊道,一道閘門橫在面前,門頭上噴出的水霧緩緩下沉,在空氣中形成一扇虛無的「玻璃門」,配合投影儀的光影效果,這扇「玻璃門」上不斷閃現出「寶石花」的圖案,行人從水霧中穿過,便進入另一條充滿未來感的「時空長廊」。以燈箱展板為主,配以高科技手段而成的感應電子書,圖文並茂,向觀眾展示了中國石油加油站從1.0到3.0時代的歷史變遷。
走過長廊,會場裡傳來主持人的聲音:「中國石油全面開啟加油站3.0時代。」
11月8日,中國石油銷售公司第三屆站經理論壇在北京拉開序幕。付瀟深 攝步入新時期,加油站3.0是什麼樣子?
「先生,小U檢測到,您正處於屬於疲勞駕駛狀態,請把車輛停在加油站外的保養區,我們為您準備了幾種您常喝的飲品,請到貴賓室休息。」一輛車剛剛駛入加油站,司機就接到加油站小U的語音提醒。
這個舞臺劇的場景,描繪的是未來智慧加油站的樣子。短短的一段話,包含了至少四條信息:一是加油站的智能感應系統可以檢測到疲勞駕駛,二是加油站可以提供車輛保養服務,三是人臉識別系統可以根據大數據迅速判斷一個人的消費習慣,四是加油站可以提供休息場所。
不僅如此,未來的加油站還能提供智能導航、出行規劃、生活工作建議等一系列服務,加油站不再是一個銷售場所,而是一個集安全、便捷、綠色、溫馨、智能為一體的「人·車·生活」生態圈。
這,就是加油站3.0時代所要達成的目標。
業內把單一油品業務的加油站定義為1.0;引入「加油站+網際網路」,經營非油商品及服務的加油站定義為2.0;以加油站為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雲技術等,通過融合、共享、跨界,實現「加油站+網際網路+N」的模式定義為3.0。
與1.0和2.0時代強調商品數量與種類的思路不同,3.0時代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大數據和其他科技驅動為支撐的廣泛零售形態,是一次全新的服務升級。
中國石油全面開啟加油站3.0時代,目的是通過服務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優質與便捷的服務,它將傳統零售業對「場貨人」的排序改寫為「人貨場」,更加突出人的作用和人的需求,並根據消費者愈加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制定服務方案,倡導一種智能、溫馨、綠色的出行和生活模式。
回望二十年,加油站經歷了哪些階段?
回望中國石油銷售業務重組的20年,一路風塵一路高歌,歷經探索,充滿挑戰,取得累累碩果,也推動加油站從1.0成長到3.0。
1.0時代,中國石油加油站以油品供應和市場拓展為主業。1998年,集團公司重組改制,當時的市場構成相對單一,是以國有石油公司為主導的市場。全國6800座中國石油加油站,不賣非油商品,沒有綜合服務,這個時期加油站的發展目標是擴張網絡。
2.0時代,中國石油加油站以規範管理與非油業務發展為重任。2008年,中國石油第一家uSmile便利店在望京南站開業,標誌著中國石油加油站邁入2.0時代。這一時期,潤滑油、燃料油、崑崙加油卡等系列產品,也在這一時期成為加油站「貨架」上的商品。10年時間,全國建成2萬餘家便利店,形成了油卡非潤氣一體化產品銷售體系,培育出「崑崙之星」 「武夷山」 「昆悅」等自主品牌產品。加油站向品牌化、市場化、信息化、網絡化轉變。
3.0時代,中國石油加油站以客戶體驗和服務升級為目標。2018年,中國石油2.1萬餘座加油站遍布全國各地並走出國門,日均服務客戶超1100萬人次,非油業務從2008年的16億元/年增長到2017年的186億元/年。隨著大數據、新零售的興起,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加油站向全渠道的綜合服務平臺轉變。這個時期的中國石油加油站,提供的商品與服務不再局限於汽車,而是覆蓋汽車和駕車人整個生命周期的全面需求,加油站的業務不再是「我要賣什麼」,而是「客戶需要什麼」。
積極創未來,銷售人是怎麼做的?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國內千人乘用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40輛,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正從理想變為現實。
各地加油站經理反映,越來越多的顧客在加油以後會問:「你們加油站可以用微信、支付寶嗎?」「你們加油站可以換油修車嗎?」「你們加油站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有什麼好吃的特色美食嗎?」
客戶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讓加油站升級成為必然之勢。
競爭形勢在變,業態模式在變,客戶需求在變,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可以告訴銷售人該怎麼做。進入加油站3.0時期,銷售人是方案的執行者,也是創造者。
四川銷售陳小玲首創的「服務+」工作法寫入大學MBA教案;吉林延邊新豐加油站第一個推出 「咔咔」汽服項目,汽車服務走進加油站;杭州文二西路加油站經理曹慧,用網際網路思維服務客戶,成為中國石油「觸網第一站」;青海銷售尚麗群,本著「客戶需要的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的理念,為過往貨車提供餐飲、住宿、洗浴、洗衣等全方位服務,被譽為「客戶的貼心人」。
這些長年身處一線的銷售人,是最能夠「聽得見炮火的人」。他們敢於創新、甘於奉獻,積極跟進客戶的變化需求,勇於嘗試探索,依託95504熱線、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甚至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打造線上線下交流平臺,努力「離客戶再近一步」,為中國石油進入加油站3.0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石油全面開啟加油站3.0時代,意味著銷售人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中領先邁出一步,也對新時期銷售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油站3.0時代,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為客戶畫像的意識,了解客戶最真實的需求,精準營銷。明白新時期「服務是永恆的主題」,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增強全方位服務意識,達成客戶的良好的客戶體驗,打造新的品牌增值點。
如銷售公司總經理付斌所說,「變」是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規律,但客戶為先的理念不會變,服務制勝的原則不會變。打造強大現場,用服務創造價值,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打造「人·車·生活」生態圈,是中國石油銷售人在加油站3.0時代的前進方向。
採訪手記
從「場貨人」到「人貨場」
傳統零售業的習慣,是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段租一間門面,把貨物擺上貨架,然後等客人上門。在營銷學中,這種經營模式被稱作「場貨人」,無形中給三者排了序——場地最重要,商品其次,人是不重要的。
隨著電商的出現,「場貨人」變成了「貨人場」,昔日最重要的場地一下子被甩在了末位。不管貨物擺在哪裡,只要質優價廉,就可以賣往全國各地。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商家們誤以為這就是零售業的最理想狀態,可是時代永遠不會讓人滿足,社會在進步,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不管多好的貨,多便捷的場,都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一切問題最終都落到了「人」上,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是新零售的本質特徵。
作為零售市場的組成部分,今天的加油站也面臨著能源市場上從未有過的變革,這個變革,被我們稱為加油站的3.0時代。網際網路、大數據、雲技術……這些曾一度被視為「未來暢想」的元素,不覺間已來到最為傳統的加油站行業。來了才知道,這一切「炫酷」的東西都只是輔助條件,真正的加油站3.0,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構建而成的一個多元化生態圈。當然,「人貨場」也不會是最終模式。 (徐遠震)
案例分析
常青路站葆「常青」
精心布局的常青站外景。韓金峰 攝2017年,山東銷售濟寧分公司常青站純槍銷量9000噸、非油收入突破500萬元。2018年市場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周邊競爭對手加油站瘋狂降價,競爭異常激烈,一季度日銷量同比下降1.5噸。常青路加油站立足「體驗」破局,依靠三招實現逆勢突圍。
第一招:大循環導流法,營造加油新體驗。受場地限制,常青路加油站會員日很擁堵。通過實施「大循環導流法」,配以「移位」「擴容」兩項措施,「移位」即槍機布局,讓使用效率最高的槍機服務客戶群;「擴容」即把停車位從10個增加到22個。「大循化導流法」給客戶營造了加油快捷的體驗,保證了汽油銷量有增無減。
第二招:論語主題便利店,營造購物新體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通過打造「論語主題店」,感受儒家文化思想,常青路加油站設計「論語牆」「周遊列國圖」等,給便利店增加了文化主題店的內涵,增強客戶購物體驗。感受撲面而來的傳統文化氣息。便利店進店人數從之前的每天400多人增加到700多人。
第三招:共享自助洗車,營造生活新體驗。通過跨界合作,探索加油站3.0建設,以「場地換合作」的方式引進了共享洗車項目。客戶只需刷儲值卡或者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滿足全天候自助洗車需求。共享洗車,增加了汽車吸塵、除味、坐墊清洗自助服務,自助洗車機電視顯示屏還增加了播放新聞、天氣、交通信息和能效燃油宣傳、油非促銷等信息。滿足了客戶需求,增強「一體化」服務體驗。二季度常青站日均銷量、汽油純槍、非油收入分別較一季度增長17%、16%、15%。
社群「微」營銷 引領時代「潮」
員工向司機推薦「甲秀諮詢站」。 李帥 攝以打造社群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產品快速融入人們的生活。這些不僅僅是社交平臺,還可以成為加油站獲取客戶資源的有效工具。貴州銷售貴陽分公司甲秀加油站抓住機遇 ,下「微」力,取得大成效。
甲秀加油站是個袖珍站,沒有實體便利店,僅有不到100平方米的加油現場和2平方米的現場推頭,怎樣才能突破油卡非潤指標的銷售瓶頸?微商的出現,讓站經理張高元眼前一亮。
她想到打造一種客戶互聯、線上線下互通、有互動、有溫度的營銷方式,建立的「甲秀諮詢站」兩個月時間粉絲人數超過1200人。
吸粉容易,固粉難。通過微社群開展高頻活動聚集和連接客戶,甲秀站使客戶自發推廣甲秀諮詢站,吸引更多客戶加入,形成品牌與客戶的良性循環。
實現線上線下營銷。甲秀諮詢站上線後不久,張高元邀請56位客戶參加線上非油上量討論會,客戶積極出謀劃策,展開討論。最終提出在甲秀諮詢站線上下單、到站取貨的零售方式,慢慢成為該站顧客的消費習慣。搭起跨界合作橋梁。看到甲秀站資源潛力,一直在社群潛水的美容院店主李小飛主動向張高元提出合作意向,一周後人均免費體驗三個項目的專屬貴賓美容卡在甲秀站誕生了。受這件事啟發,20多家合作商與甲秀站搭起了合作的橋梁。
諮詢站群裡的互動及細緻服務得到省委家屬認可和誇讚,給予了張高元很大的信心,於是她決定帶著同事們到省委推介加油卡,利用諮詢站客戶資源,開展機構用戶網絡式發卡,一個月內辦理省委幹部職工700餘張卡,聯繫洽談機構用戶8家,商談辦卡1萬餘張。
觀點聲音
加油站經理話「3.0」
客戶「V」營銷是以中國石油線上線下平臺為核心,打造跨界商家、客戶、員工共同生長、互相滿足的社群經濟圈的基礎,是推進加油站3.0生態圈建設的探路者。目前,V會員可以參加公司線上開展的各種活動,能夠通過平臺上的合作商家領取到低於市場價格的餐飲、洗車、養車等優惠券,但這僅僅是開端。
胥文靜(山東銷售德州4站)
都說大品牌讓人放心,為什麼放心?沒幾個人能說出來。都說優質服務是商品的附加值,什麼服務才算優質服務?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與其費心思琢磨,不如行動起來。敞開門,讓客戶走進來,好與不好,自己感受。
劉世敬(北京銷售京順路加油站)
非油要精準營銷,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加油站屬於城郊接合部,顧客主要為一般性消費群體,以便捷實用為主。我們根據數據分析來優化便利店的商品,並根據商品的受歡迎程度決定擺放位置。便利店面積有限,但服務可以無限延伸,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精準的推薦,可以讓成交率翻番。
範冰(湖南銷售長沙金霞加油站)
誠如孟子所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客戶開發和維護中,「謀人和」亦是重中之重,也是需要全員長期堅持不懈的工作重心。要謀人和,對內講究團隊和諧,對外講究與客戶為善,內外皆安,才能施策。
楊凌風(福建銷售廈門集灌加油站)
客戶的「難點」就是我們服務的落腳點。針對大型集團用戶,我們推出「六送」服務:車隊卡用油送積分、送電子劵、送卡、送油、購買崑崙潤滑油及非油商品直接享受VIP價送貨上門服務。這個油卡非潤的服產品包,一經推出,讓我們在滇池商圈有了更好的口碑,一鼓作氣拿下了多個優質大客戶。
羅端(雲南銷售昆明西福路加油站)
提起加油站工作,一般人的印象是,簡單、重複,沒啥技術含量。沒錯,但那是以前的加油站,現在可不一樣啦。從單一的油品銷售,到油非互動;從傳統的現金支付,到自動識別車牌實現無感支付;從純粹的為車加油,到打造「人·車·生活」生態圈,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石油銷售人,我們不僅要「會」加油,更要「慧」加油。
張可珍(江蘇銷售南京隧道加油站)
開口營銷就要像中醫一樣對客戶進行「望、聞、問、切」。「望」就是多觀察,看客戶的習慣;「聞」就是要多傾聽客戶提議,聽到真實的聲音;「問」就是詢問客戶需求,了解他們內心想法;「切」就是在望、聞、問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最後切入重點。
王雙群(福建銷售龍巖古城加油站)
誰說柴油市場越來越小?誰說柴油越來越難賣?事實證明,只要真心實意維護客戶的利益,只要把服務做到客戶的心坎上,只要站經理堅持「品牌自信、服務自信、市場自信、能力自信」,窗戶紙捅破了,客戶自然來,何愁柴油沒有銷路。
劉榮達(遼寧銷售葫蘆島四海加油站)
問客戶:踏青暢遊的春天,我送您的武夷山礦泉水您是否還記得?三八女神節,送您的玫瑰花是否會讓您心動?農忙時,送油到您的田間地頭,是不是省時又省力?無論是生活還是愛情,都需要一些儀式感,這不是做作,而是要告訴對方,您,一直在我心裡。
李昱穎(陝西銷售延安石圪塔加油站)
如果讓我給網際網路營銷下個定義,我說不出來。不過我知道它的厲害,自從運用了網際網路營銷,我們站的銷量增長了,客戶增多了,服務效率提升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客戶的距離拉近了,心的距離更近了。
劉圓圓(江蘇銷售南京天元東路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