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華為「天才少年」張霽被熱論,他剛一畢業,就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當許多大學畢業生還在為工作發愁時,這則消息確實具有爆裂效應。隨後,華為「天才少年」引進位度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大學剛畢業救拿201萬年薪,在華為眼裡很高嗎?我們只需要看一組數據:今年4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透露,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到1317億元,近10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合計已超6000億元人民幣。華為能有今日成就,一個重要願意就在於對人才高度重視,這也正是掌門人任正非的高明之處。
201萬年薪引熱議
1993年出生的張霽,是華中科技大學2016級博士研究生,主攻人工智慧與計算機體系結構,智能系統優化技術研究。在讀博期間,以第一作者多個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
對於找工作,張霽並沒有投遞過簡歷,今年他拿到了華為、騰訊、IBM、阿里等多個IT巨頭主動投來的offer,只要他點頭,哪家公司都歡迎,開價都很高,最高的有360萬元。最後,他選擇了華為,目前已入職2個月。
「最近華為在國外受到一些所謂』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夠把所學所用在華為最困難的時候發揮出來,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咱就盡力幫助華為渡過一些難關。」張霽在回應網上關注時說。
今年和張霽一起進入華為的「天才少年」還有姚婷,同樣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年薪是140.5萬-156.5萬元。
目前,和張霽一樣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次薪酬的還有3人。除了來自香港大學的秦通,其他3位都來自素有「小清華」之稱的華中科技大學。這所高校於華為淵源頗深,華為0002號員工鄭寶用、傳奇人物李一男、任正非之女孟晚舟,都畢業於該校。
為何青睞「天才少年」
2019年6月20日,任正非在EMT《20分鐘》的講話內容被曝光。任正非說,2019年要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2020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
「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任正非說,未來3-5年,相信公司會煥然一新,全部「換槍換炮」,一定要打贏這場「戰爭」。靠什麼?靠的就是人才。
任正非這一席話,道出了華為引進「天才少年」的初衷。所以就在當年,華為對8位應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年薪從89.6萬~201萬元不等。今年,則把橄欖枝伸向了張霽和姚婷。
給出這樣的高薪,未必說明「天才少年」馬上就能創造出超出薪酬的價值,但它有兩點意義:一是為華為的未來奠定人才基礎,二是彰顯華為重視人才的決心。
當然,華為選聘「天才少年」,並不是隨意點兵點將,而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流程,一般要經歷7輪:簡歷篩選、筆試、初次面試、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表現不佳,都可能止步。
華為給高薪的底氣
高薪能吸引人才,這個道理都懂,但很多公司做不到,原因就在於沒有給高薪的實力。華為之所以這樣做,當然是有底氣的。
華為的底氣,首先在於不差錢。公司年度報告顯示:華為2019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5.6%。這這些數據相比,200萬年薪不值一哂。華為至今沒有上市,假如上市,其市值將會成倍增長,成為股市巨無霸。
華為的底氣,也在於對技術的自信。比如在5G領域,截至今年1月1日,全球共有21571個5G標準專利項聲明,其中華為擁有3147項,排名穩居第一。
技術自信是因為華為在研發方面不惜成本。據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介紹,2019年研發費用達到1317億元,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10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對比一下就知道,華為2019年利潤只有627億元,研發費用是它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