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常在夜間「登門」?和這4個因素有關,對照著處理即可

2020-12-17 家庭醫生在線網

急性痛風的典型症狀是關節疼痛,易發生在肢體遠端關節,尤其是腳趾,甚至會導致功能障礙。尿酸濃度過高是引起痛風的根源,尿酸濃度超出自身溶解度後,可在關節腔生成尿酸鹽沉澱,進而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導致急性關節疼痛。大部分痛風病人在夜間突發足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痛風總是在夜間發作。

為什麼痛風總在夜間發作?

1、跟溫度有關

人們進入深睡眠狀態後,新陳代謝速度降低,相對而言基礎體溫也降低,由於溫度下降而降低尿酸鹽飽和度,易發生沉澱。因此睡覺時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特別是肢體遠端。冬季睡覺時蓋好被子,儘量穿著厚襪子睡覺。

2、晚上尿酸濃度升高

冬季天短夜長,身體中的水分會通過排汗、排尿和呼吸等方式排出體外,由於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而使得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增加血液粘稠度,進而升高尿酸濃度,尿酸鹽結晶沉澱,最終誘發痛風。因此痛風患者需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每天喝水量不能少於2000~2000毫升,儘量保證每天的尿量達到2000毫升以上。由於睡前喝水過多會增加起夜次數,影響睡眠質量,所以需合理安排飲水量,睡覺前半個小時喝150~200毫升水,床頭邊放置一杯溫水,以便於口渴時隨時喝。冬季暖氣房中溫度不能太高,溼度維持在60%~65%左右,可以在室內放置加溼器。

3、受到激素水平影響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症,改善痛風發作所引起的症狀。然而此類激素分泌有晝夜節律性,凌晨到2點分泌最低,凌晨3:00~5:00慢慢上升,一直到早上6:00~8:00達到高峰,然後再慢慢下降。凌晨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增加痛風發作風險。此類生理節律無法調控,不過可補充外源性類固醇藥物,減輕痛風發作次數,然而此類藥會對身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用藥前先諮詢醫生,同時要了解其適應症和禁忌症。

4、缺氧

部分痛風患者伴有身體肥胖或超重,睡覺時易打呼嚕,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症,兩次呼嚕間會有1~2秒鐘的短暫呼吸暫停,嚴重時可降低身體中血液濃度。身體為能應對組織缺血問題,可增加核苷代謝,使得體內產生太多內源性嘌呤,從而導致痛風發作。嚴重打呼嚕的人群需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採取半俯臥位或側臥的睡眠姿勢,儘量把枕頭或床頭抬高,保證鼻腔通暢。超重或身體肥胖的人需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多運動來積極減肥。

溫馨提示

痛風是不可逆的過程,不過可通過用藥的方式來減輕其症狀,控制發作次數。平時要多喝水,多排尿,利於尿酸排洩,尤其是睡覺前少量喝水,能避免睡眠過程中尿酸濃度升高或尿酸增多。另外睡覺前不能喝含有酒精的任何飲料,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快速升高尿酸含量,誘發痛風。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痛風總在夜間發作,跟5個原因有關,睡前「1要1不要」,遠離痛風》,健康妙談,2018-11-142、《痛風為啥老在夜間發作?該怎麼辦呢?》,丁香醫生,2015-08-0

相關焦點

  • 痛風特別喜歡腳趾頭?3個因素正在影響它,同時少吃這4種蔬菜
    痛風屬於代謝性疾病,由於體內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排洩不良或尿酸產生過多,從而升高血液中尿酸含量,尿酸鹽結晶易在關節滑膜和滑囊以及軟骨中沉積,從而引起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嚴重時可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甚至誘發尿毒症。痛風典型症狀發於腳趾,夜間會突然出現紅腫且疼痛難忍,甚至無法下床走路,那為什麼痛風好在腳趾上發作呢。
  • 痛風高發的5個原因,一半和吃有關!
    除了遺傳因素外,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其中5個原因中,一半都與吃有關。 1、肉類飲食太多了 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會轉化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洩能力,導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 家中多人患痛風,是哪些因素促成的?應該如何應對?
    如此算來,今年的痛風患者人數,已經超過1億。痛風發病還呈現出年輕化的現象,有些孩子,還在上學,已經出現痛風石,手痛,握不住筆。1 家中多人患痛風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遺傳因素在作怪,還是生活習慣影響促成的呢?應該如何防治呢?咱們現在來解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咱們先來了解有關研究的結論。根據相關統計,痛風具有家族聚集現象。
  • 尿酸高的人群,送你「低嘌呤食物清單」,對照著吃,痛風不來找你
    其實痛風是一種吃不來的疾病,剛開始可能和抽菸喝酒以及肥胖有關,尤其是啤酒海鮮和高脂肪類的食物,都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元兇,尤其是中年人,在外面對應酬,觥籌交錯,甚至夜宵啤酒等,都是能引起痛風的。高尿酸血症就是我們常說的痛風,一旦發作,會讓身體相當受折磨,有些患者就覺得哪些疼痛簡直是一種這麼,不僅關節畸形腫痛,在發作起來讓人飽受折磨,所以為了避免健康隱患,痛風患者應該在飲食上特別注意,要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吃。尿酸高的人吃什麼?送你「低嘌呤食物清單」,對照著吃,痛風不來找你!
  • 為何痛風從「腳」開始疼?醫生坦言:常吃的6類食物,要當心了
    痛風發作,通常從「腳」開始疼,這是為什麼呢?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在肝臟內合成,經腎臟排出,正常來說尿酸溶於血液會隨著血液循環經過腎臟排洩。當體內尿酸長期處於偏高狀態,會損傷腎臟,使其過濾功能減弱,影響尿酸排洩,血液尿酸水平更高。
  • 關節腫痛可不一定是痛風 還有這種情況
    體內嘌呤物質和核酸物質分解的尿酸過多,加上腎臟排洩功能降低,會使體內尿酸聚集。當多餘尿酸沉積在關節處時,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痛風多發於人體末端部位的小關節,如腳拇趾第一蹠趾關節、踝關節、手指關節等,急性期常在夜間發作,表現為關節局部發熱、紅腫、疼痛劇烈。然而,可以造成這些情況的疾病有很多,並非只有痛風,以下幾類疾病尤其要多加區分。
  • 為什麼說痛風不能飲啤酒?可以飲白酒嗎?解讀關於痛風飲酒的知識
    2、影響血液系統酒精也作用於血液系統,嗜酒者往往有貧血、血小板功能紊亂及白細胞減少等疾病,這是因為酒精對造血系統有一定的影響,一方面酒精影響與造血有關營養素的吸收,如葉酸;另一方面酒精可能直接作用於血小板,以及骨髓造血過程,例如它可以影響紅細胞對鐵的利用。
  • 這5種人或許容易得痛風,出現4個症狀,需警惕痛風來襲
    然而有這5種人受到痛風的「偏愛」有這5種人受到痛風的「偏愛」1、喜歡飲酒的人酒液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而喝酒過度會因酒精攝入量的提高,從而可能引發痛風,所以喜歡飲酒的人容易患痛風。從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可能導致尿酸排洩減少,引起痛風。3、肥胖的人肥胖的人容易發生痛風,這也和平時的飲食有一定的關係。有研究發現,體重越重,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發生痛風。
  • 痛風是遺傳病嗎?痛風形成的4大原因,記好了少受罪
    痛風主要是因為人體中的嘌呤物質代謝出現了紊亂,所以導致體內血液中的尿酸突然增加,從而引發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痛風發作的時候患者時常會感覺身體的關節部位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痛風是遺傳嗎?1、痛風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原發性痛風是一種遺傳性的代謝疾病。帶有很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患有痛風的話,會增加患病的風險。如果平時不注意飲食習慣的話,非常容易得痛風。2、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在這類人群的身體中缺少一種酶。
  • 或和4個致病因素脫不了關係,麻煩重視
    如果沒有對症處理,儘快改善疾病,有可能會讓局部的疼痛表現持續,這樣正常生活會受影響。有這種情況存在應該尋找原因,然後積極採取應對措施,這樣身體才能夠維持輕鬆狀態。那麼,腳後跟總是疼痛是哪些原因呢?很多人平時沒有注意良好習慣養成,出現了身體缺鈣,骨骼受損等情況,長期發展下來可能會形成骨刺,這是局部骨質增生症帶來的影響。而這些骨刺越來越多,可能就會對局部的組織造成刺激,常見的表現就是疼痛。如果剛好出現骨刺的部位位於腳後跟,腳後跟疼痛感就會比較明顯,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展開治療。
  • 痛風是怎麼回事?痛風「找上門」,要做好這3點來應對
    痛風「來了」,要做到這三點來處理你對痛風了解多少?1. 痛風是什麼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很難治癒。通常是腳跟關節的腫脹。這種疼痛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痛風發作與日常飲食有關,代謝紊亂可引發痛風。這主要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合成增加或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症。
  • 什麼是痛風?為何多發在第一蹠趾關節?
    痛風,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其中原發性痛風乃嘌呤代謝催化酶缺陷遺傳所致(20%-50%),無法根治,繼發性痛風多因腎臟病,糖尿病,血液病,外科手術,惡性腫瘤,藥物等各種致病因素累加導致,有部分痊癒案例,部分患者兩種痛風類型兼而有之。痛風的生化標誌是高尿酸血症。
  • 皮膚出現色斑,或和這4個因素有關,院士忠告:常服1物,可淡斑
    正是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才導致色斑問題愈發嚴重,令女性徒增了許多煩惱。皮膚出現色斑,或和這4個因素有關1、自身壓力過大如果女性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下,身體會自動分泌一些腎上腺素來緩解壓力。這是因為即便氣溫低了,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強度依然是很高的,足以損傷我們嬌嫩的皮膚黏膜,進而引發諸多皮膚問題出現,其中就包括色斑這種不利狀況。4、長期熬夜缺覺隨著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愈來愈多的年輕女性開始疲於工作和生活,而過度的透支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 痛風就是關節痛嗎?關節不痛就是痛風好了嗎?
    痛風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它主要與體內代謝有關。十分常見但它的發病又會很複雜。其實大家口中提到的「痛風」一般是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夜間急性發作的關節紅腫熱痛。因為它的症狀是關節的疼痛,很多就認為關節疼痛就是一定是得了痛風。實際上關節疼痛的病症有許多,除了痛風以外,還有類風溼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都可能會引起關節疼痛。
  • 痛風怎麼辦快速止痛
    大家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發作的重要生化基礎,但是高尿酸血症中大約只有不到20%會發生痛風,這說明了光有高尿酸血症還不足以導致痛風,還要滿足另一條件,自身的自然免疫系統激活才能導致痛風的發生。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包括三個階段:1.尿酸鈉晶體在關節腔內析出,沉積,2.關節腔內的巨噬細胞和血液中由單核細胞轉化而來的巨噬細胞吞噬尿酸鈉晶體,分泌前炎症因子,3.中性粒細胞在前炎症因子的趨化下,透過毛細血管基底膜,吞噬尿酸鈉晶體,釋放炎症因子,痛風發作。
  • 痛風性關節炎症狀有哪些,如何斷定痛風性關節炎呢?
    痛風是一種體內尿酸產生過多和尿酸排洩障礙,而致血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耳廓等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屬於風溼性疾病一種。痛風自然病程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和間歇性關節炎期、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這裡主要說的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 痛風病情惡化的 4 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4大徵兆需小心 大家對痛風最深刻的認識就是「疼痛」,但是高尿酸、痛風遠不止關節痛。它還可以導致關節功能受損,腎臟損害,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梗、腦卒中風險等。
  • 「三高」之後的第四高,6個原因中一半和吃有關
    除了遺傳因素外,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其中6個原因中,一半都與吃有關01肉類飲食太多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楊岫巖在中山一院的文中談到,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是國人痛風由以前「罕見」變成如今「多發」甚至「高發」的禍首。
  • 這屆年輕人痛風為什麼越來越多了
    截至2016年2月,基於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100家醫院的6814例痛風患者有效病例發現,中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為48歲,而且還在逐步年輕化。即使你沒有痛風,你也很可能忽視了痛風的前兆——高尿酸血症。
  • 非甾體抗炎藥和小劑量激素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效果怎麼樣?
    核心提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疼痛劇烈,日夜難眠,需迅速加以控制,過去常以秋水仙鹼為治痛風好藥。現以非甾體類抗炎藥或結合小劑量激素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且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疼痛劇烈,日夜難眠,需迅速加以控制,過去常以秋水仙鹼為治痛風好藥。現以非甾體類抗炎藥或結合小劑量激素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且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