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必須要有自主網際網路平臺;壯大新型主流媒體平臺,要找準群眾的「剛需」,與社會治理融通發展。
11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宋建武在武漢受訪時作出上述闡述。當天,宋建武教授就如何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作了深入講解與分享。
做大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必須有自主可控平臺
「新型主流媒體要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自主可控的網際網路平臺。」 宋建武認為,從網際網路發展來看,主流媒體要全面、真正掌握輿論空間的主導權、主動權,就必須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的自主可控的新型媒體平臺。否則,主流媒體就失去話語權,失去了主流媒體權威信息樞紐的功能。既無法施展自身的能力,也無法真正發揮引導輿論的作用,更無法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有效的聯繫。
宋建武說,自主可控的網際網路平臺,要擁有強大的用戶吸附能力和用戶黏性,以用戶為核心,以數據為支撐,和人民群眾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繫。能讓更多優秀的內容讓人民群眾接受,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人民群眾。
縣級融媒體中心要為群眾提供享受綜合服務的具體場景
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具備哪些功能?宋建武指出,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具備三大功能——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會信息樞紐,在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今年疫情期間,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主動介入,不僅在第一時間實現黨和政府的聲音與人民群眾聲音的上傳下達,也在網上政務服務及其他綜合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正是三大功能的體現。
宋建武認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核心目標在於聚攏用戶,真正為群眾提供一個享受綜合服務的具體場景。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首先,縣級融媒體應打通與縣域黨和政府各級組織、部門的聯繫,通過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各項垂直應用的滲透和各類便民惠民服務的聚合,吸引用戶。
其次,縣級融媒體中心應依託新型主流媒體基於網際網路的技術平臺,成長為為所在區域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網際網路埠以及新型主流媒體平臺的運營埠。
「長江融媒『1+15+N』的模式就符合當今這一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宋建武說。
壯大新型主流媒體,要與社會治理融通發展
「現階段,新型主流媒體平臺建設任務仍然很重。」宋建武說,很多平臺搭建起來了,但沒有找準群眾的「剛需」,黏性不足,日活量不高。
在他看來,新型主流媒體平臺,一定要把各種服務功能做上去,將人民群眾聚攏,才能夠深入全面地體會和理解到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真正予以引導與服務。
當下的智慧城市建設是很好的一個抓手。宋建武認為,在網際網路基礎上,從政務服務到城市運營的網際網路化,從技術上跟新型媒體平臺是共通的,新型主流媒體的網際網路化可以考慮與政務服務的網際網路化同步進行。結合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通過政務服務這一「剛需」,吸納用戶,再通過新型主流媒體的綜合服務能力,面向本土的人民群眾提供民生服務,產生高頻應用,構建起「新型傳播平臺」,將全媒體傳播體系與社會治理體系融通。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等全面的應用,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宋建武表示,這樣做既有利於媒體資源、政務資源、公共服務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也能提升黨和政府在網際網路空間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的能力。
(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孫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