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AI檢測算法應用於LED等半導體產品缺陷檢測,「視睿科技...

2021-01-08 36kr

36氪獲悉,專注為半導體行業high-tech產線提供端到端的AI檢測方案服務商視睿(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睿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基石基金和圖靈創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算法的研發並針對市場增量需求拓展硬體產線。

36氪了解到的「視睿科技」於2018年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人工智慧小鎮,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算法,將AI圖像分類檢測應用於工業製造業,提供軟硬體一體的缺陷檢測解決方案,並通過AIns雲平臺進行產品與算法的升級服務和維護。其核心技術有:對數據標準化預處理的RepScissor重複物體萬能分割系統、FSSL半監督式迭代數據分選和訓練系統、SmartBrickie自動建模柔性適配技術等。

「視睿科技」可針對20+種不同場景通過少量引導參數、簡單配置、無需單獨適配分割算法的條件下進行深度學習算法模型構建,並且達到檢測效率高、準確率高的效果。「視睿科技」的創始人兼CEO單書暢告訴36氪,對於新客戶和新產品缺陷檢測需求,通常在一周內通過3-5次算法迭代,就可建立出合適適配的算法模型,並達到99.95%以上檢出率能力。

公司創始研發團隊於2016年完成了自主研發的LED缺陷檢測算法,並於同年推出了「AI智檢員」第一代設備。「視睿科技」現已實現第二代LED 「AI智檢員「的量產,並針對半導體行業外觀缺陷檢測推出了晶圓AI智檢員、和PCB AI智檢員等產品。目前,「視睿科技」的AI智檢員產品,在國內(內地、臺系)及韓國等幾十家光電行業晶圓與封測企業完成Demo測試並落地,並開始在產線逐步批量應用。

據相關統計,2019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近12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0%,其中電子及半導體行業佔市場總需求的50%左右。國內的半導體行業中檢測設備需求和3C製造企業質檢設備需求也均達百億量級。但工業檢測行業仍存在巨量的非標準數據檢測難度大、檢測管理成本高、人工檢測精度低、目檢對檢測人員健康情況傷害大等問題。

AI技術已經在工業視覺領域廣泛滲透,有不少AOI自動光學檢測儀的公司基於正負標準樣本庫的圖像差值對比提供公差類檢測服務,但AOI檢測的弊端在於應用場景有限(無法對劃傷、異物等無規則缺陷保存標準樣本)、檢測精度低(無法提取各種缺陷內在特徵,當待檢品於標準樣本有出入時可能發生誤判)、普適性差(針對產品改良和規格升級條件下無法對海量標準樣本進行算法重構)。

而「視睿科技」與AOI機器視覺檢測服務商的區別在於:具備缺陷特徵學習能力,通過大樣本學習將樣本特徵存取快速準確完成檢測;普適性較強,可以針對公差類和非公差類缺陷進行多場景的高精度檢測;未來發展潛力大,通過反饋再學習使樣本特徵提取更精確且能遷移到多場景應用。

「視睿科技」對標的企業是科磊(KLA),目標是基於AI視覺成為半導體行業視覺設備服務商。工業視覺領域能夠提供泛行業完整機器視覺檢測的公司還有海克斯康、基恩士、康耐視、Halcon等,提供AI視覺平臺軟體解決方案商有百度飛漿、阿丘科技、數優科技和思謀等,未來「視睿科技」切入行業的機會在於軟體算法技術能力、對行業的檢測需求理解能力,以及行業產品落地能力。

目前「視睿科技」有員工50餘人,核心技術團隊由北京大學、中科院、華為、阿里等碩博團隊組成。創始人兼CEO單書暢是中科院計算所博士,聯合創始人謝濤是IEEE/AAAS Fellow, ACM傑出科學家,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獲得者,CTO別曉輝是中科院軟體所博士,前華為中央軟體院主任工程師;CMO陳龍是前海爾彩電研發所長、國內首批LED背光產品設計者。

單書暢告訴36氪,未來「視睿科技」將繼續憑藉公司現有行業資源服務半導體行業,尤其是光電行業(LED、miniLED與microLED等晶圓與封裝上下遊),提供端到端的智能檢測服務,並且進一步切入IC、IGBT等半導體製造場景,旨在深耕半導體製造提供全流程視覺檢測方案,並獲取矽基半導體與化合物半導體等各流程的全流程質量大數據,為國內半導體製造全流程工藝良率優化提升貢獻力量。

「視睿科技」聯合創始人謝濤告訴36氪,學術界甚至公司研究院做科研很多時候聚焦於單點上的技術突破,而且這些研發出來的技術往往只對符合一定假定條件的情況特別有效,而對不符合假定條件的情況則效果不夠好。而產業落地則需要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視睿科技在AI工業視覺這個賽道上同時具備算法能力,產品能力,軟硬體能力,和數據能力。


關於投資:

基石基金投資總監王旭表示: 視睿科技核心技術團隊以北京大學、中科院、華為、阿里等碩博團隊組成,是LED封裝與晶圓檢測等國內工業視覺細分領域龍頭。公司的技術積累優勢明顯,產品具有高精度、高檢測能力、高缺陷分類能力等優勢,公司在垂直領域具有較深厚的數據積累以及技術積累,而公司在圖像處理工程和AI算法幫助下遊客戶快速部署和上線,相對於傳統的AOI設備,公司的產品大幅提高了客戶的良率檢測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圖靈創投投資總監蘇宇晗認為:近幾年的國際態勢越發嚴峻,半導體行業乃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半導體行業除了核心產業鏈之外,設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國產化刻不容緩。視睿科技,擁有著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等一流學術背景和多年產業經驗的團隊,以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半導體質量檢測設備。極高的準確率和檢測速度,為客戶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價值。

 


相關焦點

  • 端到端AI檢測方案服務商視睿科技獲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36氪了解到的「視睿科技」於2018年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人工智慧小鎮,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算法,將AI圖像分類檢測應用於工業製造業,提供軟硬體一體的缺陷檢測解決方案,並通過AIns雲平臺進行產品與算法的升級服務和維護。其核心技術有:對數據標準化預處理的RepScissor重複物體萬能分割系統、FSSL半監督式迭代數據分選和訓練系統、SmartBrickie自動建模柔性適配技術等。
  • 36氪首發丨拓展機器視覺應用邊界,「深視科技」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36氪獲悉,工業AI視覺提供商「深視科技」於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融資。本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小苗朗程、浙大校友基金藕舫天使、王道資本跟投,唯賢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的研發,擴充項目團隊,為工業客戶提供更卓越的產品及服務質量,加快推進「深視科技」在行業內AI產品方案複製化應用。
  • 人工智慧缺陷檢測 東聲立身細分大市場
    在推動工業製造業企業轉型中,東聲(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聲),對準的是人工智慧缺陷檢測領域。在此細分領域,知名度、產線應用率、市場佔有率、準確度拿了多個第一,其核心技術HanddleAI檢測軟體也已實現商業穩定使用。
  • 檢測設備專題報告:半導體缺陷檢測,誰會成為中國的科磊
    前道檢測設備 vs 測量設備 vs 後道測試設備1.1. 半導體檢測設備的環節位置檢測在集成電路的矽片、生產製造和封測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具體來看矽片環節的顆粒、劃痕檢測等;生產製造過程中的缺陷檢測&複查等;封測環節的殘留、沾汙等等。
  • 36氪首發|推出碳化矽功率半導體「模塊+」應用解決方案,「忱芯科技...
    36氪獲悉,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模塊及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忱芯科技(UniSiC)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子創投獨家投資,浦軟孵化器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量產等方面。
  • 正業科技X-RAY半導體晶片缺陷自動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對於半導體的缺陷檢測,大多是採取單機X光成像設備,用人工目檢的方式進行抽檢。 正業半導體晶片缺陷自動檢測技術正業科技多年聚焦檢測領域,專注X光檢測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技術成熟,經驗豐富,針對這一行業痛點,和國內知名半導體公司已開展合作,開發全新的自動檢測解決方案,
  • 36氪首發|定位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
    來源:36氪文 | 睿初編輯 | 詠儀36氪獲悉,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今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廣發信德領投,老股東華蓋資本跟投,由義柏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卡方科技聯合創始人鄭盛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的研發投入及人才引進。
  • 中國AOI檢測在顯示器缺陷檢測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打開APP 中國AOI檢測在顯示器缺陷檢測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發表於 2019-06-04 16:51:02 AOI(Automated
  • 36氪首發|創新光場成像方案進入工業檢測領域,「深度視覺」獲近5000萬元Pre-A融資
    36氪獲悉,利用計算機視覺開發工業級高精度外觀檢測方案的杭州深度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度視覺」)宣布,獲得了近5000萬元Pre-A輪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高通創投跟投。公司創始人王帥林表示: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全光譜視覺技術研發,並加速現有研發成果快速轉化。
  • 工業人工智慧可期,聚時科技AI半導體檢測設備取得驗證
    機器視覺被認為是工業生產的「眼睛」和「大腦」,然而由於算法複雜、精度高、實時性強等特性,半導體領域中的機器視覺是AI應用中最難突破的領域之一,也被稱為是「工業視覺領域的珠峰」。而國內的一家AI公司卻敢於挑戰珠峰,用智能機器改變這個世界。
  • 36氪首發 | 即將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深淺優視」獲數千萬元天使+融資
    36氪獲悉,3D工業相機研發商深淺優視(DPT)宣布完成由鋆昊資本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今年3月,深淺優視剛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戰略投資,耀途資本、上海景焱等跟投。在此之前,公司曾獲得舜宇集團旗下V基金、耀途資本種子輪融資。創始人周劍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技術升級以及市場開拓。36氪此前曾對深淺優視進行過。
  • 36氪首發| AI時代的「學習電腦」,「NEXTClass.ai」獲蘇寧生態基金...
    36氪獲悉,在線教育硬體服務商「NEXTClass.ai」近日獲蘇寧生態基金、英諾天使、北京文投天使輪融資。「NEXTClass.ai」作為一家硬體服務商,為在線教育機構提供專有硬體產品,定位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學習電腦。」原有教育硬體如果哪位導演要拍攝屬於80後的請回答系列,那小霸王學習機幾乎是必然會出現的道具。
  • 挖掘紡織檢測的商業應用價值,「冠圖視覺」用AI賦能檢測行業
    文丨楊樂禪 編輯丨江倩君 菠蘿氪乘搭著人工智慧發展的風口,多種類智能化和數位化的檢測設備與檢測系統逐漸在紡織品成分檢測領域得到應用。成立於2018年的廣州冠圖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圖視覺」),是一家用人工智慧賦能於紡織品成分檢測行業的科技企業,於2019年11月完成pre-A 輪融資,目前已研發了AI棉麻儀、AI菌落計數儀等6款商用顯微鏡檢測設備。
  • 「小視科技」開源靜默活體檢測算法重磅來襲
    小視科技針對當下人臉識別存在的安全問題,開源了一個靜默活體檢測算法和可適用於安卓平臺的部署源碼。靜默活體檢測算法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nivision-ai/Silent-Face-Anti-Spoofing安卓平臺部署源碼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nivision-ai/Silent-Face-Anti-Spoofing-APK
  • 36氪首發|專注內存安全,實時檢測與防禦高級威脅,「安芯網盾」獲高...
    36氪獲悉,安芯網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芯網盾」)已於日前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和某知名安全公司聯合領投,首輪投資方藍馳創投跟投。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內存保護產品的研發,擴大企業規模和影響力,為更多客戶提供新一代高級威脅解決方案。「安芯網盾」主打產品為安芯神甲智能內存保護系統,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來幫助客戶應對日益增長的安全威脅。這一產品基於實時的程序行為監控、內存操作監控等技術實現在應用程式級別保護內存。
  • 聚焦檢驗檢測自動化,「匯像科技」用人工智慧技術切入空白市場
    例如政府每年對各類病毒、汙染物、有害氣體等指標的上萬個檢測項目;目前中國近五千家生物醫藥企業的各類藥物效果測試;第三方檢測機構分散在各個行業的上萬種檢測項目……36氪近期接觸到的「匯像科技」,就是一家專注檢驗檢測自動化領域的細分賽道小龍頭公司。
  • 燕麥科技:目前發行人的FPC表面缺陷檢測設備,已經向日本旗勝進行小...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燕麥科技提問, 看公司的招股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是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展開,主要用於增強公司在自動化測試設備、智能化視覺檢測設備領域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公司以FPC檢測設備業務為核心,公司是否有意向逐步發展AOI測試設備、FPC產線自動化設備、半導體測試設備等新業務。尤其在國家大力支持半導體晶片的背景下,希望貴公司在半導體測試設備上做出卓越的成績!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深耕FPC行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測試領域,並向上下遊包括晶片級、模組級、整機級產品測試領域發展。
  • 36氪首發|專注第三代半導體功率晶片設計,「天狼芯」獲數千萬人民...
    36氪獲悉,深圳天狼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狼芯」)於近日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青島大有資本領投,創享投資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晶圓採購、產品生產,擴充研發團隊及市場推廣。針對於SiC領域,「天狼芯」目前可提供應用於大功率密度場景,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MOS以及二極體產品,已完成650V/1200V的SiC二極體和1200V的SiC平面式MOS管的研發。未來,將繼續研發1700V-3300V的SiC二極體、650V-1600V的SiC深溝槽式MOS管、和SiC電源模塊產品。目前,「天狼芯」的SiC產品尚未實現大規模量產。
  • 圖麟科技:AI賦能蓋板玻璃瑕疵檢測
    3.高端檢測技術壁壘高,多被國外廠商壟斷  國內市面上的工業檢測設備均是基於傳統算法,對產品的適應性差、誤報率高,而高端工業檢測設備的技術門檻高,開發周期長,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中尺寸蓋板玻璃檢測T2200系列  圖麟科技蓋板玻璃智能檢測方案,以領先的深度學習算法、光學系統、機械設計、大數據等技術,解決工業領域長期依賴人眼對產品外觀瑕疵進行檢測而存在的效率低、誤檢與漏檢率高、檢測結果不穩定、工人視力受損以及產品良率無從保證等痛點問題,其落地實施具有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 騰訊AI Lab兩大算法刷新人臉識別與檢測紀錄,秉承「基礎研究+落地...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12 月 18 日,騰訊 AI Lab 宣布,其研發的人臉算法 Face R-FCN 和 Face CNN 分別在人臉檢測平臺 WIDER FACE 與人臉識別平臺 MegaFace 的多項測評中斬獲冠軍。獲悉這一消息後,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與騰訊 AI Lab 計算機視覺中心總監劉威博士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