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紡織檢測的商業應用價值,「冠圖視覺」用AI賦能檢測行業

2020-09-09 36氪廣東

智能輸出衣服的「身份證」。

文丨楊樂禪 編輯丨江倩君 菠蘿氪

乘搭著人工智慧發展的風口,多種類智能化和數位化的檢測設備與檢測系統逐漸在紡織品成分檢測領域得到應用。紡織品成分作為衣服「身份證」標籤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準確性是對市場和消費者的承諾。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境內(不含港澳臺)檢驗檢測服務業共有相關機構44,007家。

成立於2018年的廣州冠圖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圖視覺」),是一家用人工智慧賦能於紡織品成分檢測行業的科技企業,於2019年11月完成pre-A 輪融資,目前已研發了AI棉麻儀、AI菌落計數儀等6款商用顯微鏡檢測設備。

得益於AI的賦能,部分行業痛點得到了改善。由於傳統紡織檢測行業人力成本較高,特別是顯微鏡檢測需要檢驗人員有很強的鑑別能力和一定的紡織和化學基礎,因此培養熟練工人的周期較長,而且人工效率低、容易產生誤差。另外,紡織品產品在檢測階段易產生有毒氣體,給檢測人員帶來身體危害。

「冠圖視覺」副總經理王軍表示,通過顯微鏡光學成像、AI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三種核心技術,智能顯微鏡改變了「肉眼+大腦」的傳統檢測模式,如今的產品能使效率提高10倍,綜合人工成本減少50%。例如,AI菌落計數儀一次可檢測6個標準培養皿,每個檢測需時4秒,利用簡單的滑鼠操作即可完成菌落統計,並將結果導出成表格,生成報告。

「冠圖視覺」作為智能檢測儀器的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面對第三方檢測機構、大型服裝企業內部檢測實驗室、紡織高校實驗室、外資的檢測機構等終端客戶,提供計算機視覺的整套解決方案:一是在銷售硬體的基礎上,提供AI圖像識別等功能軟體算法,智能輸出衣服的「身份證」;二是針對具有差異性的客戶需求,發展綜合的「一站式」服務,如研發系列產品,解決某一類檢測環節的流程優化、效率提升,同時提供儀器使用培訓、教學應用、維修等售後服務。

王軍表示,紡織品成分檢測的賽道早在2016年已陸續有公司開始進入研發,但檢測行業具有一定的門檻,需要教育用戶和培養行業對新的智能檢測設備的使用習慣。對於產品已經經過兩年的打磨迭代,並已實現技術落地的「冠圖視覺」來說,產品在行業內的應用場景還需要與多方磨合,進一步的完善與優化,才能使其逐漸趨於成熟。

為了擴張商業化的落地場景和提升公司的創造能力,與研究機構合作、拓展商務渠道、招募行業高手,深扎應用場景是關鍵。而「冠圖視覺」則與重慶大學合作,與牛津大學交流、學習人工智慧的前沿技術,充分發揮產學研模式的優勢,」讓高校專注於基礎研發、技術研發,公司則發揮市場敏銳度,檢驗技術是否具備商業化價值,再將其落地,實現技術與市場的無縫對接。」王軍如是說。

目前,「冠圖視覺」已經運用現有技術,在檢測領域橫向拓展了食品菌落檢測。同時,面對紡織品檢測行業中多種多樣亟待開發的檢測項目,「冠圖視覺」仍保持對產品實質落地的把控,除了計劃在紡織品領域將可執行的項目逐個落地,還將用現有的計算機視覺應用平臺進軍「N」個檢測行業,如工業品殘缺檢測和建築安全檢測等。

談及未來計劃的市場版圖,王軍表示,如今的「冠圖視覺」在廣州、上海和重慶均設有辦公室,而未來1-2年主要是作為產品的推廣期,將會加強江浙、福建和華北的市場覆蓋。

相關焦點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原標題: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摘要:基因檢測行業新突破
  • 36氪首發|AI檢測算法應用於LED等半導體產品缺陷檢測,「視睿科技...
    公司創始研發團隊於2016年完成了自主研發的LED缺陷檢測算法,並於同年推出了「AI智檢員」第一代設備。「視睿科技」現已實現第二代LED 「AI智檢員「的量產,並針對半導體行業外觀缺陷檢測推出了晶圓AI智檢員、和PCB AI智檢員等產品。目前,「視睿科技」的AI智檢員產品,在國內(內地、臺系)及韓國等幾十家光電行業晶圓與封測企業完成Demo測試並落地,並開始在產線逐步批量應用。
  • AI戰「疫」:百度開源業界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大災面前,這家科技公司可謂用行動回應了民政部司長陳越良的呼籲:「一個有益的公益軟體比捐 10 個億還管用!」業內首度開源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由兩個功能單元組成,可以分別完成口罩人臉的檢測和口罩人臉的分類。經過測試,口罩人臉檢測部分在準確度上達到了 98%,且口罩人臉分類部分準確率同樣達到了 96.5%,性能上也是屬於業界領先水平。
  • 「智能硬體高峰論壇」虹軟科技:如何以視覺AI賦能行業
    作為智能硬體界的行業盛事,智能硬體高峰論壇它致力於為行業代表、專家學者提供分析行業心得和發展路向的交流平臺。本屆智能硬體高峰論壇主題為「智能商業驅動智慧場景」,聚焦刷臉支付、人臉識別、5G、自助收銀等領域,探討技術為行業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提供計算機視覺先端應用和AI+行業賦能,「睿沿科技」2019實現訂單...
    頭圖來源 | 「睿沿科技」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再次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再度成為熱詞,釋放新的創投機遇。36氪了解到,多家創業公司2020年已經受益於政策紅利,紛紛表示今年的訂單已超年初預期。
  • 發現每一條劃痕,「大魚視覺」讓工業檢測更全面、更簡單
    ,並且通過挖掘數據價值,賦能智能製造。「目前行業中有兩種主流的檢測方式,即人工檢測與設備檢測。人工檢測需要檢測員對產品進行抽樣,並在強光下對樣品進行檢測。與產業接觸越深,張憲明越能直觀感受到製造業的基礎需求。
  • 36氪首發丨拓展機器視覺應用邊界,「深視科技」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的研發,擴充項目團隊,為工業客戶提供更卓越的產品及服務質量,加快推進「深視科技」在行業內AI產品方案複製化應用。為了解決軟板檢測的痛點,「深視科技」打造了一套創新性的成像系統,實現了所有缺陷全覆蓋,結合「深視科技」核心AI視覺檢測技術,解決了缺陷難辨的問題;為了取得更快的檢測速度,深視與英特爾在軟硬體方面進行技術合作,所打造的終端控制器,性能實現數倍提升。
  • 聚焦檢驗檢測自動化,「匯像科技」用人工智慧技術切入空白市場
    例如政府每年對各類病毒、汙染物、有害氣體等指標的上萬個檢測項目;目前中國近五千家生物醫藥企業的各類藥物效果測試;第三方檢測機構分散在各個行業的上萬種檢測項目……36氪近期接觸到的「匯像科技」,就是一家專注檢驗檢測自動化領域的細分賽道小龍頭公司。
  • 幫助病人快速找到致病原,「IDbyDNA」用AI提高宏基因組檢測效率
    核心提示:宏基因組檢測應用廣泛,可以覆蓋人這一生的每次感染,還可以應用在醫藥研發上IDbyDNA的壁壘在於強大的分析平臺、廣泛的檢測範圍、較高的準確度和較成熟的市場渠道賽道未來的發展重點在於數據分析我們在日常看病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醫生是用「排除法」治病的。
  • 一邊賦能,一邊盈利:「科技產業實驗室」27家創企的AI落地生意經
    機器之心報導 作者:聞菲 為促進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讓更多前沿科技為行業賦能,加速產業革新,聯想創投和機器之心共同發起了「科技產業實驗室」,聚焦科技賦能行業,精選優秀科技企業,推動產業精準對接,定期組織系列閉門活動。
  • 打造四大AI平臺:騰訊優圖的視覺AI To B打法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騰訊提出了全新的戰略,而騰訊優圖實驗室在其中正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可以看到,視覺 AI 相關應用業務正在飛速增長,這反映了企業端的人工智慧技術需求正在釋放,」騰訊優圖實驗室副總經理黃飛躍表示。四大 AI 平臺齊亮相在 7 月 10 日的 WAIC 大會上,騰訊提出的「雙引擎 + 雙輪」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新形式再次引來人們的關注。
  • 2020 EDGE Awards 全球創新評選之「年度創新科技應用」揭榜
    「年度科技企業」,是鈦媒體一年一度的T-EDGE Awards所設立眾多獎項之一,T-EDGE Awards已成為一系列具有前沿創新性、行業權威性和敏銳洞察力的全球創新大獎。我們始終關注行業、關注國際前沿企業動向及變化態勢,幫助優秀企業在行業中樹立領軍企業形象。T-EDGE Awards致力於留下每一年最值得記住的名字,見證世界科技歷史。
  • 騰訊AI Lab兩大算法刷新人臉識別與檢測紀錄,秉承「基礎研究+落地...
    WIDER FACE 驗證集結果與測試集結果via mmlab.ie.cuhk.edu.hkFace CNN 在 MegaFace MF2 拿下「大滿貫」「針對 Face CNN,騰訊 AI Lab 在網絡模型結構、損失函數、訓練樣本挖掘上都進行了創新性改進;和同類算法相比,Face CNN 的優勢在於能比較好地適應不同的人臉應用場景,比如常規識別評測
  • 「小視科技」開源靜默活體檢測算法重磅來襲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廣泛應用於金融、安防反恐、教育、社交娛樂、設備、門禁/考勤、交通、智能商業等領域。人臉支付、人臉進站、人臉取件、人臉通行...刷臉的方式,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的智慧體驗。
  • 「SandStar視達」以AI技術賦能傳統零售行業,加速全球化商業落地
    自2016年起,席捲而來的「無人零售」浪潮,引起人工智慧行業人士的駐足觀望。「識別的精準度能達到多少?如何規避盜竊風險?技術上如何做到跟蹤識別?選品如何取捨」等等疑問都迎面撲向了專注於零售的AI科技公司。隨著無人零售話題的逐漸升溫,一家以AI技術賦能零售業的人工智慧公司SandStar視達於2016年10月應運而生。
  • 2020「水下目標檢測算法賽」賽題解析——聲學圖像
    為了解決該類問題,將光學技術、聲學技術和 AI 算法更好的融入到海洋產業中,近期,一場由國家自然基金委、鵬城實驗室和湛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線上比賽「水下目標檢測算法賽」拉開了帷幕。聲學圖像在水下目標檢測中探程遠、實用性強,針對「聲學圖像目標檢測」賽項,鵬城實驗室專門開設了 2 期在線直播課程,先後請到上海達華測繪有限公司專家李太春老師和河海大學、水下信息感知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霍冠英老師,為參賽者和算法愛好人士提供深入淺出的專業講座。
  • AI視覺在包裝行業中的全方位應用
    為解決工業生產中的視覺難題,北京矩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矩視智能工業AI視覺雲平臺(nb-ai.com)可對食品包裝的缺陷、文字、位置等信息進行學習並識別。區別於傳統視覺算法,優化後的算法可有效解決圖像採集過程中出現的高反光、高亮度等問題,識別速度快、準確率高、通用性強,可以解決食品生產包裝過程中的各種視覺難題。
  • AI+大數據賦能體育培訓,「羽戈科技」研發動作糾正機器人
    圖 | pexels 在教育行業中,素質教育仍是最熱的賽道,佔2019年全年教育行業融資37%,遠超第二名K12賽道。2019年,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素質教育課程主要有少兒英語教育、體育教育、STEM教育、大語文教育、綜合素養教育、營地遊學以及早幼教相關課程。
  • 獨家首發|「深視創新」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用AI技術賦能瑕疵檢測
    旗下主要產品為「工業AI視覺套件」,用來替代傳統方案,檢測工業產品表面缺陷,大幅提升檢測流程的智能化水平與效率。目前,該套件主要應用行業有機械製造、醫療醫藥、食品及磁性材料等領域。GalileoX產品在替代人工檢測層面上,深視創新「工業AI視覺套件」大幅提升了檢測速度,提高了檢測準確率,能精確識別工業產品的複雜瑕疵。
  • 「專家分享」《騰訊雲AI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騰訊雲珠海技術總監胡楠楠帶來了《騰訊雲AI在智慧城市的應用》的分享,介紹了騰訊雲的多種落地應用場景和具體架等內容。(以下發言內容為秘書處根據現場分享自行整理,如有不足之處請行業專家指導糾正)感謝各位領導、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騰訊政企雲的胡楠楠。我今天將從騰訊雲以及產業的視角介紹騰訊雲AI如何在各行各業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