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電路接地和供電的實用方法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將從功率傳輸的角度來闡述如何優化複雜電路,以便能夠改善信號完整性,使各個功能模塊正確接地來實現最終的系統設計。這裡將重點放在理解電路的需求和預先規劃最終的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753.htm

隨著電子產品尺寸變得越來越緊湊、功能越來越強大、用途更加廣泛,最終的系統級要求,以及移動和固定設備的複雜性也變得日益突出。這種複雜性來源於要求在模擬和數字電路之間實現無線和有線的互連,需要系統工程師使用多個電源軌和混合電路設計。具有模擬和數位訊號的電路一般傾向於設置幾個接地參考,這樣經常導致電路雜亂無章,設計目的無法實現,表面上看上去很可靠的方案卻最終成為故障之源。

為了打牢複雜電路系統堅實的工程化基礎,必須要使電源和接地解決方案主動地去按照工程化要求實施來優化性能和散熱問題,同時減少EMI輻射和信號的噪聲幹擾。本文將從功率傳輸的角度來闡述如何優化複雜電路,以便能夠改善信號完整性,使各個功能模塊正確接地來實現最終的系統設計。這裡將重點放在理解電路的需求和預先規劃最終的系統,因為這兩個步驟的結果是有效地把圖紙轉變為最終的印刷電路板。在設計階段花一些時間從電流路徑和噪聲敏感性的角度來考慮一個複雜系統的每個功能模塊,然後根據電流總是在一個循環迴路中流動的簡單公理來設置這些模塊及供電電路,這樣當今系統工程師所面對的複雜電路就可以分解為許多可管理的部分,以便實現最終的可靠設計。

簡單電路的電源和接地分析

為了證明該理論,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電路並考慮所示的連接。該基本電路包括三個要素,一個低壓差(LDO)線性調節器,一個微處理USB數據線接到音頻驅動器,和一個揚聲器,所有這些都由一個連接到某個計算主機的USB插頭供電。在本例中,USB到音頻驅動器必須用3.3V供電。由於揚聲器採用音頻驅動器的輸出供電,所以音頻輸入驅動器需要+3.3V LDO,其由USB連接器供電(+5V),這似乎可以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即可將它們放置在圖1(a)原理圖所示的位置。

但是,在這種框架下,驅動揚聲器工作的電流在返回到電流源驅動器時會產生一個電壓反彈,該電壓反彈會反過來作用於LDO並最終影響到USB連接器。在本例中,把USB數據轉換為音樂的基準電壓會以音樂播放的速率反彈。由於揚聲器電感所產生的相移會增大誤差,這將和由於電流提升產生的高音量混合在一起。電壓反彈也將導致紋波出現,這將降低揚聲器發出的音質。

有兩種方法可儘量減少紋波電流的影響。一是通過在非常接近USB到音頻IC處增加一個電容(C1),使其接在VLDO節點到GND引腳之間,這樣一來該電容器被置於這些節點的中心位置。減少紋波應該針對所感興趣的頻率,在本例中的情況下,為可聽範圍20kHz。可以通過電容電流等式(1)來選取電容值以便儘量降低LDO的紋波電流,直至幹擾完全去除。

這將減少到達DC的紋波,之後電流只引起電壓降,並且不會隨時間而變化很多(上面等式中的Δt應該被視為可聽頻率12~14kHz的平均值)。通過在各IC之間使用較寬的電源和GND連接來限制由歐姆定律所得到的電壓降值(電流與電阻的乘積),可控制誤差的大小。

圖1:一個簡單的電路表明電源電路會引起反彈,而且會返回電源。

GND和電源線的寬度應當根據可接受的損耗來確定。對於典型的1盎司銅印刷電路板,其電阻可以估算大約為每平方0.5mΩ。由於此問題不能總是通過添加電容去緩解,而應該採用Figure 1(b)中的方案來從根本上解決。LDO是放在音頻驅動IC的上方,可以使立體聲電流迴路避免了敏感的音頻驅動GND,這樣產生的GND電壓反彈不會影響音頻驅動,只有小的紋波幹擾出現。

複雜電路的電源和接地優化策略

在上面的應用案例中,只有兩個電流迴路。現在,我們換一個更複雜的例子。下面考慮的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平板電腦系統。在本例中,平板電腦包括背光、觸屏、攝像頭、充電系統(USB和無線)、藍牙、WiFi、音頻輸出(揚聲器,耳機)、以及用於存儲數據的存儲器。當然,這些應用的大部分都需要不同電壓的電源軌以便更好地工作。

如圖2所示,該系統具有五個電源軌和兩種給電池充電的方法,這意味著至少會有五個電流迴路。但相比直流電源,以及相關的各條電流路徑,實際應用中有更多需要考慮的方面。電路中有多個開關穩壓器,廣播和接收天線系統,所有這些都需要使用微處理器來協調和控制。展示的與電源和它們供電的模塊相關聯的電源路徑和GND路徑,有助於將電源和負載電流評估進行匯總,從而實現以下目的:


相關焦點

  • PCB射頻電路電源和接地的設計方法解析
    射頻(RF)電路的電路板布局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考慮到實際設計中PLL雜散信號對於電源耦合、接地和濾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 如何理解電路圖中電源和接地
    那麼以上兩大類電路如果要正常工作必須要形成各自的迴路,也就是說要有各自的VCC(電源)部分和GND(接地)部分。下面我就針對以上兩大類電路來簡單說說電源和接地的問題。      先說強電電路上的電源和接地問題,在強電電路中其電源一般用火線L(相線)表示,而地線相對比較複雜些,它可分為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兩種,工作接地是為了使電路能正常工作
  • 詳細介紹三種常用接地方法
    眾所周知,良好的EMC設計離不開優秀的接地,本文詳細介紹三種常用接地方法。       四、常見三種接地方法 1、單點接地 單點接地,顧名思義,就是把電路中所有迴路都接到一個單一的,相同的參考電位點上。   單點接地可以分為「串聯接地」和「並聯接地」兩種方式。串聯單點接地的方式簡單,但是存在共同地線的原因,導致存在公共地線阻抗,如果此時串聯在一起的是功率相差很大的電路,那麼互相干擾就非常嚴重。
  •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選線裝置原理及發展
    小電流接地系統的優點在於,發生單相接地時當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電流的數值往往較負荷電流小的多,故障相電壓降為零,非故障相電壓升高為相電壓的√3倍,但三相之間的線電壓仍然保持對稱,對供電負荷沒有影響,因此規程允許繼續運行1~2h。多數情況下故障能夠自動消失並恢復絕緣,極大地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 三相電供電電路解析及改善方案
    在電力系統中由於電源設計不合理導致的設備故障時有發生,所以對供電電路的可靠性、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供電電路多採用工頻變壓器加後級降壓電路來實現。
  • PLC接地的方法
    接地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安全和防止幹擾,給PLC接地的目的主要是抑制附加在電源及輸入、輸出端的幹擾,所以說正確的接地系統是PLC控制系統抗電磁幹擾的重要措施之一
  • 詳述電路中VCC、VDD、VEE和VSS的區別
    3、對於數字電路來說,VCC是電路的供電電壓,VDD是晶片的工作電壓(通常Vcc>Vdd),VSS是接地點。 4、在場效應管(或COMS器件)中,VDD為漏極,VSS為源極,VDD和VSS指的是元件引腳,而不表示供電電壓。
  • 電氣設計 常見的供電系統模式和常用設備電路符號及導線標註方法
    電力供電系統一般有5種供電模式,常用的有:IT系統,TT系統,TN系統,其中TN系統又可以分為TN-C,TN-S,TN-C-S,對於剛入門學習電氣設計而言,這是極其容易弄混亂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常見的供電系統的模式和常用的設備電路符號。
  • 三種IGBT驅動電路和保護方法詳解
    M57959L/M57962L厚膜驅動電路  M57959L/M57962L厚膜驅動電路採用雙電源(+15V,- 10V)供電,輸出負偏壓為-10V,輸入輸出電平與TTL電平兼容,配有短 路/過載保護和 封閉性短路保護功能,同時具有延時保護特性。
  • OTG供電電路的設計分析
    上圖是OTG電路。現在我們分兩種情況來分析一下OTG一的供電路。
  • PCB設計的接地問題總結
    但這兩部分不可能完全隔離開,數字部分和模擬部分之間是有連接的所以,在供電時至少地應該是在一起的,所以AGND和DGND之間要用0歐姆的電阻或磁珠或電感連接起來,這樣的一點連接就能夠減小幹擾。同樣,如果兩部分的供電電源相同也應該採用這樣的接法。 在電子系統設計中,為了少走彎路和節省時間,應充分考慮並滿足抗幹擾性的要求,避免在設計完成後再去進行抗幹擾的補救措施。
  • 什麼是三相供電、三相三線制供電、三相四線制供電?
    三相交流電有很多優越性,比如使用三相交流電的電動機、發電機節能節材、維護方便,在三相電路中,從電源三個線圈的端頭引出三根導線供電,這種供電方式叫三相三線制供電。在星形連接的電路中,除從電源三個線圈的端頭引出三根導線外,還從中性點引出一根導線,這種四根導線供電的方式,稱為三相四線制供電。發電機的轉子是三組互成120度的線圈組成。
  • 接地電阻測試儀使用方法
    接地分三種保護接地: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混凝土、電桿等,由於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危及人身安全而設的接地。1Ω以下防靜電接地:防止靜電危險影響而將易燃油、天然氣貯藏罐和管道、電子設備等的接地。
  • 防爆配電箱中性點接地方式的比較
    ,故在電壓互感器發熱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允許帶故障連續供電兩小時,為排除故障贏得了時間,相對地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3、這種接地方式不需任何附加設備,投資省,只要裝設絕緣監察裝置,以便發現單相接地故障後能迅速處理,避免單相故障長期存在發展為相間短路或多點接地事故; 缺點: 1、由於中性點不接地方式中性點對地是絕緣的
  • 工程師入門:電子電路設計基礎知識
    方案選擇:根據掌握的知識和資料,針對設計提出的任務、要求和條件,設計合理、可靠、經濟、可行的設計框架,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3. 根據設計框架進行電路單元設計、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具體設計時可以模仿成熟的電路進行改進和創新,注意信號之間的關係和限制,接著根據電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進行參數的估計與計算。
  • 電子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全面解析
    調試前不加電源的檢查  對照電路圖和實際線路檢查連線是否正確,包括錯接、少接、多接等;用萬用表電阻檔檢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腳之間有無短路,連接處有無接觸不良,二極體、三極體、集成電路和電解電容的極性是否正確;電源供電包括極性、信號源連線是否正確;電源端對地是否存在短路(用萬用表測量電阻)。  若電路經過上述檢查,確認無誤後,可轉入靜態檢測與調試。
  • 筆記本晶片級維修教程之隔離保護電路維修方法
    昨天我們講了隔離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與流程,今天我們來看看維修方法.一.如何快速找到公共點(即公共點特點)1.公共點與所有PWM電路上管D極相連2.公共點電壓等於適配器輸入電壓(90%),公點電壓三種情況:19V 10V-12V 6V-8V(type_C)3.公共點電壓給系統供電晶片供電二.隔離保護電路故障現象及維修方法:1.待機電流5A
  • 關於接地的規範你了解多少?混合接地等接地四種方式注意事項解析
    單點接地注意事項: (1)在大功率和小功率電路混合的系統中,切忌使用,因為大功率電路中的地線電流會影響小功率電路的正常工作。 (2)最敏感的電路要放在A點,這點電位是最穩定的。解決單點接地缺點的方法是並聯單點接地。但是,並聯單點接地需要較多的導線,實踐中可以採用串聯、並聯混合接地。 2.串聯單點、並聯單點混合接地
  • 重複接地-工作接地-保護接地的區別
    因此零線重複接地在供電網絡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而這一作用卻往往被人們忽視了。 什麼叫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就是變壓器處中性點接地,保護接地是設備金屬外殼經接地線接到接地體上,保護接零就是金屬外殼接保護零線,重複接地就是保護零線(就是由中性點引出的接到金屬外殼零線)隔一段距離接地。在TN-C系統和TN-C-S系統中,為使電路或設備達到運行的要求的接地,如變壓器中性點接地。該接地稱為工作接地或配電系統接地。
  • 國網天津城西供電公司:聚焦實用實效,開展「小微創新」
    12月8日,國網天津城西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自主研製的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的供電電源裝置成功應用,解決了原有故障指示器每隔一兩年就要換電池的問題,為分公司落地「新雙八舉措」邁進堅實的一步。  今年以來,城西公司在分析自身科技創新優劣勢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實用化創新」工作,對一些成熟度較高的成果包括「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的供電電源裝置」在內的「小微創新」進行孵化,該成品已加工並在湖1803和XK1961兩個站點安裝應用,同時積極與公司上級部門對接,藉助公司科技創新成果推介會,推廣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