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控大陸破壞自由秩序,美學者叫囂:是時候讓臺灣擁有核武器了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學者麥可·魯賓5月31日叫囂,有鑑於中國大陸粉碎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應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麥可·魯賓撰寫「為什麼臺灣需要核武」一文並投書美媒《國家利益》,聲稱中國大陸無視《中英合聲明》對香港出手,無疑正在走向戰爭的道路上。
-
兩岸時評丨美學者叫囂:是時候讓臺灣擁有核武器了
美國學者的妄言所以最近一位美國學者魯濱聲稱應該讓民進黨當局擁有核武器,他的這番言論引起了非常大的譁然,在他看來,我們對民進黨當局承諾的不放棄使用武力。就是對臺灣的一種"挑釁",而大陸採取的多種行為,只會使得兩岸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臺灣也很有可能被大陸所"吞併",所以在這個情況,必須扶植民進黨當局擁有核武器,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讓民進黨當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
讓臺灣擁有核武器?美國似乎忘了,當年是誰竊取臺灣的核能機密
據海峽導報消息,「基於中國大陸粉碎了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了。」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學者麥可·魯賓投書媒體道。關於臺灣與核武器的報導,海峽兩岸已是見怪不怪,此類問題上可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核專家「叛逃」事件。
-
美國學者叫囂臺灣應該擁有核武器?張彬:當年臺灣差點造出來了
編輯:澄月核武器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目前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僅有聯合國的「五常」,而為了與大國抗衡,個別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惜代價地研製核武器。但使用核武器必定將帶來人類的浩劫,也因此,世界各國籤訂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近日,美學者麥可魯賓卻公然對當前的「核秩序」提出挑戰,聲稱要讓臺灣擁有核武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火上澆油」「親美反中」的民進黨多次與美國勾連合流,不斷煽動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敵意,在「臺獨」之路上狂飆,毫無原則地挑戰著大陸的底線。
-
臺灣曾秘密研發核武器:差兩年,臺灣就造出原子彈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學者麥可·魯賓前天投書媒體叫囂,鑑於中國大陸粉碎自二戰以來的自由秩序,現在是時候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了。上世紀60年代以後,臺灣曾秘密研發過核武器,不過伴隨著核能科學家張憲義的「叛逃」美國,在山姆大叔的極力施壓下,臺當局「核武計劃」最終胎死腹中。
-
臺灣經濟學者研究核武器戰術?唯恐不亂的「磚家」可別鬧了
昨天,臺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對於兩岸可能發生的戰爭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最新觀點,說「臺灣不宜使用戰術核武器」。他還煞有介事地分析,如果兩岸把核武器丟來丟去,「對岸可以遷都到內陸省份,臺灣縱深比較淺,就不行了」,所以就算臺灣有戰術核武器也「不宜使用」。
-
美國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為什麼沒有統一全球?
在美國成功研製核武器的4年後,蘇聯緊隨其後,在1949年成功試爆原子彈,成為了全球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從目前全球格局來說,誰擁有了核武器,就意味著擁有了國際話語權,這也是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石所在。美國在擁有核武器後,意味著美國擁有了統一全球的能力,但是這個時候的美國卻一反常態,選擇了和平發展。
-
巴基斯坦是如何擁有核武器的?五大佬為何默許?
真正有意思的是,兩國的核試驗只隔了兩周,核武器的研製,可是需要很多年的技術積累的,巴基斯坦在印度核爆後2周就核爆,這不能不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印度研究核武器,其實早在獨立之初就開始了,而當時作為人口大國的印度競相得到美蘇的「喜愛」,他們都先後提供了一些民用的核技術給印度,用以拉攏印度。
-
自由戀愛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可更好適應環境
原標題:自由戀愛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可更好適應環境圖自臺灣《旺報》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長期關心外籍配偶生活的「臺南市基督教疼厝邊全人發展關顧協會」執行長卓峰秀表示,近年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幾乎都是婚前就與老公在大陸戀愛、結婚,之後才赴臺定居,有了心理準備,適應狀況明顯比東南亞的外籍配偶佳。
-
臺灣可能具有核能力!
金翼 繼郝伯村在其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披露「臺灣1986年就已經擁有生產核子武器的能力」之後,又有多家媒體報導了臺灣發展核武器的情況。這些報導稱,1964年中國大陸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後,臺灣受到「刺激」,自此開始發展核力量。
-
胡錫進:淘寶臺灣關閉說明大陸和臺灣經濟自由程度正發生逆轉
環球網10月15日上午報導稱,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
蘇起:「臺灣防衛法」透露美能力不足,臺灣存亡看「大陸打不打」
近日,臺安全會議前秘書長蘇起做了全面分析,認為「既成事實」一詞在草案中出現頻率很高,傳遞了關於臺灣安全的新訊息。草案背後透露出美國幹涉臺灣問題能力不足「既成事實」一詞在該草案中被定義為「大陸在美國有效反應前已奪取臺灣,並讓美國覺得翻轉此局勢太難或成本太高而選擇不介入。」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漢文化大陸秩序大陸帝國與文明類型(上)
因為我指的是區域性大陸強國,英國不是。可是自地理大發現之後,海洋成了新世界,與陸地爭霸的秩序和原則不同,海洋爭霸開始重新定義全球的藍圖,今天我們知道海上爭霸是要塑造全球秩序的主線,主要是自由貿易與殖民統治,而陸地爭霸則是塑造區域秩序的主線,主要是集體協作與強權統治。這兩種霸權不只是地緣不同,更是在其生存原則上內蘊著深刻的差別。
-
臺媒:北京清華大學一校預算超過臺灣100多所高校總預算
這次次新冠疫情發燒後,世人驚覺,原來中國大陸已悄然卡位了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職務,主導全球產、學、研的風向,其中,科技領域亦是如此。大陸為了實現半導體自主的目標,以理工類大學龍頭北京清華大學為例,去年全校預算就高達1364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針對科學技術、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科技重大項目等預算合計超過新臺幣53.75億,在學術圈發揮重大影響力外,更聯合港澳地區大學,積極搶進國際學會爭取重要職務,全力助攻大陸學者在國際學術圈上位。
-
臺媒:中國大陸模式崛起與臺灣「民主傲慢」
《中國時報》1日社論表示,長期以來西方世界只看到大陸的發展成就,但並不認同大陸的發展方式,近年來隨著西方國家不斷陷入治理危機,全球化趨勢也接連受到「黑天鵝」事件衝擊而逆轉,西方國家開始探討大陸的發展理念乃至發展模式。對臺灣來說,也同樣身處變局。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巴基斯坦經濟實力並不強,為何能有核武器?
但是,這不影響各國對它的追逐,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核武器的研製上投入更多的心血,希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核武器。但如果核武器這麼容易就能研製成功,那麼它在世界上就不再具有神秘色彩。目前世界上,仍然只有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而這些國家的實力往往都是非常強硬的。不過有一個國家是例外,這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
-
擁有F16V戰機後,臺灣就不怕大陸了?
島內的綠媒也對這件事大書特書,他們認為F16V的到來,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臺灣軍方的戰鬥力,擁有F16V戰機後,臺灣就不怕大陸了。但也有專家認為,F16V的到來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臺灣的劣勢。
-
1958年炮擊金門:美國欲讓廈門變成第二個廣島,曾計劃投放核武器
不過,國民黨軍對大陸的偵察襲擾未完全停止,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臺灣問題上又陷入僵局。因此,毛澤東決定尋機對國民黨軍採取軍事打擊,並以靠近大陸的金門島為目標。當時在面積僅120平方公裡的大小金門島上有駐軍8.5萬人,佔臺灣國民黨軍總數的六分之一左右,是其主要的「反攻基地」。炮擊金門的直接起因,是1958年7月的美、英出兵中東幹涉他國內政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