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查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殺

2020-12-27 哈爾濱新聞網

為切實保障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進一步規範其生產經營行為,近日,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對哈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進行了食品安全工作檢查。重點檢查小作坊索證索票記錄規範及進口食品外包裝是否按要求進行消殺等。

日前,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組先後來到平房區哈爾濱鴨湘十裡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博能心連心良知食品有限公司,結合目前冷庫、進口冷鏈食品摸排工作的開展,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加工小作坊檢查。此次,重點檢查了小作坊的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布局情況,是否履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記錄是否規範,尤其重點關注所用冷鏈食品原料的來源,是否有進口冷鏈食品原料,進口食品外包裝是否按要求進行消殺工作。

同時,檢查組針對設施設備布局情況、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食品原料存放情況進行了現場指導,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原料外包裝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消殺,必須向上家索取該批次進口產品的海關查驗通關手續、出入境檢驗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等材料。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進口冷鏈食品防疫消殺?上海這麼做!
    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介紹了進一步防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輸入風險相關情況。本市按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人物同防、閉環管理的要求,對上海口岸入關,在本市倉儲、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的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除海關檢測和消殺直接放行之外,統一進入「第一存放點」進行外包裝消殺和核酸檢測,實行全鏈條管控。
  • 記者直擊:上海進口冷鏈食品「查驗鏈」
    萬分之零點四八,這是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全國進口冷鏈食品以及外包裝抽檢監測新冠病毒核酸的陽性率,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這個外人看起來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數據,卻足以使進口冷鏈食品整個產業鏈都緊張起來。
  • 又有進口凍帶魚外包裝呈陽性!冷鏈食品還能吃麼?專家解讀!
    無錫 進口「凍帶魚」外包裝陽性12月16日,無錫市梁溪區聚盛食品商行(梁溪區通沙路88號無錫天鵬食品城內A75、76)一批庫存緬甸進口「凍帶魚」(生產批號20202)在常規檢測中發現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市、區相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對涉事單位開展全面調查。
  • 山東集中監管專倉累計入庫進口冷鏈食品6240.39噸 全部完成消殺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1日訊 (記者 葛婷婷) 12月11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從2020年11月22日起,山東在全省啟動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建設運營,對進入山東境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全面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經消毒確保沒問題後再出倉
  • 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屢屢查出新冠病毒!如何把關?記者全追蹤→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進入冬季以來,我國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很多消費者談「冷」色變,那麼冷鏈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如何對進口的冷鏈食品嚴格把關,又應該對冷鏈食品進行什麼樣的檢測檢疫呢?
  • 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試運營——冷鏈安全 我來把關
    ,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消毒液噴在外包裝上結成細密的水珠,每一件貨品都要消殺後才能入倉……12月1日,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迎來首批待檢產品。進入11月,冷鏈突然變成了熱詞。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消息不斷傳來,涉及的冷鏈食品包括凍魚、凍蝦、凍牛肉、凍豬肉等。進口冷鏈如何再添一道安全防線?
  • 武漢進口冷鏈食品監督檢查現場 「重點部位每天消殺3次」
    她說,「我們已有的2萬件庫存進口肉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1月27日,派駐市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進口冷鏈食品監督工作專班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暗訪綠色田園萬噸冷庫,現場監督檢查時,代雅菁拿出進、銷臺帳,上面詳細記錄著進口冷鏈食品的名稱、產地、數量、進口商信息、流向、聯繫人及聯繫電話,她一一向紀檢監察組介紹。
  • 進口冷鏈食品一律先暫存
    昨天(12月3日),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告知書,規定從2020年12月3日起,進入榆林市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先行至榆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總倉暫存。經外包裝消殺和核酸檢測合格,並取得《榆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總倉出倉證明》方可出倉。
  • 我國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核酸檢測 _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目前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新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新冠病毒跨境傳播的載體。我國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全國抽檢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上。
  • 冷鏈安全,這樣把關!探訪煙臺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水母網12月1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於忠波 )進口冷鏈食品問題頻出,如何再添一道安全防線?昨日上午,煙臺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首日開倉。記者探訪專倉了解到,專倉開倉首日就迎來了第一批進口冷鏈產品。
  • 昭通發布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公告
    一、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根據《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市場組關於印發昭通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管理規定的通知》要求,凡進入昭通市儲存、銷售、加工的進口冷鏈食品(已持有雲南省內集中監管倉區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殺合格證明及出庫證明的冷鏈食品除外),必須進入昭通市設立的集中監管倉區,並由市疾控中心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和消毒機構分別進行採樣核酸檢測
  • 福建雲霄一企業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
    中新網漳州12月26日電 據福建省漳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12月24日,漳州市雲霄縣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主動排查監測工作中,發現轄區一家生產企業凍庫貯存的25噸凍飛魚卵(來自印尼)的外包裝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陽性(12月25日凌晨,經漳州市疾控中心覆核為陽性)。
  • 進口冷凍生鮮如何安全溯源?廣東進口冷鏈食品隨附追溯碼來了!
    每一箱進口冷鏈食品都要經過六面消殺。『隨附追溯碼』不可能被複製,也不可能被貼在未經過消殺的冷凍食品上,『碼』上信息都是後臺數據的呈現。消費者掃碼後,可核對碼上的產品信息及經營者名稱是否相符,發現不相符的,請撥打12345向監管部門舉報。」林淑英表示,希望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主動向商家索取「隨附追溯碼」,積極參與監督,從消費端推動商家積極使用「冷庫通」,形成共治共享的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格局。
  • 回應| 進口冷鏈食品,天津人能不能放心吃?
    進入天津的進口冷鏈食品,如何保證安全?目前在源頭管控方面,進口冷鏈食品的防控手段主要有兩項,一是外包裝消毒,二是核酸檢測。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關以後,首先由海關進行相關手續審查和檢驗檢疫,同時對於貨品外包裝進行消毒。
  • 青島嚴查進口冷鏈食品不合規入倉等8種行為
    進口冷鏈食品已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點。日前,青島市市場監管局下發通知,決定在全市開展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貯存環節疫情防控專項檢查,不按規定入倉、報備、入庫、出庫、追溯、亮碼銷售等8種行為被列為檢查重點,守住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關鍵環節。
  • 南京攔截一批新冠陽性進口冷鏈食品,天津一比目魚外包裝樣本陽性...
    南京攔截一批新冠陽性進口冷鏈食品11月10日,南京市疾控中心按照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即到即檢」的要求,對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中從上海洋山港入關的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有樣本結果呈陽性。
  • 虹口區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科普宣傳
    近期頻頻爆出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事件使民眾談「冷」色變,引發大家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性的關注。兩節將至,又到了食品消費的高峰期,那麼進口冷鏈食品真的安全嗎?還能購買嗎?帶著這些疑問,虹口區社區居民跟隨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一起來到某超市實地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防疫管理措施,並體驗了一堂「如何在消費進口冷鏈食品過程中做好自我防範」的現場演示課。在冷藏食品陳列區域,執法人員指著一包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製品,要求商家出示「三證」,即入境貨物檢疫證明、外包裝消毒證明以及核酸檢測報告。
  • 隴川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倉迎來首批貨物
    隴川縣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近日正式啟用 首批入倉的是來自 昆明市明品福 雲南東協國際冷鏈物流中心 監管倉區的貨物
  • 東臺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我市的風險,我市用15天時間,在鹽城率先建成佔地10畝、儲量300多噸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並於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迎來首單入倉進口冷鏈食品。
  • 廈門思明嚴查餐飲業進口冷鏈食品 立案查處違規餐飲店
    摘要:廈門思明區蓮前市場監管所嚴查餐飲業進口冷鏈食品質量安全,督促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的「三證」制度,做好索票索證、進貨查驗等工作,消除疫情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