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

2021-01-08 澎湃新聞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

法釋〔2020〕1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就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有關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條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有規定,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更有利於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更有利於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更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除外。

第三條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沒有規定而民法典有規定的,可以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明顯減損當事人合法權益、增加當事人法定義務或者背離當事人合理預期的除外。

第四條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僅有原則性規定而民法典有具體規定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可以依據民法典具體規定進行裁判說理。

第五條民法典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二、溯及適用的具體規定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施行前,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

第七條 民法典施行前,當事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或者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適用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條和第四百二十八條的規定。

第八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合同無效而適用民法典的規定合同有效的,適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

第九條 民法典施行前訂立的合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涉及格式條款效力認定的,適用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的規定。

第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而直接以提起訴訟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十一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對方可以請求履行,但是有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係的,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十二條 民法典施行前訂立的保理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三編第十六章的規定。

第十三條 民法典施行前,繼承人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和第五項規定行為之一,對該繼承人是否喪失繼承權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受遺贈人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之一,對受遺贈人是否喪失受遺贈權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和第三款的規定。

第十四條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死亡,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其兄弟姐妹的子女請求代位繼承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但是遺產已經在民法典施行前處理完畢的除外。

第十五條 民法典施行前,遺囑人以列印方式立的遺囑,當事人對該遺囑效力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但是遺產已經在民法典施行前處理完畢的除外。

第十六條 民法典施行前,受害人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受到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

第十七條 民法典施行前,受害人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措施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的規定。

第十八條 民法典施行前,因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

第十九條 民法典施行前,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

三、銜接適用的具體規定

第二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該合同的履行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因民法典施行後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三編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民法典施行前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租賃期限在民法典施行後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條 民法典施行前,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五款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證遺囑,民法典施行後又立有新遺囑,其死亡後,因該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侵權行為發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是損害後果出現在民法典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沒有規定且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對方當事人也未催告的,解除權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自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該解除權消滅;解除權人在民法典施行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的,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條第二款關於解除權行使期限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以民法典施行前受脅迫結婚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婚姻的,撤銷權的行使期限適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保證合同,當事人對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至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滿二年,當事人主張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當事人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至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滿六個月,當事人主張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四、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一審、二審案件適用本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秘書一處

2020年12月29日印發

來源:法務之家

公開公正 • 廉潔高效

濟南鐵路運輸法院

微信號 : jntlfy

新浪微博:@濟鐵法院

原標題:《【關注】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轉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轉需
    2021年民法典的元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1.請問,《民法典》公布後是不是就直接生效,可以適用了啊?A:不能哦,小夥伴們要區分開新法的公布時間和施行時間的不同效力。首先,法律在未經公布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施行,更不可能生效的。
  • 關於《民法典》時間效力的5個問答
    在學習過程當中,小夥伴們就《民法典》的頒布適用問題提出了相關疑問,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了解一下。1Q:請問,《民法典》公布後是不是就直接生效,可以適用了啊?A:不能哦,小夥伴們要區分開新法的公布時間和施行時間的不同效力。首先,法律在未經公布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施行,更不可能生效的。
  • 法語釋義|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A:不能哦,小夥伴們要區分開新法的公布時間和施行時間的不同效力。首先,法律在未經公布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施行,更不可能生效的。具體到《民法典》而言,是在5月28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而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民法典》的施行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 玄玉寶:《民法典》時間效力初探|至正 論法
    本期主筆:玄玉寶申監庭副庭長中國政法大學全日製法學碩士本院青年審判業務帶頭人《民法典》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於2020年5月28日予以公布,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些佔據法典主體部分的「守成性」規則從原有的民事單行法整合轉移到《民法典》中,其間只發生了「空間位置」上的「物理變化」,法律條文所蘊含的行為模式、權利義務責任等「化學成分」均保留原狀。針對這部分內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關於「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及前述九部法律同時廢止的規定,在時間效力上只具有形式意義,相關法律規則的實際運行能夠在新舊法之間實現自動切換、無縫銜接。
  • 玄玉寶:《民法典》時間效力初探
    本期主筆:玄玉寶 申監庭副庭長 中國政法大學全日製法學碩士 本院青年審判業務帶頭人 《民法典》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於2020年5月28日予以公布,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一張圖詳解《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規定
    編者按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司法解釋》),該規定共四章,二十八條,在遵循《立法法》第九十三條,並結合司法審判實踐需要的基礎上,確立了以法不溯及既往為原則
  •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繼承編的司法解釋(一)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發布後,原九部單行法規的司法解釋應同時失效
    2020 年 5 月 2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 2020 年 5 月 28 日正式通過,並將於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發布在全國人民喜大普奔慶祝《民法典》誕生的同時,各種問題也伴隨著《民法典》的誕生而接踵而來,比如,《民法典》生效時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那麼被廢止的九部法律的司法解釋效力將進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 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 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清理結果具體包括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第二種情況是,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明年1月1日施行;第三種情況是,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明年1月1日失效。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專門增加「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由,配合修訂後的未保法施行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首批7件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宣布廢止116件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
  •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今年1月1日施行;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今年1月1日失效。同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司法解釋:包括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其餘5件司法解釋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 王利明:一部及時配合《民法典》實施的重要司法解釋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一部及時配合《民法典》實施的重要司法解釋——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 最高法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7件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包括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以及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的司法解釋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相關情況,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副院長楊萬明、賀小榮,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1月1日施行,一大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也於同日施行。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這需要先釐清何為司法解釋。法律解釋是對法律規定的含義作出的說明和闡述。司法解釋是法律解釋的一種。在中國,有權作出司法解釋的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是「兩高」,即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 民法典微課堂丨民法典只能管2021年以後的事情嗎?看看最高法院司法...
    我國的第一部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經在今年1月1日起施行啦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就對民法典的溯及力進行了明確規定,在以下四種情形下,民法典具有溯及力:一、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該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
  • 學習筆記之《民間借貸司法解釋》(2021年1月1日施行)
    民間借貸利息計息最新規則個人總結(2021年1月1日施行)二十七、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1.將引言部分修改為:「為正確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 清理司法解釋 鋪平民法典施行之路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的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最高法院:民法典施行後,能否溯及既往、新舊法如何銜接適用(有爭議...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根據《民法典》第1260條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聚焦| 最高法全面清理591件+首批7件司法解釋發布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這7件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