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 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

2021-01-03 澎湃新聞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門成立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和實施準備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依法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權利保護理念融入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堅持確保統一正確適用民法典,對標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法律規定,全面清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重點開展了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實踐急需的司法解釋修改制定工作。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孫若豐 攝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賀榮說,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立法機關有力指導、各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各級法院全力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廣泛徵求了社會公眾意見,審判委員會多次討論,如期完成了各項重點任務,取得了重要工作成果: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開展了全國法院的全員學習培訓和普法宣傳。下面,我著重通報一下司法解釋全面清理工作和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制定情況。

一,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的整體情況

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清理結果具體包括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第二種情況是,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明年1月1日施行;第三種情況是,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明年1月1日失效。

後面兩種修改制定和廢止的情況,這次發布會上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審議通過的廢止決定和修改決定的形式統一發布,116件決定廢止的文件目錄也同時公布。

我們還根據同樣的清理原則,對2011年以來發布的139件指導性案例進行了全面清理,決定2件案例不再參照適用。

二,關於廢止的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

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廢止。這類情況共89件。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比如,1990年發布的《關於銀行工作人員未按規定辦理儲戶掛失造成儲戶損失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覆》,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關於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規定解決。

還有一種廢止情況是「廢舊立新」。這類共計27件。其中,有24件在廢止的同時,重新制定了相應司法解釋,另有3件廢止之後,我們將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

三,關於修改的11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

這種情況共分為5類:包括民事類27件、商事類29件、智慧財產權類18件、訴訟類19件以及執行類18件。

對這些司法解釋和相關規範性文件的修改,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比如,在對食品藥品糾紛司法解釋、醫療損害責任司法解釋修改中,明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可以作為相應的侵權責任主體。再比如,貫徹綠色原則,對環境侵權司法解釋進行修改時,增加「修復生態環境」的責任形式;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有權提出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增加生態環境的違法成本,以司法力量守護綠水青山。

四,關於新制定的7件司法解釋的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新的法律只對其施行後的法律事實產生約束力,對施行前的法律事實無溯及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作為適用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在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上著重解決民法典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依法嚴格明確了溯及適用這一例外情形的適用條件,統一裁判尺度,確保民法典正確實施。

第二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擔保制度對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對擔保制度進行了重大完善,我們在清理廢止以往與擔保有關的9件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為切實規範擔保交易秩序,減輕融資成本,促進資金融通,擴大增信手段,保障債權實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制定了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

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按照清晰、簡明、針對性強的原則,在廢止原有眾多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根據民法典的新精神,新修改制定為5件相應司法解釋。比如,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樹立優良家風,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基礎上,分別制定了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適用民法典繼承編等2件司法解釋。其中,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依照民法典的規定對親子關係確認和否認之訴作了相應完善。再比如,為強化民生司法保障、維護和諧勞動關係、維護建築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分別制定了勞動爭議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2件司法解釋。還比如,物權編司法解釋,相應增加了民法典物權編規定的「居住權」等新型用益物權。

除上述7件司法解釋,我們還對《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了修改。按照民法典規定的新制度,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居住權、保理合同等案由,用以規範和指導民事審判工作。

當然,這只是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實施的司法解釋。我們將以準確理解和適用法律為原則,按照解釋民法典的整體適用問題、解釋民法典某一編的法律適用問題、解釋某類具體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的思路,構建緊緊圍繞民法典的分層次、多元化的民事司法解釋框架體系。比如,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定了人格權的內容、權利邊界、行使方式、保護規則,完善了人格權請求權的基礎規範,為法官處理人格權糾紛案件提供了更為明確的裁判依據,有利於裁判規則和裁判尺度統一。作為重要的新增立法內容,下一步我們將對有關重點熱點問題加大調研力度,及時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或者規範性文件,加強對下指導,加強人格權的司法保護。

賀榮特別強調,這次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和第一批配套司法解釋制定工作,我們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及時指導,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支持配合,得到其他有關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法學理論界的支持幫助,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新聞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藉此機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頒布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民法典施行在即,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多措並舉確保民法典統一正確適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原標題:《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 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最高法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2020-12-31 11 : 10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包括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以及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的司法解釋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相關情況,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副院長楊萬明、賀小榮,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專門增加「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由,配合修訂後的未保法施行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首批7件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宣布廢止116件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
  • 距實施僅剩1天,最高法公布7個民法典司法解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
  • 清理司法解釋 鋪平民法典施行之路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的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最高法制定民法典人格權編司法解釋:增加個人信息保護等案由
    民法典實施在即,涉人格權糾紛司法解釋增加了包括個人信息保護等11件民事案件案由。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法院副院長賀小榮介紹,該院針對人身損害賠償等有關人格權糾紛的司法解釋作出修改,增加了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民事案件案由。
  • 聚焦| 最高法全面清理591件+首批7件司法解釋發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
  •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民法典》首批配套司法解釋終於來了!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孫若豐 攝通報了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
  • 及時發布司法解釋,讓司法實踐跟上民法典實施節拍
    司法解釋不斷推陳出新,也是使制定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12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引起廣泛關注。   會上披露,最高法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廢止的116件,自1月1日失效。
  • 新京報:及時發布司法解釋,讓司法實踐跟上民法典實施節拍
    2020年12月31日新京報A02版司法解釋不斷推陳出新,也是使制定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12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引起廣泛關注。會上披露,最高法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廢止的116件,自1月1日失效。
  • 最高法:擬適時出臺涉性騷擾、自然人隱私權等問題司法解釋
    民法典實施在即,最高法擬適時出臺涉性騷擾等問題司法解釋。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表示,最高法院還將對於民法典的部分新增制度如性騷擾等涉及人格權的司法保護,深入調查研究,適時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民法典實施後,最高法院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貫徹實施?賀榮介紹,一是要加強重點領域審判指導和監督。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嚴格貫徹落實民法典的規定和精神,堅持平等、依法、全面保護原則。
  • 最高院公布7個民法典司法解釋!1月1日起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_中國城市建設網_城市建設雜誌社官網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記者從最高法12月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民法典頒布以來,最高法對591件現行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 「勞動法庫」最高法發布7件司法解釋(含勞動爭議)
    12月30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相關情況。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新的法律只對其施行後的法律事實產生約束力,對施行前的法律事實無溯及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作為適用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在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上著重解決民法典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依法嚴格明確了溯及適用這一例外情形的適用條件,統一裁判尺度,確保民法典正確實施。
  • 王利明:一部及時配合《民法典》實施的重要司法解釋
    《規定》既是關於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也是首個系統全面規定適用民事法律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必將有力保障民法典在人民法院的統一正確實施。一、《規定》的出臺及時配合了民法典的實施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
  • 民法典司法解釋清理要點總結(附新年大禮包)
    民法典司法解釋清理要點總結(附新年大禮包)本文主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官網及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簡稱「新聞發布會」),經簡化整理,僅供參考。2020年12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關於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清理和新制定司法解釋情況,現總結以下要點。第一點、全面清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 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1月1日施行,一大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也於同日施行。有了民法典,為何還要有配套司法解釋?這需要先釐清何為司法解釋。法律解釋是對法律規定的含義作出的說明和闡述。司法解釋是法律解釋的一種。在中國,有權作出司法解釋的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是「兩高」,即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 民法典首批配套司法解釋:撫養權糾紛中兒童意願下調至8歲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民法典首批配套司法解釋
  • 最高法:將適時出臺關於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等司法解釋
    2020年12月30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一批共7件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介紹,最高法對有關人格權糾紛的司法解釋作出修改,包括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民事案件案由。
  • 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 偉博法律大講堂第十四講「民法典時代司法解釋的清理、制定及功能...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會長郭鋒教授擔任主講嘉賓,講座由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主持。首先,馮果院長對郭鋒主任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並進行了開場致辭。馮果院長指出,民法典頒布後更重要問題的在於實施,這個過程離不開法院的參與,法院起著打通立法和司法的重要作用,使民法典更具有針對性,更具有生命力和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