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由武漢大學憲法與法治國家研究中心、武漢大學資本市場法治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偉博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民法典時代司法解釋的清理、制定及功能定位」學術講座成功舉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會長郭鋒教授擔任主講嘉賓,講座由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主持。
首先,馮果院長對郭鋒主任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並進行了開場致辭。馮果院長指出,民法典頒布後更重要問題的在於實施,這個過程離不開法院的參與,法院起著打通立法和司法的重要作用,使民法典更具有針對性,更具有生命力和適應性。民法典頒布之後,對司法解釋的理解和判斷、對司法解釋的清理和制定等問題值得學界和實務界思考。如何處理好民法典和司法解釋的關係,如何解讀評價司法解釋在民法典編撰當中的作用,以及司法解釋如何適應民法典新時代的到來,需要對司法解釋進行重新的定位和功能的梳理。
郭鋒教授的講座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民法典的編纂看作為立法淵源的司法解釋。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最高法目前正在進行的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第三部分介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的制定工作。第四部分介紹關於新舊法律銜接適用的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考慮。第五部分是對法學界司法解釋認識誤區的回應。
郭鋒教授認為,作為立法淵源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編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指出,民法典起草過程中,立法機關高度重視將人民法院在司法審判活動中積累的裁判規則、最高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釋以及非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予以吸收,上升為國家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對民法典編纂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從民法典的價值理念、體例結構、創新制度、重要條款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司法解釋有關內容被民法典吸收的情況。
郭鋒教授介紹了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在進行的司法解釋清理工作。他表明,最高院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共有591件。清理工作堅持與民法典逐條對標,依法清理,堅持邊清理邊修訂、邊清理邊起草同步推進,遵循「誰起草、誰負責」的原則,區分不同情況分別處理,該廢則廢,當留則留。目前清理工作已接近尾聲。
郭鋒教授還提及,為保證民法典的順利有效實施,一方面需要制定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另一方面需要解決民法典實施涉及到的新舊法律銜接適用問題。在制定配套司法解釋過程中,既要把握宏觀體系,又要注重微觀細節,儘量做到配套司法解釋系統完備。解決新舊法律銜接適用問題的關鍵是明確有關法律的時間效力,嚴格遵循立法法規定精神解決好溯及力問題。這需要多方考慮,綜合施策,明確銜接方法,細化銜接標準,保證民法典正式生效前法律適用的平穩過渡。
此外,郭鋒教授表示,不能曲解司法解釋和立法的關係,應當明確司法解釋和立法的區別,從更深層次更辯證地看待司法解釋是對立法不完備性、法律漏填的彌補,司法解釋本質上是為了法律統一適用,統一裁判規則,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權,保證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最後,郭鋒教授總結,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司法解釋細化立法規定、填補立法漏洞的功能具有正當性,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時代仍將發揮立法淵源和統一裁判規則的雙重功能。同時,要消除司法解釋體系化思維,增強司法解釋的民主化,提高司法解釋的質量,強化司法解釋的問題意識,建立司法解釋效果評估制度,加強立法機關對司法解釋的監督。
提問環節,張素華教授提出了對民法典與司法解釋的銜接與適用問題和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命名問題的看法。
講座最後,馮果院長再次表達了對郭鋒教授精彩分享的感謝,並總結了自己的看法,強調了司法解釋對於中國現行法律體系的重要作用,同時,表達了對進一步加強最高院研究室與武漢大學法學院交流合作的希望。
編輯: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