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進一步細化民法典婚姻家庭、繼承的相關規定

2021-01-0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昨天(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據了解,這次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修改制定了原有六個司法解釋,條文數量最多。而且因為與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關,所以備受關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穩定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繁榮的基石。到底有哪些規定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呢?

此次發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舉例說:「比如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體現了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鮮明價值導向。」

注重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賀小榮介紹:「比如進一步細化了在法定情形下變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並由新的監護人代理其提起離婚訴訟的規定,依法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

在離婚訴訟中,未成年子女撫養權和財產分割是最主要的爭議焦點,對已滿兩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撫養,一方有四種情形之一的,可優先考慮,包括已做絕育手術或者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還包括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另外,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賀小榮表示:「在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的真實意願,將表達真實意願的年齡由10周歲下調至8歲。」

近年來,孩子是否為親生影響離婚訴訟判決結果的案件時有發生,司法解釋也進行了回應。最高法常務副院長賀榮介紹:「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樹立優良家風,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依照民法典的規定對親子關係確認和否認之訴作了相應完善。」

依據司法解釋,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否認或者確認親子關係,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鑑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否認或者確認親子關係一方的主張成立。

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此次修改制定繼承編司法解釋有哪些亮點?

賀小榮介紹,此次修改繼承編司法解釋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賀小榮表示:「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引導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司法解釋切實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賀小榮舉例說:「比如,實踐中經常有通過公證方式設立遺囑後,遺囑人因為重病或者其他原因無法再次設立公證遺囑的情況,為保障遺囑人處分自己財產的真實意願,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刪除了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我們在修改清理中也將『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準』的條文予以廢止。」

為確保遺產順利分割,此次民法典繼承編新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賀小榮分析:「為使該制度能夠有效地對接實踐,在司法解釋相關條文中增加規定了繼承人放棄繼承可以書面形式向遺產管理人表示,以保障遺產管理人制度的順利運轉。」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專門增加「未成年人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由,配合修訂後的未保法施行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首批7件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宣布廢止116件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關於離婚後孩子跟誰、網名是否受保護、老人遺產怎樣分割等一些列被熱議的民事法律問題,民法典和司法解釋都是如何規定的呢?   最高法近日發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 最高法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最高法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2020-12-31 11 : 10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包括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以及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的司法解釋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工作相關情況,並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副院長楊萬明、賀小榮,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_中國城市建設網_城市建設雜誌社官網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記者從最高法12月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民法典頒布以來,最高法對591件現行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持續性經常性家暴將被認定為虐待
    最高人民法院30日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以及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最高法30日發布的司法解釋,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 距實施僅剩1天,最高法公布7個民法典司法解釋!
    二,關於廢止的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廢止。這類情況共89件。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
  • 聚焦| 最高法全面清理591件+首批7件司法解釋發布
    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比如,1990年發布的《關於銀行工作人員未按規定辦理儲戶掛失造成儲戶損失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覆》,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關於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規定解決。
  • 民法典婚姻家庭繼承亮點問答
    記者:劉律,民法典已經實施了,關於婚姻家庭和繼承部分有很多變化嗎? 劉律:關於離婚賠償,除了原有的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情形,增加了一個兜底條款「有其他重大過錯」。至於「重大過錯」具體包括哪些?有待進一步的司法解釋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定奪,在我認為,屢次出軌的行為應屬於重大過錯。 記者:關於離婚子女撫養權年齡劃界問題呢?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遺產無法定繼承人扶養人可適當分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婚姻與房產:  對於公眾普遍關心的婚姻與房產問題,司法解釋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相關規定的原則處理。
  • 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 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
    二,關於廢止的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廢止。這類情況共89件。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
  • 及時發布司法解釋,讓司法實踐跟上民法典實施節拍
    會上披露,最高法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廢止的116件,自1月1日失效。
  • 「勞動法庫」最高法發布7件司法解釋(含勞動爭議)
    12月30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提到,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賀榮介紹,這7件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
  • 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 新京報:及時發布司法解釋,讓司法實踐跟上民法典實施節拍
    會上披露,最高法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廢止的116件,自1月1日失效。
  • 民法典首批司法解釋來了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民法典實施進入倒計時,今天(12月30日),最高法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夫妻雙方因生娃問題引發糾紛怎麼辦?
  • 【阿佳學法】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曹巧嶠:民法典體系化對婚姻家庭司法的啟示與重構
    3.獨立發展的慣性婚姻家庭法在長期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婚姻法為主導,三個主要司法解釋為輔助,零散於收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等多個法律規定的「彙編」模式。(二)法律行為的上位架構法律行為規則應當原則上能夠函射婚姻家庭協議,法律行為的成立、生效要件以及瑕疵規範可以適用於審查婚姻家庭協議的效力,意思表示的錯誤和瑕疵以及解釋規則也應當運用到解釋婚姻家庭協議的內容中,在民法典將合同效力瑕疵規範納入總則後,婚姻家庭協議的效力審查客觀上也不能再直接類推合同法的相應規定。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最高院公布7個民法典司法解釋!1月1日起實施!
    第二個問題,關於廢止的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廢止。這類情況共89件。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
  • 民法典會影響什麼?婚姻家庭編:存在隱瞞欺詐,婚姻撤銷後仍為未婚
    涉及婚姻家庭、繼承、物權、勞動爭議等方面的司法解釋備受關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