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就是山東|建機場、擴高速,山東交通建設迎來大發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3日訊 (記者 李明 盧偉霞 胡高彤 韓蓓蓓 姜婷 王夢青) 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先行。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山東各地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功能,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高品質路網助推城市發展
濟南全面加快「米字型」高鐵網建設,全力推進濟萊、濟鄭、黃臺聯絡線項目徵地拆遷、三電遷改及主體工程建設,推進全域一體融合發展,打造高鐵「河西」新走廊。開工建設濟南至濱州高鐵,促進濟南與東營濱州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濟南至棗莊、德州至商河高鐵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項目全部建成後,全市高鐵裡程將增至600公裡以上,實現翻倍增長,打造高鐵「123陸上交通圈」。截至目前,濟萊高鐵全面復工,全線駐地、大臨、便道基本完成;林家隧道等先行開工點正在開展隧道開挖施工。濟鄭高鐵、黃臺聯絡線項目正在推進徵地拆遷及三電遷改工作。
另外作為項目主會場的重要交通工程大東環,是濟南市「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是省、市高速公路重點建設項目。主線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滬高速曹範互通立交,途徑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主線全長約24公裡,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速度120km/h,計劃2020年底建成通車。項目通車後,會形成濟南市三環的東環段,將進一步優化路網格局,有效分流現繞城高速公路東線的過境車輛,提高通行效率並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T2來了!煙臺國際機場新航站樓開工
3月26日上午10點18分,煙臺國際機場新航站樓開工儀式在現有航站樓西南側山頂舉行,這標誌著新航站樓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隨著煙臺市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煙臺機場航空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年旅客吞吐量自2017年底起已超過煙臺機場規劃設計旅客負荷吞吐量。通過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民航業務增長需求的測算,預計煙臺機場近期(2030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2300萬人次,遠期(2050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800萬人次,煙臺機場現有基礎設施保障壓力不斷加大並難以滿足未來的發展需要,加速建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意義重大。
作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煙臺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新建17.2萬平方米T2航站樓、33個近機位、1座機坪塔臺及交通中心、地面停車場等,配套建設供電、給排水、消防、通信、航站樓前高架橋等設施,佔地約1370畝,總投資約55億元,爭取2022年底前建成。
在煙臺開發區,作為全市重點規劃建設的九大片區之一的空港新區也在全方位推進,這裡將依託煙臺國際機場的輻射帶動,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區內有龍煙鐵路、環渤海高鐵和規劃中的軌交4號線等,是集「一空三鐵、三高六快、多式聯運、多維協同」於一體的交通樞紐。
「四縱四橫」高速網加速形成
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網絡的主動脈。濟寧市已建成的京臺高速、濟徐高速、日蘭高速、濟廣高速,在建的董梁高速、棗菏高速、新機場高速,以及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南繞城高速,將構成四縱四橫高速網絡。濟寧市鴻翔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鵬飛認為:「高速路網建成後,將大大縮短濟寧到周邊城市及省會濟南的距離,擴大濟寧市與外界交流的範圍,擴展經濟文化圈。」
為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濟寧市制定了2020年交通運輸領域的攻堅任務目標:提速推進新機場高速建設,加快推進南繞城高速;升級改造一批國省幹線,重點推進國道327曲阜至任城段、環湖大道東線太白湖新區段工程建設;推進鐵路路網建設,加快魯南高鐵曲菏段建設步伐,開展濟寧北、兗州南、曲阜南、嘉祥北4處高鐵站站房、站前廣場建設,推進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實體化運作;推進港航擴能工程建設,加快京杭運河主航道「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升級、韓莊複線船閘等工程建設,提升通航能力和效率。
濰坊站南站房「蓄勢待飛」
濰坊站南廣場片區綜合開發項目作為濰坊市重點項目之一,是展示濰坊形象的重要窗口,對於強化交通樞紐功能,加快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具有重要意義。日前,記者走進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作為主要工程之一的南站房項目已經全面復工,各項建設順利推進。
在站南廣場片區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濰坊站南站房已展露容顏,「濰坊站」三個大字鮮紅醒目,玻璃幕牆整潔大氣。走進站房內部,上下兩層樓除地面、牆面等尚未精裝修外,基礎裝修已基本完成。中鐵十局濰坊站南廣場片區南站房工程技術員牛文強表示:「站房外立面幕牆現在完成85%左右,鋼結構屋面目前已經完工,簷口板安裝還剩5000平方米左右,整個工程預計8月底全部完成。」
走出南站房,記者在站前廣場看到,新建的下沉庭院外觀建設已基本完成,電梯也已安裝完畢。投入使用後,火車站站前廣場的人流可通過下沉庭院到達地下空間,實現計程車、長途汽車、輕軌等交通工具的換乘。
據了解,南站房採用與北站房對稱的蝴蝶造型,營造南北站房「南雄北秀,比翼齊飛」的外觀效果。投入運營後,濰坊站最高容納乘客將從3500人提升至8000人,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適、快捷、有序」的乘轉條件。
地鐵項目復工首戰告捷
3月30日,隨著刀盤緩緩碾碎最後一層巖石,TBM在隧道中破壁而出,青島地鐵4號線03工區昌內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是青島地鐵4號線復工復產後首個貫通的TBM區間。
青島地鐵4號線昌內區間右線全長1102.5米,管片拼裝735環。面對年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青島市地鐵四號線有限公司的組織下,項目部及時調整施工任務部署,堅持抗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管理各項要求,築牢了施工現場疫情防控「保護牆」;另一方面積極安排專車從外地採取「點對點」方式接回一線作業人員,確保工人安全返崗復工,快速實現了TBM正常掘進。TBM在掘進過程中,穿過多條節理破碎帶,兩次與左線隧道小間距轉換單護盾掘進模式,攻克各種技術難題。目前,兩臺TBM均在空推過昌樂路站,預計在4月中旬完成空推,向泰昌區間始發掘進。
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胡樂常介紹,從青島北站到膠州北站的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項目,今年年內將實現通車,現在陸地鋪軌已經結束,海岸沿線路段正在進行聯絡打通和軌道鋪裝階段,目前有約7000名建設者正在現場施工,盡最大努力完成建設目標。
精準有序推動黃河大橋復工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濱州精準有序推動黃河大橋復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積極應對疫情給項目經營管理尤其是施工生產帶來的影響。目前,濱州黃河大橋北岸引橋工程承臺開挖、墩身施工和滿堂支架搭設、灘地承臺開挖和墩身施工以及濱州黃河大橋水中63#墩鑽孔樁施工正在有序進行中。
在濱州黃河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大型機械也在有序作業。「我們從2月26日復工以來都在加班加點施工,黃河大橋的北岸施工段已經全部復工,目前施工現場已有80個管理人員以及300個施工人員返崗工作,確保施工項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中鐵大橋局濱州黃河大橋項目部書記謝雄說。
在濱州市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黃河大橋項目部優化復工方案,從人員進場、物資儲備、機械進場等方面制定各項保障措施。謝雄說,下一步,中鐵大橋局濱州黃河大橋項目部將根據年度施工任務,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加快推進北岸引橋和跨南外環主體工程建設,力爭2020年內完工;加快兩岸引橋和主橋工程建設,力爭2020年內完成北岸和水中橋墩下部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