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紐特人:北極圈上定居的黃種人,吃生肉住冰屋,追捕海洋巨獸

2021-01-06 奇聞趣談史

在我們的常識中,往往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數溫熱帶為主。在世界各國的人口數量中,往往更是位處於溫熱氣候的國家人口數量多。

像中國、印度、美國等人口大國也均是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也正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先的人類活動也是在這裡得到了發展。

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卻沒有生活在這裡,甚至像類似於俄羅斯,加拿大那種溫帶大陸性氣候與亞寒帶氣候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奢望。他們只能生活在北極圈內,只能受著冰雪的肆虐、只能在冰天雪地的情況下努力維持自身發展。

他們是因紐特人,他們也是跟我們一樣的黃種人。

相同的黃種人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這一支黃種人還是跟我們一樣,生活在環境舒適的亞洲大陸上。只是當時的他們,在生活方式上與現在的我們有著明顯的不同。沒有火種,沒有固定居住地,甚至沒有穩定食物來源的他們只能被迫四處遊蕩。

況且隨著生命擴張性的影響,除了他們,許多居無定所的史前人類也只能選擇四處遷徙來尋找食物。

其中知名度最廣的例子便是同為黃種人的印第安人遷徙,在公元前1.2萬年以前,印第安人便經由白令海峽到達了美洲,隨後在僅僅2000年的時間內佔領美洲全部。

而在在幾千年以前,隨著人類最後一隻遷徙大軍從亞洲出發前往美洲時,他們受到當時的佔領者美洲的印第安人的圍追堵截與殘忍殺戮。無奈之下的他們只能且戰且退,直至脫離美洲大陸逃至北極圈內。

雖然當時沒有北極圈這個說法,但是看到他們往北逃的印第安人放棄了追趕。在美洲"經營"多年的印第安人知道那裡的天寒地凍,並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將種族延續下來。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這最後一支遷徙大軍竟然成功存活了下來。

而存活下來的因紐特人,也跟印第安人算是結下了梁子。印第安人趕走人家還不算完,在知道因紐特人成功存活下來之後,因其生活方式的緣故,印第安人隨手送給了因紐特人一個黑稱--愛斯基摩人。

而這個愛斯基摩人,在印第安人語中又被稱為愛吃生肉的人。

因紐特人在聽到印第安人給他們這個蔑稱之後,頓時火冒三丈,宣傳自己是"因紐特"或者"因紐皮特"人,因為因紐特人的意思為擁有這片土地的人。但是因為印第安人發現的時間較因紐特人早,"愛斯基摩人"這個稱號已經廣為流傳。

直至幾百甚至上千年過去,當美洲大陸並不歸印第安人所有的時候,因紐特人終於脫去了"愛斯基摩人"的名稱,而因紐特人也慢慢開始流傳開來。

大勢所趨下的改變

雖然近期的因紐特人成功改掉了多年以來的綽號,但是因紐特人生活習慣仍然保持著原有的樣子。

在狂風駭浪中有人僅僅憑藉著一艘小船、一把魚叉便與海中的龐然大物作鬥爭;在冰天雪地裡有人僅僅憑藉一桿步槊便感與北極熊為敵。這些在我們現在生活中都不可能出現的事件卻真真確確地出現在了幾千年前的因紐特部落中。

這對於當時除了餓死就只能選擇戰鬥的因紐特人而言,無疑是當時情況下最大的活路了。

即便時至今日,因紐特人也在重複著這些活動來穩固自己部落的發展。況且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居住在北極圈內的因紐特人也與我們有著十分明顯的不同。

因為因紐特人的活動範圍僅僅局限於北極圈附近,所以在我們眼中一些名貴的皮草類的動物毛皮在因紐特人那裡僅僅屬於可以保暖的工具。不過想想也對,正值寒帶氣候的因紐特族集聚地肯定是種不出來可以進行紡織的植物。

相反,像是熊皮、鹿皮、海豹皮等動物皮毛對於愛吃肉的因紐特人來說反而更加容易獲取。

說起吃,因紐特人的飲食生活也與處於平常社會的我們有所不同。因為地處寒冷,沒有農作物可以食用的因紐特人只能選擇吃動物的肉來補充自己體內所需要的養分。

但是他們吃肉並不是拿火把肉烤熟,而是直接生吃。一般來說就是抓到動物後,便直接殺了就吃,並不考慮用火烤一下或者用別的方式加工。

因為在因紐特人的認知中,缺少食物的他們往往意味著各類基本元素的缺乏。將肉進行處理後雖然味道會更好,但是這樣做也會使得食物本身的營養喪失。

所以因紐特人選擇直接生吃肉類。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不得不提,我們平時吃肉一般都喜歡吃類似於胸腔或者腿上等口感較好的肉。但是對於因紐特人而言,他們更喜歡吃動物的內臟。因為他們覺得動物內臟營養豐富,對維持自身各類基本元素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解決完了吃的問題,當時遷徙過去的因紐特人開始將目光瞄向了住的方面。

冰天雪地的大環境下,住在哪裡成了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而且因為氣候的影響,冰原之上難以見到一根樹木,就算要建房子原材料的獲取也是一大難處。

在近乎絕望之際,突然陽光下的一片冰晶閃到了因紐特人的祖先。他們突然間發現,常年不化的積雪經過日照後演變成的冰晶擁有極強的堅硬程度,完全可以成為建築材料。

雖然房子是用積雪打造而成,但是以這種冰晶所建造的房屋卻完全沒有一絲室內完全沒有一絲寒冷的氣息。並且通過因紐特人高超的建造技術,這種雪屋完全可以起到室內保暖的作用,甚至可以達到16度的"高溫"。

在均溫0度以下的北極圈,倘若有16度的溫度,就跟咱們現在的30度差不多了。所以這種雪屋的建設完全可以幫助因紐特人順利延續下去,並且長期定居。

南遷?北歸?

不過為什麼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因紐特人還是選擇繼續生存下去而不是南遷回溫暖的地方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類進化因素的影響。其實在因紐特人剛抵達北極圈的時候,其實還是想要進行遷徙。這種冰天雪地的環境確實沒有人可以生存下去,況且隨著食物的越來越少,種族中的人也越來越少。

但是因為印第安人還在南方大陸堵著他們,無奈之下的他們只能選擇往東或者往西遷徙。在走了多年之後他們發現自己終究還是走不出這一片片冰天雪地,索性在這裡定居了下來。

在後期縱使印第安人的勢力漸漸消退,美洲大陸建立起一個個新興國家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北極圈環境的因紐特人也開始"喜歡"上這裡了。

直至現在,長時間居住在北極圈內的因紐特人在熟悉自身發展環境後也開始逐步探索後來的穩固之路。雖然其中有一小部分因紐特人選擇離開北極圈進入舒適的溫帶後,身無長技的他們只能選擇以乞討為生。

傳言因紐特人是從蒙古遷徙過去的,所以他們身上仍然遺留著蒙古人的直爽,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是因紐特人身上也留著不愛接受新鮮事物的傳統。

在現階段的城市生活中,有秩序的生活方式讓仍處於"茹毛飲血"生活狀態的因紐特人無所適從。

況且因為幾千年的部落制生活,讓因紐特人有了極強的領地意識。獨立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十分排斥外部社會,這也讓外部社會難以接受他們。

也許對因紐特人來說,北極圈內的生活環境才是真的適合他們的。

相關焦點

  • 北極氣候如此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住冰屋?看完漲知識了
    不二姑娘說到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極,那裡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之間,即使在最溫暖的8月,溫度也依然是在零下幾度,一眼望去都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晶瑩剔透十分漂亮。
  • 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與中國人是什麼關係?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筆者:三體-小遙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直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有不同的人種。他們隨著交通的不斷發展而走向世界各地,並且有了融合的趨勢,促進了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而在地球上,由於不同的氣候以及地形,很多地方都是人跡罕至。
  • 北極唯一的居民因紐特人,為何獨愛住冰屋?
    北極唯一的居民因紐特人,為何獨愛住冰屋?入內後才明白一切!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莫過於南北極了,南極除了科考人員之外,並沒有常住人口,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北極,卻長住著一群名為因紐特人的居民,他們的房屋都是用冰塊製成的。
  • 北極圈黃種人,怕血統太純讓妻子「接待」客人,網友:想去做客
    說到黃種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人。但是其實在寒冷的北極圈,那裡也有黃種人。而且因為環境氣候的原因,他們雖然長相看起來和我們很像,但是生活習慣和習俗卻有很大的不同。而其中的一個「習慣」更是令大家吃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北極圈黃種人,怕血統太純讓妻子「接待」客人,網友:想去做客!在這裡生活在北極圈的黃種人,他們叫因紐特人也被稱作愛斯基摩人。
  • 解密北極圈的神秘黃種人,為改變近親結婚,接待來客都讓妻子去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的奇蹟,並且不同的種族都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然而不同文化都多多少少和地理位置有關,而且人類的生存能力很強,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圈就住著一類神秘黃種人,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我們稱他們為愛斯基摩人,翻譯過來就是吃生肉的人,他們也叫因紐特人,如果你要一天可以接觸到這個種族,記得叫他們因紐特人,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愛斯基摩人並不是什麼好的稱呼。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尊重當地人的要求,叫他們因紐特人。有一點讓很多人不解,生活在極寒地區的人一般都不是黃種人,像俄羅斯,加拿大這些寒冷地帶的,基本都是白色人種。
  • 北極圈因紐特人,吃海豹就像吃家常便飯,一般人都不敢相信
    北極圈因紐特人,吃海豹就像吃家常便飯,一般人都不敢相信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北極圈因紐特人,吃海豹就像吃白米飯,一般人都不敢相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說到北極,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雖然當地的環境非常漂亮,但是由於是處在冰天雪地之中,因此很少有人在北極居住。而人們的生活環境都是選擇在溫暖的土地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各個地方都是存在原始部落的,然而在這個北極就生活著一個原始部落,他們就是因紐特人,又被稱為愛斯基摩人他們生活在北極地區,大多數分布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等。
  • 北極圈因紐特人,吃海豹就像吃飯,一般人都不敢相信
    北極圈因紐特人,吃海豹就像吃白米飯,一般人都不敢相信,說到寒冷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北極,在我印象中的北極都是冰天雪地的,雖然非常美麗,但是卻很少有人會來這裡居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居住在這裡的一個原始部落。
  • 北極溫度那麼低,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原因其實很簡單
    北極溫度那麼低,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原因其實很簡單說到寒冷,我們想到的就是北極。大家心裏面的北極都是冰天雪地,雖然美麗但是基本上很少人在那裡居住。我們生活在溫暖的大地上,我們體會不到他們那裡的風俗習慣。
  • 為什麼因紐特人的冰屋,能留存住熱量同時,還不會融化?
    為什麼因紐特人的冰屋,能留存住熱量同時,還不會融化?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莫過於南極和北極兩個極點,這裡的極端溫度最低能夠達到零下80度,這些區域也都是一些人跡罕至的區域,但是在北極卻生活著一群十分耐寒因紐特人,為了抵禦嚴寒,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製造出了很多適用於寒冷天氣的建築。其中就包括因紐特人的冰屋,但是這種冰屋為什麼能夠留存住內部熱量的同時,還不會融化呢?
  • 北極那麼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裡面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北極那麼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裡面真的讓人大開眼界大家好,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如今已經進入了寒冷的冬天,人們在出門的時候也會穿得格外暖和,不過要說到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南極和北極,在南極和北極環境是非常惡劣的,而在這生活的動物們也會受到周圍環境以及氣候的影響,不斷調整自身的抗性來抵禦寒冷。雖然說北極這裡的生活條件惡劣,但是這裡仍然生活著很多人。
  • 北極圈黃種人,靠捕魚打獵為生,讓自己的妻子和外來客人一起睡覺
    北極圈黃種人,靠捕魚打獵為生,讓自己的妻子和外來客人一起睡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國家之外,還有很多部落,這些部落有著熱門自己的習俗,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個風俗非常奇怪的部落。這個部落位於北極圈,這裡的人被外界稱之為因紐特人,又叫做愛斯基摩人。大概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這個部落有一個非常奇葩的風俗,為了避免當地人近親結婚,他們會讓自己的妻子來接待外來的客人們,這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這個部落的人的長相和亞洲人非常像,黃皮膚黑頭髮,以及扁平的五官,看起來完全不像歐美人。
  • 北極那麼冷,為什麼因紐特人還要住在冰屋?進去一看令人大開眼界
    北極那麼冷,為什麼因紐特人還要住在冰屋?進去一看令人大開眼界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想必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莫過於南北極了,而對於南北極的寒冷程度,完全可以說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因此在這兩極也是很少有人去居住的。
  • 生活在北極圈的黃種人,女子很像中國人,男子還讓妻子接待客人
    說起原始部落,不少人都有著濃厚的興趣,獨特的部落文明吸引著不少遊客前往,隨著當地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許多原始部落也開始漸漸的走進現在文明社會,真正的原始部落也越來越少見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原始部落生活在北極圈所屬黃種人部落中的女性很像中國人,男子還讓妻子接待客人,這樣獨特的習俗,讓不少遊客表示難以接受,接下來跟小編一起走進北極圈,了解一下關於愛斯基摩人他們獨特的生活習俗吧。
  • 無法磨滅的因紐特人傳統:狗拉雪橇、吃生肉
    在因紐特人的生活中,一時一刻離不開因紐特犬,否則根萬那杜上正在遊戲的兒童本無法在北極地區生存。我聽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加拿大聯邦政府「再安置」因紐特人時,有些因紐特人不願意遷到新社區居住,政府就派人打死他們的狗隊,這樣因紐特人只好乖乖就範,到社區去居住生活了。 儘管現在因紐特人有了冰上摩託車,出去打獵更為方便快捷,狗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可養狗在伊魁特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 在北極生活的因紐特人,為啥偏要住進「冰屋」?裡面真人大開眼界
    關注「看穿奇聞趣事」,與你一起探索世界上更多的奇聞趣事,歡迎各位讀者來到本期的「奇聞趣事」。在地球上天氣能常年保持在嚴寒的,就只有南極和北極了,北極環境非常嚴寒環境惡劣,在這裡生活的動物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不斷的調整自身的抗性來抵禦嚴寒。
  • 極度耐寒,生吃海豹,與鯨共舞,他們才是世界上最強戰鬥民族
    因紐特人他們叫做因紐特人,也叫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對他們的蔑稱,在古代,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因為土地和資源發生了戰爭,因紐特人被趕到了北極圈附近,印第安人作為勝利者,就叫他們為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污衊他們野蠻未開化
  • 聚寶盆上的因紐特人:腳下的石油成多國爭奪目標
    正當各國以及諸多世界大財團摩拳擦掌準備在北極大幹一場,再造一個「北方的中東」時,當地的原住民因紐特人正在抵制這些石油開採計劃。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因紐特人從來不是一個顯眼的民族,在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對全球數十個文明的考察中,因紐特人屬於「停滯的文明」。從冰河時期到19世紀,因紐特人的生活狀態和生產方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 神秘勇敢的因紐特人
    ~這幾天的降雪降溫大家是不是仿佛感受到已經轉身離開的冬天又回來打了個招呼不過 沒關係有道是「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我們很快就會迎來陽光明媚繁花似錦的春天啦只要我們努力堅持美好的春天就在不遠的前方可是 大家知道嗎在地球上有個地方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北極那麼寒冷,為什麼因紐特人常年住在冰屋內,卻不會覺得寒冷呢?
    他們那裡的冰屋又被稱之為雪屋,是因紐特人發明的獨特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冰屋是一個半球形。從外面開把鍋扣在了地上,遠遠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小小的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