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姑娘
說到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極,那裡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之間,即使在最溫暖的8月,溫度也依然是在零下幾度,一眼望去都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晶瑩剔透十分漂亮。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寒冷的地方也有人在這裡居住,那就是因紐特人。這個種族生活在北極圈以北,是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土著,也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他們主要靠吃鯨魚來生存。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喜歡住在冰屋裡面,因紐特人會將大冰塊堆積起來,做成房子的造型。然後在外面蓋上一層雪,底下留一個小門兒,這樣一座房子就搭建好了。
有人肯定會感到非常的疑惑,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房子還是冷冰冰的,因紐特人不冷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樣的房子裡面溫度是暖和的,因為北極一年四季都在下雪,溫度大部分都處於負40度到負50度之間。
然而冰屋具有極好的密封和保暖性,擋住風雪的同時還能將裡面的空氣與外部阻隔,這樣暖氣就被牢牢的關在裡面了。所以走進冰屋是非常暖和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因紐特人的聰明機智。
其實因紐特人是幾千年前從亞洲遷徙到那裡的,在遷徙過程當中,他們遇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圍追堵截和殘忍殺戮,無奈之下就退到了北極圈內。美洲印第安人以為他們會活活被凍死在那裡,於是便停止了追殺。
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因紐特人借著頑強的意志和聰敏睿智的頭腦奇蹟一般的在北極圈內生存了下來,人在被逼到絕境的時候,往往會激發出無限的潛能,因紐特人就是如此。
在嚴寒的北極圈內,他們只能吃生肉,靠捕食大型鯨魚以及海報等等魚類來填飽肚子,為身體提供熱量。在沒有房屋居住的情況下,因紐特人就用冰雪來建造房屋,生活在冰屋當中。
隨著生活在北極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們的樣貌也隨著環境開始逐漸改變,身材逐漸變得矮小粗壯,眼睛細長,鼻子寬大,鼻尖向下彎曲,皮下脂肪很厚,這些樣貌上的改變可以讓他們好的生活在這裡。
粗矮的身材可以抵禦寒冷,細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極地冰雪反射的強光刺激到眼睛,厚重的皮下脂肪可以讓他們抵禦嚴寒。所以說,人的潛能是非常大的,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