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96承德社區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點單上門服務

2021-01-08 河北日報

本報訊(記者陳寶雲)近日,96096承德社區服務平臺與承德市快遞電商聯合會籤訂合作協議,市民可通過該服務平臺「一站式」快速處理多種辦事項目。

據了解,96096承德社區服務平臺充分整合現有社會資源,培育各類服務及商品流通企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形成全方位社區服務網絡,為居民和單位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服務項目涵蓋了保姆月嫂、日常保潔、綜合修理、租賃服務、交通出行、醫療衛生、違章查詢、天氣預報、金融保險、教育培訓、政策諮詢等內容。

目前,平臺擁有3個接線席位,整合家庭服務、旅遊服務、快遞服務等行業企業入駐,並於2018年12月3日試運行,初步服務雙橋區範圍內65個社區、38萬居民。隨著平臺運營的不斷成熟,平臺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服務範圍也將逐步擴展到全市179個社區,服務近百萬人口。這個服務平臺通過「居民點單、社區下單、社會組織接單」,形成全新的「即時」上門服務,可滿足居民的多種生活需求。

相關焦點

  • 社區組建志願者服務隊,上門為居民提供家電維修服務
    然而,居民生活必須的家電維修成了難事,專業維修人員難尋。犀浦街道五糧社區動腦筋想辦法,「牽手蘇寧,服務居民」復工與服務並行的「暖心工程」應運而生。社區聯手犀浦街道百倫商圈的蘇寧,組成10人的志願服務隊,員工攜帶醫療機構健康證明進入小區、進入用戶家提供家電維修服務,提供服務前後要對自身和工具設備進行全方位消毒,防止病毒在路途中傳播。
  • 智慧社區雲平臺為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
    智慧社區服務雲平臺為居民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蘭州睿創波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2016年,該公司正式入駐蘭州高新區孵化器,在蘭州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的支持與幫助下,公司得到快速發展。記者了解到,智慧社區服務雲平臺是以滿足包括基礎設施完善的需求、文化教育的需求、治安管理的需求、經濟建設的需求、醫療衛生的需求、現代家庭事務的需求及老年群體的需求為目標,包括基礎設施網絡、物業服務、便民服務、居家養老、社區電商、政策指南等功能的智慧服務信息平臺。
  • 王家堡社區:「四卡一單」服務居民最後一米
    原來,王家堡社區工作人員走訪瓜州路504號時,得知了邵桂珍老人的情況,網格員許春花馬上告訴老人:「沒事,有我在不孤單,我每周都會來看您,有困難就找我。」以黨建為引領,王家堡社區把貼心服務送到居民身邊,截至目前已走訪服務了100多戶需求人群。
  • 社區「點單」式服務 快捷又貼心
    居民有什麼困難事、麻煩事需要社區幫忙的,可以在播報臺上自助「點單」。只要居民可以把需求寫在播報板上,社區工作人員看到後會第一時間接單並處理,想辦法幫居民解決難題,這樣的貼心服務獲得了居民點讚。   上午八點多,社區工作人員劉連芳到了社區服務中心,去服務大廳的時候路過了「走幫扶」實時播報臺,她看到「點單」一欄裡有新的求助,反映的內容是社區內的河運路上發生了自來水管道破裂的情況。
  • 既接居民「點單」又定向「制單」,街道志願服務隊升級服務
    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接單」後,委派巾幗服務隊隊員與高代南對接,提供上門服務。陶咀村巾幗服務隊隊員上門為空巢老人服務。通訊員雷二毛 攝承接群眾的「點單」,是汪集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提供的主要服務。汪集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後,立足志願服務活動,發動群眾參加各類志願團隊。
  • 探訪成都華都雲景臺:小區全封閉 街道社區為居民提供生活服務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袁一瑗 攝影報導12月8日下午4點過,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了位於成都市成華區崔家店的華都雲景臺小區。8日,成都新增的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一例患者趙某居住在該小區。記者注意到,小區外有一個快遞放置點,有社區志願者在此看守。「我們組建了『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物業人員+志願者』的專班服務隊,通過小區門外的定點分揀,定人推車到單元門,再專人上樓送至住戶門口為為居民提供生活物資。」現場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
  • 上門為居民服務解憂,百步亭社區銀髮志願者個個「身懷絕技」
    楚天都市報9月24日訊(記者 陸緣 通訊員 熊婕 趙玲玲)「張爹爹,您稍等一會我們上門幫您維修。」昨日,80歲老黨員胡耀雲接到街坊張爹爹電話,連忙登記需求信息,派單給「老年幫困小組」隊員孔漢東,上門為居民服務解難。
  • 南京建鄴推「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 護士上門服務
    採集標本、生命體徵監測、更換鼻飼管……輕點手機下單,就有「網約護士」上門服務。南京市建鄴區藉助第三方平臺,創新推出11種線上申請、線下上門的「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為特殊人群護理免去奔波之苦。九旬老人在家更換鼻飼管近日,建鄴區雙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王禹和護士長王貽芳,來到江灣社區仁恆江灣城小區為臥床老人高兆蘭更換鼻飼管。此前,老人家屬通過「建鄴網約護理」平臺進行預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天接單,次日醫護人員就按約定時間來到老人家中提供護理服務。
  • 宜賓翠屏:每天一毛錢 社區居民享受211項上門維修服務
    日前,59歲的宜賓翠屏區新天社區居民楊練華見證了社區企業與成都一家水電維修公司的「365維修年卡」項目籤訂。 籤約後,社區居民每年只需支付36.5元的費用就能享受包括五金、管道、家電等211項上門維修服務,實實在在的優惠讓楊孃孃很是認可。據了解,這也是宜賓全市首個社區公司與社會企業的合作服務項目。
  • 居民「點單」 ,社區「接單」
    「我年輕的時候就想學習製作網絲花,可是一直沒有時間、沒有機會,現在退休了,沒想到在家門口的振華社區新時代文明站,就能跟老師學習到網絲花的製作方法,真是太開心啦!除此之外還開設有串珠、織帽子的課程,不僅教會了我們技術,還豐富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讓我們的晚年變得豐富多彩!」60多歲的李老師一提到社區開設的培訓課程就特別開心。
  • 雙報到 雙報告|「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員)接單」,這個服務...
    日前,市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工作方案,決定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工作中,全面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員)接單」服務模式,著力解決社區居民各項「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 天津濱海廣場社區:群眾點單 組織平臺派單 求是義工接單
    天津濱海廣場社區:群眾點單 組織平臺派單 求是義工接單天津市濱海新區海濱街廣場社區依託「組織在線」平臺,一直在不斷地整合社區資源,將駐轄區單位、志願服務隊伍、社會公益組織等不斷納入社區服務力量,同時還積極拓寬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
  • 通州區中倉街道提供處理廢舊物品服務 居民可預約上門回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保持乾淨清潔的社區環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要求中倉街道與京環集團協商,為轄區居民提供了預約上門回收的服務,嚴把疫情防控的細節關。日前,記者在香林郡小區看到,回收車輛要經過消毒、登記後方可進入。工作人員佩戴手套、口罩到預約回收的居民家進行廢物回收。他們告訴記者,第一次接觸廢舊物品時就會進行噴灑消毒,再對整理好的回收物進行清運、計量。
  • 只要簡單幾步,醫護上門服務!「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了解一下?
    ,為方便有護理需求的家庭更加便捷地獲得服務,金山區金山衛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試點「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新模式,給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架起了醫患溝通的橋梁。據工作人員介紹,金山衛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4月7日起開始進行「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線上線下運營,有需要的患者只需搜索「金山健康」微信公眾號,點擊便民查詢-護理到家就能進行預約下單,並上傳醫囑單等信息。線下工作人員立即進行評估與審核工作,審核通過後派單給相應的居家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預約的時間,按時出診上門提供服務。
  • 渝中:優化服務居民「硬環境」 提升為民服務「軟實力」
    今年,渝中區乘勢而上、持續發力,以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為主線,通過改造升級社區治理平臺,優化服務居民「硬環境」;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區、街、社區「三級治理體系
  • 服務項目也能「點單」?普陀區這場「創新」大會讓社區生活更便利!
    ,共青團普陀區委員會聯合區內青年社會組織,搭建推助普陀區社區服務化的服務平臺,為普陀區域建設貢獻更多青年力量、發揮社會組織集群規模效應。普陀區團區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點單大會的活動是我們扶持和幫助社會組織的一次創新探索,希望可以藉此搭建平臺,讓二級團委、相關企業都可以了解我們的社會組織,一起共同參與到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中去。」
  • 青島市北巴士黨員志願進興隆路街道 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半島記者 孫桂東為了進一步增強黨員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3月31日上午,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黨支部開展黨員志願服務進社區「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來到興隆路街道興德路社區,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31日上午,黨員志願者和紅葉紅志願者王德利、王峰、陳穎浩、於新基、宋守鑫帶著理髮工具和磨刀工具來到興德路社區居委會,為居民們提供理髮和磨刀服務。
  • 北京:廢品回收試點預約上門服務
    西城區城管委聯合德勝街道在全區率先啟動「預約回收服務+定點投放計量返現」服務,每周六的下午兩點到五點,派再生資源回收車進小區充當臨時點位,方便居民處理廢舊物資。「這點兒東西在家裡放了小仨禮拜了,再處理不了我就要扔了。」社區居民方俊蘭拎著一大袋紙殼和塑料瓶來到了臨時投放點。
  • 群眾「點單」 志願者社區「線上問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市對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降低了疫情社區傳播的風險,但也給一些居民生活帶來了不便。通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參與家園值守,根據群眾「點單」需求提供線上服務,開展「線上問診」,補充社區人手不足,服務群眾「最後一米」。疫情期間,通運街道荔景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活動平臺從線下移至線上,根據群眾「點單」需求,進行線上引導。
  • 科技感提升居民獲得感 青島城陽區「網際網路+」服務體系下沉到社區
    ,為社區居民提供政務、安防、環保、娛樂、教育、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特別是智慧型公共服務的逐漸深入,居民享受到的社區服務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服。大廳東側放著一臺 「智慧社區自助終端」,一群老人排隊在這裡辦理老年證。一張身份證、一份複印件,站在機器旁掃一下臉,就可以回家等著領證了。 「以前,居民需要把材料先送到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說,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就成了麻煩事。如今老人辦證不用出門,只需3天時間,社區工作人員就會把證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