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興微電子:通信技術更迭下的產物

2020-12-23 財經網

一場嘗試將控股子公司股權全權收歸母公司掌控的行為,讓長期隱匿在幕後的中興微電子業務表現大致顯現了出來。

同華為海思的定位一樣,中興通訊旗下中興微電子,其主要業務範疇為晶片設計。這也是當被誤解為可以自主製造晶片、甚至出現其有望取代臺積電這樣的謠言之後,中興通訊立即發布公告否認了這一事宜的原因。

目前國內半導體設計公司不少,覆蓋領域廣泛。根據銀河證券的統計,按照營收計算,2019年中興微電子位列國內前十大IC設計公司的第六,排在前面的除了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這類老牌大型公司之外,還有細分領域如指紋識別晶片設計的匯頂科技等。

不過接下來行業格局有望進一步有所改變,銀河證券指出,若延續當前勢頭,中興微電子全年營收排名有望上升至國內第四。綜合來看,排名第四也是2018年及以前中興微電子的常規位置。

2018年的「禁售令」事件曾短期內影響到了公司的發展運營,但去年以來,業績向好的苗頭已現。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興微電子的收入水平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不過有機構指出,微電子公司仍面臨著研發費用投入比例較高,但淨利率相比同行較低的現狀。

綜合來看,中興微電子的發展歷程,也記載著過去幾代通信技術更迭背後國內相關產業鏈的技術路線選擇過程,隨著今年5G加速在全國範圍內的基站部署建設落地,更多消費終端產業需求的陸續出現,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關注的重點市場。

通信技術更迭下的產物

中興微電子的前身是中興通訊在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正式獨立成子公司形式是在2003年,從2G向3G時代轉換的過渡時期。公司成立後,就正式開啟了自研WCDMA晶片的道路。

從時間點來看,這是支持中興通訊通過自主化發展路徑,順利向3G時代邁進的關鍵選擇,相比同行業,其在成立晶片設計公司方面,也是走在了前面。

微電子公司的發展脈絡,無疑與中興通訊在幾十年間對通信技術路線的選擇、業務發展路線的覆蓋密切相關。

中興微電子近期受到廣泛關注,是因公司管理層在股東會期間的介紹。中興通訊執行董事、總裁徐子陽多次表示,公司已實現7nm晶片商用,5nm製程晶片將在2021年實現商用。

雖然提到的製程數看起來與市面上的手機基帶晶片相近,但這裡提到的其實主要是用於5G基站的基帶晶片。 

相關人士介紹,通過自研7nm晶片並輔助軟體調節能力,可以大幅降低基站功耗,這是運營商極為關注的要點,此外,中興也可以針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建共享的200M寬帶需求推出方案。

這也與產業鏈的要求有關。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運營商層面對設備商的要求之一便是,需要完全實現自主化,這也是中興在無線等業務層面需要晶片全面自研支持的一個背景。

這恰好切合了當下大規模部署5G基站的進程,也與中興通訊目前聚焦的業務主力有關。

早在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就已提前完成了原定到年底建成60萬個5G基站的目標,顯示出市場正呈現高需求狀態。

而今年中期財報顯示,中興通訊三大業務中,運營商業務的收入佔比達到74%,也是旗下收入增速最高的業務部分。基站用基帶晶片技術的快速演進與行業的發展訴求緊密貼合。

5G晶片所涵蓋的市場不僅在於基站部分,在手機等消費級終端領域,也是重要的應用市場。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統計,2019年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移動電子設備佔據了5G晶片市場規模56%的份額;5G基站設備受益於5G基礎網絡設施的持續投資,目前佔據了18%市場份額;物聯網領域的份額為14%;車聯網約為6%。

在手機基帶晶片層面,中興並非沒有涉及。在2G向3G的轉換時代,公司甚至通過在該領域的深入研究,獲得了不小數量的訂單。

2007年中興通訊方面曾表示,公司是當時國內首家在手機終端中應用單晶片解決方案的廠商。為此,公司還得以斬獲中國聯通CDMA手機採購中的一半份額。

當時的信息顯示,中興通訊相關人士指出,單晶片與以往的手機晶片不同,它將基帶、射頻、電源管理及數字安全等多個系統組合至一個晶片中,使手機成本更低,耗電更少。

中興方面當時指出,單晶片解決方案的應用將是全球手機終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特別是在未來的3G終端開發上,單晶片將超越目前的多晶片獨立路線,主宰未來的手機終端晶片供應市場。

今天看來,這已經成為趨勢,但手機晶片層面卻鮮見中興通訊的身影。可能是官網未予及時更新,目前中興微電子的頁面顯示,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手機modem晶片是首個國內廠家推出搭載28nm工藝的LTE多模晶片,但此後未見更多介紹。

但這則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關注。2014年3月,中興方面宣布,這款產品通過了中國移動LTE多模晶片平臺認證。民生證券當時指出,這標誌著國產自研LTE多模終端晶片應用已達業界一流水平,打增強了國內晶片核心競爭力。

那段時間,高通晶片已經佔據了40%的市場份額,前述機構指出,雖然在短期內基於中興自研晶片的4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佔比或許並不高,但其產業地位將得到顯著改善,與高通、聯發科等晶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亦將有所提升。

這也意味著,正在發展路上的中興手機端晶片研發路徑並不與其依然向外採購手機晶片相分歧。就在前後腳,2012年2月,中興發布公告稱,與美國高通及博通公司籤訂採購框架協議,擬在未來幾年內向兩公司分別採購不少於40億與10億美元的晶片。

如今公司在手機端基帶晶片的研發進展隨後再難見公開動向。只是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2015年前後是手機市場從運營商渠道轉向公開渠道的關鍵時期,在這前後,「中華酷聯」時代逐漸被「HOVM」代替,中興的手機終端重點市場也越來越側重於海外,是可以看到的外部信息。

實際上,到今天在手機基帶晶片層面,也很難再有新的「闖入者」,目前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三星已基本掌握了大部分的市場。

按照最新介紹,中興微電子的業務主要是圍繞5G通信設備關鍵晶片開展技術和產品研發,包括5G無線接入關鍵晶片技術和產品研發、5G承載網關鍵晶片技術和產品研發等。微電子公司官網的產品介紹中,還包括了手機產品和多媒體產品等品類。

重點應該還是在有線和無線產品領域。具體來說,在5G無線接入晶片方面,將面向計算能力更強、存儲容量更大、接口更加豐富以及集成度更高的5G無線接入迭代需求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包括基帶、中頻、射頻等關鍵晶片。

5G承載網晶片方面,則是面向更大容量、更大帶寬、更低時延、可編程等5G承載迭代需求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包括新一代大容量交換晶片、可編程網絡處理器及微引擎等。

應該說,中興微電子在晶片端的研發進展緊貼著前沿制式迭代,且相對聚焦,這支撐著母公司在5G時代積蓄更多力量。

5G時代聚焦供給自身

進入5G時代,晶片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對於中興通訊來說也是如此。這也是中興微電子被母公司重新掌握回全部股權的一定原因。

在近日舉行的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徐子陽介紹,自2018年至今,中興通訊有幾個關鍵事件,其中晶片被第一個提出,顯示出被高度重視。

關於收回股權的原因,徐子陽也解釋過,這是基於公司2015年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達成的協議有關。那一年大基金入股中興微電子,就被業內人士認為,有望推動公司高端通信設備晶片的研發以及在手機端晶片的發展,這與目前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達成了一致。

如今被全權歸屬中興通訊發展後,根據規劃,在未來兩年內,中興微電子的戰略重點是拓展晶片深度和通信核心領域覆蓋率。

管理層指出,深度即加強性能和成本競爭力,通信核心領域覆蓋率即解決公司痛點問題,從而強化自身主業的競爭力。下一步是向消費市場等更廣闊的市場走出去。

在公司經營定位層面,中興微電子也曾經歷過定位調整期。在此前一場投資者交流會上,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李瑩曾介紹過,前些年中興微電子的研發內容相對分散,除了為公司進行研發,還會承接外部社會的相關晶片研發需求。

不過在近幾年的聚焦策略下,公司聚焦在做有挑戰、複雜高精尖的晶片。「中興微電子的90%多營收都來自為中興股份提供通訊設備所需晶片,隨著未來晶片設計複雜度提升和自主可控,提供的晶片種類越來越多,核心營業收入在逐步增加。」她指出。

目前來看也是這樣的規劃,根據執行副總裁、營運長謝峻石在前述交流會上的表態,中興微電子是中興通訊自主可控的核心競爭力,未來2-3年的重點就是滿足公司自身5G產品的需求。

招商證券分析指出,對於晶片布局來說,中興跟華為是僅有的自研7nm基帶和中頻晶片的通信設備廠商,同時中興也擁有自研核心高速交換晶片,競爭對手愛立信等主要從高通和博通等巨頭採購,這奠定了公司在5G整體技術的領先。

隨著2018年風波造成的影響被逐漸消弭,中興微電子的發展也在5G推動下迎來快速增長期。

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中興微電子晶片產品及技術服務銷售收入分別為51.84 億元、50.04億元和60.25億元。其中向中興通訊(含子公司)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88.82%、88.35%和95.10%。

可見微電子公司在2020年的收入有望得到較大增速,且對母公司的支持力度愈發增強。根據公告預測,中興微電子在2020年度的銷售收入有望同比增長約78%;淨利潤同比有望增長約160%,約為5億元。到2021年,預計中興微電子年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左右,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5.2億元。

當然也有反思,中興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微電子公司的研發費用率預計保持在15%水平,即便如此,這仍低於行業其他設備商。公司將通過晶片架構調整、工藝調整提升整機性能,為後續設備發展積攢較強的能力。

銀河證券則指出,相比同為晶片設計類公司的匯頂科技、兆易創新等,中興微電子的研發投入佔比較高,該機構同時對比淨利率卻發現,微電子公司則有較低的表現。

不過中泰證券認為,中興具有自主可控內循環的基礎,首先網絡設備需求和銷量明確,更易把握設計路標節奏;其次產品兌現快,搭載設備銷售實現回籠,投資回報易於準確計算;最後實現盈利的產品能迅速對晶片自研進行回補,實現自主化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這樣的「內循環」規避了獨立晶片設計與產品端供需的不匹配,對於具備垂直一體化基礎的系統廠商是非常可靠的戰略路徑。

相關焦點

  • 中興旗下晶片子公司中興微電子增資落定
    9月11日,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經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友好協商達成受讓協議。關於本次受讓,中興通訊將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仁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仁興科技),受讓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微電子)24%的股權。據了解,中興微電子是中興旗下晶片子公司,主要業務是聚焦固網、手機、IPTV三大終端,並且自研處理器迅龍芯LTE-A晶片。
  • 中興微電子無晶圓設計工廠項目落戶西安高新區
    ICCSZ訊 7 月1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興通訊戰略合作協議暨中興微電子無晶圓設計工廠項目籤約儀式在陝西賓館隆重舉行。在此次籤約儀式上,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總投資10億元的中興微電子無晶圓設計工廠項目落戶西安高新區。
  • 中興微電子終於完全回歸中興通訊,價值超100億
    9月10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經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與公司友好協商,中興通訊將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仁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仁興科技)受讓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所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中興通訊重組中興微電子遭問詢:增值率237.04%、配套募資26億元受...
    在這一年11月,中興康訊和聚賢投資兩家公司分別出資1350萬元與150萬元共同組建了中興微電子。從這種意義而言,中興微電子是一家入局較早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2010 年 7 月,中興康訊將其持有的中興微電子90%的股權以1567萬元轉讓給了中興通訊。至此,中興通訊與中興微電子故事正式拉開帷幕,而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中興微電子股權關係發生了多次變化。
  • 中興通訊(00763):加大晶片等底層核心技術投入
    據公告介紹,2013年,中興康訊和聚賢投資共同籤署《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章程》,約定共同以貨幣方式出資設立中興微電子,註冊資本為 1,500 萬元;中興康訊出資 1,350 萬元,出資比例為 90%;聚賢投資出資 150 萬元,出資比例為 10%。
  • 致力於電力線通信核心技術 力合微電子實力強勁
    深圳市力合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合微電子)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自主研發物聯網通信核心基礎技術及底層算法並將研發成果集成到自主設計的物聯網通信晶片中,著力解決物聯網系統「最後1公裡」的通信難題,擁有一支以數字通信技術及信號處理算法研發、數模混合超大規模SoC 設計開發為特長的研發團隊,為客戶提供電力物聯網通信晶片、模塊、整機及系統應用方案。
  • 物聯網投融資周報|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融資;中興微電子完成24億...
    來源:網絡公開資料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本周物聯網智庫監測國內物聯網領域融資共24起;涉及11大板塊;與企業服務、元器件、醫療健康相關的融資有6、5、5起;中興微電子完成24億人民幣戰略投資,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入股睿芯微電子,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特斯聯獲Investcorp投資。
  • 中興通訊擬收購控股子公司中興微電子18.8219%股權
    【TechWeb】10月29日消息,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恆健欣芯、匯通融信合計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興微電子18.8219%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的100%。
  • 中興通訊收重組問詢函:中興微電子銷售業務對公司是否存在依賴
    原標題:中興通訊收重組問詢函:中興微電子銷售業務對公司是否存在依賴   中興通訊
  • 中興通訊資產負債率72.92%,排全球四大通信第一位
    【電纜網訊】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通訊」)在12月1日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中提到,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有助於中興微電子在5G關鍵晶片技術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優勢,把握5G商用市場機遇,具備必要性,將本次募集配套資金的50%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彌補公司未來運營資金需求缺口,優化公司資本結構
  • 中興通訊資產負債率72.92% 排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第一位
    【電纜網訊】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通訊」)在12月1日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中提到,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有助於中興微電子在5G關鍵晶片技術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優勢,把握5G商用市場機遇,具備必要性
  • 【太平洋通信李宏濤團隊】5G時代,不一樣的中興通訊
    第一次是2001年,營收同比增長106.3%,主要得益於公司在移動通信領域取得巨大的進步,CDMA產品在聯通新時空取得大規模應用;第二次是2003~2004年,營收同比增長45.66%、41.54%,原因系抓住了網際網路泡沫崩潰後全球電信行業復甦的商機,國際銷售額大幅增長;第三次是在2007~2009年,在全球通信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中興抓住國際投資結構調整和新興市場發展的機遇,以及國內3G網絡開始部署
  • 中興通訊:「芯」突破加速復興?
    與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手機晶片不同,由於基站產品的封閉性更強,以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為首的全球頭部通信設備商更傾向於自主研發基站晶片,同時,由於基站產品的體積限制更小,因此傳統上基站晶片並未如手機一樣陷入過於激烈的製程競賽。
  • 中興通訊「帳面400億仍募資26億」爭議
    12月1日晚間,就「帳面400億仍募資26億」爭議,中興通訊回復深交問詢函表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帳面貨幣資金餘額為435億元,現有貨幣資金餘額僅能確保公司當前經營規模下現金流安全。考慮到後疫情時期內外影響,決定再次募資彌補資金缺口、用於晶片研發等。
  • 中興通訊26億出手 100%控股這家公司
    繼續收購中興微電子少數股權  中興通訊不斷斥資收購的中興微電子是怎樣的一家公司?  據悉,中興微電子成立於2003年,前身為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是國內主要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多媒體晶片、通信基站及有線產品用晶片等。
  • 繼中興、華為之後,中國又一通信巨頭崛起,坐擁3000件專利技術
    中興和華為 國內有很多通信公司,但比較知名並且真正走出了國門的只有兩家,分別是中興和華為。尤其是在5G時代的推動下,中興和華為的發展速度變得更快了,憑藉著出色的技術和設備,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的風採!
  • 不是吧,居然真有人把「中興」當成「中芯」?
    中興通訊負責晶片設計與銷售,其設計的晶片需要在晶圓代工廠進行生產製造。根據中興通訊官網顯示,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為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
  • 中興通訊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 將提振中長期走勢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中興通訊(000063)今天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計劃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向中興伸出橄欖枝的,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也業內所說的「大基金」。  目前中興通訊是繼續維持上漲的格局,漲幅2.93%,最新報價18.98元。
  • 中興量產7nm晶片是誤讀?目前到底什麼水平?
    中興開始感受到上遊供應鏈的壓力。mBrednc迫不得己,中興開始依靠自己有限的能力,逐步加大自研晶片的投入力度,期望能夠滿足發貨需求。mBrednc也就是這一時期,2003年11月,中興在IC設計部的基礎上,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興微電子」),註冊資金1500萬,專門從事晶片的研發和設計。
  • 中興通訊:帳上趴四百億 公司運營仍舊缺錢
    435億元,現有貨幣資金餘額僅能確保公司當前經營規模下現金流安全。而此次收購中興微電子少數股權,則為深化部署在晶片設計領域的投資發展規劃,包括研發5G無線接入關鍵晶片技術等。據記者了解,中興微電子主業為5G技術關鍵組成的晶片設計與開發,近年來中興微電子研發費用年增速20%以上,預計未來仍將維持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