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
1、朱光耀:全球三大危機疊加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表示,2020年經濟實際恢復情況要比年中預測的好。但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全球經濟衰退危機和全球治理危機三者疊加,造成一場對全球而言系統性的危機,這種系統性危機的持續性影響絕不能低估。
2、全球CFO調查:再度上調中國經濟展望
CNBC全球財務長委員會(Global CFO Council)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調查報告,全球主要的大型企業的財務長們普遍將把中國經濟展望從第三季度的「穩定」上調至「溫和改善」。而美國評級僅僅為「穩定」,仍落後於中國。
3、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2020年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歐洲、美洲和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落,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小幅上升。
4、韓駐華大使:籤署RCEP為加速韓中日自貿協定奠定基礎
據韓國駐華大使館6日微信公眾號文章,駐華大使張夏成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為加速韓中日自貿協定奠定了基礎。張夏成說,希望韓國與中日兩國相互合作,推進更高水平的韓中日自貿協定。
5、美國一系列援助措施即將到期,1200萬失業人口恐失去經濟來源
在長達數個月的僵局後,美國財政刺激法案仍然遲遲未能推出。儘管美國國會近期提出一項新的9080億美元規模的刺激方案,重振了市場的信心,然而這項法案背後面臨的壓力巨大:美國多項紓困救濟措施即將在年底到期,如果本次刺激法案再度落空,意味著將出現上千萬的失業人口失去經濟來源、租戶將被驅逐出家門、學生貸款償付壓力陡增等後果,從而對經濟構成嚴重打擊。
6、韓首都圈將再提升防疫級別,首爾67年首次取消新年敲鐘
韓國首都圈疫情惡化,將提升防疫響應級別至2.5級別。首爾市67年來將首次取消迎新年敲鐘儀式。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6日零時,過去24小時,新增631例確診病例,創下自11月韓國疫情第三波大流行以來的單日增長最高值。
7、英國和歐盟同意恢復談判 「脫歐風波」結局仍未落定
英國脫歐貿易談判在布魯塞爾恢復,英國部長警告稱,在周五談判陷入僵局後,他們仍「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和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受命解決懸而未決的最棘手問題: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以確保在12月31日英國退歐過渡期結束後雙方進行公平競爭。
8、前兩季度英國從歐盟國家進口的道路車輛減少逾六成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官方日前發布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英國從非歐盟國家進口貨物的比例從45.6%增加到47.3%。ONS稱,非歐盟國家進口商品比例的上升是由中國進口商品帶動。今年前兩個季度,英國從歐盟國家進口的道路車輛減少了66.6%,從非歐盟國家進口的降幅較小,為47.3%。
9、美國加州宣布重啟「居家令」
由於連日來新冠疫情惡化導致醫療體系面臨重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門5日宣布,包括加州南部以及加州中部部分地區在內的廣大區域將從當地時間6日23時59分開始實施「居家令」。
國內財經
1、經參:明年有必要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
這一輪積極的財政政策從2008年開始,已經持續12年。明年我國有必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2021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預計依然複雜,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依舊存在,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有延續的必要。與此同時,財政支出存在內在擴張壓力。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各類重大項目陸續啟動,財政投資相對於平常年份有擴大的必要。
2、機構預測11月CPI續降 同比漲幅或下行至「0」
國家統計局將於近日公布11月CPI數據。多家機構預測,11月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小幅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將拉動11月CPI進一步回落,同比漲幅或下行至0%左右。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11月豬價繼續下探是拖累CPI的主要因素,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中長期來看,供給確定性回升推動豬價進入下行通道邏輯不改。
3、河北公布2021—2025年度主要汙染物排放權交易基準價格
河北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關於制定我省2021—2025年度主要汙染物排放權交易基準價格的通知》。主要汙染物排放權交易基準價格和有效期:二氧化硫7500元/噸、氮氧化物9000元/噸、化學需氧量6000元/噸、氨氮12000元/噸。有效期為5年,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4、廣東省與11家中央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5日,11家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齊聚廣東,並與省政府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深化戰略合作,以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對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作用,打造央地合作共贏新樣板。
5、近4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上海北外灘
為進一步聚焦「五型經濟」、提升北外灘開發建設能級,12月6日下午,上海虹口區在北外灘全球5G創新港舉行「北外灘重點投資項目籤約儀式」,與近40個重點項目進行集中簽約。
6、2021年西安市初步安排市級重點項目740個,總投資2.5萬億
12月5日,西安市召開2021年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會。2021年全市初步安排市級重點項目740個,總投資2.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950億元。2021年市級重點續建、新開工的473個項目中,涉及先進位造及其他工業項目109個,年度計劃投資751.3億元。如三星二期二階段、國家超算中心一期、陝汽重卡擴能項目、三一西安產業園等項目。
7、哈鐵2020年前11月貨櫃發送量同比增長39.5%
今年1月至11月,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貨櫃發送量完成1922萬噸,同比增加544萬噸,增長39.5%,預計年內貨櫃發送量將首次突破2000萬噸,創歷史新高。
8、疫後武漢加速奔上經濟復甦「快車道」
作為中國一度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對武漢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衝擊。進入疫後重振階段後,武漢經濟開始觸底反彈。從一季度GDP「下滑四成」到二季度「單季打平」,再到三季度「全面回升」,經濟總量重回全國城市前十,武漢正加速奔上經濟復甦「快車道」。
9、11月300城土地成交總金額4745億元
根據克而瑞統計顯示,截至11月27日,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面17777萬平方米,環比10月全月下降24.2%;成交總金額4745億元,環比下降16.4%。由於一線城市成交佔比明顯上升,平均樓板價增至2669元/平方米,環比增加10.2%。
10、機構:重點城市庫存環比漲跌參半
根據克而瑞統計顯示,11月,重點城市庫存面積環比漲跌參半,漲跌幅大都控制在10%以內。五成以上重點城市消化周期環比有所回升,常州、寧波等消化周期明顯拉長,但仍低於12個月,去化風險基本無虞。天津消化周期進一步攀升至32個月高位,去庫存壓力加劇。而在成交放量增長的作用下,武漢、合肥等消化周期持續走低。
11、機構:二手住房成交環比微增
根據克而瑞統計顯示,11月,二手房市場難言實質性好轉,8個重點城市成交47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但同比仍下降9%。深圳、成都等二手房成交環比有所回升,但同比仍處下降通道,杭州更是同環比雙降。前11月累計成交同比下降1%,降幅較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蘇州、成都市場依舊低迷,累計同比跌幅超40%,其餘城市同比皆增,但整體漲幅漸有收窄的趨勢。
12、70大中城市房價五年變化:深圳漲幅第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近五年來,二手房漲幅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合肥、無錫、廣州和杭州,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二線城市。其中深圳漲幅在全國高居榜首。漲幅最低的城市分別是牡丹江、錦州、湛江、嶽陽和常德。其中牡丹江的房價更是低於5年前。
證券期貨
1、本周101.11億股限售股解禁 解禁市值848.56億元
12月7日至12月13日一共有51家公司101.11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為848.56億元,環比減少2.52億元。周四是解禁高峰,解禁規模達385.63億元,佔全周比例的45.45%。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郵儲銀行、工業富聯、匯川技術,解禁市值分別為369.77億元、141.73億元、60.58億元。
2、銀保監會:因原油寶風險事件 對中國銀行罰款5050萬元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中國銀保監會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3、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
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我國信託資產規模為20.86萬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二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專家表示,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但業務結構延續改善趨勢,投資類信託業務的拓展力度明顯加大。
4、債券發行火爆 券商承銷規模已超9萬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券商年內合計債券承銷規模(含公司債、金融債、地方債、企業債、短融中票、可轉債、定向工具、ABS等)達到9.11萬億,較去年同期的6.83萬億大增33.38%,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7.62萬億規模。
5、新基金髮行超級大年狂賣3萬億
今年以來,1300多隻新基金募資總規模逼近3萬億,創下新基金髮行紀錄。然而,在基金髮展大年即將收官之際,卻有15家基金管理人至今仍舊「一基未發」,在公募大繁榮時期出現了掉隊。
6、鐵礦石期價波動加大,業界呼籲推出鐵礦石動態升貼水
據悉,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在持續推進鐵礦石期貨品牌動態升貼水制度設計,在結合鐵礦石品種特點、借鑑國際交易所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徵求行業組織、產業企業等多方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方案設計。
7、大商所: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
大商所:落實「零容忍」要求,近期交易所已針對鐵礦石等品種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以發揮監管合力,嚴格排查市場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交易行為。
1、雙休日河北唐山鋼坯價格小漲,國內市場建築鋼價穩中調整
新幹線訊 雙休日,河北唐山部分廠家普碳方坯出廠價格累計上漲20元報3600元/噸(周六漲10元,周日漲10元),周環比收漲10元;國內多數在營業市場建築鋼價盤整,其中,北方局部炒作限產,線材價格調高;南方盤整為主,華東山東鋼廠挺價無果,安徽、江蘇和福建部分鋼廠補跌。
2、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6日上午召開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會議強調,要始終堅持把煤礦安全作為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堅決採取果斷措施,有力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嚴格國有大礦系統性監管監察,嚴禁地方政府和上級公司違背規律超額下達產量指標。嚴格停產關閉整頓礦井管控措施,對納入關閉退出的煤礦,督促地方政府明確安全管控責任,嚴禁違規設置「回撤期」「過渡期」,嚴禁違規轉包井下回撤工程。
3、鐵礦石價格創七年半新高
供需偏緊、全球經濟復甦之下,鐵礦石期現價格再創新高。12月4日,普氏62%鐵礦石指數漲至145.3美元/噸,單日漲5.44%,創下2013年3月以來的七年半新高。同日,大商所鐵礦石主力期貨合約2101報收982.5元/噸(約合150.03美元/噸),單日漲30元/噸,對應漲幅3.15%,創2013年10月鐵礦石期貨掛牌上市以來新高。
4、中鋼協: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行業預期 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6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超出了行業預期,使得行業運行風險進一步加大,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從中鋼協掌握情況來看,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製造市場緊張行為,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他同時指出,貼近市場變化的鐵礦石期貨品牌動態升貼水制度落地實施迫在眉睫,將有利於鋼鐵企業更好利用期貨工具管控風險。
5、針對近期重慶兩起煤礦重大事故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約談重慶市人民政府
12月6日,根據《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約談實施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國務院安委辦對重慶市人民政府進行安全生產約談。此次約談的主要目的是深刻認識重慶市煤礦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分析事故多發頻發原因,採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國家煤礦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玉治主約談。約談要求,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切實增強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要深化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排查,嚴格規範精準監管監察執法,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要堅定不移推動小煤礦關閉退出,加強關停技改煤礦安全監管,推動煤礦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央視新聞)
6、寶武集團中南鋼鐵有限公司揭牌
12月5日上午,寶武集團中南鋼鐵有限公司在廣州市揭牌,廣州市政府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籤署關於寶武集團中南鋼鐵的合作框架協議。據悉,寶武集團中南鋼鐵是由中國寶武與廣東省廣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作為中南區域鋼鐵資產經營平臺,將對所屬鋼鐵基地的資金、採購、銷售、研發、投融資等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形成資金流、貿易流、信息流及高新技術、高端人才等方面的聚集效應。
7、長治市規劃打造1500萬噸級鋼鐵基地
截至2019年底,長治市共有煉鐵產能合計640.8萬噸,煉鋼產能合計985萬噸。規劃通過產能置換、股權合作、產權流轉等方式對全市鋼鐵產能進行重組整合,在黎城縣工業園區建設1000萬噸鋼、400萬噸焦炭生產項目。同時發揮潞城區焦化產業優勢,通過外購鋼鐵產能等方式,在潞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500萬噸鋼生產項目。
8、邢臺鋼鐵搬遷方案確定 涉及鋼產能225萬噸
日前,威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轉型升級搬遷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明確指出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轉型升級搬遷改造項目擬建設在河北威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東工業區)內,涉及年產鐵160萬噸、鋼225萬噸。
9、天津LNG接收站實現單碼頭接卸LNG700萬噸
12月5日,隨著年度第107艘次「Woodside Rogers」LNG船舶順利完成接卸任務,天然氣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年度累計接卸LNG達706萬噸,年度累計接卸LNG量再創中國石化新高,為冬季天然氣保供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