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i9-10900K!AMD 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Zen 3架構分析

2020-11-13 EETOP半導體社區

來源:EETOP整理自techbang 作者:李文恩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中,AMD一直無法在桌面處理器的單核心性能領先Intel,只能靠著在單一處理器封裝塞入更多核心,以及設定較低的價格,與對手在市場相互拼搏,然而AMD卻透過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反轉此一情況,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Zen 3架構的改變之處。

重新設計整體架構

AMD在2017年的時候就曾宣示,他們將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桌面處理器(We wanted to deliver the best desktop processors in the world andchange the industry along the way.),如今他們透過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達成這一目標,我們通過性能實測,看到Ryzen 9 5900X的性能確實能超越其主要競爭對手Intel Core i9-10900K。

繼AMD先前推出的Zen與Zen 2架構後,Zen 3的是款完全重新設計(Ground-up Redesign)的處理器架構,包含強化前端、執行引擎、存取、SoC架構等部分都經過改善,並帶來了顯著的性能與功能提升。

強化前端的目標為增加大量分枝的大型程序預取(Fetching)性能,尤其在大量分枝的大型程序,將L1分枝預測的緩衝區加倍至1024個,並增加分枝預測器的通道寬度,增加預測錯誤的回覆速度,提升循序預取性能,並讓切換cache流水線的粒度更細。

在執行引擎部分,新架構的設計目標為縮短延遲並加大架構以提高指令等級平行化(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的能力,在整數數據取用器、整數窗口、浮點數通道寬度、浮點數乘積累加運算等部分也都進行最佳化與性能提升。

存取方面的改良目標為擴大架構並強化預取能力,以滿足執行引擎所需的更大量數據吞吐量,數據讀取與寫入的時鐘頻率較Zen 2皆有所提升。

Zen架構的旅程始於2017年,到現在已經進入Zen3世代。

Zen3改進的重點為提升IPC/單核心性能、降低延遲、提升功耗效率。

Zen3重新設計整個處理器,前端、執行引擎、存取、SoC架構都有改進。

預取與解碼區塊的架構也有所更新,以降低分支預測的延遲。

Zen 3透過多項功能改善,達到IPC平均提升19%的成就。

這19%來自Cache預取、執行引擎、分枝預測、微指令Cache、前端、存取等各項性能改進的貢獻。

打破CCX屏障

Zen 3的另一項重大改進,就是改進了SoC架構,目標同樣以降低延遲為主,同時縮短處理器核心對核心、核心對Cache、主存儲器等數據存取的延遲,並將L3Cache叢集增大1倍。

在Zen 2架構的設計中,單一處理器封裝最多可以容納2組CCD(Compute Die,運算裸片)與1組IOD(Input/Output Die,輸出入裸片),每組CCD最多可以容納2組CCX(Core Complexes,核心複合體),而每組CCX最多可以容納4個處理器核心。舉例來說,可以透過2組具有4個處理器核心的CCX,組成1組CCD,達成8核心處理器配置。

而Zen 3則將CCX可以容納的核心數提升至8個,每組CCD則只能容納1組CCX。因此8核心處理器會有1組具有8個處理器核心的CCX,組成1組CCD。

這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把原本每組叢集只能容納4個核心的架構,改變為可以容納8個核心,且把原本的2組16MB L3 Cache存儲器,合併為1組32MB的組態。

如此一來可以縮短處理器核心之間通訊的延遲,例如在Zen 2架構中如果位於不同CCX的處理器核心的需要溝通,則某核心需透過Infinity Fabric將數據傳至IOD,再由IOD交至另一核心,將會因為傳輸延遲而影響性能,若處理器核心位於同一CCX則無此問題。

另一方面,統一的32MB L3 Cache存儲器也比拆分為2組16MB更具效率,且能容納更大筆的數據,有助於提升遊戲性能表現。

在製程方面,Zen 3的CCD採用與Zen 2一樣的臺積電7nm節點製程,並繼承在Ryzen 3000XT系列處理器所納入的設計改良,因此能再次推升最高時脈。IOD則完全延用先前12nm製程與設計,並讓處理器相容於先前推出的500、400系列晶片片組。

Zen 3大改了CCX的組態,將原本只能容納4個處理器核心的限制提升至8個,也讓2組16MB L3 Cache存儲器合併為統一32MB區塊。

這樣的改變也讓8個處理器核心能共享同一塊L3 Cache存儲器,有助於提升多工性能表現。

以8核心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為例,處理器封裝中包含CCD(其中有1組CCX)與IOD各1組。

16核心部分則有2組CCD與1組IOD。

首波推出的4款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價格從美金299元至799元不等,其中只有Ryzen5 5600X附上Wraith Stealth散熱器。

相較前代的Ryzen 3000XT系列處理器,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同級產品皆漲價美金50元。

整體而言,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的「歷史定位」在於單核心性能超級Intel旗艦產品,且依然維持核心較多的優勢,因此無論在單核心或多核心程序表現都能追上或超越Intel(也需考慮軟體、編譯器、指令集等最佳化因素造成的性能影響),在遊戲、電競、美術設計、影片編輯、電腦輔助製造(CAM)、電腦輔助設計(CAD)等應用上都能帶來性能優勢。

比較可惜的是,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較同級的Ryzen 3000XT貴了50美元(如Ryzen 5 5600X與Ryzen 5 3600XT相比),這樣的定價策略當然可以解釋為新款處理器帶來更大的性能提升,但仍與消費者的期望相左。

有趣的是,在AMD發表Ryzen5000系列處理器的消息後,Intel也不甘示弱,以RocketLake-S處理器反擊,並不小心把牙膏擠太大力,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樣一來一往的競爭往往能讓產品的性能、價格更加親民,或許雙方未來都會陸續更貼近市場需求以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相關焦點

  • 全新Zen3架構,AMD發布最新Ryzen5000系列處理器
    有趣的是,此前英特爾曾宣稱,酷睿 i9-10900K 處理器是 "世界上最快的遊戲處理器"。二者在遊戲領域對標的意味非常明顯。與英特爾 i9-10900K 相比,Ryzen 9 5950X 的創作性能高出約 59%,遊戲性能高出約 11%。
  • 全新Zen3架構,IPC提升19%,AMD發布最新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單核...
    在揭曉 Zen 3 系列處理器的同時,AMD 還透露了一些 Zen 4 的細節,工藝升級至 5nm 工藝,升級幅度有望比 Zen 3 更大。在今天凌晨的發布會上,AMD CEO 蘇姿豐公布了用於臺式機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的新陣容。
  • 全新Zen3架構,IPC提升19%,AMD發布最新Ryzen5000系列處理器
    在揭曉 Zen 3 系列處理器的同時,AMD 還透露了一些 Zen 4 的細節,工藝升級至 5nm 工藝,升級幅度有望比 Zen 3 更大。在今天凌晨的發布會上,AMD CEO 蘇姿豐公布了用於臺式機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的新陣容。
  • Zen 3加持,AMD官宣Ryzen 5000系列CPU:「世界上最好的遊戲CPU」
    10 月 8 日,AMD 執行長蘇姿豐官宣了最新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最大的亮點是 7 納米工藝的新一代 Zen 3 架構,標誌著 AMD 桌面級晶片性能的又一次提升,預計於 2020 年 11 月 5 日開售。
  • AMD發布「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搭載全新ZEN3架構
    AMD 的執行長蘇姿豐今天宣布了其公司的下一代主流 Ryzen 處理器。這個被稱為 「Ryzen 5000」系列的新系列包括4個部分,支持多達十六個核心。               新產品的核心設計元素是 AMD 最新的「Zen 3」架構,承諾性能提高19% ,遠高於最近幾代的改進。新的處理器與現有的500系列主板兼容,並將在11月5日開始零售。AMD 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稱其新產品為「世界上最好的遊戲 CPU」。
  • AMD官宣銳龍5000系列CPU,單核性能首次超越英特爾
    10月9日凌晨,AMD如期舉行發布會,帶來了全新一代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全新Zen 3架構,「最好的遊戲CPU」此次,AMD一共發布了4款Ryzen 5000系列CPU,分別是Ryzen9 5950X
  • AMD最強處理器Ryzen5000系列發布,首發Zen3架構
    【極果播報】10月9日消息,AMD宣布了其用於臺式機的處理器,由Zen 3驅動的Ryzen 5000系列。這也是該公司將採用Zen 3架構的首批晶片,也代表了AMD在臺式機晶片上的巨大飛躍。系列處理器仍將使用AMD 7nm工藝,與去年基於Zen 2驅動的Ryzen 3000相同,不過其每周期的指令數量將增加19%。
  • AMD Ryzen 5000系列發布!全新ZEN3架構,蘇媽這次有點飄了
    北京時間10月9日凌晨,AMD CEO蘇姿豐博士(蘇媽)正式發布了下一代基於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CPU。 一、架構升級、性能提升新一代AMD Ryzen 5000採用全新ZEN3架構,依舊是7nm工藝製程。能效比依然大幅超越還在14nm的intel。
  • AMD發布Zen 3架構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
    就在剛才,10月9日零點,AMD發布了全新的Zen 3架構處理器,就如之前猜測的那樣,命名直接跳過了Ryzen 4000系列,新的處理器叫作Ryzen 5000系列,估計是要讓名字和明年初發布的新一代移動處理器同步,不然新的移動處理器又要「領先」桌面處理器一代了。
  • AMD正式發布Zen 3架構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
    這次,AMD開啟的是桌面級處理器的"單核戰爭",AMD將Zen 3架構處理器稱為 'The World's Best Gaming CPU',將i9 10900K的頭銜搶了過來,可見其信心之充足。
  • AMDRyzen5000系列發布!全新ZEN3架構,蘇媽有點飄了
    北京時間10月9日凌晨,AMDCEO蘇姿豐博士(蘇媽)正式發布了下一代基於Zen3架構的Ryzen5000系列CPU。 一、架構升級、性能提升 新一代AMDRyzen5000採用全新ZEN3架構,依舊是7nm工藝製程。能效比依然大幅超越還在14nm的intel。從官方數據來看,全新ZEN3架構的銳龍9相比ZEN2架構能效比升級20%。相比Corei910900K則提升了180%之多。
  • AMD Zen 3 首發 Ryzen 5950X 單核,遊戲效能擊墜 i9-10900K
    Lisa Su)揭曉新一代 Zen 3 CPU 微架構,推出新款 Ryzen 5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有著 5950X(16C32T)、5900X(12C24T)、5800X(8C16T)與5600X(6C12T)等處理器,這代將單CCX升級至8核心,通過降低Core toCore延遲,想要力拼遊戲最強CPU之寶座。
  • AMD全新ZEN3架構的Ryzen5000系列處理器發布
    時隔15個月之後,2020年10月9日凌晨新品發布會上,AMD CEO蘇姿豐正式發布了基於Zen3架構的Ryzen5000系列處理器,首發帶來了四款型號,分別為Ryzen9 5950X、Ryzen9 5900X、Ryzen7 5800X以及Ryzen5 5600X,分別定位發燒級、高端級以及主流級CPU。
  • 官宣銳龍5000系列CPU,單核性能首次超越英特爾,蘇媽:最好的遊戲CPU
    10月9日凌晨,AMD如期舉行發布會,帶來了全新一代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新處理器性能增幅顯著,尤其是在遊戲性能上的表現,綜合甚至反超了老對手Intel的十代i9 5%左右。新處理器的單核性能首次超越i9-10900K,在CBR20測試中比Intel高了16%。
  • AMD推出基於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
    AMD終於公開了其下一代臺式機處理器。該公司今天宣布了基於其最新Zen 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CPU。今天宣布了四款新型號,起價為299美元,一直到799美元。它將與18核Intel Core i9-10980XE競爭。
  • 比Core i9-10900K還快?!AMD Ryzen 7 5800X測試數據曝光!
    AMD即將於10月8日正式發表Zen 3架構的第四代Ryzen桌面處理器(代號Vermeer),據了解這次將直接稱為Ryzen 5000系列,以與現有Ryzen Pro 4000 (代號Renoir)做區別。
  • AMD發布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基於Zen 3架構 起價299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四,晶片製造商AMD發布了新款Zen 3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的起價為299美元(約合2030元),將於今年11月5日開始發售。據悉,基於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CPU仍然使用AMD的7納米製程工藝,將用於臺式機。該系列CPU是該公司推出的首批基於新一代Zen 3架構的晶片,代表了AMD臺式機晶片迄今為止的最大飛躍,也是最後一代使用AM4接口的AMD處理器。
  • Zen 3架構讓AMD銳龍5000系列更出色
    AMD正式發布了全新的Zen 3 CPU架構,以及基於新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主要在遊戲性能和能效方面提升非常明顯。CPU上跳過了銳龍4000系列,直接進入銳龍5000系列。據AMD官方介紹,能效比更是i9-10900K的2.8倍。而8核CCX設計可直接共享訪問的32MB L3緩存,相比上一代IPC有19%的顯著提升。同時,全新的CCX設計和翻倍的L3緩存也解決掉了延遲問題。AMD這次首發共有R9 5950X、R9 5900X、R7 5800X 和 R5 5600X四款產品。
  • AMD最強處理器Ryzen5000發布,首發Zen3架構,2006元起
    【極果播報】10月9日消息,AMD宣布了其用於臺式機的處理器,由Zen 3驅動的Ryzen 5000系列。這也是該公司將採用Zen 3架構的首批晶片,也代表了AMD在臺式機晶片上的巨大飛躍。據了解,全新的5000系列處理器仍將使用AMD 7nm工藝,與去年基於Zen 2驅動的Ryzen 3000相同,不過其每周期的指令數量將增加19%。並且AMD對晶片的布局進行了全面的改造設計,最大程度的提升了速度。全新的晶片組將直接跳入Ryzen 5000系列,以避免Zen 3晶片與夏季發布的基於Zen 2驅動的Ryzen 4000臺式機晶片混淆。
  • AMD銳龍5000正式發布,遊戲性能超i9-10900K
    昨晚AMD CEO蘇姿豐博士如期為大家帶來了AMD基於Zen 3架構的Ryzen 5000桌面CPU,該系列最高具有16核32線程設計。首批發布的CPU型號具體為Ryzen 9 5950X、Ryzen 9 5900X、Ryzen 7 3800X和Ryzen 5 36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