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外,警惕一場「謠言流行病」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消毒水、漂白劑、古柯鹼是新冠肺炎的救命藥?多吃大蒜有利於預防新冠肺炎?疫情是5G無線技術的衍生品,甚或是一場政治惡作劇?

    以上內容聽起來挺可笑,可這些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真實存在的謠言和虛假信息。在疫情戰役打響時,另一場與信息有關的戰爭也在同時進行。

    4月27日,一位加拿大學者在《Nature》上發文稱,一些世界知名大學和醫院的綜合健康中心都在提供五花八門的錯誤新冠肺炎治療法,比如「靈媒療法」「順勢療法」「整體整療」……他呼籲大眾應提高辨識能力,專業人士更應與偽科學的鬥爭到底。

    其實早在今年2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就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們不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在與一種信息流行病作鬥爭。它的蔓延速度比病毒更快、滲透更容易。」

    隨著疫情的發展,儘管這些偽科學「偽」得五花八門,但相信的大有人在。所謂「病急亂投醫」,當事件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時,人們總是傾向於尋找事件的替代性解釋來減輕心理負擔,陰謀論和錯誤信息很容易填補這種信息的真空。

    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時,沒人知道威脅何時會消退。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評論認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陰謀論比其他重大事件和公共衛生危機的陰謀論更為集中、傳播面廣且更易引起恐慌。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依賴各種各樣的在線資源和網絡平臺來獲取新聞和信息。2012年,有機構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從社交媒體獲取新聞的。5年之內,這一比例猛增至51%。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令許多人居家隔離時,大家對在線信息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劇。在一些觀點相似者集中的社區中,相比權威人士和專家的信息,人們更願意接受與他們想法一致或更具親和力的內容生產者。

    牛津大學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4月發布一項研究,該研究抽取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假消息的樣本中,88%出現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其餘的出現在電視、新聞出版物上或其他網站。「由政客、名人和其他知名公眾人物傳播的虛假信息」在社交媒體上的公眾參與度達總量的69%,即使他們的言論僅佔研究樣本的20%。

    4月底,YouTube刪除了幾個已廣為流傳的視頻,其中一個視頻包含對兩位美國加利福尼亞醫生的採訪,他們說冠狀病毒的危害性不如普通流感那麼嚴重。在被剪輯加工後,這個視頻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甚至被一些公眾人物轉推。

    當一些不負責任的專家和一些社交媒體平臺大V合謀,以所謂的「公開採訪」或「紀錄片」形式來宣傳自己的理論時,就容易形成網絡世界所謂的「回聲室效應」。即人們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聽到無數遍相似但可能被扭曲的重複信息,會誤以為這就是事實的全部。

    Twitter上有7840萬訂閱者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曾在該平臺上多次公開稱強紫外線、消毒劑以及抗瘧疾藥物羥氯喹或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導致許多民眾誤信並囤積藥物,甚至有一對夫婦誤食魚類用羥氯喹而死亡。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攪局者,還有捲土重來的反疫苗運動倡議者。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但在4月美國一個反疫苗接種組織領袖接受一個YouTube播主的「獨家專訪」,花了兩小時大談特談接種疫苗的危害,他此前是「注射疫苗導致自閉症」理論的鼓吹者。不到兩日,視頻觀看次數已達50多萬。

    5月初,在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部名叫《瘟疫大計劃(Plandemic)》的「偽紀錄片」,試圖讓人們相信疫苗是一種威脅,而不是為了拯救生命。

    反疫苗運動由來已久。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員認為,Facebook上支持疫苗的信息大多在有著相似觀點的群體內分享,而反對疫苗的頁面則更主動地接觸尚未表明觀點的多樣化人群,這種強弱對比容易影響持中立態度的人們。

    打擊「謠言流行病」,是一場持久而艱巨的戰爭。如何讓權威聲音能在信息過載的網絡平臺「良幣驅逐劣幣」,世衛組織與社交網絡正在通過官方行動來努力。

    世衛組織成立了一個叫「謠言終結者(mythbusters)」的團隊,與Facebook、Google、騰訊、Twitter、YouTube等網絡公司合作,以對抗謠言的傳播。當人們在這些網站上查找新冠肺炎相關搜索詞時,系統會自動彈出導向世衛組織的可靠頁面連結,為迷茫的人指引道路。

    Google宣布將成立一個24小時的事件響應小組,來清除搜索結果和YouTube、Google地圖以及廣告中的錯誤信息。YouTube出臺了具體政策,禁止質疑這種疾病的傳播或存在、推廣未經證實的療法或鼓勵人們忽略官方指導的視頻傳播。

    Twitter自3月起就宣布將刪除「可能會對民眾健康或福祉帶來直接風險」的疫情相關推文。又在5月11日宣布將對有一定誤導性但未達到刪除標準的推文添加「警告」標籤。Facebook改進了人工智慧審查的算法,以便能更快速、準確地識別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錯誤信息和偽裝下的仇恨言論。該公司表示,已經在9000萬條內容上貼了警告標籤。

    儘管這些社交網絡作出了打擊謠言的姿態,但一些研究者認為效果依然是杯水車薪。根據英國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打擊網絡仇恨中心」最新一項報告,他們的志願者從4月20日至5月26日向Facebook和Twitter報告了649個有誤導信息的帖子,包括宣傳錯誤的治療方法、反對疫苗和有關5G的陰謀論。然而報告稱如今90%的內容仍然在線可見,沒有任何警告標誌。

    如何能擦亮人們的雙眼,阻止謠言、陰謀論滿天飛,也許僅靠官方努力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採訪的多名專家建議,當您明辨是非,但發現身邊的家人或朋友被謠言蒙蔽,也許相比義正辭嚴地公開譴責,不如嘗試用更靈活的溝通方法,比如發送私人消息提醒、用通俗易懂的科學話語和更富人情味的故事進行勸說。

    而更重要的是:不要放棄溝通,即使你不能說服所有人。

江山

相關焦點

  • ...到千人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譚德塞:這不會是最後一場大流行病...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33萬例平均不到千人中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美國全國的人口超過3.3億。這也就意味著,平均不到每一千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死於新冠肺炎。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美國正式報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在當地時間2月29日,不過之後又證實至少兩例更早的死亡病例也是死於新冠肺炎。
  • 新冠肺炎疫情地圖:將大流行病可視化
    新冠肺炎已經成為本世紀的大流行病,將整個世界都置於瘋狂之中。PS:本文主要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地圖可視化,並非以實時數據為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新冠病毒,即COVID-19。冠狀病毒並不是單個病毒,而是一整個病毒家族,它們會引發流感等疾病。新冠病毒,或者說COVID-19就是這個家族中的最新發現。
  • 譚德塞: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的大流行病
    當地時間26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為首個防範流行病國際日(12月27日)發表視頻講話。譚德塞表示,過去12個月中,世界被顛覆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遠超疾病本身,對社會和經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這一切並不意外。這些年來有很多報告都指出,世界沒有為大流行病做好準備。歷史告訴我們,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的大流行病。雖然流行病是無從逃避的生活現實,但如果有公共衛生投資和全政府及全社會的支持,可以確保子孫後代繼承一個更安全、更具彈性和可持續性的世界。
  • 印度專家:警惕新冠肺炎疫情雨季時二次暴發
    原標題:印度專家:警惕新冠肺炎疫情雨季時二次暴發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印度報業託拉斯4月24日報導,該國科學家表示,需要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雨季中期再次暴發。該報導援引了多位印度科學家的研究結果。根據分析,疫情再次暴發的時間可能會在印度的雨季中期,也就是7月底至8月時出現。專家稱,參考其他國家在放鬆出行限制後的疫情蔓延狀況,以及目前已康復者的復陽現象,印度將很有可能會在封鎖解除之後再次報告大批病例。而二次暴發出現在雨季,對於印度來說是個不好的消息,因為雨季也是印度很多地方的流感暴發季,這對於監控疫情的早期跡象會造成困難。
  •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上海市衛健委:謠言!
    網絡流傳的謠言。 網絡截屏   中新網上海2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昨天疫情大爆發,上海出來3000多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
  • 智利礦業部長Baldo Prokurica:由於新冠肺炎流行病疫情的影響日益...
    文 / 夏洛特2020-06-27 02:20:15來源:FX168 智利礦業部長Baldo Prokurica:由於新冠肺炎流行病疫情的影響日益嚴重的緣故,預計智利銅礦將減產20萬噸,意味著將比2019產量下滑3.5%。
  • 闢謠|益生菌可預防新冠肺炎?這些最新疫情謠言不要信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種相關謠言也在網上流傳,不僅容易造成人們的情緒恐慌,還會引發其他社會問題。下面這些謠言,千萬不要相信!益生菌可預防新冠肺炎?不能!北京朝陽珠江綠洲為疫情高風險區域?北京市朝陽區官方平臺4月22日發布,近日,網傳「珠江綠洲為疫情高風險區域」,經核實,網上發布的消息系謠言。在此呼籲大家:不要輕信網絡炒作的傳言,保持理性,通過官方渠道求證真偽。以官方信息為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齊心協力對抗肺炎。樂清市人民醫院確診1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為「大流行」,疫情幾時才算結束?歷史上此前4次大...
    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大流行的威脅近日引發熱議。如何界定全球性大流行?面對升級為「大流行」的疫情,全球又該如何應對?世衛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十大醫藥謠言:不要為造謠者買單!
    2、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肺炎? 謠言:近期有微商從銷售防護用品轉向銷售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將食品包裝成「防治新冠肺炎」的藥物,如推銷益生菌類食品,宣稱「吃益生菌能防治新冠肺炎」。真相:吃益生菌類食品能防治「新冠肺炎」嗎?
  • 確定簡稱「新冠肺炎」,為啥?下面謠言別信了……
    有關部門響應社會呼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統一簡稱為「新冠肺炎」,事雖小,但意義很大。「時間就是生命」,易記、統一的簡稱,有助於基層更高效地開展防疫工作,有助於全國上下一心、目標明確地向疫情發起衝鋒。
  • 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204):新冠肺炎目前並非「全球性流行病」
    對於疫情定性,WHO傳染病危害及預防司司長布裡安德4日在日內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並非「全球性流行病」,因為78%的病例集中在中國湖北省。他還指出,現階段最重要的仍是「早發現,早隔離」。WHO尚未發現對抗病毒的藥物,同時尚未發現新冠病毒變異。
  • 轉存這波極具典型性的新冠肺炎謠言案例
    魯網2月19日訊 當前,人們除了密切關注本地每日更新的疫情動態之外,傳播最廣的信息莫過於相關新冠肺炎的防控資訊了。在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每日發布的實時闢謠中,不難發現各類所謂的「提醒」、「醫貼」、「通知」等等屢見不鮮,其中舊謠新傳、斷章取義、虛假宣傳等謠言套路也是防不勝防。
  • 《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暴發》熱播
    《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暴發》熱播  這部高分紀錄片 讓我們深思疫情和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抗擊疫情的鬥爭也處於關鍵階段,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我們曾經歷過多起肆虐的流行病,這些疫情串聯起來的不僅僅是人類歷史上悲痛的過往,還有無數醫護工作者抗擊病毒的無聲史詩。
  •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的大流行病
    (原標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的大流行病)
  • 世衛組織總幹事: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的大流行病
    當地時間9月7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給了所有人很多教訓,其中一項就是健康不是提供給能負擔得起的人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人權。公共衛生是社會、經濟和政治穩定的基礎,意味著需要投資於基於人口的衛生服務,以預防、發現並應對疾病。
  • 謠言:「車主新冠肺炎去世未挪車」「順豐快遞檢出新冠病毒?」
    近日謠言之一:鄂牌車主新冠肺炎去世未挪車6月21日,一男子王某拍攝一輛停放在公園的轎車,編輯內容為「湖北孝感一車主將車停在公園,因新冠病毒去世」的視頻信息在抖音發布,隨後更是撰寫後續內容為「車主系一名志願者,疫情期間在孝感幫忙送菜,隨後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被各大網站轉發,甚至一些主流媒體也進行了關注轉發。
  • 谷歌一位員工被確診新冠肺炎,人人易感更需要警惕了
    1、谷歌一員工確診新冠肺炎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採取措施阻止新冠病毒(COVID-19)的潛在傳播,然而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仍被影響著。如今嚴峻時期,誰都不能抱著僥倖心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從此前的「高」提至最高級別「非常高」。目的也在於讓我們所有人繼續警惕病毒的蔓延。
  •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疫苗?這些謠言你別信…… 2020-12-01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行病報導中有哪些「雷區」可避免?這些建議請收藏
    從2003年的SARS再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一次傳染病爆發都牽動著人們的心。疫情爆發時,優質的新聞報導能夠給人帶來信心和力量。新聞記者應如何客觀準確報導流行病,流行病報導中又存在著哪些可以避免的「雷區」?本期編譯參考了兩篇反思伊波拉報導的文獻,希望「他山之石」能加深「風暴」之中的我們對疫情報導的思考。
  • 網傳湘陰某快遞公司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謠言
    11月26日,筆者從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證實,該信息為謠言。據了解,11月24日晚22時,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轉發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函件,天津市無症狀感染者龔某某所裝卸的貨物涉及我縣文星街道快遞收件人林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