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零退出後,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奇安信」)的巨額股份誰來接盤?真正買家終於浮出水面。
5月9日,上證報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發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子」)旗下企業已成為奇安信第二大股東。這意味著奇安信已正式成為網絡安全國家隊。
這筆交易不僅對網安行業影響深遠,對央企混改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混改作為央企改革的突破口,其內涵是雙向的。中國電子入股奇安信,將國企實力與民企創新銳氣結合,發揮各自優勢,相輔相成,有望推動中國IT技術的加速創新發展。
奇安信入列網絡安全國家隊
奇虎360從美國私有化退市時,原360總裁齊向東與周鴻禕已有分工變動,齊向東負責政企安全業務,成為奇安信的實際控制人。三六零仍持有22.5856%股權,是奇安信的第二大股東。今年4月12日晚間,三六零宣布以37.31億元出售所持有的奇安信全部22.5856%股權,接盤方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明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者的實控人和GP為私募機構北京金匯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匯金」)。在工商資料中,這筆股權工商變更已於4月30日完成。
金匯金接盤一度引發外界諸多猜想。資料顯示,金匯金從奇安信第一輪融資時就已入股,通過旗下六家有限合夥企業持股奇安信,是奇安信重要投資方。金匯金還曾在2017年與奇安信、晨鑫科技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
而最新的工商變更進一步顯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明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GP和LP都已發生了變更,股東變為中國電子(CEC)旗下全資控制的「寧波麒飛網安科技有限公司」和「中電金投控股有限公司」。這意味著,該筆股權交易的真正接盤方實為中國電子。
中國電子是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電子信息企業集團,是國務院認定的唯一以網信產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國家網絡安全核心能力,全面開展本質安全、過程安全和產業安全建設。2018年,中國電子實現營業收入2170.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1.1億元。中國電子擁有從作業系統、中間件、資料庫、安全產品到應用系統的可控軟體產業鏈,其核心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OS作業系統)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從三六零到中國電子,奇安信無疑將為自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而雙向混改的意義,也在本次交易中得到詮釋。
雙向混改促業務協同發展
有業內人士評價認為,中國電子戰略入股奇安信是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舉措,與奇安信進行的股權融合、戰略合作、資源整合,有益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與奇安信的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通過此次交易,中國電子的網絡安全產業布局趨向縱深發展,將有力推動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奇安信已成長為保衛國家網絡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公開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今,奇安信承辦和配合公安機構和部委開展了26次實戰型攻防演練,多次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活動的安全保障任務。截至2019年5月,奇安信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專業網絡安全公司,員工數超過6400人,過去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90%,安全業務覆蓋90%的中央部委、央企、大型銀行。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雙向的,也是雙贏的。」分析人士認為,「國有資本通過混改有進有退,可以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在本次合作中,中國電子可以為奇安信帶來更多的業務機會,奇安信也可以與中國電子的既有業務形成互補、協同發展。」
例如,中國電子旗下中國軟體擁有自主創新的基礎軟體,產品不僅包括桌面及伺服器,還擁有自主研發的基於虛擬化技術構建安全可控國產化IT基礎架構的雲產品,奇安信的虛擬化安全、雲安全管理平臺等雲安全產品方案可與其形成互補。此外,中國軟體還擁有主打「內部」數據安全的中軟防水壩數據防洩漏系統,奇安信的「外部」防火牆可與其形成互補。
究竟奇安信將與中國電子展開哪些戰略合作?在中國電子的助力下,奇安信能否繼續延續高增長?還將有何新的發展機遇?值得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