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歐姆檔,懷疑短路的話數字表用200Ω檔,指針表用×1檔。數字表200Ω檔,短路顯示0.幾歐。數字表的二極體兼通斷檔,短路會響。
具體短路要看電路,有的幾百歐屬於短路,有的幾歐幾十歐屬於短路,有的0.幾歐屬於短路。
如圖所示的電路,提供了脈衝電流將其限制在非常低的成本。它可以處理輸出的瞬間或持續短路。輸入範圍的影響僅僅是很小的幹擾(glitch)(在數百微秒內的幾百毫伏)。
很多產品要求輔助直流輸出為外部器件或子系統提供電源。如果這些子系統是熱連接的,一定要保護輔助輸出免於短路。採用熔絲的方案反應是遲鈍的,並且導致內部直流電壓軌電壓下降,可能影響到主系統。
如圖所示的電路,提供了脈衝電流將其限制在非常低的成本。它可以處理輸出的瞬間或持續短路。輸入範圍的影響僅僅是很小的幹擾(glitch)(在數百微秒內的幾百毫伏)。U1是施密特觸發脈衝反相器(74HC14),Q2是開關,而RSENSE是電流感應電阻。對該電路而言,VIN=12 V,並且該電路被設計成負載電流最大為0.6A。
在通常條件下(負載電流小於500mA)Q1關閉,V1=0 V,V2=0V,C1放電,而V3=5V,Q3、Q2打開,並且VOUT=12V。如果負載電流上升到大於0.6A,Q1打開,V1增大,而C1在很小的時間常數(C1×R1)下通過D1充電。當V2增大到大於74HC14的斷路點上限時,V3下降,並且Q3、Q2關閉,而負載電流變為零。
然後,Q1關閉,V1開始下降,而C1在較大的時間常數(C1×R2)下放電。在較長的周期(依賴於C1和R2)以後,V2變低,V3的開關變高,而串聯的開關管(Q2)打開。
如果持續短路,該脈衝開關連續打開和關閉。對於高電流的應用而言,RSENSE上的功耗成為問題。所以,Q1可以用高端電流傳感器來代替,該傳感器有放大作用(類似Zetex的ZXCT1021),具有適當的電路改進。D2是用於當電源被關閉時C1放電的保護二極體。Q2具有足夠的額定電流(4到5A)。設計師也可以考慮施密特觸發器短路點的容差。Q2也可以用P溝道MOSFET來代替,從而具有更低的正向壓降。對更高的電壓(例如24V),MOSFET柵-源應該被保護:其不可以超過齊納二極體的擊穿電壓。
當輸出被1Ω電阻短路時,得到的V2是2到3.2V之間的鋸齒波,其上升時間是500μs,延遲時間是1s。輸出電流脈衝的幅度大約是1.5A持續500μs,而在輸入幅度的幹擾是0.2V持續500μs。C1可以是一個較低的值(如0.47μF),以此來減小短路電流的脈衝寬度。
(免責聲明:整理本文出於傳播相關技術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