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授:房產稅和遺產稅2020年之前不會推出

2021-01-05 荔枝網新聞

  [摘要]2020年之前開徵房產稅?北師大教授鍾偉:恐怕不會!

  轉載自「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導 讀:構建樓市調控長效機制並非新提法,但從實踐來看,開徵房產稅也好、改革土地制度也好,由於觸動了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始終難以真正落地。

  而以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開端,從供給側出發的樓市調控新思路開始逐漸浮出水面。最近備受關注的「租購同權」以及「共有產權房」等地方政策實踐,都是供給側調控思路的體現。

  上述思路與實踐能否啃動樓市調控長效機制這塊硬骨頭?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在接受CF40秘書處訪談時表示,目前,政府將商品房市場分為商品房、租賃市場及棚改/保障房三個部分,這三部分市場的齊頭並進構成了房屋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能夠促使中國房地產市場形成良性的長效機制,但目前這三個市場仍存在一些潛在問題,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的推出道阻且長。

  鍾偉建議,要通過經濟手段來構建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主要體現為物業持有環節中的經濟槓桿,尤其是房產稅和遺產稅。他認為,如果要把房產稅作為一種長效機制來推出的話,就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房產稅本質上是一個個人和家庭部門的財產稅種,這個稅率可以有高有低,但房產本身是需要納稅的。「這是無可爭辯的一個簡單事實,不需要過分複雜化。」鍾偉強調。

  但考慮到要讓人民群眾在2020年之前的改革過程中有更多獲得感而不是剝奪感,鍾偉認為,以徵收房產稅和遺產稅為主要手段的長效調控機制暫時不會推出。

  對於「租購同權」和「共有產權房」等實踐,鍾偉表示,其用意良好但不能對效果抱有太高期望。比如他提出,租購同權至少會面臨適用範圍有限、可能加劇供求失衡以及房源穩定性等三個方面的巨大挑戰,因此並不能解決大城市病的問題。

  通過供給側改革解決房價問題仍面臨難點

  關於供給側改革的難點,我個人有三點理解。

  第一,目前房地產行業的結構性矛盾集中體現在房子被蓋在了不該蓋的地方,即開發商應順從人口的流動及遷徙來開發房產。目前。我國三四線城市尤其是西北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出現了房屋供應嚴重過剩的問題,因為我國人口普遍在向珠三角、長三角等東南地區及京津地區流動,房屋供應與人口遷徙呈現背道而馳的現狀。對此情況,我們應順應人口的流動方向來開發房產,或引導人口重新流動。

  第二,真正需要房屋的地區,房屋供應量並不充足。北上廣深及其他GDP超過一萬億元、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大約共有十至十一個,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出現了嚴重的高房價現象。想要從供給側入手解決這些超大型都市的房屋供給問題,就要圍繞這些一線或準一線城市構建城市群,使得城市居民對房地產的需求並不集中於一個點,而可以在城市群的範圍內釋放。目前,中國在構建城市群和在城市群內提供政府公共服務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還不夠深入。

  第三,在房地產行業進入中後期階段、行業投資增速平緩時,是否要維持保障房和棚改房的既有規模是一個值得斟酌的問題。我們應審時度勢,以判斷是否有真實需求支撐保障房和棚改房、政府對保障房和棚改房的財力支持是否可持續,以及對其進行財力支持的接力棒是否可由市場部分承擔等。總體而言,我認為一線、準一線城市以外的三四線城市對保障房和棚改房的需求規模較大。

  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的推出道阻且長

  目前,政府將商品房市場分為三個部分以逐漸構建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第一部分,商品房;第二部分,租賃市場,涉及到長租房的出現和租售同權問題;第三部分,棚改房和保障房,包含商品房租賃市場的發展。這三部分市場的齊頭並進構成了房屋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能夠促使中國房地產市場形成良性的長效機制。

  這三部分市場逐漸發展的背後,還存在一些潛在問題。商品房部分中,存在著商品房或商品住宅熱點區房價上漲過快的現象,各大城市需對其採取多種限制措施,除了限購、限貸外,限戶籍、限社保、限婚姻等措施已經出現。第二部分市場涉及到租售同權,但租售並舉後的房屋權利界定問題十分複雜,例如租房的權利界定;另一方面,如何推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等與長租房相對應的金融工具,也是令人頭疼的問題。第三部分市場中的主要問題是:棚改房與保障房是否已對政府的財務支撐能力構成了持續性的挑戰。

  我認為我國政府要通過經濟手段來構建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主要體現為物業持有環節中的經濟槓桿。在長效調控機制的構建過程中,人們最為關注的焦點是房產稅與遺產稅這兩大問題。考慮到應讓人民群眾在2020年之前的改革過程中有更多獲得感而不是剝奪感,以徵收房產稅和遺產稅為主要手段的長效調控機制還需多加醞釀,暫時不會推出。如果以徵收房產稅和遺產稅為基礎的長效調控機制無法推出,那麼其他現有的調控制度就不會退出。

  目前來看,限購、限貸等行政調控手段在未來三、四年內是不會退出的。首先,各項限制措施之下,2017年的房地產銷售面積及銷售金額仍會創造歷史新高,這說明各種限制措施並未使得房地產市場急轉直下,而是繼續維持在高位水平,所以,現有限制措施是有成效的,其存在具有必要性。其次,我們要深入理解各項限制措施。習近平同志曾說:「房屋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且房地產行業的各項調控措施與中國經濟的周期性調整密切相關,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將不再主要依賴金融和地產。「中國經濟增長要擺脫對金融和地產的依賴」這種決心來自於習近平同志及其領導核心。在此之前,國家最高領導人都並未親自討論過房地產問題,也並未對房地產問題做出過明確指示,房地產政策主要由國務院制定。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在最後的長效調控機制出臺後,現有的各項調控機制就將退出。但是,由於長效調控機制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很難推出,現有的調控機制也不會立即退出。

  房產稅試點的有關設置過度複雜

  房產稅在上海,重慶等地的試點,我認為意義不大。首先,從本質上來講,房產稅就是財產稅。擁有的房屋構成了個人和家庭的財產,就應該納稅,這與首套房二套房,以及房屋類型(房改房、商品房、寫字樓酒店、宅基地自建房等)都沒有關係。

  其次,財產稅稅率是地方稅,是由地方政府來界定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房產稅率可以低一些,大城市的稅率可以高一些,大城市當中經濟欠發達的區域可以低一點,經濟特別繁榮的區域稅率可以高一些。

  最後,房產稅不存在各種減免的必要性,不應由於首套房、房改房、宅基地上面的農民自建房就減免稅收。

  中國如果要把房產稅作為一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來推出的話,就必須看到在西方國家房產稅本質上是一個個人和家庭部門的財產稅種,這個稅率可以有高有低,可以根據遺產稅有一定的扣除額,但是房產本身是需要納稅的。這是無可爭辯的一個簡單的事實,不需要過分複雜化。

  有觀點認為,中國居民或家庭的稅負已經很重了,這個判斷是不成立的。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向消費驅動轉型,中國的個人和家庭所繳納的稅負與其收入嚴重不符,也就是說,從全球和中國縱向的歷史比較來看,中國的家庭部門的稅負是太輕了,而不是太重了。

  例如,在整個中國政府所獲得的財稅收入當中,個人部門繳納的稅只佔15%,這在全球來看是非常低的水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中國人走遍全世界都很有錢,那是因為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個人或家庭稅負非常輕,中等收入階層和高收入階層納稅更輕,因此中國的中等收入和富裕階層的人群完全有能力、有必要繳納更多的稅。

  「租購同權」面臨三個巨大挑戰

  推動租賃市場發展,租售並舉、租購同權,這是一個用意良好的政策,但是至少會面臨三個方面的巨大挑戰。

  第一,租購同權甚至租賃入戶這樣的政策,只適用於全國大約十二三個高房價、房屋供求失衡、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其他城市並不適用。

  第二,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租購同權將會使得這些高房價的城市,房地產供求的失衡程度加劇,而非減輕,僅僅是把壓力從單純的購房轉向購房和租房兩個渠道來釋放,但總體上來講失衡將更為嚴重。原先,留住常住人口的方式是買房。在租購同權的情況之下,常住人口門檻降低,人口基數放大,包括了買房一族和租購同權的租房一族。而城市的公共資源,無論是交通、教育、醫療、就業,都很有限。所以租購同權會使城市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僧多粥少」的現象變得更為嚴重。另外,租金的上漲可能也會給租房者帶來較大困擾。

  第三,出租的房屋依賴個人提供不太可能,只能依賴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地方政府去提供一些長租房。在現有的各種限購措施之下,開發商最優質的住宅資源捨不得出售,可能就會改為長租房,未來如果租賃政策有變化,這些長租房可能再改為銷售或其他方式。另外,如果租金回報水平不夠高,也沒有較好的資本市場公募REITS推出,那麼租購同權、租賃入戶的做法也很難落地。

  所以總體上來講,我認為租售同權不能解決大城市病的問題。要真正解決大城市病,還是要有合理空間布局、規劃城市群戰略以及推動城市群的同城化進程。

  「共有產權住房」設想無法承載過高期望

  從歷史淵源上來看,共有產權住房發源於英國的房改。柴契爾夫人在對國有資產私有化改革的進程中,把公有住房分給普通勞工階層租住,採取共有產權的方式,慢慢地把租房變成買房,這一過程也叫做以租代售。

  舉例來說,某個英國勞工租用了政府的公有房屋,每月租金是兩千英鎊。那麼當這個勞工出到公有住房價格的一半時,租金也會隨之下降,也就是說,如果擁有房屋產權的50%,那麼就只需要支付一半的房屋租金,即一千英鎊。因此,最初租住政府公有住房的人,通過分步購買,從租房變為部分擁有產權,到最後可能過渡成完全擁有產權,降低了從租房到購房的財務壓力。

  在中國,關於共有產權住房、以房養老並不是新鮮話題,至少討論了十年以上。我國1998年到2003年實行了貨幣化房改,原來地方政府擁有的住房,通過貨幣化房改分給了企事業單位職工,這一輪大規模的共有產權住房潮已經結束了。

  目前在中國的房屋租賃市場,個人對個人的租房行為是主流,但游離於政府的二手房出租合同管理之外。還有開發商提供的長租房,各級政府擁有房屋面向居民出租的也有很多,比如公租房、廉租房等,但階梯設置得非常複雜。

  對於共有產權住房的適用範圍,開發商應該沒興趣,個人業主更沒興趣。開發商能做的是長租房,通常不會採取共有產權的形式去出租長租房,這會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唯一覆蓋的就是地方政府所擁有的房屋,比如保障房、棚改房之類,現在已經處於出租狀態或者未來有可能出租。

  如果是地方政府已經擁有的保障房或者是棚改房,試圖進行共有產權的試點,用意是好的,但效果可能微不足道。因為廉租房的承租人,連承受市場化的租金價格都很困難,指望他們去購買房屋的可能性不大。對於公租房或者正常的市場租金價格,政府所提供的出租房源相對於個人業主和企業、開發商來講,沒什麼價格優勢,做共有產權優勢也不大。

  所以,北京市提出的共有產權住房,只能是一個輔助性形式,對解決當下的房地產問題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本文根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秘書處對CF40成員、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的訪談整理而成,首發於CF40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2020年房產稅如果來了,房價會不會跌
    2020年房產稅如果來了,房價會不會跌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相關的房產稅真的要來了嗎?」
  • 如果2020年真的推出房產稅!現在該不該買房?
    來源: 小周說房房產稅能全面推出嗎我國為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有關於2020年下達房產稅的討論聲也越來越多,房產稅能在2020年全面推出嗎?不過,也有專家表示,房產稅對二套及以下居民的沒有影響,而對二套以上居民的影響也有限,因為重慶和上海一直在徵收房產稅,也沒看到當地人覺得房產稅的壓力有多大。
  • 房產稅是遏制炒房的最佳辦法嗎 房產稅會對房價有影響嗎?
    事實上,這也就是之前多次調控,房價卻越調越高的最大原因,因為這反而會使人感覺房子稀缺而更要買買買。最近,有關通過房產稅徵收抑制商品房投資的話題再次被提及,甚至傳出了深圳將於明年起開徵房產稅的謠言。雖現已闢謠,但有關房產稅徵收政策的實施,也只是時間問題。而真正能長久有效穩定房價的最有效的利器,當屬房產稅。
  • 十四五期間,建議穩妥開徵房產稅、遺產稅?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十四五」期間,這些稅種的相關政策會不會正式出臺?如果徵收遺產稅,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本期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些話題。 本期話題: 1.專家建議開徵房產稅、研究遺產稅和贈與稅 2.為何要徵遺產稅?
  • 房產稅沒來,「遺產稅」先來了?房子多的人恐怕「難眠」
    年全國房價有史以來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剛需買房能力和希望越來越小,甚至不少人已經開始放棄買房的想法。剛需買房的唯一希望,可能是房價下跌!那麼,如何能夠使房價跌下來?有業界專家說,增加房子供給,房價自然能夠下跌;有有人說,買房20年內不準賣,房價必然下跌。誠然,這些方法確實能讓房價下跌,但不太好實現。其實,大部分購房者一致認為,開徵房產稅是降房價最好的辦法!
  • 房產稅2020年出臺 房產稅人均面積60還80 2020房產稅收費標準
    下面為大家介紹房產稅2020年出臺,房產稅人均面積60還80,2020房產稅收費標準,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吧。一、房產稅2020年出臺房產稅這一概念已經提出有10多年了,但是一直還沒正式出臺,那麼房產稅2020年出臺是真的嗎?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房產稅「免徵面積」,超過將交稅1.2萬
    此外,從易居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比重省市」數值來看,全國對房地產依賴度超過10%的省市有25個,海南、天津、重慶、安徽、廣西佔比均超過18%。所以我們看到,2020年很多行業萎靡不振甚至是負增長時,房地產投資仍然能保持10%以上的強勁勢頭增長。不僅如此,2020年下半年,全國平均房價更是首次步入「萬元時代」。
  • 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 2020房產稅最新政策 房產稅一平米收多少錢
    據說,2020年即將徵收房產稅,而且已經在上海和重慶兩地試行,對於手裡有好幾套房產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那麼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是真的嗎?如果2020年開徵房產稅,一般是如何收費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2020房產稅最新政策,房產稅一平米收多少錢,一起來看看吧。 一、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根據《證券時報》的報導來看,在第十三屆人大第十五次會議中,工作議程並沒有出現對房地產稅法的審議安排。
  • 房產稅很可能會在2020年實施,它會改變樓市的走向嗎?
    自2016年開始就有消息稱房產稅即將推出,事隔4年房價翻了一番也沒有推出,雖然每次強調房價的穩定,但這依然抵擋不了炒房客的存在,先個人後上市公司炒房,而且個個炒房都肥的流油,目前有消息稱正在加快推進房產稅的出臺,按照現在該房產調控的時,房產稅推出的機率在99%!
  • 2020年新房產稅政策?房產稅要怎樣徵收?
    [導讀]2020新房產稅政策 房產稅的徵收對象為產權人。徵收標準分為兩類,一類為房產原值乘以(10%-30%)*(12%的稅率)。而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24號)的規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對個人出租住房,不區分用途,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按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於居住的住房,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 上海房產稅徵收標準,2020年最新房產稅稅率
    (4)更換附屬設備、配套設施時,價值計入物業原值時,可以扣除原相應設備、設施的價值;輔助設備和配套設施中容易損壞、需要經常更換的備件不計入財產原值或從原備件原值中扣除。(5)自2006年1月1日起,房產稅徵收範圍內所有具有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築,包括與地上房屋相連的地下建築、完全地下的建築、地下人防設施等。按照房產稅的有關規定執行。
  • 為何北師大教授會認為房價和經濟有關?房價高比較好呢?
    當前的樓市開始降溫,而對於降溫的階段中有些專家做坐不住了,紛紛出來議論高房價的存在,對於高房價的產生國家不僅一次動用嚴厲的監管政策來控制,但北師大的教授董藩卻認為房價是有利於上漲的,去年董藩認為買不起房,是因為賺得少的言論引起了社會的抨擊。
  • 什麼是房產稅與房地產稅?2020年房產稅是否會來臨?
    ,然而近幾年來,房地產稅徵不徵稅的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房產稅,怎麼徵收,徵收的標準,2020年是否會徵稅的問題吧。什麼是房產稅與房地產稅?2020年房產稅是否會來臨?
  • 2020年,房產稅真的要來了嗎?
    新房跟二手房的關係,就如同長鞭效應,從一頭到另一頭,需要時間來反映我們來回顧一下,從2016年到2020年,房價發生了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漲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降的!2017年5月3日,限購、限貸升級,推出了三年限售政策,房價開始出現轉折;下半年,調控繼續升級,新房上漲周期基本結束,二手房繼續補漲,2017年是鄭州新房房價最高點。2018年上半年,二手房逆市上漲,新房開始疲軟,量價齊跌,首付分期登上檯面。
  • 專家建議徵收遺產稅和贈與稅,你覺得合適嗎?
    遺產稅是世界各國調節財富差距的常用手段,我國1996年就提出要逐步開徵遺產和贈與稅,但至今沒有出臺。我國已經出現了數量龐大的擁有巨額資產的家庭,具備了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的條件。專家建議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背後,我們簡單做個商業分析:首先從收入差距調節角度來看,我們40年經濟改革發展,可以說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大批中產家庭和富人群體,這也意味著不同階層收入差距子啊持續拉大,而徵收遺產稅和贈與稅,其實就是針對富人群體的稅收,一方面調節收入差距,讓下一代有創富的欲望,一方面也可以讓少數富人群體
  • 三信號顯示,房產稅要來了?黃奇帆:徵稅超「這個數」,無人炒房
    此外,從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佔GDP比重省市」數值來看,全國對房地產依賴度超過10%的省市有25個,海南、天津、重慶、安徽、廣西佔比均超過18%。所以我們看到,2020年很多行業萎靡不振甚至是負增長時,房地產投資仍然能保持10%以上的強勁勢頭增長。不僅如此,2020年下半年,全國平均房價更是首次步入「萬元時代」。
  • 寧夏在全國率先推出房產稅?假的!
    近日在某社區問答當中,有網友爆料寧夏正式實施房產稅,這著實把廣大網友嚇了一跳,一時間有很多網友參與到討論當中。要知道雖然房產稅提出來已經有很多年,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實施,因為這裡面存在的困難比較多,如果某個省份能夠率先推出房產稅,那絕對是爆炸性的新聞。
  • 房產稅來了?財政部:徵稅方式將不會按原價進行
    從房改至今,樓市迎來了20年的黃金期,房價每年都在上漲,特別是2008年過後,房價的漲幅更大,很多工薪階層發現越來越買不起房子。為了能夠調控房價,國家採取了多個措施,而「房產稅」作為調控樓市的「終極大招」,儘管已制定條例,但並沒有真正實施。
  • 日本「房產稅」收這麼高,3年後,可能演變為中國版
    我國的房產稅徵收標準會怎樣制定?根據大家的做事慣例,在制定政策之前,肯定要借鑑其他國家或地方的經驗,取長補短。對於我國來說,日本,無疑是最好的借鑑對象。因為是鄰國,老祖宗也都是一個,而且日本是發達國家,兩國之間來往頻繁。這次疫情,對兩國的關係,更是改善了很多。 說到這裡,大家很想了解日本的房產稅是如何徵收的?讓我們來看看。
  • 「房產稅」會來嗎?2020年「房產稅」會實施嗎?專家10字言明
    不知不覺已經迎來了2020年,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長達20年的上漲之後,終於也開始有著回歸平穩的趨勢了。對此很多人好奇,房產稅這一概念已經提出有10多年了,2020年會有可能迎來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