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樓市開始降溫,而對於降溫的階段中有些專家做坐不住了,紛紛出來議論高房價的存在,對於高房價的產生國家不僅一次動用嚴厲的監管政策來控制,但北師大的教授董藩卻認為房價是有利於上漲的,去年董藩認為買不起房,是因為賺得少的言論引起了社會的抨擊。
而現在的房產市場正在處於適度的局面,從各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樓市降溫是必然存在的,一方面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而眾多的人不願意當房奴,另一方面市場的樓市已經得到飽和,2016年到2018年全國各地掀起蓋房潮,供需大於供求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樓市的降溫早就在預料之內,而各地房價已有了明顯的回落,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多地的房產也出現了開始陸續違約和爛尾的情況,而政策之下有未必能夠解決買房的人住房問題,就比如說河北省石家莊五證齊全的百島綠城小區,業主上訪,始終就是一個字「等」。
很顯然這次的樓市是一個好的開端,但一向認為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的北師大的教授董藩做有些看不過去了,再次出來發表言論,而這一切的言論的結果是房價不能降,董藩認為抑制房價,經濟難以得到恢復,董藩在發表微博中提出,鑑於房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沒有房地產交易量的持續回升,是非常難的!
的確前十年認為房價上漲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但十年後高房價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難道還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嗎?北師大教授董藩一個月的收入要相當對於老百姓的數倍,而高房價卻帶來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困難,以及生活加劇。
作為一個教授要懂得如何能夠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了解的資本家的生活,那麼房價即使上漲100萬一平米他們都不會覺得高,但並不是所有的樓市都是能夠有著高房價存在的,過去有些地方一直在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上漲,他的成功也是現在所有行業未必能達到的。
但同樣也存在的是負面的影響存在,所以房產調控政策才會一次次的收緊,老百姓才是全國的經濟發展的重要之一,而一個教授除了能夠發表言論就好好的教學吧,引導房價的上漲未必會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