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房價上漲限制未買房居民消費,如今房地產導向有新意

2020-12-24 騰訊網

房地產很重要,重要的不是它可以繼續被鼓吹,可以繼續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是更應該去解決房地產的問題。這次會可以說非常鮮明地把房地產問題高度化,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

所以對於過去我們說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擠壓老百姓消費,我認為再爭論已經毫無意義,因為你被擠壓了,就一定有人沒有被擠壓。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有專家表示,房地產非但沒有擠壓消費,反而還為他們創造了財富。這話不能說錯。但是對於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買一套房並沒有因此而讓財富得到實質提高。

這就是所謂的紙面財富。坐擁千萬房產卻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雖然有點誇張,但確實是血淋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高房價成了有錢人的賺錢工具,成了炒房者的財富工具。

這次國家認識到大城市的住房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消費,可見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好的。

12月1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宇在論壇上表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要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降低人民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

這似乎與我們的會議完美地形成了有效印證。要想讓經濟問題增長,過去的老路行不通了,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主要通過消費來拉動,而且更傾向於內循環,房地產必須創新發展,把過去過度擠佔的資源讓出來。

怎麼辦?如果大家還為住房發愁那就不可能有消費的大幅增長。因為廣大老百姓受住房消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更偏好買房,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7%,接近8成,是美家庭住房資產佔比(34.6%)的2倍之多。

曹德旺的話或許更實際,「我們是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我們大多數人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就是花錢買房子了。除了房子,可能大多數人平常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並沒有多少。而且特殊時期還沒有真正過去,消費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是我們真的愛買房嗎?不是,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我看來,張宇教授說得比較含蓄,他認為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其實買了房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影響。沒買房的攢錢買房,買了房的就輕鬆了嗎?顯然不是。

我不想販賣焦慮,因為無論有房沒房都是自己的選擇,沒必要過於焦慮,希望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要理性認識到,買了房的約束力更強一些,因為每月要給銀行還貸,這種壓力可能更大一些,但你完全可以很享受有房的日子,心理上享受,可事實上消費水平自然是會受到影響的。

12月20日,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房價太高不利於勞動力流動,造成內循環「堵點」。一是戶籍制度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動,二是房價太高也不利於勞動力的流動。「我們應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並且在房地產上面回歸『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的政策導向」。

住房問題說到底是高房價問題,但顯然解決問題不可能繼續延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我認為堅持房住不炒這個路子是對的,特別是租房市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接下來化解高房價問題並且拉動消費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何打消過去大家不願意租房的顧慮?我認為新的政策導向已經有新意了。

第一,堅持房住不炒,構建房地產市場穩定格局,大家不用再過多擔心今天不買房明天就大漲,房價穩定了,大家就不著急了,該買房則買房,而且大漲預期降低了,欲望也就弱化了,我敢說過去大多數買房是衝著房價上漲去買的。

第二,再次強化租購同權。大家不願意租房,很大程度上由於租房不能享受到買房的落戶、入學、醫療等方面的權益。雖然不可能完全同權,但是可以無限拉近這種距離感,不能完全割裂。

第三,為租賃市場提供更為豐富的用地保障,包括傳統的土地供應,還包括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閒置土地等。這些可以有效增加住房供給,穩定房價穩定租金,按照自住原則可以真正解決新市民等的居住問題。

第四,監管會更加全面到位。過去在這方面是欠課的,此次大篇幅地部署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未來在這方面的一個力度,監管也一定會更加完善。只有租賃環境改善了,大家才敢租房願意租房。

相關焦點

  • 社科院預測,明年房價上漲5%,炒房未完全控制等3大問題待解
    大家不要一聽到房價上漲就緊張,其實沒那麼嚴重,實際上這是穩定的前提,你要看到漲幅是下降的,也就是說,只要漲幅慢慢降下來,房價就可以穩定下來。  3、房地產擠出效應有所增加。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很好理解。一邊是快速復甦回暖的房價,另一邊則是遲遲難以回升的消費。為什麼呢?有錢的買房了,沒錢的攢錢買房,哪還有閒錢去消費呢?  房地產過度發展扭曲實體經濟發展,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這必然會對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消費形成強烈的擠出效應。
  • 經濟內循環背景下,我們能否「低價」買房?黃奇帆道出房價真相
    消費的佔比將越來越大,而且值得重點關注的是,這個消費,這一消費大部分將由國內消費者完成。簡單來說經濟內循環就是完成「自給自足」的一個過程,當然這個和早年「自產自銷」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如今內循環的動力,注重的是科技發展的,擴大內需以及促進支柱產業發展來加速經濟。因此也有很多人表示了擔憂。那麼經濟「內循環」,對房價會產生影響嗎?該不該買房?
  • 房產稅並不能阻止房價上漲 2021年或成買房窗口期?
    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價的上漲和下跌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因政策而波動,是房地產調控背後衍生出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稅收作為樓市的中性政策,其近年來關注度極高的房地產稅會否真的能影響房價呢?上海:房價上漲131.75%2011年1月,上海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地產稅試點,適用稅率暫定為0.6%。徵收對象為本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購房。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少於60㎡的,給予免稅。
  • 銷量房價雙雙創新高!2020年的房地產 哭笑不得……
    2 銷量房價雙雙創新高 2020年的房地產哭笑不得經濟參考報12月22日消息,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2019年10月,房價平均為917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截至2020年11月,房價水平突破萬元大關,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 房地產就是個永動機 永遠提供著房價上漲的動力
    可現實是殘酷的,有錢買房的人卻不買房了,沒錢的卻在想著買。說白了就是,現在樓市已經發生改變,傳統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需要,房價漲幅基本上穩定在一個高度,想利用買房賺大錢的機會越來越被壓縮。也正因為房價的穩定,那麼很多大城市的房價就會保持在高位,對於很多普通老百姓而言,房價依然是比較高的。所以,我想問,接下來的時期裡,究竟還有多少人會買房呢?又有多少剛需?但是在一些專家眼裡,房地產就是個永動機,永遠提供著房價上漲的動力。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認為,我們的城鎮化潛力還沒有被完全釋放,未來城鎮人口增長對住房的需求潛力巨大。
  • 房價又開始上漲了嗎?現在是最佳的買房時機嗎?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複雜,房子涉及到的金額也特別的大,買房對我們普通人群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們常常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一會兒要買房,一會兒又特別猶豫。2020年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關注起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了。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人群買房都是追漲殺跌的,看見房價上漲,做什麼也要買一套房子。
  • 房地產泡沫如何產生?美國和日本過去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如今,買房都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很多地方把子女的婚假必須要買房,作為了婚姻的必備條件之一,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衣食住行的東西本來是生活物質基本的需求,但如今卻變成了個人財富的體現,加重了百姓的生存成本的增加和生存能力的挑戰。雖然,近些年來政府在有意調控限制,各地方也出臺了限購政策,並且在未來國家還有可能收取第二套房產稅或豪宅稅,但房地產市場仍然有很大的風險。
  • 銀行限制信用卡「買房」,對信用卡持卡人意味著什麼?
    抓緊時間買房,似乎成為很多人的迫切願望,然而財務收入上漲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既想早日買到房,又想付出較小的代價,很多信用卡持卡人將目光投向了信用卡,想要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低利率以及分期等優勢刷卡「買房」。
  • 財大教授預測:2025年-2030年房價會快速上漲,理由很充實
    這些年房地產市場發展很快,無論是房價水平還是規模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看看我們的城鎮率已經達到了平均60%左右,一些一二線城市甚至達到了70-90%以上,好幾億農民都陸續進入了城市工作甚至紮根,這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需求,房價水平開始水漲船高,雖然不少人覺得房價高買房壓力越來越大了,但買了的人又覺得房價就應該繼續上漲,因為這樣自己的家庭資產也會隨著房價倍增
  • 樓市傳來3個消息,明年房價上漲還是下跌?沒買房的人要偷著樂了
    文:繆禾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那些有房的人期待房價進一步上漲,而那些沒有房的人則在考慮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這樣他們就能買得起房子住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今年的房價一直難以預測。那麼,明年房價會上漲還是下跌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和房價牽連最緊密的就是房貸利率了。今年房貸利率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的固定利率到今天的浮動匯率。剛開始浮動利率相較於原本的固定利率是有所下調的。一般來說,較低的房貸利率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
  • 房價真被曹德旺說中了?三大新規下,年輕人買房變容易
    如果再加上數量龐大的小產權房,可以說房地產行業在過去的20多年裡,已經基本滿足了人們的住房需求。但是沒有房子的人還是很多,因為房價的上漲,普通人買房越來越困難,不僅一線城市漲到了七八萬一平,就連一些縣城房價都過萬了。房、車確實成為年輕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大多數人都是背負房貸、車貸,註定半輩子都為了還債而活,這也是近些年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的一大原因。
  • 經濟學家馬光遠:目前中國90%的大中城市房價不高
    要說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影響,大家生活普遍過得比較「拮据」,經濟增長也很無力,國家也是想了很多辦法也刺激經濟,像開工復產有獎勵、全民發放各種形式消費券等等。不過最近北大專家姚洋的一番話,著實讓人「耳目一新」。
  • 中國房價有泡沫嗎?未來房子會漲還是會跌?北大教授竟然給出了一個...
    拋去背後的利益因素,其中一個核心分歧在於:中國的房價到底有沒有泡沫?如果有,泡沫遲早會破裂;如果沒有,白菜價就不會是常態。最近,我正好讀了一本書,書的作者叫徐遠,他是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北大數字金融中心的高級研究員,主攻的方向就是宏觀經濟、房地產等問題。
  • 一旦房價納入通脹,意味著不能隨便印錢了,但這比房地產稅還難
    而在中國,基本等同於房價納入通脹。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中國城鎮家庭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74.2%。中國最能反映通脹的指標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反映的是大家的生活成本,生活質量,生活品質。
  • 房價還會大幅上漲嗎?有首付款,但是月供吃力,應該買房嗎?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複雜,房子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對大部分人群來說買房都不容易。有好多朋友好不容易湊夠了首付款,但是月供卻非常的吃力,不知道到底應不應該先買房。#樓市雜談#配圖1,長遠來看房價會繼續上漲。說實話,從1998年我國成立了商品房過後,房價就一直在上漲,價格表現越來越貴,所以我們買房才變得越來越困難。
  • 房價還會漲嗎?機構預測:未來10年年均上漲5%
    當然按照現在的房價走勢來看,就算未來的房價會上漲也只能是穩定上漲,漲幅始終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例如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曾經就表示過:未來10年房價年均漲幅將回到5%左右!因此購房者其實也沒必要太過擔心,面對房價的時候保持一個平常心就行了。中國現在的房價雖然普遍偏高,但依舊存在巨大的上漲支撐。
  • 房超觀察|2021年房價是漲是跌?2021年究竟適不適合買房呢?
    2021年房價是漲是跌? 1、2021年房價會再次大漲的機率並不大。 2、通過「理性」研究,專家認為,房價仍將上漲,但是實業家們表示不同意。馬雲、董明珠和曹德旺多次批評高房價。
  • 7月11日快到了,誰還記得十年前北大教授徐滇慶與牛刀的那場賭約...
    這一天,北大教授徐滇慶在《南方都市報》上刊發了轟動全國的的道歉信。01這個道歉信的產生,源於2007年的一個賭約。2007年7月11日,徐滇慶在深圳圍繞「中國股市和深圳房地產市場向何處去」發表演講。他表示深圳房價上漲理由充分,引起廣泛爭議。
  • 易憲容:中國樓市最大的風險是房價下跌,特斯拉股價和比特幣有巨大...
    就上述問題,騰訊財經日前對話著名房地產專家、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現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 易憲容素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之稱。早些年,他更曾是中國樓市新聞中出現最多的學者名字之一。有媒體評價他稱,易憲容更像抵制房價泡沫的「勇士」,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需警惕房價過高的風險,開發商和政府應當下定決心調整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