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樓市團隊葉檀樓市
1 穩健!LPR連續8個月保持不變
經濟日報消息,12月21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均與上期持平。至此,兩項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已連續8個月保持不變。
檀評:專家表示,貨幣政策的穩健,對經濟恢復有支持作用。從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看,報價行更願意保持「加點」的穩定。
2 銷量房價雙雙創新高 2020年的房地產哭笑不得
經濟參考報12月22日消息,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2019年10月,房價平均為917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截至2020年11月,房價水平突破萬元大關,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住房銷量創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
檀評:銷量創新高,房價創新高,今年要是沒有疫情壓抑了需求,後邊帶有報復性色彩消費的話,可能還不至於這樣,不過至少開發速度降下來了。
3 大力發展租房 只能算是現階段的緩衝吧
證券時報消息,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2021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會議要求,2021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檀評:租房在國內現階段來說肯定只能是緩衝作用,為啥?第一,資產結構如此,別總是覺得就能和西方一樣什麼股票基金佔比高,大多數人那點可支配收入玩不起股票,只能弄房子這種傻瓜投資,至少大多穩,而且西方很多有錢的房子也一樣是佔大頭,只能說比例相對小些;第二,對自己房子的憧憬如此,就算是年輕人也沒多少想租房過一輩子的。
4 年輕人購房能力強?我看是啃老啃出新境界......
第一財經日報12月22日消息,根據鏈家研究院的數據,年輕人的購買力越來越不容小覷,購房佔比由2015年的20%提升到了27%。同時,獨立購房的女性佔比也越來越高,從2015年的40%提升到了46%。由此可以看出,在上海置業的人正越來越年輕化、多元化。另外,買房主力中還有一批人就是置換客,佔比達到61%。
檀評:越發年輕那不就是越來越多都是父母一早出錢給孩子買房了咩,又不是年輕人收入大增,就現在這平均薪資回老家都未必買得起更不要說在大城市的了,上海置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可以看看多少是舉全家之力湊首付的,這不是年輕人購買力強,這是啃老啃出新境界......
5 深圳寫字樓空置率將創新高?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1日,仲量聯行公布2020年深圳房地產市場回顧及2021年展望,該行深圳董事總經理夏春毅表示,深圳甲級辦公樓市場儘管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而受挫,但憑藉TMT與金融行業需求支撐,市場活躍度自二季度起持續復甦,年內錄得多筆來自新經濟頭部企業的大面積租賃交易。
檀評:但是這些並不妨礙供過於求的局面,後邊還會有更多的寫字樓入市,空置率大概還會進一步提高,這個一時半會兒是降不下來的。
6 年底 債券市場以穩為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年終歲末,房企債券融資整體規模保持低位穩定。按照發行日期,上周(1214-1220)房企境內外債券共發行15筆,較前一周減少2筆,融資(含計劃)金額約168.2億元,融資金額環比前一周(1207-1213)增長7.4%。
檀評:到年末了,境內債券市場還是以穩為主。至於境外,還在鬧疫情,以及大選啊脫歐啊之類的各種因素影響,所以前景不確定。
7 房價上漲 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
和訊網12月21日消息,12月1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宇在論壇上表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要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降低人民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
檀評:租房這塊如果做的很好的話那就會變成像德國那樣超過半數人都租房的局面,當然不一定會變成那麼「極端」,中國經濟發展對於房屋買賣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8 廣州首個個人破產案件出爐
新華社廣州12月21日電,日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外發布了一批破產審判典型案例。其中,廣東東莞一對夫婦經營的一家公司,因經營不善倒閉,夫婦二人欠下近600萬元債務。鑑於二人的誠信表現,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將其列入首批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試點,成為廣東首個個人破產案件。除每月保留一定生活費外,二人剩餘收入用於償還債務。
檀評:對於信譽一向很好只是經營不善或是別的原因導致破產的人來說,這個就比較人性化了,不至於一棍子打死,還有機會翻身,對於債務人來說至少錢還有機會全部拿回來,只是花的時間可能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