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2020年上半年還是比較好過的,疫情結束之後,國內不少城市的房價均迎來了上漲,雖然漲幅並不大,但房價上漲則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再次迎來了發展,房企也是非常開心的。其實,相關機構一直在沒有放鬆對房地產的調控,而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的日子可能越來越不少過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眾所周知,房地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非常高的,而在過去幾年,大量的資金流入了房地產行業,在資金充足的前提下,房地產行業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但從2019年開始,相關機構已經明確表態,要限制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一時間,國內不少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宣布了破產、倒閉。
而現如今監管部門可能又要出臺新的房地產規定了。為了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還設置了「三道紅線」。第一就是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其次就是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最後還有一點,就是現金短債比不得大於1倍。從這「三道紅線」,將房地產企業分為了四個等級。
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如果都這條紅線均觸碰到了,就不可以新增有息負債了,如果觸碰到了兩條紅線,則意味著企業的年負債增速不得超過5%。而如果是觸碰到了其中一條,則意味著年增速不得超過10%。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如果這3條一條都有沒有觸碰到的話,則意味著企業的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5%。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已經對房地產企業的負債有了一定的標準。在之前,可能僅僅是限制了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但還是有一定的漏洞的。而此次「三條紅線」頒布之後,則意味著房地產企業在想鑽漏洞,就很難了。與此同時,還控制了信用債,對信託、海外融資等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在國內借不到錢的情況下,想從海外借錢,也是借不到的。有業內人士還表示,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為了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負債率、槓桿率。對於大型的房地產企業而言,已經有幾家觸碰到了三條紅線,包括恆大、富力、融創、金輝、綠地等等,從目前來看,這些已經觸碰到三道紅線的房地產企業,在短期內是很難獲得資金的。
還有其他的一些房地產企業,也或多或少的觸碰到了一條、兩條紅線,如此一來,也間接說明房地產企業未來的融資,將受到很大的限制,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樣,可以隨意的獲得大量的資金了。縱觀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槓桿率還是偏高的,因此才會有這「三條紅線」。
此外,相關機構還明確表態,對於房地產調控的三個方向,第一就是銀行的信貸要控制,控制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其次就是控制房價的上漲。之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可能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但現如今明確表示,房地產調控的速度要快,遇到某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必須堅決打壓。還有一點就是要保障年輕人的需求,對於剛需一則族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相關機構明確表態,要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的推進城鎮老舊社區和棚戶區改造,並著力解決剛需的住房問題。從這一點能夠看出,並不僅僅是新房,對於老舊社區的改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年輕人的住房問題。也就是說,相關機構對房地產的調控態度已經不是最初的「房住不炒」了,而是越來越嚴厲了,從這一點來看,不僅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房地產市場也很難「火爆」起來了。
而相關機構之所以對房地產採取這樣的態度,主要是由於房地產市場已經處於高位了,還吸納了大量的資金。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不少行業也產生了一定的衝擊,最直觀的就是實體經濟。受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實體行業的業績還是比較「慘澹」的,利潤也出現了大幅下滑,不少中小實體行業的老闆表示,壓力太大了。
而在這個時候抑制進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其實是非常明智的,一方面是抑制房價的快速上漲,另一方面就是鼓勵實體經濟的發展了。從這裡來看,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出現兩種景象,第一就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房地產企業會大力「賣房」,對於剛需一族而言,可能會遇到價格相對較低的房子。第二就是房地產企業可能會想辦法進行「融資」。
從目前來看,不少房地產企業都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所以部分中小型房企可能會選擇降價銷售,對於資金不足的剛需而言,可以關注中小型房企的銷售情況。但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強大的資金壓力,可能還會出現房地產企業被收購的情況,亦或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可能會由於資金壓力,而倒下。
最後,從相關機構的調控方向來看,「房住不炒」依舊是趨勢,但相比之前,調控力度可能越來越大,而相關機構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措施,也是為了解決剛需的住房問題,讓房子回歸到最初的居住屬性上,降低房子的金融屬性,只有降低了房子的其它屬性,才能讓房地產市場回歸平穩、理性的發展。並讓房價穩定在一定的區間內,既不希望房價快速增長,也不希望房價大幅下滑。但總結一點,下半年可能是剛需的最佳出手時期。最後,大家認為下半年房價會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