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硬體王SONY——從認識半導體到世上最小的收音機

2021-01-05 東傑的懷舊經典

收音機就是接收電波,根據電波將訊號調節放大,讓人可以聽到聲音的機器。當時的放大設備必須使用真空管;年輕一代的人可能已經沒見過真空管了,真空管的外型看起來像是個電燈泡。所以使用真空管的家電,體積都比較大。

真空管收音機

1947年,美國貝爾研究所的博士,發明了奇蹟般的電子組件。雖然體積像是牙籤尖端大小的固體,但卻擁有與真空管一樣的功能。這就是半導體。井深和盛田已經注意到這個將來一定會獲得諾貝爾獎的技術,所以在1952年,第一個到達美國的井深,得知貝爾研究所的後臺(WE)不久將會允許其他廠商擁有半導體的專利使用權。當時擁有一百二十位員工的「東通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優秀的技術人員,集合他們的力量來完成半導體產品化的工作,是最適合的選擇。因此井深下定決心,一定要取得半導體的專利使用權。

美國貝爾研究所

隔年,盛田為了和WE籤約赴美。那個時候,東通工對半導體的未來完全不清楚;即使是WE也只不過是將半導體用在助聽器上。但是井深和盛田,已決定將半導體使用於收音機。RCA戰前使用小型真空管所製造的收音機,只能維持四小時,而且還是價格昂貴的電池,佔去收音機空間的一大半。如果使用半導體的話,可以解決電力和體積的問題,生產出來將是劃時代的產品。

貝爾研究所的創始人

井深和盛田已經想到,如果可以製造出攜帶型的收音機,一定可以創造新市場,盛田和WE籤完約後,到歐洲旅行。盛田後來提到,歐洲當時剛從戰爭復興,所以心情感覺上十分沉悶。有一天在德國某餐廳點冰激凌時,盛田看到像是日本傘般的裝飾品。服務生帶點拍馬屁的意思說,這是你們國家做的呢。可見全世界的人,對日本產品的認識僅限於此。帶給盛田夢想的是飛利浦工廠,荷蘭是個農業國家,在這樣一個城市的角落,飛利浦博士完成他的理想,盛田想:「我們應該也可以」。

TR52和TR55

技術者廢寢忘食努力的結果,在半導體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用,這也使得當時主要來往的銀行——三井銀行,下了一大跳;非常遺憾的是,世界第一位開發半導體收音機成功的公司並不是SONY,而是由1954年美國REGEMCE公司完成。第二年SONY完成了日本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TR52。收集各方對性能的評價之後,美國公司只有四成,SONY為五成,很明顯是SONY的勝利。而且美國公司的半導體是外製,而SONY是自行製造,讓技術者更加放心地擁有自信。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收音機發明時間_半導體收音機原理
    半導體收音機發明時間   半導體收音機在1844年就發明了。直到1960年隨著一些型號降到20美元,電晶體收音機才進入平常家庭,來自香港的產品大量湧入使得價格降到10美元以下。   半導體收音機原理   半導體收音機的種類繁多,一般按其結構型式、用途和功能等方面進行分類。
  • 半導體收音機哪個好_七大半導體收音機品牌及三大產品推薦
    打開APP 半導體收音機哪個好_七大半導體收音機品牌及三大產品推薦 發表於 2018-04-27 15:36:40   在日常生活中可攜式的迷你收音機更方便攜帶
  • 日本半導體被屈辱閹割30年,歷史要在中國重演嗎?
    日本半導體的衰落完全在於日本人在關鍵時刻沒有膽量說出"no"來,而在關鍵時刻對一切都"yes"的禍首正是日本首相中曾根。日本的政治家們沒有充分認識到日本高精技術的政治意義,擁有尖端技術是日本人最寶貴的財產,是最高的王牌,但日本在國際政治中沒有打好這張王牌。
  • 日本製造業興衰錄之電子產業
    經過不懈努力,1955年1月,日本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TR-52)問世,由於其外形酷似聯合國大樓,大家稱之為「聯合國大樓收音機」。經過他們的不斷改良,他們生產出了各種型號的收音機。如TR-55型收音機、TR-2K型收音機、耳機式超級收音機、TR-33型收音機、TR-6型超薄收音機等。
  •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前半生 如何一步步從美國低頭到喪失優勢?
    第二次半導體談判:「低頭」的美國人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1987年,美日逆差進一步擴大到586億美元,美國發現美國半導體產品在日本的份額並未有所提升,發出最後通牒:4月1日之前,必須改善市場準入和停止在第三國傾銷。4月17日,裡根總統就繼續以日本在第三國的傾銷行為為由,還是向日本3億美元的電子設備產品徵收100%的懲罰性關稅。
  • 日本半導體工業的輝煌與沒落歷史
    其實美國的這種制裁操作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我們的隔壁鄰居日本,曾經可以說半導體工業的老大。1987年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市場所佔份額甚至超過50%1990年,日本在半導體銷售產業中名列前茅,有6家日本公司進入前10名。到目前為止,這個比分還沒有被任何國家擊敗過。
  • 索尼收音機與國產收音機品牌不得不說的故事
    提到收音機,大家對sony這個品牌可能都不會陌生,說到sony收音機,就不能不提7600系列。可謂是sony收音機裡面的常青樹系列。自上個世紀的1978(另說1977)年不斷衍生新機型至今一直在生產,而7600系列又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的收音機行業的發展。一、ICF-7600(1978年上市)
  • 古董電子管收音機的分類
    蘇聯膽收音機(帶有線遙控)國產的收音機勝在選擇餘地多,價格也很便宜,大概幾百到一千就可以買到成色非常好的機器,換了電子管後聲音也不錯的、當年的國貨質量也不差。歐洲的收音機,特別是德國的產品,我個人非常喜歡,當年可以說是收音機百花齊放的時代,所以外觀設計、產品質量、聲音品質等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早期的產品FM頻道只到100兆赫。美國和日本的產品,都需要加變壓器,因為他們都不是國標的220V電壓,而變壓器的質量也會影響音質。但是美國的收音機的優勢就是FM頻段基本都到108兆赫,和現在通用的FM頻率是一致的。
  • 美國40年前鐵血制裁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歷史,會在華為身上重演嗎?
    他後來把這項技術用在了收音機上,極大的降低了收音機的製作成本。這項新技術的應用使得索尼成為日本整個電子行業,乃至全世界電子行業的領頭羊。當時的日本也因此成為了,收音機產品的最大製造國和出口國。1959年僅僅收音機這一款產品,就向美國出口了400萬臺,到了1965年更是達到了可怕的2400萬臺。
  • SONY 前任總裁最喜愛的收音機是哪一款?
    在 SONY 20 周年的粉絲見面會上,姨夫介紹了自己從小最喜歡的一個 SONY 產品是 ICF-5800 收音機。七十年代的日本,可以說是收音機最鼎沸的時期,那時候的日本家家戶戶都必備收音機,而且那時候在日本國內非常流行收聽國際短波廣播。
  • 日本收音機愛好者的訪談錄
    2001年夏天,我去了日本東京。除了正常的工作業務以外,我有幸見到了一群日本收音機愛好者,而且是遠程信號接收愛好者。周六的整整一個晚上,我們一起討論相同的興趣愛好,享用日本海鮮美食,當然,也開懷暢飲。由於食物太美味了,所以,我沒有詳細記錄下我們的談話內容。
  • 晶片破壁者(十):日本半導體崛起之秘
    而從歷史裡尋找答案是文明的天性,在審視國家間的半導體博弈時,有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就是上世紀60年到到90年代,橫跨數十年,關係錯綜複雜的美日半導體糾葛。這段歷史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點。一是日本在80年代一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第一大國,並且建立了完善獨立的半導體產業體系。這讓日本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達成過這一目標的國家。
  • 古董收音機清新派——索尼大法
    昨天的MOTOROLA古董收音機專題受到了幾個粉絲的批評,哈哈。說是設計奇醜無比,又是電子管機器,文章中列舉的電池現在根本買不到,即使有機會收到了,也只是擺設,並不能用。好吧,看起來收藏兼實用派比較多點,今天就應要求介紹你可以用得上的古董機器,今天的機器全部是電晶體機器,循例還是按品牌來吧。
  • 揭秘日本電子行業的興衰!歷史驚人相似,中國能學到什麼?附下載: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1957 年日本政府制定的《電子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通過立法扶持電子產業,減少電子產業公司的徵稅,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用於研發新技術,在技術上緊跟美國,甚至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超越。由於韓戰,美國電子產業主要生產軍用電子產品,1950 年,美國民用電子產值為 15 億美元,佔電子總產業產值的 69.8%。到了 1957 年,美國民用電子產值僅僅增長了 2 億美元,而佔比下滑到了 29.3%。日本電子企業抓住了美國民用電子市場的空缺。
  • 揭秘日本電子行業的興衰!歷史驚人相似,中國能學到什麼?| 智東西內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1957 年日本政府制定的《電子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通過立法扶持電子產業,減少電子產業公司的徵稅,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用於研發新技術,在技術上緊跟美國,甚至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超越。由於韓戰,美國電子產業主要生產軍用電子產品,1950 年,美國民用電子產值為 15 億美元,佔電子總產業產值的 69.8%。到了 1957 年,美國民用電子產值僅僅增長了 2 億美元,而佔比下滑到了 29.3%。日本電子企業抓住了美國民用電子市場的空缺。
  • 你知道 SONY 前任總裁最喜愛的收音機是哪一款?
    在 SONY 20 周年的粉絲見面會上,姨夫介紹了自己從小最喜歡的一個 SONY 產品是 ICF-5800 收音機。七十年代的日本,可以說是收音機最鼎沸的時期,那時候的日本家家戶戶都必備收音機,而且那時候在日本國內非常流行收聽國際短波廣播
  • 日本半導體產業衰落?不,這家企業年營收707億,全球排名前三
    但如果將時間往前推幾十年,日本晶片行業不弱於美韓,甚至還要強上不少。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半導體產業開始走下坡路,到現在晶片產品已經沒什麼競爭力。然而,這並不代表著日本半導體產業已經衰落。相反,它至今都在全球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 當年的美日半導體貿易戰,搞垮日本,如今歷史重現
    日本就是一個相當重視科技的國家。 1947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電晶體,比傳統電子管體積更小,性能更好,可是作為創始國的美國並沒有看到它的價值。 但日本人看到了。 1952年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花2.5萬美金買下了這款技術,並且運用在收音機上。
  • 霍夫曼 HOFFMAN BP-708 中波古董收音機 1960年 日本製造
    這款小型霍夫曼 BP-708 是夏普公司(Sharp)於1960年在日本製造的。這些收音機也以夏普BP-318的形式出售,甚至在電路板上印有BP-318。因此我深信這款霍夫曼 BP-708是夏普公司針對歐美市場出品的貼牌產品。這款棕褐色的霍夫曼BP-708幾乎是全新的。它的前面板主要被一大塊金屬面板覆蓋,右上角是調整頻率的刻度面板。
  • 日本集成電路最後的希望:索尼半導體-虎嗅網
    不禁讓人想驚嘆:「索尼半導體的時代已經到來,創造了世界第一臺真正的電晶體收音機的索尼DNA果然還是在半導體領域,這幾年來預計要投資2兆多日元,應該會一躍成為日本半導體的領頭羊!索尼還在為將來的業務而繼續投資,如果快的話,很有可能在今年內超過瑞薩電子,成為日本半導體企業的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