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目前只剩殲15和殲16還在生產,能夠轉產殲20以提高速度?

2020-12-14 鋒芒FM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有兩大航空企業在負責空軍和海航的戰機生產,分別是成飛和沈飛。目前這兩家航空企業一個生產重型三代戰鬥機,另一個負責生產中型的殲10系列和隱身的殲20,各司其職,雙方生產的都是空軍和海航的主力機型。對此有網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已經停產殲11系列的沈飛,能否生產殲20以提高這款隱身戰機的生產速度呢?

殲20四機編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目前沈飛和成飛都有兩款機型在生產,沈飛的分別是殲15和殲16,成飛方面生產的則是殲10系列和殲20,這四款機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空軍和海航目前急需的戰機,需求量大,生產任務緊迫,因此目前來看這兩家航空製造單位的訂單都處於較高的狀態,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就是說沈飛當前沒有剩餘產能可以用來提高殲20的生產速度。

殲20四機編隊

第二,隱身戰鬥機的生產線比較特殊,沈飛的三代機生產線無法輕易轉換生產殲20。殲20和殲11系列戰機是完全不同的機型,唯一的共同點是目前都在使用WS-10B發動機,除此之外兩者沒有任何的共同點,而殲20的生產複雜程度和對產線的要求比三代機要更高一些,因此沈飛目前的產線無法輕易轉換為殲20生產線。

殲15艦載機

三,殲15和殲16還有較大的需求量。當前殲15和殲16都在緊鑼密鼓地生產,目前的情況來看殲15仍然會是海軍第三艘航母服役一段時間內唯一可用的艦載機,這樣一來三艘航母對殲15的需求量至少在100架左右,畢竟還要有一些備用機。另一款殲16當前的裝備數量與實際需求也有較大的出入,因為還有200架左右的殲轟七等待殲16來接班,因此成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有較大的生產任務。

殲16機群

四,殲31未來裝備與否還未明確。除了殲15和殲16,沈飛目前還有一款殲31,很多網友對殲31的期待不高,但有一點不得不考慮:海軍航母艦載機必將換裝隱身機型,當前來看最為合適的還是殲31,雖然也可以重新研發一款新的隱身艦載機,但從時間上來看與其重新研發一款還不如對殲31進行改進以滿足上艦要求,也就是說殲31未來作為海軍隱身艦載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若殲31艦載機定型,沈飛更沒有過多的產能用來提高殲20的產速。

殲31戰鬥機

五,兩家航空製造單位目前都擁有深厚的基礎,均可在下一代戰機上面下功夫。按照空軍戰機裝備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思路,在殲20已經批量裝備的情況下,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進展的階段。沈飛雖然未能奪得四代機項目,但以其此前積累的技術和人才底子來看,完全可以參與到下一代戰機的研發中,這對一個優秀的航空製造廠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殲10C

六,殲20還不需要擴大產能。F22戰鬥機從2005年服役到2011年停產,6年時間內生產了187架,平均年產量在30架左右。根據相關信息顯示:仍在等待WS-15發動機的殲20目前的年產量已達20架左右,待WS-15成熟殲20達到完全狀態後,成飛將其年產量提高到30架以上完全沒問題。殲10戰鬥機從裝備到如今的平均年產量也是在40架左右,從這方面來看當前的殲20並不需要沈飛來協助提高產量。

相關焦點

  • 速度太快了,第1000架F35部件交付,殲20如何提高產量?
    美國碰到啥喜事都喜歡做個蛋糕自從2011年正式投產以來,F35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向海內外的用戶交付,迄今為止總產量已經超過500架。其中僅2019年,F35就交付了134架,而沃思堡工廠產出81架,義大利和日本共產出了53架。而今年,洛克希德公司又將F35的總產量從140架提升到170架,這意味著到2021年前,F35的總裝備數量將超過650架,是殲20的20倍。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對於沈飛來說,也有人調侃其為沈霍伊,畢竟藉由側衛機型,沈飛不斷改進自研出了殲11、殲16和殲15等多種機型,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機型大部分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了三代機的主力,就這點來說其作用並不遜色於殲10和殲20。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
  • 下一代艦載機用殲20還是殲31,時間起決定作用,沈飛更佔優勢
    目前,我國擁有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艦載機用的是殲-15艦載機。雖然2艘航母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但是畢竟這兩型航母都是滑躍起飛型航母,在艦載機出勤等方面略遜於彈射型航母,並且還沒有配備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 我軍殲十和殲20都有鴨翼布局,為什麼殲16卻沒有採用?
    殲16是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在殲11BS研製經驗基礎上,廣泛吸收蘇30MKK的使用經驗,通過換裝國產先進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三代半戰機。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我國目前一共有兩款公開露面的五代機,分別是成飛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和沈飛試飛成功的FC31,但鮮為人知的是沈飛當年實際上還有一款胎死腹中的殲14雪鴞(xiao)。殲14是沈飛當年在競標五代機時所給出的方案,從整體上來看,它就像一架安裝了鴨翼的蘇57,但實際性能比飽受詬病的蘇57更差。
  • J-11D戰鬥機雖然前途未卜,但支撐了殲11B和殲15的改進
    殲11D在軍迷中人氣頗高,這款由沈飛方面研製的雙發重型三代半戰機算是殲11系列的終極改進型,很多軍迷盼望它能夠正式裝備。殲11D號稱「中國蘇35」,在殲11B的研製成果基礎上,通過換裝以AESA雷達為核心的國產航電系統以及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太行系列發動機,成為一款以制空作戰為主、兼具多用途能力的三代半戰機,其制空作戰性能超過殲16、蘇35、殲10C,僅次於殲20。
  • 百架殲16迎接陣風戰機,印度百思不得其解:被殲20這麼看不起
    目前,中國空軍正在嘗試更多的殲-16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部署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是,殲-16戰鬥機目前主要部署在西部地區。也就是直面印度蘇-30MKI戰鬥機的方向。殲-16戰鬥機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多用途戰鬥機,能夠控制空中,海上和陸地。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是沈飛參考俄式蘇-27UB,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6年11月正式服役於人民空軍。該機裝備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 殲31究竟有何缺點,空軍為什麼看上殲20而放棄殲31
    殲31是由中航工業總公司投資的五代機研製項目,在沈飛的雪鵠戰機在與殲20威龍競爭我國五代機項目失敗後,為了支持沈飛擁有研製五代機的能力,中航工業總公司可是把旗下的汽車和汽油發動機業務給賣了200億人民幣來支持殲31項目。
  • 沈飛的殲31跟殲20同為第五代隱身戰機,為何命運大不同?
    沈飛的殲31跟殲20同為第五代隱身戰機,為何命運大不同?很簡單,親兒子與私生子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明白殲20是空軍正式立項研製的項目,而殲31不是(確切的說現在都沒有「殲31」這個編號,只有「FC31」),殲31是沈飛四代機項目競標失敗後,為鍛鍊隊伍、培養新人而研發的項目
  • 殲-11D新試飛被曝光:沈飛破「下架」傳言,殲-11D或能轉正
    殲-11D新試飛被曝光:沈飛破「下架」傳言,殲-11D或能轉正今年註定不平凡,對於很多人和企業來說今年都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也許有人是因為疫情的緣故,也許是因為私事,也許有些企業是因為自身的戰績深覺不凡,比如沈飛。
  • 中國空軍重購殲11B,為何不要性能更好的殲11D
    9月11日,央視公開了記者採訪航空工業沈飛的畫面,從新聞可以看到多架殲-11B戰鬥機停放在沈飛試飛站機庫裡面,表明殲-11B還在生產或者已經復產。  殲-11B發展道路比較坎坷,先是FWS-10渦扇發動機可靠性不足,早期生產的飛機不得不裝上AL-31F應急,然後FWS-10與飛機進氣道匹配又出現問題,不得不對進氣道進行改進,殲-11BS列裝部隊之後,也出現飛控系統故障造成飛行事故,經過部隊和沈飛努力,才算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時候,殲-20已經試飛,殲-10B/C戰鬥機已經列裝部隊,殲-11B與這些飛機相比,已經落後,所以飛行員說殲
  • 海軍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我們為什麼選殲15,而不選殲10呢?
    殲10這款單發戰鬥機類似於美國的F16、俄羅斯的米格29,都是與重型戰鬥機高低搭配的多用途中型戰鬥機,巧合的是,米格29在和蘇33競爭蘇聯艦載機項目時失敗、F-16在和F-18競爭美國艦載機時失敗,我們的殲10不敵殲15似乎也是合乎邏輯的。
  • 殲16數量超百架?沈飛公告引發熱議,網友大呼不解!
    沈飛去年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截止去年,殲-16已經生產了60多架,估計按照生產線的開動速度,今年就該生產到100架了。大批量的生產第四代半重型戰鬥機,而不是把資金和精力全部用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生產上,讓很多人大呼不解,畢竟殲-20和殲-16的任務差不多,甚至價錢上看也差不多。
  • 殲16造價和殲20差不多,那為何不將其停產,全面生產殲20?
    這時候有人就會好奇,因為如今我國已經有了更為先進的殲-20,那為何不停產殲-16,全面生產殲20呢?要知道殲16作為一款四代多用途戰鬥機,其單價已經逼近我國的五代機殲20了。
  • 殲20與殲31上艦激烈角逐,沈飛這一次獨佔優勢
    在現役的殲15飛鯊戰鬥機之後,下一款在備受矚目中上艦登場的戰鬥機,普遍被認為會是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而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國產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之爭,無非是在殲20和殲31之間展開角逐。而作為殲31也就是FC31隱身戰鬥機的「娘家」,我國的沈飛這一次可謂是獨佔優勢。
  • 空戰僅遜殲20,強悍的殲11D最後被取代,弱一級的殲16是怎麼贏的?
    殲11D和殲16都是中航工業沈飛的產品,它們的性能和成飛的殲10C一樣,都位居四代半的水平,只是殲11D和殲16都是重型戰機,對殲10C這樣的中型戰機構成了一些方面的基礎優勢,但總體來看,重型戰機和中型戰機是共存關係,誰也無法從根本上取代誰。
  • 沈飛殲-11D又復活?國產三代半重型制空戰鬥機,有沒有必要量產
    在制空性能上,殲-16戰機得益於航電系統和機載武器,其性能也不差。在遠程對地攻擊時,殲-16戰機憑藉雙飛行員的配置,其整體作戰效能更高。航空工業沈飛殲-16戰機已經成為近幾年,國產軍用飛機中需求最大的機型之一。據說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訂單,可以讓航空工業沈飛忙上好幾年。
  • 沈飛殲11D流出新照片,單座國產三代半制空戰鬥機,遲到的王者
    理論上,殲-11D戰機由於少一個飛行員,在使用相同發動機的情況下,其推重要比殲-16略高,機動性也會更好。在使用同樣的PL-10近距空空飛彈和PL-15遠距空空飛彈的前提下,理論上殲-11D戰機的制空性能也要更好。可以說殲-11D戰機是國產三代半單座多用途重型戰鬥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