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對單眼相機拍出來的背景虛化效果記憶猶新,而這個虛化用專業來講就是「景深」。利用景深是拍攝常用的表現手法,景深可以讓平面的畫面表現出空間感,從而增強照片的欣賞性和表現力。
簡單說來,景深就是對好焦的範圍。它能決定是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
我們可以把一張照片分為前景、中景、遠景。拍攝時、可以選擇模糊前景,使背景清晰,也可以模糊背景使得前景清晰(常用),中景簡單說就是過度地帶。在處理後期時候準則就是主體要夠清晰、背景要夠模糊、過度帶要緩和。
舉例:
(焦點放在前方、所以背景模糊,後期再進行強化模糊)
(焦點放在後方的熊貓上、前景模糊)
手 機不像單反,鏡頭焦距很小,所以一般只有近距離拍攝小物體才可以拍出淺景深的效果,這也是我一直推薦的手法——靠近主體拍、再靠近一點。不像單反涉及到光 圈、焦距、攝距小景深大景深……專業的太複雜了……另外有了後期app,我們通過背景模糊來「人造」景深效果。還有有許多製作後期景深的軟體,不過基本都 要收費……例如After Focus、AfterThis等等……所以我一般就選擇Snapseed背景模糊,可能需要點耐心。
1、充足的光線
光線充足情況下攝影對象細節更清晰、畫質感越好。
2、前景與背景有一定距離
背景越簡單,離被攝主體越遠,虛化的效果也就越好。
3、靠近主體
離鏡頭越近清晰度越高、背景虛化越大。
背景越簡單,離被攝主體越遠,虛化的效果也就越好。
離鏡頭越近清晰度越高、背景虛化越大。(這張照片用的手機自帶微距效果)
延展應用
▷▷▷ 怎麼用手機拍攝出夜景的光斑?
可使用失焦法。根據上面提到的物距與光圈因素原理:
① 增加背景燈光與你的距離,即背景與主體距離。
② 加大光圈。手動調節或使用微距模式。
③ 在鏡頭前放置一物件進行對焦(如拍攝有鎖定焦點功能可先鎖定),快速移開物品後,迅速按下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