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亂象:「拉人」可免自身貸款利息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火熱的校園貸市場在高壓政策下開始有了新變化。

  當前時值新生報到、學校開學之際,新京報記者9月11日走訪北京幾大高校,發現在個別高校附近地鐵站內有大量網貸廣告。部分學生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在校園內能看到很多校園貸類的推廣信息,今年則較多通過QQ等線上推送信息。

  8月銀監會普惠金融部網貸處處長許曉徵表示,對校園網貸整治提出「停、移、整、教、引」。在高壓政策下,開始有校園貸企業宣布轉型。9月5日,趣店集團(原校園分期平臺「趣分期」)宣布已暫停了校園地推業務,今後將專注於消費金融業務。

  網貸之家CEO表示,近一年來校園貸平臺數量整體上呈現增長,但隨著競爭的加劇、社會的關注、監管的趨嚴以及行業規範的逐步落地,未來校園貸的平臺數量會減少。校園貸領域研究者、91徵信聯合創始人薛本川預測,整體看今年校園貸平臺市場形勢表現相比往年預計會有很大的變化。

  【走訪】

  高校附近地鐵站遍布網貸廣告

  9月11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均未在顯眼處看到相關張貼的海報。不過新京報記者留意到,分期樂在北京魏公村地鐵站(附近有多所高校)投放了大量的海報、壁畫等廣告,為其購物節進行宣傳。

  多位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這個時候還能夠看到很多校園貸的廣告,但今年感覺銷聲匿跡,並未看到宣傳。幾位中國石油大學學生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沒有注意到大規模推廣校園貸的現象。不過有學生反映,這段時間QQ好友動態上會不斷出現校園貸類的推廣信息,「看起來誘惑很大」。

  9月6日,趣店(原趣分期)方面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已經逐步停止了校園地面推廣,今後將專注於消費金融業務。

  【暗訪】

  「不會告訴父母你在貸款」

  9月9日,新京報記者以學生身份進入一北京大學生貸款QQ群。之後有兩名網友詢問是否需要貸款,並留下電話。新京報記者以大學生要貸款的名義聯繫上述人員,並獲悉兩人均為北京同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推廣人員,負責校園貸款業務。

  「我們是線下金融公司,比一些線上校園貸款公司更安全。」工作人員李明(化名)稱,其公司校園貸款利息原來為每月5%,也就是年化利率60%。「目前我們線下為了尋找優質客戶,降到了2%,一百塊錢一個月只需要兩塊錢利息,我們這個利息不掙錢。」該推廣人員表示。

  另一名工作人員張信(化名)則表示,每月利息在0.99%到1.99%之間浮動:「客戶資質不同,每月利息也不同。如果客戶家庭條件好、每月生活費高、學歷高、借款用途明確、還款來源清楚,利息較低。」

  張信介紹,貸款額度同樣存在浮動,由客戶的地域、還款能力等來決定。「你是北京人嗎?如果是北京人,一次可以借款3萬以內,如果外地人,最高借款一萬。」張信解釋,之所以由此規定,擔心外地學生畢業後離開北京,「我們不可能去外地催收還款。」

  還款能力越強,學生可貸款額度越多。「家裡生活費給的多,可以多放款,」張信表示需要查詢學生的銀行卡流水記錄,以核實其生活費用。

  李明向記者介紹,學生入學模式不同,貸款額度也不同。「相比較全日制學生,成教、網絡教育的學生貸款5000元以上比較困難。」李明說,該類學生可能隨時離開學校,「不易控制」。

  兩人均表示,貸款額度較大時,需要到公司面籤。「帶著學信網帳號密碼、學生證、身份證、銀行卡等四樣東西,對客戶資質沒太嚴格要求,面上過得去就行。」但張信表示,出於風控的把控,還需要安排下戶人員去學生宿舍一趟,「要知道學生的具體住址,比如哪天不還錢,方便在宿舍找到。」

  但在審核父母電話時則相對寬鬆。「會側面確認下是否是你的父母,不會和你父母說你在我們公司做貸款,我們也知道上學孩子不想讓家裡人知道,」張信向記者表示。

  萬一出現逾期,滯納費如何計算?兩人均表示,其公司滯納費每天為借款錢數的2%。「我勸你別有這樣的想法,二外有個學生借了1萬元,逾期6天,繳納了逾期費1200元。」張信說。

  【鏈條】

  鼓勵學生「拉人」,提成可達2%

  在向記者介紹公司校園貸業務時,李明鼓勵記者做其公司的校園代理。「我們分組,每個組有領導,目前我們定的是每個學校有三個代理,你們學校客戶可發掘,但目前沒有代理。」

  「帶來一個人,每個月減去1%的利息,帶來兩個人給你免這次貸款的利息。拉來四個客戶底薪1000元加提成、五個客戶底薪2000元加提成,提成是介紹來客戶的貸款額度的2%。」李明「鼓勵」記者,現在適逢iPhone7面世,正是推廣的好時機。「我們已經算好了,iPhone7每期分期只需528元,可以向你的同學介紹分期,利息超低。」

  除了學生代理,校園貸公司還與一些手機店、駕校、培訓機構等合作。

  煙臺一高校內手機店的老闆許丹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其曾先後與多家校園貸公司合作。「這些年,校園貸公司層出不窮,有的已死、有的剛出來,我們目前合作的平臺是煙臺當地的金融公司。」

  據了解,手機店、學生、貸款公司三方形成合作模式。「我只負責推廣,其他的由貸款公司和學生聯繫,出現什麼後果我也不清楚。我並不支持學生貸款買手機,沒錢不買就行了,但我不能有錢不賺。」據許丹透露,「學生用貸款公司的錢購買我的手機,同時貸款公司還給我提成。」許丹說,如果貸款公司能夠掙10個點的錢,其可以分成一到兩個點。

  兩年前校園貸「最火」時,許丹一天可辦理七八個貸款購機業務。「據我估計,可能10個學生裡就會有兩三個使用校園貸。」許丹說。

  ■ 企業

  愛學貸學生代理提成千分之十五

  由愛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愛學貸2014年上線,其宣稱是「深受歡迎的大學生信用分期平臺」,主要服務對象為在校大學生。

  愛學貸官網稱,其對接3000萬在校大學生群體和相關商家企業,提供購物、旅遊、培訓等分期消費服務。「已經擁有1500名員工和6萬人的地推團隊」。

  江梧(化名)去年在愛學貸校內推廣人員處得知公司招校園代理,其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當時愛學貸工作人員在校內大量宣傳。」

  成為代理後,江梧就經常去各個學生宿舍發傳單,做宣傳,以及負責籤單,「起初每個月有工作業績要求,現在改革不要求量了。只是推銷的越多,提成就越多,每一單按籤單的金額提成千分之十五。」

  江梧介紹,之前代理挺多的,但是後來由於公司給的工資減少了,不怎麼掙錢,所以很多代理都不做了,「目前學校大概還有5、6個代理。」

  「用愛學貸的,真正借款的很少,一般都是分期付款買東西,用的學生挺多。」江梧稱,「借款提現會有3000元的上限,月利息2%。」

  江梧稱,每個人的量不一樣,其最多一個月做過20單。

  至於是否和學校社團合作,江梧介紹,這需要看個人選擇,有的和社團合作,給對方提成,主要也就是社團學生幫忙發傳單。江梧表示,她主要的工作是發掘有意向的同學,讓其填信息表,負責面籤,然後由後臺審核。

  據江梧了解,也有學生出現逾期,但逾期問題主要由後臺處理,和他們這些代理沒有關係。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愛學貸分期服務授信申請表》顯示,辦理借款的學生,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及聯繫方式。該申請表並未就一旦產生逾期,處罰金額會怎麼計算等問題做出回復。

  9月12日,新京報記者以學生的身份致電愛學貸客服,客服人員介紹,逾期還款將每天收取當期累計帳單的1%。逾期過長將派出法務人員聯繫當事人及相關聯繫人。

  名校貸實際借款成本可達1.23%

  新京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借款成本和借款流程是名校貸遭到「吐槽」較多的兩個部分。

  名校貸官網稱,作為大學生借款平臺,提供給在校大學生消費、創業、助學、應急等方面的無抵押借款服務。

  新京報記者瀏覽名校貸手機App、官方網站,都能在顯眼處看到名校貸月息0.99%(折合年利率11.88%)的廣告,但實際上據多位人士在網際網路上反映,實際付出的成本並不止這些,還包括第三方支付手續費以及名為「諮詢費」的「押金」。一位知乎名為「李江河」的用戶稱,「這些(校園貸)軟體會培養我們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習慣,跟高利貸沒啥兩樣。」

  名校貸稱,所謂諮詢費是指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人群收取的「押金」,費率在5%-20%之間,如果借款人按時歸還,這筆錢可以退還。舉例來說,借10000元,實際到手8000元,借款本金按10000萬元算,其中2000元如果沒有逾期則可以退還。

  浙江煜華律師事務所林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根據法律規定,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名校貸0.99%的月息有涉嫌虛假宣傳的嫌疑。

  新京報記者算了一筆帳,借10000元,按照名校貸0.99%的月利率,要付出約1188元的年利息;如果實際到手9500元,「月息」就達到了1.04%,如果到手8000元,實際「月息」就達到了1.23%。另外,如果逾期,還將面臨不超過總借款額20%的服務費「罰金」。

  名校貸有關負責人9月13日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對於沒有逾期的情況,名校貸會以信用獎勵的形式返還與諮詢費同等的金額到用戶帳戶,相當於免除了諮詢費,同時進行了信用激勵。不過她也表示,0.99%利率的本金並沒有扣除諮詢費。

  學生說1

  「每天打工6小時 還10萬校園貸」

  「我每天工作最少6個小時,還不夠還的。」女生小陳嘆氣。為了償還所借的校園貸本息,這種上課加打工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半年,小陳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還有7萬多的欠款沒還。」

  在青島讀大三的小陳9月8日剛剛過完20歲生日,然而這個生日沒有聚會,沒有唱K。那天晚上她在一家餐廳做服務員,工作到晚上10點。

  欠了10萬依然能貸

  一年前,小陳接觸了校園貸。分期付款帶來的「便宜、省事」,還有購物的快感讓她喜歡上了這種借貸模式。半年內,小陳分別在趣分期、分期樂等15家校園貸平臺上借貸消費,購買了多種蘋果電子產品、名牌包包、化妝品、尼康相機等。每次的金額都不大,一千、五千,但很快,她發現自己不經意間已經積累了10萬左右的欠款,每個月要支付四千左右的本金和利息。

  新京報記者根據這15家校園貸平臺的公開借貸信息綜合統計,小陳的借貸成本在30%,也就是說她10萬元左右的欠款,有3萬是需要支付給平臺的利息。

  校園貸平臺會記錄她的學校、專業、家庭情況、個人身份信息,會聯繫朋友進行電話回訪。「但他們並不了解我的財務情況」,小陳說,沒想到漸漸累積到了10萬這個數。「雖然我欠了10萬,但我現在還是能用校園貸借款。」

  「還不上款聽見手機鈴聲就害怕」

  「如果我不能按時還款,他們就會給我、我的家人朋友打電話催還借款。稍有延誤,他們就會給我打電話。」小陳說,還不上款聽見手機鈴聲就害怕。

  小陳開始打工,主要在餐廳當服務員,有時和上課時間衝突,「那就只能逃課了。」每天最少工作6小時,但每月還需要再從生活費中擠出一些還欠款。

  除了上課就是打工,這種狀態已持續半年。「還有7萬左右的欠款,希望能早點還清。」電話裡,傳來啜泣的聲音,小陳掛斷了電話。

  學生說2

  三個平臺交替使用 「拆東牆補西牆」

  「一開始貸款少的時候,覺得很爽,後來欠錢越來越多,就開始焦慮,持續到現在。」今年夏天本科畢業的王雪(化名)從2015年1月份開始接觸校園網貸平臺並借款。一年半時間,她交替使用3家網貸平臺,累計借款4.7萬元,目前尚未償還的金額仍有1.7萬。

  「以貸還貸」

  聯繫到校園代理後,王雪拿著填有身份信息、父母電話的申請單和身份證在學校標誌性的地點拍了照,提交後便成功提現3000元。

  在貸款還不上的壓力面前,王雪選擇「以貸還貸」,通過另一家網貸平臺提現數千元。

  除了生活花費,王雪借款中的兩萬多元是用於考研所需的補習班和複習資料,而母親當時並不太支持考研。王雪說自己也有攀比的心理,有錢了手就比較松,會不計後果地去買東西。

  王雪交替使用分期樂、趣分期等三個平臺來維持資金的暢通。她形容這是「拆東牆補西牆」,她稱,這些平臺不會看前期有無貸款,自己也特地在央行徵信中心進行查詢,結果顯示「徵信良好」。

  2015年底,考研結束後王雪用家裡存在自己帳上的3萬元錢補了貸款的空當。但還是不夠,最終通過網貸填補剩餘的幾千元借款。

  「因為害怕一直沒說」

  遇到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王雪的母親也接到過催債電話。「態度特別惡劣,上來就開始罵人」,王雪向母親稱是詐騙電話。

  「目前還有一萬七的貸款,打算跟我媽說,」王雪稱,之前也考慮跟母親講,但因為害怕一直沒說。

  「我覺得校園貸這種東西利用了學生的弱點,主要是自控能力,」王雪說,「比如廣告會寫,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隨便去玩了,也不用承擔一些後果。廣告裡把好的一面說得比較重,把那些具有危害性、不好的東西巧妙避開,讓你看不到。」

  學生說3

  「三次貸款消費都沒告訴父母」

  「目前我同學用校園貸挺多的,但主要是買東西,而不是借錢,」大三學生小林說,同學常通過校園貸分期購買各種消費品,大到電子產品,小到運動鞋、甚至網站會員等。

  第一次是幫朋友「刷單」

  大一時,小林的朋友兼職做分期樂的校園代理,校園代理收入與推銷出去的「單數」掛鈎。為幫助朋友「刷單」,小林在分期樂上用3元購買了一個移動wifi。

  小林也曾在學校內手機店用分期形式購買了一個iPad。「一些本地金融公司和我們學校的手機店合作,學生購買手機時,手機店推薦學生用貸款分期購買,」小林介紹,其學校內所有的手機店均與金融公司有合作。

  2016年4月,小林在分期樂上買了一個iPhone6 plus,活動價5888元,共分12期還錢。彼時,iPhone6 plus市場價在5400元左右。「這個手機在實體店買,沒有那麼貴,」小林解釋,在分期樂貸款購買時還需要付手續費。

  「說是零首付,但不可能貸款沒有利息,手續費就是利息,」小林已經記不起每期具體的手續費用。

  審核人員沒向父母說明在辦貸款

  無論線下、線上辦理校園貸款,都需要填寫父母、同學電話,並且核實父母電話的真實性,但小林三次貸款消費均未告訴父母。

  「他們也給我家人打電話了,但是說是快遞或者編造其他理由,只是要確認我留的父母電話的真實性,」小林說,負責審核的相關人員均未向其父母說明其在辦理貸款。

  小林每周六日在學校外飯館兼職,一天100元。除了兼職打工,也有學生從生活費中省錢還款。小林說,未曾聽說有同學逾期還上貸款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還不上也不會去貸款,大學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要面子,不好意思欠錢。」

(責任編輯:毛凱悅)

相關焦點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2017-09-21 16:35:00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 中消協發布「校園貸」警示:再現新騙局,小心「三大坑」
    在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工作人員要求「註銷校園貸」或類似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護好自身財產安全,不輕易向陌生帳戶轉帳。大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消費計劃,避免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不盲目消費,不跟風攀比。如果確需申請貸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溝通,認真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並向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
  • 你還敢貸嗎?除了利息,校園貸還有N種服務費
    據媒體報導,在銀監會4 月21 日召開的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對校園貸引發的惡性事件進行了反思,並提出,正在研究如何讓銀行更好地為大學生提供貸款服務,「把正門打開」。此前在4 月10 日,銀監會發布的《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重點做好校園網貸的清理整頓工作。  監管層面多次提示校園借貸風險,多家平臺選擇轉型或退出,校園貸市場進入轉型、整治期。
  • 「註銷校園貸」新騙局 「套路貸」等層出不窮
    10月26日,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註銷校園貸」新騙局10月8日,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
  • 小心這兩種註銷校園貸詐騙手法!長沙已有人上當!
    Notice「套路貸」潛入校園學生貸款容易還貸難「套路貸」一般會通過微信、QQ、微博等學生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或是在校園學生集中區域發布小廣告,並宣稱「無門檻、零利息、免擔保」,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 大學生無力償還高額借貸自殺 校園貸莫要變成校園害
    這些錢,有的是從優分期、名校貸、大學貸、分期樂等這些網上平臺上借的,有的是他從朋友那裡借的。  小陸承諾一個月後還錢,利息10%,這對很多人來說頗有吸引力。借錢給小陸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在校生,手裡沒什麼錢,於是小陸說服他們可以用學生身份從校園貸公司貸款,並承諾由自己來還,還有的則是主動從校園貸公司貸款。
  • 「風險提示」警方提醒:小心「不良校園貸」
    同時,應警惕以註銷校園貸名義的詐騙,一旦接到此類自稱「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可與原貸款平臺官方客服或者撥打110諮詢核實。校園貸陷阱多勿輕信「免抵押、低利息」「秒到帳」「輕鬆便捷的網絡貸款」「幫助學生解決資金壓力,提前實現自己的夢想「……一些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產品打出如此誘人的宣傳語,讓一些剛剛踏入校園、既沒有借貸風險意識也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大學生盲目從網絡平臺上借錢,最終釀成惡果。
  • 「校園貸」藏身高檔培訓機構:大學生為學英語背上十幾萬貸款
    可回去越想越不對勁,第二天去退款,卻被告知要走流程。」這位剛畢業的女生說:「真的快瘋了,我今年剛畢業,工作不穩定,還要付貸款。」另據中國之聲報導,在華爾街英語銷售的推薦下,不少學員從名為「百度有錢花」的網際網路信貸平臺上分期貸款墊付了學費,每個月要在百度有錢花APP上還款。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或剛畢業人員。
  • 裝修貸、至今為止利息最低利息的信用貸款
    很多朋友都說信用貸款利息高,的確信用貸款利息高,畢竟是純信用的,沒有東西抵押給銀行,銀行承擔的風險比較高,所以利息也相對高。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裝修貸款、顛覆過往高利息的信用貸、裝修貸是目前利息最低的信用貸款(可不用真實裝修)。
  • 謹防「註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
    「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躲過了「校園貸」,卻沒逃過「註銷校園貸」。近期,全國多地出現「註銷校園貸」新騙局,不少在校及剛畢業學生「中招」,「精準」來電裝神弄鬼,「註銷」貸款負債纍纍!本期警花警草告訴你番外篇——警花警草防騙「好物」直播間乾貨滿滿。
  • ​[以案說法案例]警惕不良校園貸,讓青春不負債!
    除按照本金收取利息外,收費項目可謂是「琳琅滿目」,什麼手續費、服務費、交易費等,應有盡有。其綜合費率往往是銀行利率的30到50倍。三、不良校園貸的常見套路NO.1低門檻以低門檻辦理高額貸款為誘餌,很多非法校園貸宣稱只需要一張身份證或者學生證就可以輕鬆辦理貸款,從而引誘學生走入非法校園貸陷阱。
  • 大學輔導員為何無奈與校園貸催債方談判
    此後,朱裡靜開始密切關注校園貸亂象。她發現,在培訓貸領域,有的機構偏愛僱傭大學生做兼職營銷,「學生向學生推銷,更有說服力,學生之間、熟人之間防範性更低。」至2016年年末,範雪陽發現,有學生沾染上了「公眾號借貸」,「個人通過公眾號就可以放貸,運營成本遠低於網貸公司,傳播面廣,貸款流程簡單,管控也更難了。」
  • 部分校園貸虛假宣傳:宣稱月息0.99% 實際年息達40%
    3月30日,廣州市金融局、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聯合舉辦校園貸宣講會,廣州市金融局副巡視員李貴遠提醒,要警惕部分校園貸平臺虛假宣傳,不要被低息,或者零利率誘惑。   警惕一:宣稱零利率 實際收取高額費用   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超60%學生申請校園貸是用於購物、娛樂、交際,違規校園貸機構利用學生盲從的消費和懵懂的借貸心理進行誘騙是校園貸亂象叢生的一大主因。
  • 借註銷之名行騙 警惕非法「校園貸」死灰復燃坑害大學生
    為遏制不良「校園貸」侵害廣大學生,國家有關部門自2016年起就先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行了聯合治理,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並明令禁止網際網路借貸平臺以任何形式向大學生貸款。
  • 買房需要貸款,有種貸款方式不僅利息低,批貸也便捷
    當時房產中介給我們介紹了很多銀行的房貸,但是流程都要比較久而且中間還得請假回家來辦手續,最後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房產中介給我介紹了裝修貸。剛好我買的房子是毛坯房很適合貸裝修貸,總體上裝修貸有幾個特點,正在苦惱貸款的夥伴也可以做個參考。
  • 借唄、有錢花、微粒貸收費方式有什麼區別?如何降低貸款利息?
    摘要:在任何的網貸平臺申請借款,用戶都需要按照平臺中的規定繳納貸款利息。有錢花、借唄、微粒貸都是當前網貸行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貸款平臺,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收費情況。這三個平臺具有大品牌、靠譜、利率低的特點。
  • 「裸條貸」調查:校園內廣告泛濫 已形成利益鏈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合肥女孩小靜(化名)的遭遇令人惋惜,然而像她這樣被「裸條貸」拉入深淵的女孩還有更多。網絡上各種「裸條貸」廣告鋪天蓋地,利息達到咋舌的20%。不少「裸條貸」放貸人甚至聲稱,還不起錢可以介紹賣淫賺錢。有些放貸平臺甚至要求女生手持身份證拍不雅視頻才能過審。很多女生不會意識到,即使自己還錢,她們發給對方的隱私照片、視頻也成了對方斂財的另一工具。
  • 教你識別非法集資、套路貸、現金貸、校園貸和金融領域明確依法...
    「現金貸」雖然能夠解決消費者燃眉之急,但是存在許多亂象,主要是過度借貸、重複授信、不當催收、惡意欺詐、暴力催收、畸高利率、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突出,存在較大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隱患。雖說有些放貸機構宣稱低利息甚至零利息,可名目繁多的服務費、運營費、逾期費、滯納金等折算下來,利率水平往往非常高。
  • 拍拍貸利息多高?可以分期嗎?
    很多人借款都會選則一家安全可靠而且利息低的機構,拍拍貸作為上市公司,註冊資金便有十億,又擁有逾一億用戶,所以安全可靠方面自然是不用多說。那麼拍拍貸利息多高?可以分期還款嗎?會不會有太大的還款壓力?這無疑是多數用戶關心的問題。拍拍貸利息多高?
  • 有錢花、微粒貸、借唄哪個貸款利息更低?介紹幾個降低利息的方法
    網際網路中出現了很多可靠的信貸平臺,就目前的信貸市場來看,有錢花、微粒貸、借唄這三個信貸平臺在網絡上的知名度非常的高,很多用戶都願意在這些平臺申請借款。用戶也需要提前了解這些平臺的基本信息,提前了解貸款利率。有錢花、微粒貸、借唄哪個貸款利率更低?如何降低貸款利息?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這三個信貸平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