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最新推出Nano極簡版

2021-01-04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RT-Thread最新推出Nano極簡版

RT-Thread供稿 發表於 2017-07-31 11:35:12

RT-Thread適時推出第一個RT-Thread Nano極簡版,適用於家電、消費電子、醫療設備、工控等領域大量使用的32位ARM入門級MCU的場合,支持多任務處理、信號量和郵箱等相對完整的實時作業系統特性。佔用極小的內存資源,以在Cortex-M0 MCU上運行為例,編譯後,除去MCU本身需要的ROM和RAM,Nano 內核佔用的ROM僅為2.5KB,RAM1KB

RT-Thread一直以其高度、靈活的可裁剪性著稱,在即將發布V3.0 IoT OS之際,為滿足大量低成本、入門級MCU對OS的強烈需求,適時推出第一個RT-Thread Nano極簡版。Nano版本經過長時間測試驗證,可靠穩定,已經獲得ARM Keil官方的認可和支持。即日起,用戶可以直接從ARM Keil MDK的Pack Installer工具獲取,安裝使用方便、快捷。

極小的內存資源佔用

RT-Thread Nano是一個精煉的硬實時內核,支持多任務處理、軟體定時器、信號量、郵箱和實時調度等相對完整的實時作業系統特性,也可開啟shell命令行高效地進行在線動態調試。內存資源佔用極小,在運行兩個線程(main線程+idle線程)的情況下,ROM和RAM依然保持著極小的尺寸,以在Cortex-M0 MCU上運行為例,編譯後ROM的大小為3.25KB,RAM的大小為1.04KB,除去MCU本身需要的ROM和RAM,RT-Thread Nano內核佔用的ROM僅為2.5KB,RAM為1KB。

值得一提的是,RT-Thread Nano版本和RT-Thread標準版在內核API上完全一致,為未來複雜項目,如文件系統數據存儲、物聯網網絡應用甚至是圖形用戶界面、多媒體交互等高級特性提供平滑過渡。

方便、快捷的安裝和部署

目前,RT-Thread Nano版本以Keil MDK pack方式提供,通過ARM Keil的官方網站進行發布。用戶可以簡單地通過Keil MDK自帶的Pack Installer工具獲取最新的RT-Thread Nano版本, 並通過Run-time Environment部署到本地系統中,使得RT-Thread Nano與MDK完美融合,省去了手工移植的麻煩。

在Keil MDK工程中,也可以添加rt-thread::shell組件,這樣工程還可支持命令行的特性,讓硬體固件變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系統,產品的開發變得更加輕鬆、容易!

適用於32ARM入門級MCU

RT-Thread Nano適用於家電、消費電子、醫療設備、工控等領域大量使用的32位ARM入門級MCU的場合。事實上,來自市場壓力,對產品投放時間、系統穩定性和軟體代碼的可維護性等都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很多這類環境下的應用都對RTOS有著強烈的需求。然而,由於市面上鮮有資源佔用小、經過充分產品驗證且部署簡單的RTOS,受制於存儲器資源的限制,很多客戶不得不放棄RTOS,改用裸機進行開發,增加了開發難度,限制了系統規模,最終影響產品的上市時間。Nano的出現,為這類資源受限的系統提供了RTOS的可選項,從而有可能享受由此帶來的多任務調度、實時性、程序運行效率、易維護等方面的諸多益處。

未來,RT-Thread將針對其它CPU架構、編譯器工具推出類似的小尺寸、定製化內核版本,滿足不同晶片,不同廠商的差異化需求,兌現其不斷創新,專注極致,為持續提升國內嵌入式及物聯網產業軟體能力而不懈努力的承諾!

關於RT-Thread和上海睿賽德

RT-Thread誕生於2006年,由國人自主開發,是一個集實時作業系統(RTOS)內核、中間件組件和開發者社區於一體的技術平臺,擁有國內最大的嵌入式開源社區,被廣泛應用於能源、車載、醫療、消費電子等多個行業,軟體生態健全,支持晶片眾多。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1年在上海成立,是RT-Thread的實際擁有者和發展方向控制人,負責RT-Thread的維護、運營和核心組件開發等工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RISC-V單片機快速入門02-移植RT_Thread Nano
    /document/site/tutorial/nano/nano-port-gcc-riscv/an0042-nano-port-gcc-riscv/include &34;34;gd32vf103c_start.h&include &34;static rt_thread_t dynamic_thread = RT_NULL;void led_process_thread_entry(void
  • RT-Thread Nano 3.1.3 正式發布
    RT-Thread Nano 是 RT-Thread 的一版極簡版實時內核,近幾年來隨著 RT-Thread 完整版迅速發展,小夥伴們把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完整版上,從而淡化了對 Nano 版本的關注
  • RISC-V單片機快速入門03-基於RT_Thread Nano添加控制臺
    然後再board.c中rt_hw_board_init()函數中調用uart_debug_init()。實現rt_hw_console_output如下:void rt_hw_console_output(const char str){ rt_enter_critical(); while(str !
  • 【RT-Thread】線程的基本知識
    (void* parameter){    rt_uint32_t i = 0;    rt_kprintf("This is static thread!\n");        while (1)    {        rt_kprintf("static thread count:%d \r\n", ++i);                rt_thread_delay(500);    }}int main(void){    rt_err_t
  • 玩轉RT-Thread之荔枝派Nano(全志F1C100S)一、新手上路
    更詳細信息及開發文檔可在官網https://www.rt-thread.org獲取。RT-Thread代碼開源在github及國內的碼雲,2個倉庫同步更新。2018年3月底最新版本為3.0.3。github倉庫地址:https://github.com/RT-Thread,碼雲倉庫地址:https://gitee.com/rtthread。
  • RT Thread v2.1.0 正式版發布
    RT-Thread 2.1.0  正式版發布了!
  • RT-Thread x STM32 全連接創意創客大賽已開始報名
    同時,本次大賽也為工程師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平臺去了解業界最新的嵌入式平臺、通信模組、傳感器以及電子產品的設計理念和發展趨勢,使大家能夠更快融入到產業設計,加強和業界的交流,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代碼和文檔均開源(建議代碼託管在Gitee)● 開發者基於RT-Thread開發物聯網創新型應用或者終端產品● 基於主辦方提供的硬體ART-Pi STM32H750或者自備STM32硬體RT-Thread版本使用說明可以使用:RT-Thread nano
  • rt-thread內核對象標誌(object.flag)總結
    1 前言 在前面介紹rt-thread內核對象時(http://blog.csdn.net/flydream0?viewmode=contents),有介紹到rt-thread內核對象成員flag,但是沒有怎麼具體介紹他的含意,只是把它當做普通標誌來理解,這裡特意將此flag提出來總結一下,這也是這篇博文的目的. 首先,內核對象的flag確實是一標誌,且是8個位的數據,按位來定義的,那麼它到底各個位是怎麼定義的呢?答案是用在不同的內核對象時,它的各位定義會有所不同.
  • RISC-V單片機快速入門04-基於RT_Thread Nano添加FinSH
    ,然後重新import進來新的工程2.添加FinSH源碼到工程將rt-thread(&shell_rx_sem);// } } rt_interrupt_leave();}新增ringbuffer.c函數/* 第一部分:ringbuffer 實現部分 */include <string.h>34;ringbuffer.h"rt_inline enum rt_ringbuffer_state rt_ringbuffer_status(struct
  • RT-Thread教程一之Linux下開發環境及QEMU配置
    RT-Thread原始碼Linux下安裝git後在工程目錄下(比~/Workplace)執行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T-Thread/rt-thread我們看一下樹目錄結構rt-thread git:(master) tree . -L 1.
  • 一文詳解RT-Thread自動初始化
    官網文檔提及到了, (他們的文檔在這裡:https://www.rt-thread.org/document/site/programming-manual/basic/basic/#rt-thread_3),但是寫的只是概念層面上的,看完後會使用但原理還是不太清楚。之前研究過,今天把它總結下,寫出來分享。
  • 《rt-thread驅動框架分析》-i2c驅動
    軟體I2C驅動總結:rt-thread的軟體I2C,如果要對接其他平臺,只需要對接好結構體:struct rt_i2c_bit_ops。而軟體I2C的邏輯完全不用理會,全部由bit_opt層管理。= HAL_OK) { Error_Handler(); } return RT_EOK;}static rt_size_t i2c_xfer(struct rt_i2c_bus_device *bus, struct rt_i2c_msg msgs[], rt_uint32_t num){ struct rt_i2c_msg *msg; rt_int32_t
  • RT-Thread Studio V1.1 新版本發布
    【官網下載地址】https://www.rt-thread.org/page/studio.html(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RT-Thread Studio 從 V1.0.0 發布以來,根據用戶的問題反饋和需求建議,經過數次小版本更新迭代後,推出一個階段性的大版本
  • 物聯網作業系統一站式開發工具:RT-Thread Studio
    為了解決大家的這些痛點,RT-Thread 官方團隊歷經一年用心打磨,推出了 RT-Thread Studio 集成開發環境(IDE),讓大家告別 ENV,能夠基於一款 IDE 快速的進行 RT-Thread 項目開發。日前,RT-Thread Studio V1.0.2 也已經正式發布了。
  • 國內自主物聯網作業系統 RT-Thread 3.0.1 發布
    平臺添加 menuconfig :使用 scons --memuconfig 啟用為 IAR 項目添加 LIBS 功能修復 filesystem_operation_table 問題新增用於 POSIX 兼容性的 mmap()/ munmap()API更多詳情可查閱發行說明:https://gitee.com/rtthread
  • RT-Thread Studio開發環境搭建
    社區版本永久免費支持主流C/C++語言開發強大的代碼編輯和重構功能SDK管理器支持在線下載更新 RT-Thread 最新源碼包簡單易用的工程創建嚮導,快速驗證原型全新圖形化配置系統,同時支持架構圖和樹形圖配置軟體包市場提供豐富的可用軟體包資源豐富的調試功能
  • 在rt-thread下實現OTA在線固件更新功能
    Bootloader 在線獲取地址: http://iot.rt-thread.com登陸帳號在對固件進行打包操作前,先修改 stm32f407-atk-explorer/applications/main.c 中 APP_VERSION 宏的值為 2.0.0 作為參照,然後重新編譯一遍生成新的 rtthread.bin 文件,修改內容如下圖所示:
  • 基於RT-Thread 使用 wireshark 抓取 HTTPS 數據包
    ("random_c or master is null\n");21 return;22 }2324 host = (struct hostent *) gethostbyname(ip);25 if(host == RT_NULL)26 {27 rt_kprintf("Get host by name failed!
  • RT-Thread V4.0.2 正式發布,優化 BSP、多核等方面體驗
    大家可以持續關注官網 RT-Thread Studio版頁:https://www.rt-thread.org/page/studio.html● 考慮更多RISC-V架構、晶片的支持,包括集成到RT-Thread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中;● 考慮支持更多MPU類型晶片,更甚之MPU晶片會把Cortex-M7納入考慮 ;● 多來硬的:通過我們或者和合作夥伴一起,推出更多的硬體模塊
  • RT-Thread學習筆記+2.RTT的啟動分析
    然後在rt-thread\bsp\stm32\libraries目錄下,把其他用不到的庫文件也刪掉,只保留了F1的庫文件夾即可。最後強調一下:學習RTT,板子不是關鍵,不論是正點原子、野火、安富萊,還是F1、F4、F7都是可以的,不要糾結板子,最主要的了解RTT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