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手機市場可以說是不太「太平」,疫情的衝擊讓手機市場的總體出貨量大幅受挫,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手機市場Q2出貨量下挫逾20%。華為和蘋果是市場上整體表現較好的兩大品牌,華為18.4%的市場份額已極度逼近三星18.6%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6.8%;而蘋果則是以13.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同比下降0.4%。
但下半年的華為和蘋果,同樣會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麒麟晶片目前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餘承東此前透露,華為Mate 40系列的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唱」。這麼說可能有些悲觀,但臺積電無法代工、聯發科也無法出貨給華為,讓華為下半年的新品步調被進一步打亂。
目前華為Mate 40系列已經在工信部現身,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華為Mate 40系列將會於9月份率先在海外發布,麒麟9000晶片會先行在柏林IFA上亮相。據悉,麒麟9000將會是全球第一顆首發5nm工藝製程的晶片,臺積電會在9月14日之前全部出貨,下半年的Mate 40系列在備貨上應該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華為Mate 40系列將會延續上半年P系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配置,全系標配曲面屏和「藥丸」挖孔,取消了上一代略顯激進的屏幕音量按鍵,改為實體按鍵。後置攝像模組仍然是最大看點,目前參數並未得到曝光,但應該會在上半年的P系列上得到進一步升級。
但華為Mate 40系列在海外市場將面臨諸多掣肘,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隱藏在系統背後的諸多風險,在海外用戶已經習慣使用GSM服務的情況下,華為Mate 40用HSM服務應戰並取得勝利的概率有多大呢?至於餘承東曾發下「要成為全球第一」的宏願,在高端晶片產能吃緊、低端晶片無法代工的情況下,下半年出貨量或許會進一步減少。
蘋果的日子也不太好過,iPhone 12系列將會推出共4款機型,即「標準版」iPhone 12以及iPhone 12 Max,高配版iPhone 12 Pro以及iPhone 12 Pro Max。雖然整體售價相較於上代並未發生太多變化,但有消息稱,iPhone 12將會打破傳統,取消附贈充電頭,並且縮減電池的成本——也就是說,過去iPhone並不怎麼好的續航體驗,在iPhone 12上也不太好過。
海外網友對此「感知」似乎並不強,反倒是國內的消費者顯得有點群情激憤,和安卓手機比起來,iPhone在硬體上落後得太多了。此前有消息稱,iPhone 12將會分批發布,9月率先發布標準版,10月發布高配版,這可能會進一步降低iPhone市場需求的熱度。日前有「洩密者」稱iPhone 12 Pro系列的120Hz屏幕在供應鏈上出現了問題,其屏幕的顯示驅動IC仍未能得到解決,蘋果或許或選擇推遲發布iPhone 12 Pro Max,或者是繼續使用60Hz屏幕。
得,如果真是這樣iPhone基本可以告別國內的高端市場了,用標準版在國內取得一點市場份額是它最後的倔強,與華為Mate 40系列之間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
因為國內與海外某國的關係,蘋果在國內面對的還有輿論上的劣勢,當然對華為來說就是一種優勢了。甚至當用戶不得不在微信與iPhone之間做出選擇時,擁有更高安裝量的微信,大概率會打敗iPhone成為用戶的選擇。海外市場的經濟復甦也同樣會影響iPhone 12的整體銷量,民眾沒有工作收入來源,對iPhone12的熱情自然會有所消退,就與國內上半年的市場環境類似。
現在看來,華為Mate 40系列或許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不過這對華為來說只是暫時的勝利,未來的晶片問題仍然是華為亟待打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