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十年打拼,現在小米已經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企業和最具創新力50強企業之一。網絡上討論小米的聲音越來越多,是非好壞卻並不是那麼清晰,外界對於小米的評價,有時候看起來還是顯得挺不公平的。
比如前些時候董明珠在央視《相對論》對話節目中談到了小米,她說:「格力電器是一個重資產,而雷軍是一個輕資產,兩家企業不在一個平面上比賽。」並且她補充說:「雷軍基本上都是叫別人給他貼牌做,如果他跟我一樣馬上建工廠,我相信他做不過我。」
不可否認,格力在製造業是絕對的佼佼者,但董明珠如此抬高自己去貶低另一家企業,我覺得是非常不像知名企業家的行為。事實上近年來小米在製造行業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不能說代工生產就是貼牌,蘋果、華為都是富士康代工,它還關係著供應鏈的供求關係。
為什麼同樣是比亞迪、富士康代工生產,小米能夠做得比市場價低那麼多,這關係著強大的供應鏈調度和自身品牌的議價能力。據悉雷軍對供應鏈一直都很重視,為了維持與供應商的關係,從2014年開始,便每年召開供應商大會。
說起小米和供應鏈的關係,雷軍將其比喻「魚水之情」的關係,有一次因為供應鏈團隊得罪了三星導致拒絕提供AMOLED屏幕,對此雷軍親自飛往韓國幾次道歉,用誠意感動了三星高管,結果才緩解了關係,這個在《一往無前》這本書中有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可以去讀讀。
小米通過自身的優勢,將供應鏈進行了最優化,從而推動了製造業的發展,小米在這其中本身就是製造行業的推動者。所以我認為,小米就是實實在在的製造型企業,絕非董明珠嘴裡說的貼牌生產,如果那麼簡單的話,我想董明珠的格力手機應該早就成功了吧!
小米是製造型企業的事實口說無憑,還需要找到更有力的證據。最近全國工商聯發布了一份「2020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名單」,其中小米排在民營企業第11位,和華為一樣都是國內頂尖的製造型民營企業,這份官方數據足以說明小米是製造型企業了吧!
相信現在董明珠一定沒話可說了,以前經常吐槽小米,說雷軍做不過她,現在一份份數據啪啪打臉,營收、市值都已經超過了格力,而且雷軍前些時候還公布了小米的智能工廠,官方稱這是黑燈工廠,不用開燈無人幹預,小米10至尊紀念透明版就是首批量產機型。
更有趣的是就在9月初,格力集團突然宣布,將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格力出資35.45億元,用於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也就是說,七年前的打賭,雷軍輸的十億不僅沒賠,如今還吸引來了董明珠的三十多億投資。
當小米取得一步步進展後,董明珠終究還是選擇妥協了,實在是意想不到,我想這也是董明珠對小米和雷軍最大的肯定吧!不知道以這二人為代表的小米和格力,在接下來的合作究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