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雷軍在小米成立十周年演講中表示,自己與董明珠的賭局在2018年就已經揭曉了,輸給了後者。對此格力的董事長霸氣回應,「可惜那是第六年,不是第五年,格力也不是險勝。」可能賭局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原來在2013年的一場頒獎盛典上,雷軍與董明珠就定下了一個「10億的賭約」。雷軍表示在未來五年之內,小米營業額將會擊敗格力,董總將輸我一塊錢。董明珠也立馬接招,表示首先,小米超過格力是不可能的,其次,既然要賭就不要賭一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看來不管是雷軍還是董明珠都對自己的公司的發展很是看好。
五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這次豪賭再次被人提起。隨著兩個公司2018年財報的公布,2018年小米營收1749億元,格力營收1981億元。從這組數據表明,格力領先了,董明珠成為了這場賭局的贏家。
在小米十周年的演講中,對於2013年的賭局,雷軍表示很後悔自己先提起的賭局,董大姐太強勢了,因此給小米招惹了很多的煩惱。而事實確實如此,被雷軍吐槽後,近期在一次訪談中,董明珠公開揭短說出小米最大的缺點。
「小米是一家輕資產企業,很多產品都是交給被人去做,是一家貼牌企業,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是小米最大的缺點。而格力則是實打實的重資產企業,空調跟家電都是自己做的」。可以說董明珠確實很強勢,也很霸氣,既然在公開的場合,直面抨擊了小米的短處,又提到了自己公司的優勢。
董明珠的這番言論瞬間成為了一股熱議。主要有三個方面。
1、正方。有人認為董明珠對於小米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並沒有說錯,小米的很多產品確實不是自己製造的,都是找代加工生產的,那麼說小米是一家貼牌企業也並不誇大。
2、反方。小米能夠發展到今天也有自己的實力在的,小米推出的很多產品,絕大部分產品由於自己沒有代工廠,只能依賴代加工廠。但是這些產品在設計以及研發方面,全部都是由小米內部自行完成的,如果憑藉著代工問題就認定小米是一家貼牌企業,也太過於嚴苛。
3、小米回應。董明珠公開針對小米發表了言論,作為當事人肯定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回應。小米雷軍表示,小米並非不能自己生產產品,其建立的「黑燈工廠」可以24小時熄燈生產,這足以表示小米擁有著世界製造領域的最高水平。可以說雷軍直接以實力回懟了董明珠。
那麼董明珠所說的小米是一家貼牌企業,是否真的如此。可以說這顯得有點苛刻了,要知道在設計以及研發上面小米都是自行消化的。即便是美國的蘋果公司,高通、英特爾在晶片領域也需要尋找代工廠進行代加工。那不能說這幾家就全是貼牌企業。你有什麼獨特的見解?